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箭与歌》优秀教学设计

《箭与歌》优秀教学设计

时间:2022-06-16 00:45:33

《箭与歌》优秀教学设计

《箭与歌》优秀教学设计

《箭与歌》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⒈加强诵读,体会诗人的感情;阅读讴歌友谊的诗歌,陶冶情操。

  ⒉把握诗歌巧妙的构思,体会语言朴实、清新的特点;学会如何欣赏诗歌,从而学习诗歌的写法。

  教学重点:

  领会诗歌意象鲜明、寓意深刻特点,学会欣赏诗歌。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巧妙的艺术构思,从而学习诗歌的写法。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生活中,“箭”和“歌”本是极普通的事物,诗人却能化腐朽为神奇,运用这两个意象写出了一种人生体验;有时我们随意唱一首歌(或者说一句话、做一件事),时过境迁也就浑然忘却,然而很久以后才惊讶地发现,这悠扬的歌声,永远铭记在朋友的心中。就像流行歌曲里唱的那样:“当你遗忘的时候,我依然还记得”。这就是友情,一种宝贵的人生体验。无论时光怎样流逝,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在付出中我们得到朋友,品尝友谊的快乐。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箭与歌》,是朗费罗歌颂友谊的一首著名抒情短诗,在西方可谓家喻户晓。这首诗看似意思浅显,其实内容深刻;看似信手拈来,其实匠心独运。

  二、简介作者:

  朗费罗(1807-1882),美国诗人。生于美国缅因州波特兰,是当地有声望的移民家族的后代,少年时代在家乡沿海城市波特兰度过。他熟悉大海和家乡的自然风光,熟悉当地老一代移民的故事和有关印第安人的传说。1826年,朗费罗从博多因大学毕业后赴欧深造,熟悉欧洲古老和近代的文化。从1836年起,朗费罗开始在哈佛大学教书。在近二十年的教书生涯中,朗费罗一直在写诗,其主要诗集有《夜吟》、《奴隶之歌》、《海边与炉边》、《候鸟集》等,其著名长诗有《伊凡吉林》、《海华沙之歌》和《迈里斯·斯坦狄什的求爱记》等。1854年,朗费罗辞去教职,专事创作,后期主要致力于十四行诗的写作,同时翻译欧洲文学名著。

  朗费罗是将欧洲的古典诗歌形式娴熟地运用于表达新情感新主题的第一位美国诗人,也是美国最优秀的抒情诗人之一。他的较短的抒情诗和十四行诗仍然是美国浪漫主义诗歌中最好的篇章。语言淳朴,韵律谐和,雅俗共赏,抒情味浓,是朗费罗诗歌的共同特点。他的诗歌的体裁和风格非常的多样化,歌谣、十四行诗、叙事记、抒情诗、诗剧,他都一样的娴熟。

  三、研习新课:

  事象与物象都溶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意,如果某种形象与特定的情意构成了固定的关系,比如说到“明月”,就与思乡、思人相联系,说到“清秋”,就与感伤、悲愁相联系,那么这里的“明月”、“清秋”,就成了一种具有特定意味的形象,这种含有特定意味的艺术形象,就是诗歌中的意象。

  ⒈学生朗读课文第一节,思考诗歌中“箭”的意象有什么特点?寓意又是什么?

  明确:箭的特点:急、快、眼睛无法捕捉到。

  寓意:生活中许多事情就像射出的箭一样,我们不知道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时间一长便忘记了。

  小结:这一节写“箭。“我”曾经随意射出一支箭,眼睛跟不上箭飞翔的速度,所以不知道它落到哪里去了。写的虽是生活中普通的小事,细细品味,我们发现它寓意丰富,耐人寻味。

  ⒉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节,讨论:

  ⑴射出去的箭和吐出去的歌的共同点是什么?

  明确:飞快,无法找寻和追踪。

  ⑵“我把一支歌向空中吐出”,将“吐”改成“唱”,好不好?

  明确:不好,“吐”字突出歌声强劲有力,准确生动。

  ⑶第1节和第2节在内容上有没有关联?

