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调研报告

时间:2023-03-27 18:27:52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旅游调研报告(通用15篇)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旅游调研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旅游调研报告(通用15篇)

旅游调研报告1

  一、主题:XX区乡村旅游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心理逐渐成熟趋向多元化,旅游过程更注重对相互文化的体验,农村和郊区相对于城市来说,天地光阔,自然风光秀美,空气清新,加之和城市相异的文化,对于生活在紧张、拥挤、繁杂、宣嚣、多污染的城市中的居民有巨大的吸引力。当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产生了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中的一项新事物,然而它却以极快的速度在各国发展起来。乡村旅游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产品,而且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资源,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调研方式

  调研采取座谈会、查阅史料、实地察看和走访群众的方式,对我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

  三、调研情况

  (一)XX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XX区旅游是伴随着人民小康生活的到来而应运而生,沐浴着旧改的春风春雨而茁壮成长的朝阳事业,它的发展现状呈现出几个特点。

  1、因地制宜,农家游乐应运而生。每到周末节假日,终日埋头在都市打拼的人们到乡村山间休闲度假渐成时尚。一些农户就根据自己条件,开发出了以农家乐为主的休闲旅游产品。如对应景区观光休闲、游客食宿需求的“大客天下”、 “年代秀”、“阿陈草堂”等。因为市场有需求,景区周边的农家乐一产生就显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现已成稳步发展趋势。

  2、因陋就简,不记成本廉价经营。起步阶段的多数旅游经营者由于资金有限,投入就不大,因而硬件设施都显简陋。一些农户因陋就简上阵,主要靠低廉的价格吸引游客。虽然收入不多,也使世世代代务农为本农民尝到了甜头。

  3、因人成事,各自为政短线为主。景区农户在完全没有看到过农家乐是什么样子,没有什么经营经验的情况下,自己认为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把一个个农家乐办了起来。他们大多以接待游玩一天的旅客,为其提供餐饮为主的短线经营。在不断的探索中他们闯出了除种田、“吃山”之外的挣钱路子。

  4、因势利导,点多面广渐成气候。以农家乐为主的旅游一经出现,相关部门就给予了它足够的关爱和照顾。在大力宣扬鼓励的同时,还给予了经验指导和相关优惠政策等实实在在的帮助和扶持,因势利导,全方位推进乡村旅游的发展。如梅岭狮子峰景区内的泮溪村现已打造成了一个农家乐村。据统计,该村现有农家乐30余家。

  (二)XX区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

  我们认为,XX区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突出优势。XX区发展旅游起步还算是比较早的,19xx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将梅岭批准为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93年经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1998年已申报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XX市在“十五”规划中已把湾里定位为XX市的后花园来加以建设。但由于之前经验不足等原因,旅游景区没有做得很有特色。其实发展乡村旅游是一种以乡村特色风光和文化活动为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休闲娱乐和回归自然等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也是各地市民需要、景区农民受益、前景无限广阔的新兴互利共赢的产业。

  1、优越的地理条件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

  过去,湾里通向南昌的唯一公路是昌湾大道。随着南昌城市的发展,着力改造、升级、规划昌湾公路、云湾公路、红湾公路,这3条公路的建设,已“打通”了湾里的价值,为湾里纳入南昌城区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20xx年1月南昌西外环高速的开通,使湾里进一步连通了外界。湾里至昌北国际机场开车只需15分钟左右,比XX市区至昌北国际机场的距离还要近。作为赣粤高速公路的一段,西外环还连通了福银高速公路。今年XX区还开通了周末及节假日南昌城区至梅岭旅游景区的160路公交专线为居民来湾里休闲旅游提供了方便。便捷的交通为我们的旅游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2、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有利条件

  全区山丘起伏,河谷纵横,整个地貌属丘陵低山区。西南部以低山高丘为主,东北部多为低丘岗地,东南部为低丘平原。海拔最高峰地洗药湖为841.4米。全区山地占72.3%,耕地占12.7%,水面占4.9%,故有“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称。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雨量充沛,日照丰富。全区年平均气温14.5℃—17.6℃,气候凉爽,特别是梅岭一带,气温比市区低3—5℃,素有“小庐山”之美誉。森林覆盖率为73.7%,是最适宜人类和动植物生长的地方。良好的生态和宜人的气候环境为我们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最好的'条件。

  3、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巨大潜力

  湾里境内层峦叠嶂,高山田园,风景如画,是一个山林秀色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旅游胜地,它是古“豫章十景”中“洪崖丹井”和“西山积翠”所在地。岳飞、王安石、欧阳修等230多位历史名人曾到此游历,留下名诗佳作480多篇。梅岭拥有大小山峰99座,天然和人工湖泊50余个。整个梅岭森林秀茂、植被繁盛,属国家保护的就有银杏、红豆杉、三尖杉、鹅掌楸、金钱松等,古桂银杏、苍资劲态、兰花杜鹃、幽香亮彩、松涛竹海、无风自凉、山花野果、扑鼻声生香,是全市唯一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是XX市的“后花园”等。这些都是发展旅游的巨大潜力。2015年完成的梅岭古镇一条街,大大改变了梅岭集镇面貌、景区环境,景区别具一格的仿古建筑,慢节奏的农家生活方式、绿色环保的农副产品、风格独特的农家饮食、热情好客的农民朋友,都是极好的旅游资源。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将为我们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无限的商机。

