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建筑调研报告

时间:2023-10-24 09:09:27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最新建筑调研报告范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建筑调研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最新建筑调研报告范文

最新建筑调研报告范文1

  一、我市城中违章建筑的基本情况

  (一)违章建筑的定义

  违章建筑一般是指在城市规划区内,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违反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建设,严重影响城市规划的建筑。违章建筑主要包括:

  (1)未申请或申请未获得批准,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而建成的建筑;

  (2)擅自改变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建成的建筑;

  (3)擅自改变了使用性质建成的建筑;

  (4)擅自将临时建筑建设成为永久性的建筑。

  (二)我市违章建筑特点

  20xx年城中中队共查处违法建设37户,其中经过规劝自拆7户,自拆面积62平方米,强制拆除违法建住17户,强拆面积208平方米,停建13户,停建面积121平方米。就数量来看,违章建设的.总面积达到了391平方米,当然,还有未被查处到的,总体来说是相对较多。

  二、违章建筑的危害

  (一)浪费土地资源。违章建筑直接占用了大量的集体土地,甚至是基本农田,侵吞了集体资源,损害集体利益,造成国家资源的低效利用。

  (二)提高开发成本。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开发的全面推进,科学合理规划的逐步完善,杂乱无章的违章建筑严重破坏整体规划。

  (三)增加安全隐患。由于违章建筑多为简易结构,往往是由几个农民工随便搭建而成,因此,几年后它们都会变成危房,随时都会发生事故;路边的建筑物还会影响视线,造成交通事故。

  三、违章建筑的对策意见

  (一)归类分期处理。首先,针对新生及翻盖违章建筑,必须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早拆除,通过网格平台信息反馈、群众举报等,一旦发现有动砖动土迹象,就立即介入,查明情况,坚决依法处理,尽量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其次,对于历史遗留违章建筑,根据具体情况,可通过整体环境改造、专项整治、民心工程等,分期分批,逐步解决。

  (二)加强执法力度。实践表明,执法力度稍有松懈,违法建筑者就得寸进尺,违章建筑便死灰复燃,同时还带来了相互攀比。为此,对违章建筑的查处,必须从严打击,严厉查处,绝不能再搞“以罚代处”,要达到重创正在违章建筑者,震慑有意违章建筑者的目的。对于无视政策、明目张胆、正面挑衅的,必须予以严厉打击,必要时让司法介入,以维护法律尊严。

  (三)完善相关法律目前,针对楼顶违章建筑,主要以自拆为主,对坚决不拆除的城管大队也面临法律难题。执法大队并没有强制拆除权,如果申请法院执行,法院表示也有难度,因为要拆露台的违章房必须穿过业主的合法房屋。因此,需要规划、建设、城管等多部门联合调研,健全相关法规,增强其操作性和强制性,起到严厉整治的目的。

  综上所述,违章建筑以其分布广,数量多,隐蔽性强,危害大的特点,严重阻碍了城市的规划发展,查处违章建筑更是城市管理工作者的重点与难点,在查处违章建设时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程序,同时要加强执法力度,坚持法制宣传,做好违章建设者的思想工作。只有通过各个部门的联合,不同层面的共同努力,违章建设的情况才能得到根本的改善。

最新建筑调研报告范文2

  调研时间:20xx年9月5日;

  调研对象:厦门国际银行大厦

  调研地点: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鹭江道

  [摘要]高层建筑能够节约城市土地,缩短公用设施和市政管网的开发周期,从而减少市政投资,加快城市建设,这些优点已经逐渐得到公认。现在的办公楼的发展主要趋向于综合性、灵活性和智能化;单纯的办公楼上下班时人流非常集中,无法解决上班人员的交通、餐饮、购物、休息居住等要求,为克服这个问题就出现了综合性大楼,这种大楼总和了办公、餐厅、公寓和休闲为一体,方便了办公人员的生活;在空间方面设计的更加灵活,多采用大空间布局形式,适应多种不同的办公类型。掌握办公楼的设计原理,理解掌握高层建筑的设计要点,结构要求、消防要求等。建立建筑、技术、结构等基本概念,同时把握时代脉搏,创造反映城市特色的综合办公楼大厦的建筑形象。

  以厦门国际银行大厦为例,分析高层办公楼的总平面、首层平面、标准层平面、剖面以及高层办公楼电梯、楼梯的设计和消防设计等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为这次设计高层综合性办公楼建筑做准备。厦门国际银行大厦位于厦门金融、商业、旅游机构聚集的繁华路段——鹭江道与中山路交汇处,毗邻海外游轮停靠之地—厦门港,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方便快捷,使其成为众人瞩目的地标建筑与视线焦点。该大厦地下3层、地上32层,檐高145.2 m;5层以下部分(包括裙楼)为国际银行及写字楼,6~28层为景观办公室,13层为避难层,29~32层为会所,结构形式为全现浇框筒结构,人工挖孔灌注桩和独立基础,整座大厦建筑装饰简洁、明快,线条流畅、美观、气派。

