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玩具柜台前的小朋友》教学反思

《玩具柜台前的小朋友》教学反思

时间:2022-06-18 03:34:33

《玩具柜台前的小朋友》教学反思

《玩具柜台前的小朋友》教学反思

《玩具柜台前的小朋友》教学反思

  《玩具柜台前的小朋友》是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第24课。它所在的第六单元课文是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编排的,寓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于生动感人的故事之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本文主人公“渴望要小汽车”和“坚决不要妈妈买”这一巨大的心理反差,强烈地向我们传达着“爱母亲”的信息。

  然而,现在这些在春风雨露中长大的独生子,是很少有文中小男孩这样的情感体验的。如何使本堂语文课达到教学目标,使同学在这堂课后更加发自内心地爱家长、爱他人,真正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一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呢?我想,莫过于动之以情!

  雅斯贝尔斯曾说:

  “教育自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让同学在自读自悟中感动;让这个玩具柜台前的小朋友的高尚情感,撼动同学的心灵;让同学与老师的感动发生共鸣。

  语文的人文教育,就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语感、文感的磨练,实现“美感”的积淀,发挥其“美化人”的功能。

  1、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教育不能没有感动,教师不能没有感动。教师要用自身的感动去感染同学。否则怎能教会小朋友学会感动呢?教师接触文本后难以平静的心绪,在教学中化为饱含情感的教学语言、适时深情的小结、与同学如遇知己般的共鸣。这些大大增强了同学学习语文的热情。

  2、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通过导入时的两次看图说话,锻炼了言语表达能力和观察力;更重要的是由此形成对比,创设了教学情境,酝酿着滋养心灵的养分──感动,激发了同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中又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同学掌握字里行间中的点点情丝,从而走进玩具柜台前的小朋友──小兵的情感世界,与他在思想感情上相互交流,形成共鸣。然后“自化其身”, 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心灵上得到陶冶,成为美的情境中的人物,激发思想情感,达到语文学习的思想性目的。

  3、缺乏: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以同学自读自悟为主。但在教学过程中,同学的自主性还发挥得不够。

【《玩具柜台前的小朋友》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教学反思大全06-24

教学反思的作用10-28

seasons教学反思04-27

《惊蛰》教学反思03-07

《登山游戏》教学反思12-20

《汉字的发展》教学反思03-09

蜗牛的秘密教学反思04-01

《永生的眼睛》教学反思05-31

《剥豆》教学反思02-06

0的认识教学反思09-21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