  4、深厚的乡村文化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形式

  我们除了拥有已被列入民俗类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罗亭上坂曹家村的“关公灯”以外,还有为古“豫章十景”之首的“洪崖丹井”,它是黄帝乐臣伶伦炼丹之处,是中华民族音乐发祥地,南昌“洪都”称谓亦由此而来。皇姑墓、林彪别墅、秦人洞、紫阳宫、望云阁、翠岩寺、天宁寺等一批历史古迹是打造乡村旅游的珍贵文化资源。独具特色的太平心街溯溪节、泼水节、啤酒节、纳凉节和善良纯朴、率性耿直的农民,都是发展乡村旅游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三) XX区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

  1、认识不足,市场观念不强。首先是对景区发展乡村旅游的产业地位认识不够,没有看到乡村旅游广阔的市场前景。认为旅游只是风景名胜区的事,穷乡僻壤的农村没什么可游的,从而忽视乡村旅游的发展。再就是缺乏对乡村旅游基本特征的认识,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时忽视有效地保持“乡村性质”和“乡村意象”。

  2、基础落后,功能配套不全。目前XX区还有部分村庄无线信号接收不稳定,大部分村落没有建成集中供水体系,未用上安全卫生的自来水。厕所的冲水、洗浴条件没有改善,接待游客的硬件设施、景点建设、环境打造等总体上讲还比较差,整个基础设施的配套不全,还不能很好地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需要。

  3、缺乏规划,零乱无序开发。因为没有一个规划作指导,各村的农家乐都是由经营者自己谋划、自行设计、自主建设起来的。由于他们各方面的局限性,导致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有的甚至造成了浪费,也出现了无序开发、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的现象。

  4、产品初级,特色不够鲜明。由于缺乏市场理念、产品定位不准、大都缺乏文化内涵、多数是个体经营,大部分农家乐的规模小、档次低,且多以副业形式开展,故经营效益也不是很好。

  5、没有在“乐”字上做文章。不少农民小农意识浓厚,只注重眼前利益。在农家乐建设和经营中没有在“乐”字上做文章,只顾赚钱,有的还破坏生态,污染环境。不是真正的农家乐。

  (四)XX区乡村旅游发展目标与定位

  如前所述,XX区完全有条件依托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建设形象鲜明、风貌独特、吸引力大、竞争力强的旅游强区。我们认为XX区旅游总的定位是建成XX市的后花园。这个总的定位又可分为四个重要的基地:即建成对大都市最具吸引力的观光农业基地、休闲度假胜地、纳凉避暑重地、户外运动场地。

  1、四大基地的市场定位

  其一、观光农业基地。依托罗亭生态有机蔬菜大观园、现代化药材种植示范地、高山生态有机茶园、高山养殖场、纯天然有机果园、花卉苗木园、生态水产养殖场等一系列农牧水产业作载体,不断扩大种植、养殖规模,提高档次,增强观赏性与参与性。逐步形成大规模的大棚时鲜蔬菜,时令水果,药材和高山养殖场,其他大小水库的生态水产养殖等一系列极富观赏性和参与性的知名品牌项目,使之成为建XX市最具影响力和吸引力的观光农业基地。

  其二、休闲度假胜地。依托风景名胜地等生态良好、环境宜人的地方,建设一批不同档次的度假村、休闲山庄和农家乐。形成对应不同社会阶层、不同职业人群、不同年龄对象消费群体的规模不同、档次不等的休闲度假场所。其中重点是环境的建设、特色的出新和服务的提升,给人以生态良好、环境优雅、独具特色的饮食起居环境,安全卫生、细致如微、热情周到生活与出行服务。使之不仅能留住游客,还要能吸引回头客,甚至能成为他们定期或长期休闲度假的场所,成为他们的第二个家。

  其三、纳凉避暑重地。要利用素有“小庐山”之称的梅岭,夏季的气温要比火炉XX市低十多度,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建设纳凉避暑重地。要根据不同的资源开发各具特色的消夏纳凉项目,如修建森林木屋、湖边草房、岩洞居室、竹林小院、溪边吊脚楼、林间别墅等纳凉度夏的场所;配套开发一些适合夏季的体育健身与游乐的项目,如水库垂钓、游泳、溪流戏水、林间游戏、散步、棋牌等;还可为一些人士提供诸如网上办公、交易、科研、艺术创作的条件,为残疾和康复病人提供疗养、康复治疗的条件,使他们都能较长时期的住下来,轻松愉快的工作和生活。