  当我们到达厦门国际银行大厦,我们一开始就从侧门进入,左边就是接待台,面对我的是电梯厅,右边是专属大堂使用的楼梯。整个大堂跨三层,呈圆弧状。在大堂中心抬头环绕大堂顶部,两根通顶柱大气而雄伟,楼上人们围着栏杆聊天、打电话,为此我猜测大堂楼上是供职员休息、聊天的场所。跟随着人流,我们进入电梯,首先直达27层。通过消防疏散图示,了解了整座大厦的平面布局。

  一、地下车库

  国际银行大厦地下停车库,总共3层,总建筑面积8170㎡,车位135个,是高档次、现代化、智能化的停车库。采用ace自动停车场系统,车位规划合理,进出顺畅,标示清晰,色彩明快。所有地下室外墙、水池及屋面板均采用抗渗等级为s8的混凝土自防水,外贴柔性防水层,做到不渗、不漏。

  高层建筑常利用地下层空间做车库,以坡道与地面相通。考虑消防和战备,停50辆车以上的`车库,至少须在两个方向上设两条坡道。停车数少于100辆的地下汽车库可设一个双车道坡道出口,大于100辆的要设置不少于2个汽车出口。设计地下车库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出自《地下车库设计规范》)

  (一)、坡道要求(道宽要求):

  单车直坡道宽:3.0~3.5m;双车直坡道宽≥5.5m;单车曲坡道宽:4.2~4.5m;双车曲坡道宽:≥7.8m。

  (二)、车位要求:

  1.与周边关系:

  小车与小车间距:0.5m;

  小车与墙间距:0.5m;

  小车与柱间距:0.3m。

  2.小车库标准尺寸(单间停放):6.10×2.80㎡,车库净高一般取≥2.3m。

  (三)、车库柱距(以三车位为例):柱面宽≤500时可取:7.5×7.5m;

  柱面宽≥500时可取:7.8×7.8m;

  柱面宽≥800时取: 8.1×8.1m, 8.4×8.4m。

  高层建筑设计中,应注意协调好上部与下部的结构柱网,保持一致性,取得经济效率。确定柱网尺寸时,地下车库停车要求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结构

  该大厦结构形式为全现浇框筒结构,人工挖孔灌注桩和独立基础,均采用桩基,大口径钢筋混凝土灌注,且一柱一桩,直接支承在微风化岩石上,几乎不发生任何沉降。主楼最大桩径2500mm,裙房桩径900mm,桩长约12m,基础底板(抗水板)厚950mm,兼作桩承台,采用“无缝设计”。桩基在地震力作用下的变形小,稳定性好,是解决地震区软弱地基和地震液化地基抗震问题的一种有效措施。在某些情况下,采用桩基可以大量减少施工现场工作量和材料的消耗。由于核心筒偏于北侧,结构扭转变形较大,属平面扭转不规则结构。为改善结构的受力性态,提高结构的抗侧刚度,经与建筑设计配合,采取了以下措施:

  (1)筒体北侧弱化,墙厚取250,筒体南侧墙最厚处为600。南侧框架梁加强为550*750;

  (2)边、角柱尤其是裙房周边框架计及扭转影响和地震双向作用,箍筋采用十字箍及螺旋箍;

  (3)为最大限度地增大建筑净空,降低结构梁高,部分梁做了有粘结预应力,梁在筒体支座处的锚固构造进行了改进,增加了突出部分,以改善其在强震时的锚固能力。

  三、平面组合

  建筑的平面组合就是将主要使用部分、次要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有机的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一个使用方便、结构合理、体型简洁、构图完整、造价经济及与环境相协调的建筑物。因此在设计中应充分

  研究这三部分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则可在复杂的关系中,找出空间组合的总体性和规律性。在考虑平面组合时,应妥善处理功能分区中的内外关系,按照人流活动顺序的需要,常将主要对外的部分,尽量布置在交通枢纽的附近,而将主要对内的部分,力争布置在比较隐蔽的部位。(出自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如图是该大厦标准层平面图,因建筑设计要求360度全海景,所以将交通盒偏于北侧,增大面对海景的室内空间,提高整体大厦的经济价值。

  四、交通

  大厦共采用7部原装进口日本富士达电梯,6部为客梯,一部货梯。客梯分高低区各3部,面对面布置,在一楼处公用一个宽3.5米的宽敞电梯厅。低区客梯为首层到18层服务,高区客梯为19至32层服务。该大厦电梯和楼梯集中布置在中间偏北,达到高度利用各层面积。规范规定超过五层的公共建筑,应设置封闭楼梯间。《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消防控制室宜设在高层建筑的首层或地下一层,且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它部位隔开,并应设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高层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安全疏散距离应符合表6.1.6的规定:

