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难忘的一课的教学反思总结

难忘的一课的教学反思总结

时间:2022-06-25 04:51:53

难忘的一课的教学反思总结

难忘的一课的教学反思总结

难忘的一课的教学反思总结

  篇一:难忘的一课教学反思

  《难忘的一课》是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讲的是抗日战争

  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里看到老师在教孩子们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场面,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本单元训练重点是“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学习本组课文,要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基础上,了解并学习作者是怎样在叙述内容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进一步提高理解和表达能力。如何通过学习引导学生体会文中的爱国之情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呢?回顾课堂,我感觉自己做得比较成功的有几点:

  一、诗歌导入,激发情感。

   在导入入情的教学环节中,由于特定的历史与现实存在天然的沟壑,学生一时难以走进课文、进入主题。因此,上课伊始,我首先朗诵了余光中先生的诗歌《乡愁》,并让学生谈谈自己听后的感受,接着让学生在《思乡曲》音乐的伴奏下一齐朗诵这首《乡愁》,其目的是就是为了调动学生的感情,引导他们初步感受台湾人民那赤诚的思乡思国之情,为全文的学习定下一个感情的基调。

  二、读中感悟,提升情感。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是全文的中心句。在文中出现了三次,每次出现的场

  景是不同。我组织学生在读中悟、在读中思、在读中赏,“读是学习语文的最佳方式。”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获得收获——初读,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基调,初步感受台湾师生那严肃认真、富有感情、火热而真挚的心;再读,学会从课文中提取主要的语言信息,通过品味语言,感知语言,让孩子们明白台湾人民对祖国那种深深而浓郁的爱;深读,学会联系前后深入思考,在品读中体验台湾与祖国之间永远也割舍不断的情;这种层层递进的阅读,不仅向孩子们传授了良好的阅读方法,更激发了孩子们那颗纯朴的爱国之心。在孩子们一次比一次好的朗读中我也被深深地感动了。随着我与学生共同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在这节课上,学生获取的已经不仅仅是语文知识,更多的是对祖国的铭心之爱,这种体验是任何说教都无法替代的。

  三、诗歌结尾,情感升华

   即将结束时,我再次引入著名爱国诗人闻一多先生的诗歌《七子之歌——台湾》,运用多媒体播放艺术家陈铎的朗诵视频,学生欣赏着诗歌,在诗歌中回顾全课内容,品味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带给他们的独特感受,情感再一次得到升华。

  四、重视评价,调动情感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当使用评价语言在促进学生的发展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人说:“评价,应该是一束赏识学生的灵光,充满关爱和呵护,真诚地赏识每一位学生的点滴进步,真诚地呵护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这堂课上,我努力秉承这一理念,充分发挥以评价促朗读的作用。课堂上我认真听取每个学生的发言和朗读,改变了以往经常用到的“很好”、“你真棒”、“你真聪明”、“你读得真有感情”、“你听得真仔细”等略显贫乏的评价语,而采用了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评价语鼓励他们。如:有学生朗读得特别好,我用惊喜的语气肯定他:“读得太好了,你有很好的朗读素养,坚持下去将来很有可能成为朗读专家啊!”学生脸上洋溢着激动与喜悦。有学生朗读时不够流利,我充分肯定他:“你最后这一句读得很有感情,就是有些紧张,前面读得稍微快了一点,还不够清晰流利,再来一次好吗?”在我的鼓励下,这个孩子朗读了三次,第三次读得很好,我真心赞叹:“你读得一次比一次好,那种爱国之情在你的朗读中一次比一次强烈,真不错。”整堂课,我努力做到关注、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感受,学生的朗读积极性越来越高,情感也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回顾整节课,我还是感觉十分遗憾:

  1、上课的时间拖延了。主要原因就是虽把注意力都放到了对学生感情的激发上了,却又没把握好学生感情发展的尺度,没有见好就收,耽误了教学时间,影响到了后面的教学内容。

  2、对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缺乏充分说明,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进一步理解。

  3、有些问题的指向性还不够清晰、准确,影响了学生的思考与回答,如初读与再读时我的问题较简单,都是要求学生读后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说出自己的体会。这对于理解能力强的孩子来说可能难度不大,但对于理解能力较差的、不善于表达的学生来说还是有难度的,看来提问不仅要精,更要有助于学生的思考与理解。

  这些遗憾其实也折射出自己的不足:教学艺术缺乏“自然”,缺乏坚实的思想支撑。作为老教师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应该具备超越教材、超越课堂的智慧和魄力,应该学会大胆取舍。这在今后的教学中还有待进一步学习与提高。

  篇二:难忘的一课教学反思

  《难忘的一课》讲的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里看到老师在教孩子们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场面,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回顾课堂,我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激趣导入,可以激发学生情感

  由于特定的历史与现实存在天然的沟壑,学生一时难以走进课文、进入主题。因此,我首先让学生欣赏了台湾的美丽风景,配以优美的解说,这样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感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祖国拥有如此美丽的宝岛台湾,是多么的自豪。然后通过了解台湾有关历史,弥补了他们对台湾感知的不足。这样的课堂开端,可以调动学生的感情,为全文的学习定下一个感情的基调。从学生的反应来看,多媒体的合理、有效运用的确能帮助课堂确定感情基调。这种初感,也为下面的深悟做了铺垫。