  其四、户外运动场地。着力打造在全市都有影响力的山地户外运动场所。既可举办如市际市内的山地越野车赛、山地自行车赛、徒步登山比赛等体育赛事;也可为广大的“车友”、“骑友”、“驴友”等户外运动爱好者提供活动场地。尤其值得一提的“驴行”活动,他们就特别钟情于梅岭等一些空气新鲜人迹罕至的地方。可以设计若干条或长或短、或难或易的线路,沿途村农民、农户为他们提供食宿、生活物资补给、向导护送等服务,也是高山偏远地方开展特色乡村旅游的一条路子。

  2、典型引导树立样板

  XX区的旅游发展了许多年,但是由于没有很好的引导,大多数都办成了农村饭馆。我们可借鉴江西省旅游办的好的乡村旅游经验,如鹰潭的龙虎山、上饶的三清山、九江的庐山等,它们都是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在政府旅游主管部门的引导下,有效发挥资源的作用,极大地调动当地农民的积极性,让农民在旅游开发和实践中得到实惠,旅游业才能可持续发展。我们建议在梅岭立新村做乡村旅游试点,该村在梅岭主峰景区内,空气清新、生态环境好、有高山生态养殖场、人口较少等良好条件。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在交通设施给予支持,即在主峰景区出入处开通一条旅游专线或增设旅游观光缆车,既能接送游客进村,又能方便农民下山采购必要的生活物资。此外,还需组织当地老百姓学习和打造该村的特色文化品牌,如竹席、沙箕、笔筒等竹制产品,年糕、红薯片、印米团等一系列地方特色糕点小吃。这些都需要政府在基础设施、资金方面给予扶持和旅游部门专人指导,抓好样板带动XX区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五)XX区乡村旅游发展对策

  我们认为XX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应当走好四条路,铺好四条道。

  1、走好四条路

  其一、走好乡土特色的路。对于都市人群来说,旅游就在于乡村的特有魅力,既要保持乡村特有的“土”味和“野”味,也要保持乡村旅游资源的原汁原味。

  其二、走好保护与开发并重的路。要遵循“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原则。开发是目的,保护是前提。必须要保护好乡村的水、森林、植被等自然资源和农耕民俗等乡村文化资源。要维护好当地的生态资源,防止人为的破坏和污染。

  其三、走好自然美与人工美相协调的路。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是在其原有的自然风景基础上进行的加工改造,因而要使自然美和人工美有机的结合起来,协调二者的发展,使其变得山更青、水更秀。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接待服务设施,游览标志、标牌的设置等,都要既考虑服务功能的完善和配套,也考虑与乡村景观协调,使之具有浓郁乡村特色。

  其四、走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路。既要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为目的,注意投入、产出的测算和经营管理,也要注意社会效益,要考虑旅游者的身心健康和获得更多的知识;既要考察接待人数、旅游收入等经济指标,又要考察基础设施改善、民间文化的发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等社会指标,做到两个效益的双丰收。

  2、铺好四条道

  其一、科学编制规划,合理开发资源。要把乡村旅游纳入农村产业发展,纳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加以谋划。要在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制订出XX区乡村旅游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近期发展规划。要对这些地域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作出计划安排,对旅游资源的利用进行统筹协调,对旅游产品的开发进行细致谋划,对旅游景点和接待点进行合理的布局,对旅游风貌的设计加以规范。在规划的引领下,合理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生态资源、民俗文化、传统饮食和制作工艺等资源,稳步发展农业观光型、休闲度假型、民俗文化型和美味佳肴型农家乐。

  其二、借助各方力量,外引内联开发。发展乡村旅游最大的难题是资金问题。首先,政府要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扶贫资金、移民资金、项目资金等各方面的政策性资金,用于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第二,各金融部门要大力支持,给乡村旅游的各种项目发放更多的就业创业贷款。第三,要大力招商引资,以一些大项目吸引城市资本和工业资本投向乡村旅游的开发。与此同时,要充分调市民和农民的主体积极性,以推进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为契机,出台各种优惠政策,通过以项目换土地、土地作价或土地使用权为筹资方式,采用股份制开发等形式吸引外部资金。此外,还可以让农民以资源入股、资金入股等形式,或以工代资,以劳动力转化为股份等形式,共同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

  其三、重大项目带动,辐射引导发展。湾里乡村旅游发展应当坚持“大项目、大投入、大营销”的战略。要利用大项目扩大影响,发挥它们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大批中小项目和农家乐的发展,使乡村旅游形成星火燎原之势。