  五、立面

  大厦外装饰表面根据建筑设计的特点与要求,按不同的位置与最佳效果,分别选用玻璃幕墙、铝板幕墙、全玻璃天窗设计、金属装饰架和百叶窗等相配而成。面对鼓浪屿,建筑物正面是用横宽竖窄的明框,外表采用浅蓝色的单向反射中空

  玻璃,它随着天空颜色的变化而变化,使整个幕墙与蓝天、海融为一体。建筑物内,由于单反射玻璃通透性好,使人们仿佛置身于海的包围之中。该幕墙铝框架采用美国技术,隔热帽条隔热,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与单向反射中空玻璃形成完整的隔热幕墙,与室内先进的自控空调(自控温度、空气的清新度、湿度)相配,不用开启窗户,达到了幕墙里外完整一体。铝板幕墙采用日本三菱复合板制造,运用有效计算所需加强肋最佳取值,达到高层安全可靠,并采用结构防水构造,没有胶缝,使外表光泽延续一体的效果。条窗采用单元式结构,达到能自由伸缩,克服了窗在热胀冷缩时“吓人”的摩擦爆破声,使窗和幕墙融为一体。

  结论

  在设计时应考虑到实际给出的各项规范,满足防火消防需求。充分考虑周围环境,在基地选择方面,应考虑日照使所建高层对特色古居的影响;选择基地出入口时,应满足与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的距离,自道路红线交叉点量起不应小于70m。由于该设计是在南方城市兴建的,并且基地北侧有座古居,因此我认为应该设计与当地建筑风格有所联系的高层,使该高层与当地融为一体。

最新建筑调研报告范文3

  经过一周的资料汇总和实地调研,我对建筑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深化。通过济南恒隆广场三次走访调研以及查阅国内其他城市大型商场的经典案例,对综合商场的功能分区与空间组织进行了初步的学习和认识,在此仅以我个人汇报一下实习成果。

  综合商场属于公共商业建筑的一种,也属于购物环境的一类。设计时需要考虑其盈利性,人流集中,消防安全,满足购物活动行为需求等等多方面的复杂因素。城市购物环境分为四个类型:城市商业中心、区域商业中心、居住区商业中心、街坊小区商业点?。我们本次调研的济南恒隆广场北临济南市商业中心区域泉城路,南连泉城广场,属于城市商业中心的一种。济南恒隆广场地上建筑面积171,000平方米,共7层;地下建筑面积88,600平方米,共两层②;是一座功能分区相对合理,空间组织较为清晰的城市商业中心优秀案例。

  一、济南恒隆广场空间组织

  恒隆商场消费空间的空间组织与一般的“点”式聚合形态的大中型商场不同,其建筑分组成群,基地片区采用整体规划,以东、西两翼及空中连廊结合室外活动广场等多种手法将自己的区域交通体系纳入到了济南的城市交通网络之中;属于广场式“面”状商业聚合形态③。由于属于商业广场的商业建筑类型,恒隆广场的店铺分布并不与独立式大中型商场的楼层安排相同:其内部由东西向两条连廊,及东西两翼内各自的“o”型内街为交通流线,结合18个大小各异的中庭,构成内部沿街独立店铺式的商业街形态。每一层都含有服饰、餐饮、及生活方式的各个店铺,通过内部交通流线的划分,将购物环境层层相连,却又层层独立,让集中的人流被建筑自然的引导,快速消化在这个分区明确的庞大建筑体量之中。恒隆广场内部的18个中庭总是采用层级退台式扶梯,将客流直接导入各个楼层,仅一楼和二楼各有12部扶梯、5部客梯就已经能够轻松应对地下车库人流及泉城路和泉城广场的步行人流了;而到了三楼开始有了东西翼连桥之后,单层扶梯数量更是增加到了15部;从五楼开始向上,随着影院等大型店铺的开设,客流目的相对单一,扶梯数量再逐层递减。这种科学的引流方式注定了恒隆广场空间组织的成功。

