实用文档>计算的教学反思

计算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2-05-14 23:48:43

计算的教学反思

计算的教学反思

计算的教学反思

  计算是小学数学中一项重要的基础知识,学生的计算能力强弱与否,直接关系到他学习 数学的兴趣和效果,因此,使学生学好计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至关重要,结合我的教学实际,谈谈我个人 看法:

  一、教学中,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的计算基础知识,这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

  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常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往往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很多家长 甚至是老师完全归于孩子不认真,粗心大意所造成。其实这只是原因之一。实质很大程度上是孩子有关计算方面综合能力的欠缺。即使孩子在计算中他虽然很细心很认真,但由于所需要的基本知识的欠缺而出现看似很简单的错误。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够急于求成,我们要帮助学生找出原因,查漏补缺,扫清障碍,为进一步学好计算做好基础工作 。

  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计算兴趣,这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关键。

  爱 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计算是很枯燥的,在计算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要让他们爱上计算,乐于去计算。只有这样,我们的计算教学才是成功 的。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的内容,讲究训练 形式多样化,寓教于乐,使枯燥的计算教学富有生机。如:可以借用多媒体、卡片以及其他可以利用的学具、教具等,对学生进行视算、听算、抢算、游戏中计算、计算竞赛、自编计算等方式训练,充分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由厌计算转变为爱计算和乐计算,逐渐形成一种持久的计算兴趣。

  三、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这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障。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而在做计算题时,往往有的学生有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等不好的习惯造成错误。所以在计算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也很重要。教学中,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养成计算时精力集中,认真演算,仔细抄写,自觉检查、自觉估算和验算的习惯。另外,教师 还要加强书写格式 的指导。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帮助学生防止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减少出错的机会,能很好的提高计算准确性。

  四、在教学中,要加强练习,这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法宝。

  子曰:"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说明了练习的必要性。只有在掌握了计算方法 的基础上,加强练习,才能够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才能够悟出计算的诀窍,从而全面提升计算的能力。当然,应该讲究训练策略和训练方法的多样性,以免造成学生的枯燥情绪。例如:训练内容要有层次:基本训练,针对性训练;特殊训练。训练的方法要多样,如:竞赛式,可以提高速度;游戏式,可以提高兴趣等。训练的手段要多种:如:借用多媒体;借用简单的教具和学具(自制计算卡片、计数器、扑克牌等)。

  五、在教学中,要加强口算训练,这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捷径。

  口算是计算的基础,口算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口算能力的培养。首先课堂教学应避免呆板与单一。可以多种形式进行口算的训练。比如:低年级可以采用游戏的形式:如开火车、找朋友 、找门牌号、送信、对口令、夺红旗、闯关等。如果用以上不同形式的训练方法,在可能的情况下,坚持每节课前适当的进行口算训练,我相信一定能够很快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总之,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好的成效 。

【计算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计算教学的教学反思06-17

简便计算的教学反思06-19

《时间的计算》教学反思07-09

《估算与精确计算》的教学反思07-09

《除法计算》教学的个人反思07-17

信息课《数据计算》教学反思08-16

《数学活动计算规律》教学反思08-18

《计算经过时间》的教学反思07-10

《连减的简便计算》教学反思07-16

关于《分数的简单计算》的教学反思07-16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