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初中语文评比课《社戏》优秀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评比课《社戏》优秀教学设计

时间:2022-06-20 20:54:19

初中语文评比课《社戏》优秀教学设计模板

初中语文评比课《社戏》优秀教学设计模板

初中语文评比课《社戏》优秀教学设计模板

  学习者分析

  本班学生天真、活泼,语文学习的基础较差,阅读水平低于平均水平,课堂上除个别学生敢大胆发言外,大部分学生不善于表现,很需要老师的鼓励和阅读方法的引导,但是能感觉到他们有追求上进的欲望,喜欢上我的语文课,而且在上新课前已经养成自主预习课文,解决字词的习惯,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事件,初步认识小说的人物形象。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本文围绕主题选择材料的方法。

  2. 学习通过人物语言、行动表现人物心情的方法以及运用精彩描写来渲染环境、烘托人物心情的方法。

  3. 学习叙事的详略。

  过程与方法

  1. 学生概括本文描写的几件事,并浏览课文,明确本文叙事的详略安排。

  2.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捕捉并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体会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向往之情。

  2.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 理清课文的脉络,叙事的详略。

  2. 如何正确把握本文的主题,理解围绕主题来选择材料。

  一、优化导入,揭示目标

  1. 课前3分钟播放晋剧《三娘教子》,营造氛围,铃声响,结束放映。

  2. 同学们看过戏吗?跟谁一起看的?在哪里看的?看过几次?你喜欢看戏吗?(学生口述)那你为什么看了一次还去看第二次乃至第三次呢? (学生谈后教师归纳:看来同学们都很坦诚,原来同学们不是喜欢看戏,而是想去看热闹,还可以买好吃的好玩的……)那同学们知道为什么有的村子唱戏有的村子就不唱戏吗?学生不知道的话教师介绍:一般唱戏都是乡镇所在地,以前叫公社,是老百姓为了祈求风调雨顺或者庆丰收和所取成就。

  3. 今天我们一起跟随鲁迅先生去鲁镇的赵庄去看场戏,感受一下“那夜的戏为什么是最好看的戏?”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教师出示课件:课题,并板书:社戏

  4. 走近名人(教师出示课件:鲁迅照片)

  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作者及背景信息。(学生对作家从名、时、地、评、作五方面去介绍。)教师课件出示:作者及背景。

  5. 检查字词:正音义。课件出示重点字词

  6. 课件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教学活动一的目的在于创设氛围,结合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发学习的动机,了解一下预习情况。明确本节学习目标。)

  二、自由朗读,梳理情节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10分钟。课件出示朗读要求:

  1)画出文中表示顺序和描写“我”心情的词语或句子,并用“人物+事件”的句式概括课文写了哪些事。

  2)学生朗读后交流自己画住的表示顺序的词句:就在我十一二岁时候的这一年……不料这一年真可惜,在早上就叫不到船……到下午……到晚饭时候……吃饭之后……月还没有落……第二天

  描写“我”心情的词句: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学生很容易概括出这几件事:我随母亲归省、我和伙伴钓虾放牛、小伙伴陪我游戏、我和伙伴看戏、我和伙伴偷吃罗汉豆、六一公公送豆。

  3)依据这些表示时间或心情的词句和事件围绕“社戏”理清作者的思路

  在前面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梳理结构就容易多了,教师板书:看戏前(盼看社戏)——看戏中(喜看社戏)——看戏后(怀念社戏)

  2.课文叙事有详有略,作者详写了去看戏的全过程,请四位同学朗读这一部分,其他同学在听读中思考并批注(课件出示听读要求):

  1)去看戏是不是一帆风顺的,又分为几个层次?

  友情提示:

  a.看戏前有哪些波折,是怎么解决的?

  b.标出描写少年朋友开船动作的词语,体会其妙处。

  c.在课文第11段中,从哪些(如视觉、嗅觉等)角度写景,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写出景物的什么特征?这些景物描写起什么作用?

  d.写偷豆是为了表现什么?(要抓住这段中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体会。)

  2)听读后学生交流。

  a.波折一:叫不到船。波折二:不准和别人同去。正在此时,忽然间出现了转机。转机一:八叔的航船回来了。转机二:伙伴愿意和“我”一同去。转机三:双喜“写包票”保证不出事。

  b.动词:跳、拨、点、磕、架

  妙处:充分描绘出小伙伴架船技术的熟练,反映出小伙伴们聪明、能干的特点,表现了去看社戏的愉快心情。

  c.听读后再让学生精读11段,学生读后可以说出,这段从视觉方面写了朦胧的月色、起伏的连山、依稀的赵庄,几点渔火;从嗅觉方面写了豆麦和水草的清香;从触觉上,感到清香夹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从听觉上写了婉转的歌吹。这些景物描写,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江南水乡所特有的清新优美的图景,写出了小朋友行船之快,烘托了“我”急于看到社戏的愉快和迫切的心情。

  d.写偷豆是为了表现人物形象的。

  由此可以理清这一部分的四个层次:看戏前的波折、月夜航船、在船头看戏、偷吃罗汉豆。

  (教学活动二的目的是突出重点,教给学生梳理情节的方法:从文中捕捉表示顺序和人物情感变化的词句,学会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事件,理清文章的脉络,知道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体现语文的工具性。)

  三、精典研读,分析人物

  1.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在看戏的过程中,作者详写了看戏前的波折和偷吃罗汉豆。

  1)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这两个情节,出示课件:画出描写双喜的语句,准备用“我读 看到一个 的双喜”和文本对话。

  学生可能说道:①我读“一个最聪明的双喜大悟似的提议了……”看到一个聪明的双喜。②我读“然而外祖母又怕都是孩子们,不可靠……双喜又看出底细来了,便又大声的说道,‘我写包票!船又大……’”看到一个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充满自信的双喜。③我读“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挨骂的。”看到一个考虑事情周到的双喜。④我读“都回来了!哪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看到一个做事有始有终的双喜。⑤我读“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并考虑好对策,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看到一个考虑事情周到的双喜。

  2)联系上下文,用一句话全面的评价双喜这个人物形象。

  小结:双喜是一个聪明、能干、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而且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办事果断,充满自信,又有组织才能和号召力的好孩子头。

  2.“我”之所以能看上戏,主要是因为有双喜出主意、打包票。这个形象是令人深深喜爱并难以忘怀的。

  1)除此之外,课文还成功地刻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出示课件:请同学们自选一个人物,试着用刚才的方法分析人物。(友情提示:抓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句子。)

  学生很容易分析道:①我读“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看到一个善良、宽厚,爱惜劳动果实的六一公公。②我读“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揖,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还问‘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豆可中吃呢?’”看到一个淳朴、热情、好客的六一公公。③我从“六一公公送豆给母亲和我吃。”看到一个淳朴、好客、热诚的六一公公。④我从“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吧,”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看到一个善良朴实的阿发。……

  2)学生可能都不去分析“我”,教师要引导分析。那文中的“我”呢?(友情提示:捕捉描写有关“我”的句子。)

  引导学生认识“我”是一个热爱农村生活的有知识的城市孩子。

  (教学活动三的目的是从文本来,学会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训练口语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体现语文的人文性。)

【初中语文评比课《社戏》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初中语文《花木兰》教学设计(通用5篇)12-04

《观潮》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4篇)09-01

童年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教学设计03-30

《白鹅》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2篇)11-08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1篇)11-23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08-17

《纸筒人》优秀教学设计03-01

燕子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04-28

优秀《望月》教学设计(精选7篇)08-25

《军神》优秀教学设计(精选9篇)03-23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