  二、学生质疑,紧抓主问题

  略读课文主要是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跟精读课文有截然不同的教法,一般安排一个课时。在这仅有的四十分钟里,只有紧抓住课文的主问题,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我课前让学生先预习课文,由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帮助学生归纳整理,并拎出本课的主要问题“为什么说这是‘难忘’的一课?”供大家到课堂上来研究。课前学生还提出了很多问题,如:“谁上了这一堂难忘的课?”“难忘的一课上的内容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都比较简单,就让学生的自学的过程中解决,并马上反馈。

  这篇课文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贯穿全篇,前后三次出现,实际上是本文的抒情脉络,一层进一层地叩击读者心扉,这是文章的主线,也是难忘的根本原因。因此,我在教学时抓住“难忘”,紧扣三次出现的同一句话,通过对三次出现这句话时的不同情感的理解,让学生在读中悟、在读中思、在读中赏、在读中化,让学生感受台湾师生那严肃认真、富有感情、火热而真挚的心;明白了台湾人民对祖国的深厚而浓郁的爱;更让孩子体验到了台湾与祖国之间永远也割舍不断的亲情;学生自己也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同时这也是对他们进行课外阅读的一种指导。

  然而本节课在教学时,我没有将课堂拉回到“为什么说这是‘难忘’的一课?”这个主问题上来,没有让学生来完整地说一说作者认为这节课难忘的原因,致使本节课的中心仍不够突出。

  三、课前收集资料,交流不是单一因素

  本课教学前请学生们收集了20世纪40年代台湾“光复”有关资料,为理解课文做准备,以及孔子、郑成功、孙中山、诸葛亮及其他一些中国历史上伟人的资料。运用资料是为我们的教学服务的,是要激起学生内在的爱国情感的。但是本节课在学生交流之后,教师什么时候做补充把握不够适时,人物介绍前后有重复,造成环节不紧密。教师对伟人的介绍语言情感也不够充足,也致使学生的感情不到位,后面的写话没有水到渠成。我们在理解文字内容之外,还要注意语言表达的方式,当学生写话完成进行交流时,还要对学生语言表达上有

  所评点,让学生能有所提升。那么如何在课堂上合理利用资料,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呢?这仍然是我困惑的问题。

  篇三:《难忘的一课》教学反思

  《难忘的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五年级的一篇阅读课。回顾课堂,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激趣导入,在歌曲中感受爱国之情

  上课伊始,我首先给同学们观看了台湾的光复,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了中国人民那赤诚的爱国之情。这种初感,为下面的深悟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紧抓“感情”主线,读中感悟。

  为真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我决定抛开烦琐的讲,而是抓住“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在课文中的三次不同意义的出现,让学生在读中悟、在读中思、在读中赏、在读中化。读,使孩子们感受到了台湾师生那严肃认真、富有感情、火热而真挚的心;读,让孩子们明白了台湾人民对祖国的深厚而浓郁的爱;读,更让孩子体验到了台湾与祖国之间永远也割舍不断的亲情;读,还让孩子们的那颗纯朴的爱国之心沸腾了!这样的读,给语文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这样的读,让语文课承载了生命的涌动!

  再回眸整节课,我还有很多遗憾:

  1、时间拖延了。主要原因就是虽把注意力都放到了对学生感情的激发上了,却又没把握好语文的工具性,以至于没有见好就收,耽误了时间。这其实也折射了自己的不足:教学艺术缺乏“自然”,缺乏坚实的思想支撑。

  2、没有领悟语文“工具性”的含义。在对课文的理解过程中,只重视情感,却完全忽略了对重点“字”、“词”、“句”的提炼。应该换个角度,从重点字、词、句中去抓情感,而不是脱离工具空谈感情。

  3、忽视了学生主体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有的问题都是我抛出来的,而不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这是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的,对此,我感觉是我最失败的地方。纠其原因是:

  (1)对文本的理解不够透彻,没有明白文本自身的作用。

  (2)也是第一次接触高年级的教材,心里没底,对学生的把握不准,对学生不敢大胆地放手。

  (3)还是自身的素质问题,语文素养实在是太低了。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对课堂的应变能力还是不够。有的时候,学生的回答不能到点子上,我就可是乱了阵脚,不能冷静地进行引导。就把自己当成了主体,自演自导。

  总的来说,这一次的教研课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更成熟了一点。

【难忘的一课的教学反思总结】相关文章:

《牛和鹅》第一课时教学反思及评价11-18

《难忘的一课》教案(通用8篇)04-23

教学反思大全06-24

教学反思的作用10-28

seasons教学反思04-27

《惊蛰》教学反思03-07

《登山游戏》教学反思12-20

《汉字的发展》教学反思03-09

蜗牛的秘密教学反思04-01

《永生的眼睛》教学反思05-31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