  其四、加强宣传推介,实施品牌营销。首先要做出如太平心街的“啤酒节”一样的几个精品项目,紧接着就要大力宣传推介,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现代传媒,借助旅行社等中介机构,以消费低廉、绿色健康、田园风光、农家美食、周末休闲、回归自然等为卖点对外营销。要在对旅游精品线路和项目进行整体包装的基础上,举办旅游展示会、新闻发布会加以宣传推介,并以各种节庆活动促销,促进XX区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

旅游调研报告2

  近年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游客前来我国旅游的动机,虽名目繁多,但仍可以发现其中的一个重要热点,即是仰慕中国悠久的游牧、农耕文明史以及围绕此而产生的不胜枚举的名胜古迹。他们认为最能拿得出富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诗意绵绵、古朴淳厚的田园之美,以满足其反朴归真的愿望的“回归自然”的旅游意向应首推中国。由此,我们应认识到,乡村景观,是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具有自然与人文并蓄的特色。这是自然和悠久的历史、发达的农业赋予我国的一笔宝贵的财富。乡村旅游资源堪称我国旅游大千世界中的一朵奇葩,其潜在的优势不容忽视。旅游界的有识之士应该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引起足够重视。

  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乡村旅游是题中应有之义。山东省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来随着旅游消费观念的不断更新,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回归自然、体验乡村”的旅游概念也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接受,同时“乡村旅游”也成为更多旅游者选择的一个旅游市场。一些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也在这种环境下迅速的发展起来,山里人家、海边渔家乐、务农旅游、乡村体验等等一系列乡村概念的旅游项目在为旅游者提供更多选择的同时也成为山东省旅游市场中的一个亮点。

  一、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是我国旅游事业不断发展及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主要有如下几点现实意义:

  1、丰富了我国旅游资源。乡村有着丰富的、天然的旅游资源,如森林公园、奇峰异岭、河流水库、牧场冰山、农村风光,自然保护区、多民族的风俗人情和历史名胜古迹,无数的地方性土特产品和美术工艺品寓于民间。山东省的乡村旅游这几年发展迅速。作为农业大省,山东省有丰富的乡村资源。一大批乡村游项目迅速崛起,如莱[本文转载芜房干村、威海“胶东渔村”、长岛的“渔家乐”等,威海西霞口、龙口南山等新农村也成为“小康之旅”的典型。山东省的农业旅游示范点数量,在全国也位居前列。“乡村游”主题的提出,无疑为山东省的乡村旅游带来了新的契机。

  2、发展乡村旅游可以疏散游客。乡村地域广大,景点分布不拥挤,旅游活动空间大,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条件。很多游客,在目前旅游意识比较滞后的背景下。出现了随大流的旅游趋势,尤其是节假日、“黄金周”。景点 “人满为患”,出来旅游不是 “看景”,倒是“看人”照个风景留影都比较困难。这种情况以泰山、大明湖、崂山景点尤为突出。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呢?笔者认为发展这些地区乡村旅游堪为良方妙策。乡村的游客容量比较大,如能巧妙利用当地独特的旅游环境,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势必能吸引城市游客,减缓旅游热点城市的人口压力。青岛红岛休闲渔村推出“挖蛤拾贝”活动,莒县浮来青绿色生态旅游区推出“江北茶乡”观光之旅等都比较富有吸引力,值得借鉴。【发展乡村旅游资源的调研报告】发展乡村旅游资源的调研报告。

  3、为振兴农村经济开辟了新途径。旅游业号称“无烟工业”,是创汇的主要渠道之一。当前,由于经济改革不断深化,以及环境保护的形势要求,有相当一部分耗能高、污染大、效益低的乡镇企业要撤销或调整,当地的经济将受到一定的影响。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开发一处景区,致富一方人民。它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加速农民致富的`步伐。在旅游开发条件比较好的一些乡村,如能因地制宜,利用当地有特色的农村资源来发展乡村旅游业,将对当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改善环境产生重要作用。

  4、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旅游业本身属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它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强,发展乡村旅游业需要有“一条龙”的服务设施。不但需要有诸如导游、管理人员、服务人贝外,还需要有宾馆、旅社、饮食服务、商场、旅游交通、文化设施等与之配套,这就为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创造了良好条件。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人多地少,劳动力过剩,发展乡村旅游可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5、发展乡村旅游业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对一个地区的社会系统各个部门都会产生促进作用,在物质上、精神上都会带来可观的效益。如乡村旅游可以使与之有关的食品、日用品、旅游商品、工艺品等乡镇工业得到发展;可以促进商品交换、商业繁荣、市场活跃;可以促进交通事业的发展,使闭塞的乡村对外开放,经济搞活;可以刺激当地农业的发展,特别是为旅游服务的农副产品、土特产品等将会得到较大的发展;可以促进乡村的建议,改善乡村的环境等;有利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农村旅游景点的开发和建设,不仅可以美化和改善环境,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四面八方的旅客涌入,这种广泛的人际交流,会使人们的观念,习俗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它会逐渐改变农村旧有的生活习性,美化人们的语言、心灵,更新人们的观念;锻炼和培育起一批旅游业经营和服务的人才。总之,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其产生的社会效益是多方位的、多层次的,对所在地区整个社会综合体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

