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屈原的教学设计

屈原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2-05-05 20:37:14

屈原的教学设计

屈原的教学设计

屈原的教学设计

  《屈原》的教学设计

  目标定向:

  1、通读全文,了解大体意思。

  2、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屈原。

  3、背诵《橘颂》一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后来楚国诗人屈原于端午节投江自尽,就变成纪念屈原的节日。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宋朝的梅尧臣有诗

  《五月五日》

  屈氏已沉死,

  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

  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

  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

  应自照千峰。

  二、通读全文。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人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汩罗以死。

  三、讲解文意。屈原走到江边,披散着头发沿着水边边走边吟唱,脸色憔悴,形体和容貌都象干枯的树木一样。一个渔翁看见就问他说: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里?屈原说:全世混浊却只有我一人清白,大家都醉了却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渔翁说:聪明贤哲的人,不被事物所拘束,而能顺随世俗的变化。全世上都混浊,为什么不顺着潮流推波助澜?众人都醉了,为什么不一同吃那酒糟喝那薄酒?为什么要保持高尚的节操志向,却使自己被放逐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用手弹去冠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一定抖掉衣服上的尘土。一个人,谁又能用清净洁白的身体,去受脏物的污染呢?(我)宁愿跳入水中,葬身鱼腹,又怎能用高尚纯结的品德,去蒙受世上的尘垢呢?于是写下了《怀沙》赋,便抱着石头,自己跳到汨罗江死了。

   四、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屈原。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五、布置作业:背诵《橘颂》一诗。

【屈原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屈原《湘夫人》10-24

《标牌设计》的教学设计07-19

《校徽设计》的教学设计07-20

《欣赏设计》教学设计06-19

《欣赏与设计》教学设计06-10

高中语文《屈原》教案08-14

教学设计是指科学设计教学目标06-26

教学的设计07-08

春日教学设计教学06-02

《9加几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范文06-05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