  前面提到恒隆广场的组织区域交通体系已经纳入了济南的城市网络,现在我们来分析恒隆广场的区域组织交通体系与济南城市交通的关系。

  对于机动车交通组织来说,济南恒隆广场北临泉城路,有东西各两条内部机动车道分别进入b1/b2地下车库及出租车、客车地下快速落客通道;同时在广场区域规划内部将泉城路与黑虎泉路贯通,又向榜棚街分流机动车。让黑虎泉路、泉城路、榜棚街三条主要街道的车辆都可以轻松进入恒隆广场地下停车系统,同时在车辆离开恒隆广场时又可以分别向三条街道分流,缓解内部及城市交通压力。地下停车场的设计以a/b/c/d/e/f/g/h八个zone为停车分区,便于管理和客流疏散,利用多个垂直交通盒将地下车库的`客流引向购物广场的各个不同位置,缓解了集中的人流疏散压力。对于步行交通组织来说,恒隆广场通过在泉城路和黑虎泉西路这两条机动车主干道留出广场的方式,将步行人流引入商业区域组织交通体系,而不是依托于泉城路两侧的市政公用人行道。另一方面,在东、西两翼的中间留出一条室外步行街。南面以全长89.46米的恒隆广场过街天桥横跨护城河和黑虎泉西路,将恒隆广场这一城市综合体与济南泉城广场这一济南市中心广场相连,该桥选址在恒隆广场中轴线的南段,连接着泉城广场和恒隆广场,担负着疏散南北客流的重任。恒隆广场,就是采用这种南北中轴单线汇聚,东西两侧双线分流的交通组织方式,将步行客流缓和地注入济南市泉城路商业中心区之中。

  对于被形容为城市大型综合体的恒隆广场而言,其mall的功能和空间要求在每家店铺的空间组织上并没有额外的统一仓储区,而是分设在每家店铺后面区域,恒隆广场的每家店铺自行预留小型库房,于营业时间外进行运货等工作,并不是在空间上将货物流线和顾客流线分开,而是从时间上解决流线交叉问题。为商业性建筑创造了更多的营业面积,满足盈利性需求。像这种城市商业中心的综合商场,更像是环绕式的室内商业街,将一家家独立店铺融合进同一个城市商业综合体之中。

  二、济南恒隆广场功能分区

  商店建筑的功能区组成:营业区、仓储区、辅助区三大部分④而我们经过实地调研发现,,作为购物广场的恒隆广场,其内部的每一家店铺均为独立运营,店铺内部具有满足自己需求的更衣室、仓储库房及店员休息区。而恒隆地产办公区位于西翼b1层,统辖商场公共区域、活动展示、地下停车场、店铺服务等物业管理工作。每一家店铺就是一家中小型商店,满足上面提到的商店建筑功能区组成。

  恒隆广场营业区域的一楼以中高档服饰、珠宝手表为主,兼顾室外中央步行街的沿街饮品快消店铺;二、三、四楼则以休闲服饰为主,配以快餐等非重油烟休闲餐厅;五楼以运动品牌和童装及电器为主体,主要应对需求目的明显,对其吸引力较强的人群;六楼则出现了重油烟的中式餐厅和人流较为集中的电影院目的是为了利用六楼的退台方便油烟排出,同时电影院的集中人流不会对其他店铺造成太大影响;七楼只有一家大型中式餐饮和电影院观影厅通高的区域,也是面积最小的区域。这样的营业区功能分布也是基于上面讲到的空间组织上恒隆广场的商业聚集形态定位来设置的,由于是以垂直设置的环绕式商业街形态出现,就要求了每一层都要满足基本的购物、休闲、餐饮的基本需求,形成独立的依附于大型城市综合体的小型商业体系。

  恒隆广场的办公区域显然为营业区域做出了巨大让步,这也是当前商业建筑面对城市中心区域昂贵地皮的无奈之举,作为被安排在地下一层的恒隆地产办公区域,其内部设置形态我们不得而知,通过内地其他恒隆物业来看,恒隆广场普遍都是采用复合空间式的竖向开发商业体块,高层设置大量写字楼和办公区域。但是济南恒隆广场有可能是受周围泉城广场影响和牵制,仅作为一个小于45米高的“面”状商业综合体出现。这样的设置必然会让开发商割舍出自己的办公区域,营造更多的盈利性面积。

  作为恒隆广场的客流量来看,其988个停车位⑤并不能完全满足使用需求,如果在最初设计时舍弃部分营业面积,在商场每一层设置适量的地上停车场,无论顾客想到哪一层,均可以直接开车到达,这样会吸引更多机动车客流,提高商场品牌定位。

  结语:通过本次建筑认识实习,本人查阅大量资料,获得了更深层次的对商业建筑形态的理解,尤其是济南恒隆广场这样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向我们展示了多种商业模式和商店形式的存在,一站式学习到了各种商业建筑的存在形式,对综合商场的空间组织与功能分区有了一个更为明确的认识。

【最新建筑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建筑调研报告07-19

建筑调研报告03-20

最新调研报告05-24

建筑专业调研报告03-04

建筑装饰调研报告03-04

建筑调研报告范文02-26

建筑企业调研报告03-23

建筑企业调研报告05-10

建筑专业调研报告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