  二、我省乡村旅游资源的内容及特色

  我省乡村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各具特色的乡村自然风光。由于乡村所处地理位置及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我国的乡村具有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自然风光:海乡依陆临海、海阔天高,阳光海浪沙滩迷人,例如青岛、烟台、威海;一望无际,勃勃生机,绿树成荫的平原乡村,以菏泽、济宁、德州为代表;另有以山地、丘陵为特征的山村国乡,其中临沂就较为突出。

  2、丰富多彩的乡村风俗民情。主要表现为各

  地节庆、习俗等方面的差别:每年9月泰山的登山节、济南的千佛山庙会、菏泽的斗鸡、斗羊比赛、淄博的灯会。

  3、充满情趣的乡土文化艺术。我国的乡土文化艺术古老、朴实、神奇,深受中外游人的欢迎。我省广大乡村出产的各种民间工艺品倍受游客的青睐,如潍坊杨家埠的年画、济南的布老虎、鄄城的鲁锦工艺、鲁南地区的柳编、菏泽的泥人、面人等,无不因其浓郁的乡土特色而深受游人欢迎。另外,乡村烹食风味独特。曲阜的孔府菜以“满汉全席”为代表、博山菜、青岛海鲜等,这些乡村烹饪文化对广大的外国旅游者尤其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4、富有特色的乡村传统劳作。乡村传统劳作是乡村人文景观中精彩的一笔,尤其是在边远偏僻的乡村,仍保留有古老的耕作、劳动方式,有些地区甚至还处于原始劳作阶段。正因为如此,它们会使当今现代文明影响下的旅游者产生新奇感,并为之吸引。这些劳作诸如驴马拉磨、老牛碾谷、木机 目前乡村旅游业服务队伍数量少、素质低,如何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旅游服务,也是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5、 缺乏商品意识。目前国内外发展旅游业,其重大意义已远远超过了旅游业本身,而是“旅游搭台,经贸唱戏”。而我省大多数乡村旅游景点都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尤其是对具有本地特色的产品开发不够。

  三、开发我国乡村旅游业的构想

  乡村旅游业是一项新的产业,必要制订一整套发展计划,包括长远规划和近期组织实施计划。从长远规划来看,主题是大产业意识,把乡村旅游业与乡镇企业同等对待,也可积极引进外资,兴建一批度假村,参与国际旅游竞争。从近期组织实施计划来看主要是各地旅游决策者及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乡村旅游业,因地制宜,立足创新,循序渐进,办出特色。在全盘筹划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措施:

  1、 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开发乡村旅游业,首先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首先必须领导重视。在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并具特色的地方,当地政府要把兴办乡村旅游业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2、因地制宜,重点建设乡村旅游基础。目前,我省大部分乡村旅游仍处于起步阶段,全面开发是不可能的,应该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在旅游资源质量高,交通运输条件好、经济基础比较好、旅游热点附近的乡村应加速旅游业的发展,重点开发有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建设风格独具的乡村旅游基地。

  3、注重特色,精心设计乡村旅游项目。旅游开发不能搞“人有我有”、“千人一面”,而应扬长避短,充分表现和突出自我特色,这是旅游活动能否吸引游客的保证,也是旅游经济的生命所在。在设计乡村旅游线路及组织旅游活动中,应将其放在首位。乡村旅游资源的特色主要是在乡村文化景观上体现出来,在旅游线路的规划中应将这些内容作为重点。如潍坊杨家埠每年都会推出让游客亲自制作年画的活动,亲身体验的感觉。备受游客尤其是韩国客人的欢迎。

  4、加强乡村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旅游业的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本的吃、住、行等问题,从吃来说主要是发展有地方特色的饮食业;从住来说虽然没有必要搞星级酒店,但必须保持卫生、舒适,并解决洗澡等问题,最好是

  兴建一些具有民族特色、造价低廉的庄园式的旅舍,如长岛的“渔家乐”就为游客提供了比较干净、卫生的民房改造的“炕床”住宿。反应比较不错。

旅游调研报告3

  乡村旅游是近年来湘乡旅游业的亮点,是吸引长株潭城市群居民来湘乡旅游休闲的重要吸引物。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绿色山水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共同构筑了我市旅游产品格局,是我市的旅游主打产品和最具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因此,打造休闲旅游城市,必须进一步做大做强乡村旅游。近日,湘乡市旅游局牵头,组织发改局、地税局、卫生局、农办、水利局、工商局、电力局、公路局、交通局、规划局、国土局、法制办、供水管理处组成调研组,以发放问卷、座谈讨论的形式,对我市范围内发展较好的乡村旅游区(点)、农家乐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并组织相关部门到长沙望城县光明村学习考察,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乡村旅游概念及类别

