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印度的教学反思

印度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2-06-25 11:52:28

关于印度的教学反思

关于印度的教学反思

关于印度的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观察地形分布图,获取和解读信息,并能够科学准确地描述印度地理位置;

  2、学会阅读地理要素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柱状图,分析和概括印度人口增长特点;

  3、学会运用表格比较分析法,了解印度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的关系。

  4、学会分析“孟买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分布图”和“南亚1月、7月风向图”,描述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理解南亚季风与印度水旱灾害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及合作、交流的意识,发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2、学会获取图示信息的步骤和方法,从而提高分析和概括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从印度人口问题的严重性,进一步懂得人类必须自觉控制人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2、通过对治理印度水旱灾害的讨论,激发学生了解自然,适应自然的情感,培养人地关系协调发展观。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印度人口问题及水旱灾害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

  1、 读图分析法

  2 、合作讨论法

  3 、比较教学法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题: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了几幅图片,有美如仙境的泰姬陵;有金碧辉煌的佛教建筑;有新德里的城市风光;有金色的沙滩及高大的椰子树;有虔诚沐浴于恒河的教徒;有悠闲漫步于街市的牛-----紧接着展示充满激情的印度舞蹈和绚丽色彩的印度服装。配以解说: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是佛教的发源地,有着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泰姬陵享誉世界,歌舞极具民族风情,这是一个视牛为神明的国家,大街上牛可以自由漫步;这也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已超过 10 亿,仅次于中国??猜一猜“这是哪一国家?”

  (二)、讲授新课

  在新课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印度在哪里”。推出活动1

  1、 用多媒体展示教材中的图片7.31 图和7.34图 ,读图分析,明确印度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点。(读图步骤一般为:读图标;读图例、注记;读要素之间的关系。)

  2、 第一小任务:明确印度的地理位置特点

  纬度位置: 8°N——34°N

  海陆位置: 亚洲南部,印度洋北岸

  相对位置:(1)、找出印度主要的陆上邻国,这些国家分别位于印度的哪个方位?

  东临孟加拉国,缅甸;

  南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

  西北与巴基斯坦相连;

  北接中国、尼泊尔、不丹。

  (2)、印度南部濒临哪些海洋?

  南部西侧是阿拉伯海,

  南部东侧是孟加拉湾,

  南部正对印度洋。

  3、第二小任务:明确印度的地形特点

  (1)北部是喜马拉雅山地,

  中部是恒河平原,

  南部是德干高原。

  (2)地势北高南低。

  4、在分析印度地形特点的时候,我特意插入了一个小活动:

  第一步:让学生上台画出印度的外部轮廓图,另一个学生在图上标出印度的地形分布特点。 第二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发现其地形酷似牛头,并且补充资料,了解印度人民对牛的崇拜。 第三步:结合印度恒河文化,了解印度人民把恒河作为他们“永恒生命的象征”。

  新课的第二步,转入到对印度人口特点的学习。这一板块主要了解印度的人口现状及人口问题。推出活动2

  展示教材7.35图及7.1相关表格材料,简要说明印度人口特点及其影响。

  1 、从统计图7.35中分析印度人口特点及预测变化趋势。

  A.人口数量大。目前人口已过10亿,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

  B.增长速度过快。有关专家估计到2050年前后,印度将取代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2、了解了印度的人口现状,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过快增长的人口会带来哪些影响?

  展示图表7.1 ,比较分析表7.1数据,说出众多的人口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3、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讨:控制人口数量,你有哪些好的建议?你能给印度政府出出主意吗?

  4、拓展延伸:人口的负增长又会带来哪些影响?

  归纳小结:众多的人口不仅会带来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等压力,还会给本国的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人口的增长必须与本国的资源、环境相适应,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

  转折过渡:印度除了人口压力外,还面临着水旱灾害威胁,用多媒体展示印度的水旱灾害图片,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自然灾害的无情,激发同情心,让学生学会辨证地看待自然。 印度水旱灾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那水旱灾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引出下一个难点:印度水旱灾害的原因分析。

  新课的第三步:转入对印度气候特点的学习。这一板块主要了解印度的气候特点及影响。推出活动3

  1、展示教材P7的“亚洲气候类型图”及图7.38,试明确印度的主要气候类型,并分析热带季

  风气候的特征。(继续培养读图析图能力)

  明确:印度主要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旱雨两季;降水集中在6-9月。

  2、观察图7.38、7.39、7.40,分析印度水旱灾害的形成原因。完成表格1、表格2

  采取分组讨论法,图表比较法,讲练结合法,鼓励学生自由讨论,培养学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整理信息,综合分析信息的能力,然后师做归纳总结。

 

  3、拓展:我国也是季风气候,同样也是一个水旱灾害频发的国家,请结合我国的国情,讨论该如何治理印度的水旱灾害?(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师做归纳小结)

【印度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教学反思大全06-24

教学反思的作用10-28

seasons教学反思04-27

《惊蛰》教学反思03-07

《登山游戏》教学反思12-20

《汉字的发展》教学反思03-09

蜗牛的秘密教学反思04-01

《永生的眼睛》教学反思05-31

《剥豆》教学反思02-06

0的认识教学反思09-21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