  明确:比喻――以箭作为歌的喻体:歌也像箭那样飞逝了,再也见不到踪迹。

  作用――化抽象为具体,使诗句充满形象感。

  补充:这一节写“歌”。随随便便哼支歌,歌声飘扬,自认为没人会记住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毫不费力地将一句话,一个微笑,一个理解的眼神等施与别人。或许我们觉得这无足轻重。友爱、帮助等等被我们随随便便地施与,轻轻松松地忘却。表面上看,第二节与第一节毫无关系,其实是以箭作为歌的喻体,诗人的描绘揭示出某种相似。

  ⒊指名朗读第三节,思考第三节在全诗中的作用。

  明确:第三节写“箭”和“歌”的归宿,画龙点睛,在前两节貌似平淡的叙述后,忽然出现转折:很久以后,发现箭插在一棵橡树上,同样,那支歌也自始至终活在朋友心中。诗人将“箭”与“歌”的相似关系扩展到新的层面:很久之后诗人在一棵橡树上找到了那支箭,同样,也在朋友心中找到了那一支歌——原来朋友一直把他的歌默默地珍藏在心中。

  ⒋朗读全诗,自由讨论这首诗在构思有什么特点?

  明确:《箭与歌》之所以成为名篇,不仅由于它歌颂了深厚的友情,而且由于它构思巧妙。

  诗人把箭与歌以同样的结构、同样的语气叙述出来——都是送入“空中”,都是“不知落于何方”,又都是眼睛跟不上。诗人的描绘抓住两者的相似处,构成比喻关系,化抽象为具体,使诗句充满形象感。更妙的是,前两节戛然而止,并不急于道出用意,而是给读者以思索玩味的余地,为第三节“卒章显志”打下基础。这样第三节指出箭与歌的归宿,就让我们豁然领悟到诗的主题。

  ⒌学生熟读全诗,总结语言特色。

  明确:这首诗用形象的诗歌语言概括了生活中的普遍现象,毫无说教之感。诗中并无“生死与共”、“忠贞不渝”之类的豪迈誓言,而是刻画了朋友之间心灵的默契,友情的深沉真挚,表现得生动感人。通读全篇,我们听到的是歌声,看见的是蓝天、绿树、利箭,它们全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事物,而且彼此结合得和谐自然,天衣无缝,译文与原诗韵脚一致,读起来朗朗上口,仍能体会到原作淡雅飘逸的情韵。

  四、课堂延伸:

  下面欣赏吴奔星的诗《别》。这也是一首讴歌友谊的诗。请同学们就这首诗的构思谈谈自己的看法。

  别

  吴奔星

  你走了,

  没有留下地址,

  只留下一串笑容,

  在夕阳里;

  你走了,

  没有和谁说起,

  只留下一双眼睛,

  在露珠里;

  你走了,

  没有说去哪里,

  只留下一排影子

  在小河里。

  你走了,

  笑容融化在夕阳里,

  双眼动荡在露珠里,

  影子摇晃在河水里。

  哪里都有夕阳,

  哪里都有露珠,

  哪里都有河水,

  你走了,

  留下了整个的你!

  明确:这首诗,第1-3小节,我们读来感觉很平常,似乎我们每个人都能写出来;待我们读完全诗,才知道这是必不可少的铺垫。没有这三小节,也就不可能有升华的4-5小节,第5小节神采飞扬的最后两句也就不可能有。进一步分析,知道这首诗还不仅巧在这里,还巧在1—3小节列举,4—5小节分承。第4小节2—4句,第5小节1—3句,分别和第1—3小节相照应。

  这首诗在写法上和《箭与歌》差不多。相比较而言,这首诗,用得意象更多,生活气息更浓厚,更合中国读者的口味。

  五、布置作业:

  ⒈友情是说不尽的话题,唱不完的歌。反复诵读这首诗,说说它表现了友情的哪些内涵,并对它们的意象和语言运用进行分析。

  [审题提示] 设题意图在于引导我们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答题要点] 这首诗歌颂了真挚美好的友情,内涵上侧重说明友情就是心心相印,是心灵的应答,揭示友情的彼此默契的特征。意象和语言运用有特色。《箭与歌》用“箭”和“歌”这两个意象,构成比喻关系,化抽象为具体,使诗句充满形象感。

  ⒉下面是朗费罗《箭与歌》的原文和另一种译文。比较品味,说说你更喜欢哪种译文。有兴趣的话,你也可以尝试着翻译。

  [答题要点]两种版本都译得不错,各有千秋。题目不是要求比较译文的优劣,而是谈更喜欢哪种译文,要具体谈喜欢的理由,让学生在反复比较、仔细揣摩中,或动手翻译后,加深对原作精美之处的体会,从而提高对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箭与歌》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同唱一首歌》教学设计(通用5篇)07-14

《纸筒人》优秀教学设计03-01

燕子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04-28

优秀《望月》教学设计(精选7篇)08-25

《军神》优秀教学设计(精选9篇)03-23

大班手指歌教学反思04-21

五年级上册《草船借箭》的教学设计(通用13篇)09-20

小学《图书借阅公约》的优秀教学设计04-30

《天窗》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6篇)10-17

《黄继光》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0篇)05-15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