  概念: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生产形态、生活方式、民俗风情、乡村文化等)为对象,进行观光、度假、娱乐或购物的一种旅游形式。是以农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田园风光、森林景观、农林生产经营活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风俗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领略农村田野风光、体验农事劳作、了解风土民俗和回归自然为旅游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

  类别:按照乡村旅游活动的主题目标至少可以分为农家乐(这是当前乡村旅游的主体)、农村风景观光旅游、农业观光园、农业新村、历史文化村落和农业胜景六类;而按照乡村旅游这个活动存在的理由来划分,则可以分为景点依托型(这是主体,包括部分农家乐以外的旅游类型)、客源地依托型(如大部分农家乐)和混合型(即同时具备以上两种特征)三类。

  按主题目标分类,能从发展阶段、产业特点、地区分布、吸引劳动力特点、游客消费模式和游客结构等多方面细致描述乡村旅游。例如农家乐是以农户家居和农、林、牧、渔及园艺等农村资源为载体的乡村旅游类型,是现阶段乡村旅游的基本形式,也是现阶段最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游。

  二、湘乡市发展乡村旅游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乡村旅游是我市打造休闲旅游城市,建设“两型社会”的战略选择。乡村旅游,是我市较具竞争力的旅游产品,是打造休闲旅游城市的有力支撑。乡村旅游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旅游空间和领域,减轻和缓解了城市过分拥挤的现象,能够营造出和谐、友好的社会环境,是实实在在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项目。

  (二)发展乡村旅游是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发展乡村旅游,转移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促使农民转而利用农村现有的空间资源和绿色资源,就地发展第三产业,拓宽了劳动力转移渠道。乡村旅

  游是传统农业延伸的新尝试和农业自然资源的新利用,我市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粮食、生猪的生产以及外出打工,发展乡村旅游可以让农民“离土不离乡”地实现转移就业,拓宽增收门路,改变现有收入的来源渠道,改变农民收入增长方式,拉动经济的增长。

  (三)发展乡村旅游是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和谐湘乡的必然选择。乡村旅游区(点)是城乡文化的一个交汇点。乡村旅游的消费主体是城市工薪阶层,他们是现代文化和城市精神文明的'主要载体,乡村旅游可以加深城乡相互的理解与认同,扩大农产品销售市场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我市乡村旅游区(点)集中在城郊和旅游景区周边,都是在未来城镇发展的方向,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对加快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和谐湘乡具有特别的意义。

  (四)发展乡村旅游是丰富旅游内容,增强我市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的一种新形式,拥有其他旅游形式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我市现有的乡村旅游区(点),不仅丰富了旅游内容,还增强了旅游的吸引力。优越的区位和交通,较好的农业产业基础,原生态乡村环境,乡村旅游将会成为我市旅游产业一个主打产品之一,和红色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形成互补,成为建设休闲旅游城市的有力支撑。

  三、我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分析

  (一)我市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

  1、外部交通和区位优势

  我市距省会长沙约100km,距株洲约80km,距湘潭城区40km,距韶山仅22km,随着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步伐的加快,湘乡市将成为“三市一体化”的卫星城市和区位优势明显的次中心城市,具有接近省内人口稠密、经济文化最发达地区的客源市场中心的优越条件,区域内客源市场很大。同时,我市处于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域范畴,湘黔铁路、洛湛铁路、320国道、上瑞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规划和建设中的沪昆高铁、宁乡灰汤—虞唐、韶山—湘乡、湘潭易俗河—湘乡、209省道湘乡段、长花灰韶高等级公路湘乡段将构成完整便捷的现代化旅游交通,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可进入性。

  2、地缘文化优势

  我市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有难得的红色旅游资源、宝贵的名人资源、独有的湘军文化资源、少有的佛文化资源和珍贵的古城资源,而我市乡村旅游区(点)大都在这些人文资源或旅游景点的周边,使我市乡村旅游区(点)更具特色和吸引力。

  3、农业产业和山水资源优势

  湘乡位于湘江一级支流涟水中游,是湘潭市两个农业大县之一,面积2012平方公里,人口90万,其中农业人口79万人,辖3乡15镇4个办事处,708个行政村、47个社区居委会,8102个村民小组,225493户农业户,耕地面积62万亩,其中水田56.4万亩,旱土5.6万亩,有林地138万亩,放养水面14.28万亩。

  鱼米之乡,山地和水库形成的小气候有利于特色农业的开发。褒忠山、韶峰山、东台山等山体资源是我市发展乡村旅游的天然载体。涟水河、韶山灌区、水府庙水库等水体资源是我市发展乡村旅游的天然纽带。

  4、人力资源优势

  湘乡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千年湖湘文化的浸润使湘乡人具备了“有血性、讲义气、勤奋务实”的人文精神,湘乡人能吃苦、霸得蛮,战争时期能打仗,和平年代会读书、会做官、会经商,同样也会发展乡村旅游,湘乡作为一个县级市有2家五星级乡村旅游点、3家四星级乡村旅游点就是最好的证明。

  湘乡历来重视教育,东山学校、湘乡一中、二中等优势教育资源是优势人力资源的源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乡村旅游发展智力支撑。

旅游调研报告4

  旅游业具有轻资产、少污染、促内需的特点,并带动商业、住宿、交通运输、环境建设、环保治理、文化产业等多行业共同发展,延伸的产业链较广,堪当经济转型的重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日趋完善。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日益增长的大众化、多样化消费需求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目前,我国已将旅游业战略性支柱产业。2011年,中国旅游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国内出游人数26.4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3.2%;国内旅游收入19306亿元,增长23.6%。入境旅游人数13542万人次,增长1.2%。国内居民出境人数7025万人次,增长22.4%。其中因私出境6412万人次,增长24.5%,占出境人数的91.3%。目前,中国成为世界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出境旅游消费国,并形成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

  在三大旅游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旅游业各子行业亦得到较快发展。目前,全国共有旅游景区2万多家,其中5A级旅游景区已达125家。主题公园、旅游文化演艺等新兴业态得到跨越式发展。我国推行星级标准20多年来,目前全国有星级饭店13552家,其中五星级608家,四星级2172家,三星级5635家,二星级3591家,一星级214家。在新《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下,2011年1月1日起全国所有星级饭店将同时开展饭店星级评定与复核工作。2000年以来,经济型酒店数量以平均70%以上的增速飞速扩张。2011年,中国餐饮收入额累计超过1.8亿元;从1991年到2011年,中国旅行社行业的企业数由1561家增至23690家。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三大游市场不断发生变化,游客消费倾向发生改变,中国已进入观光游和休闲游共同发展的时期。旅游消费阶梯性增长导致旅游市场呈现多层次协同发展的新格局。随着旅游消费阶梯性分布的特点越来越明显,处于不同梯度的'游客需求差异逐渐加大,旅游市场显现出高、中、低端市场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从游客数量的角度来看,高、中、低端市场潜在游客数量逐层增长,呈正金字塔形分布;从消费能力的角度来看,高、中、低端市场旅游消费支出逐层递减,呈倒金字塔形分布。高、中、低端旅游市场分化发展的同时,各市场内部的旅游业态也在悄然变革,传统业态在升级,出境游、免税业、邮轮旅游、在线旅游等新兴业态逐渐崭露头角。

  国家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把金融对旅游业的支持提高到为把旅游业建设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现代服务的政治高度。此举将极大促进我国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而随着2012年我国《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的颁布实施,合理的居民休假制度将极大改善我国目前旅游淡旺季过于显著的弊端,届时我国潜在的巨大旅游消费需求将一触即发。未来几年,我国旅游业将引来黄金发展时期。

  本报告主要依据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协会等部门、协会的数据支持,通过相关市场研究的工具、理论和模型,由中商情报网的资深专家和研咳嗽钡姆治觯ǜ嬷饕灾泄糜涡幸迪肿唇猩钊氲市场调查分析,主要分析了旅游行业的规模、旅游细分业务市场发展状况、旅游业子行业发展现状、旅游业竞争情况和主要旅游企业经营情况、同时对旅游行业未来发展做出分析预测,为企业了解该行业、投资该领域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旅游调研报告5

  近年来,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加速了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旅游业已逐渐发展成为第三产业龙头。目前,国家已明确把大力发展旅游业作为发展现代服务业,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的一项重要工作积极推进,针对镇党委、政府以“南山竹海”为中心和龙头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建设华东知名旅游休闲观光区的决定,全镇坚持“生态立镇,旅游兴镇”战略,按照“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原则,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逐步形成特色生态旅游新格局,而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游客越来越新、越来越奇、越来越高的欣赏品位,让我们这一新兴的旅游镇不得不立足镇情,正确分析旅游业现状,从而一步一步走好开发路,走上品牌路,这样才能逐步培育壮大旅游产业,为全镇经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一、发展旅游业优劣势分析

  (一)优势分析

  1、地理位置优越

  xx镇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处,是溧阳南部丘林山区开发特色镇,全镇区域面积85平方公里,山林面积10万亩,辖10个行政村,1。8万人口。交通便利,距市区30公里,距宁杭高速入口20公里,境内戴横公路(xx—xx)和平横公路(xx—xx)贯穿南北。虽身处深山,但便捷的交通使其对接于各大城市旅游黄金通道网络之中。

  2、气候适宜

  xx镇隶属天目山脉,属丘林山区,大小山岭17座,吴越第一峰海拔541米。境内四季分明,水源充沛,光照充足,气候温湿,季节特征明显,年平均气温15。4℃,年降雨1200—1300毫米,无霜期为235天。土壤为黄棕壤,呈微酸性,植被丰富,有常绿阔叶林、落叶林、常绿针叶林、毛竹林等广泛分布。自然条件适宜,形成发展生态旅游独特优势。

  3、自然资源富足

  作为xx南部丘陵山区开发特色镇,茶、桑、栗、果、竹五大优势产业成为我镇特色农业支柱与主导,在占全镇总面积70的山林中,共分布着4万余亩翠竹、3万余亩板栗、1万余亩桑园、1万余亩茶园、5千余亩果园,正在建设的南山农业生态观光示范园更是前景喜人。

  3、旅游资源丰富

  境内有国家4A级天目湖——南山竹海旅游度假区,风光秀丽,景色怡人,凭借2万余亩翠竹这一自然景观,该景区被外界称为“天然养吧”,其他还有古松园、南山寿泉、古兵营遗址、古石桥等20余处特色自然景点,与此同时,结合李家园中心村建设,投资6000万元的田园风光区和投资8000万元的乡村旅游区的规划工作正式启动,以“农家乐”的形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经济,成为不断提升xx旅游档次和内涵的重要内容。

  4、旅游商品开发潜力大

  境内有野竹笋和板栗等真空包装食品系列,有李子、樱桃、水晶梨、柿子等四季鲜果系列,有香峰寿眉、南山寿眉、南山黄茶、珍稀白茶等茶叶系列,有土鸡、竹鸡、野鸭、野山羊等野味火锅系列,有竹席、竹帘、竹雕、竹鞋等竹制品系列,这些农副产品及特色食品已逐步成为各地游客购物和餐饮的首选,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竹木业、珍稀花卉苗木、新品瓜果、畜牧业、蚕桑业等壮大发展,将为旅游食品、纪念品开发提供很好的原材料市场。

  5、政策优惠

  国家已经采取一系列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政策措施,对旅游业升温具有极大促进作用。我市多次召开旅游工作会议,详细研究全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相应出台。我镇全力以赴以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为主要项目广泛招商引资。这些都为我镇旅游业发展奠定基础。

  6、旅游投资热潮高涨

  凭借20xx年初南山竹海风景区与天目湖旅游公司的成功联营,为全镇旅游产业开发注入了新的活力,到目前为止全镇旅游产业开发累计投资近亿元,国内外许多客商纷沓而至,积极加入旅游业及相关产业投资开发,推动了xx旅游业快速发展。

  (二)、劣势浅析

  1、旅游软环境亟待改善

  一是景区所在地群众和景区经营者之间在土地、山林征用及工程项目承建方面矛盾突出;二是旅游从业人员观念较为落后,对旅游业的认识还未能真正到位,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质量不高;三是旅游经营、管理人才缺乏,不能满足旅游业日益发展的需要;四是全镇群众普遍对旅游产业开发特别是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开发信心不足,旅游经营意识较差,这已成为制约我镇旅游业发展重要因素。

  2、旅游硬环境较差

  一是对现有景点完善开发投资力度不足,资金投入不到位;二是仍有多处鲜为人知的自然景点景观尚未开发;三是通往景区公路等级、通讯等基础设施比较差,部分景区(点)未通公路或通讯不畅;四是配套设施如宾馆、饭店少且档低次。

  3、旅游资源开发迟缓,很难形成整体优势

  我镇境内除南山竹海等少许景点具有接待能力外,其他如古松园、宋朝古兵营遗址、唐代古石桥、清风山等一大批自然、人文景观景点由于种种原因至今还未得到充分开发,尚不具备接待能力,旅游文化内涵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形成横涧旅游业“资源富集、但亮点少”的格局。

  4、旅游宣传力度不够

  目前旅游业宣传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地方特色,宣传广度、深度不够,缺乏创新意识。

  5、旅游商品开发不力。旅游商品、纪念品开发经营比较落后,缺乏新、特、奇等地方特色,缺乏集中的旅游商品经营店和购物区域。

  6、资金投入不够

  xx镇是常州市级贫困乡镇,财政收入往往只能解决全镇机关干部生活和一些小投入的公益事业,而无力拿出更多资金用于旅游业投入,这也是制约横涧旅游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

  二、对策建议

  围绕“生态立镇、旅游兴镇”的战略目标,以生态旅游为龙头,形成“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项目带动、整体推动”的生态旅游新机制,高起点做好xx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工作,并认真按照xx镇旅游产业开发总体规划的要求,认真进行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和景点建设工作,加大对全镇群众的旅游产业开发意识的宣传教育,逐步形成人人盼望旅游资源开发,个个愿意开发旅游资源的良好氛围,努力把横涧镇建成华东线上生态、文化、休闲、度假旅游新亮点。

  1、提高认识,加强发展

  旅游业是一个涵盖一、二、三产业的综合性产业,具有拉动投资和消费双重效应,能够刺激经济增长,解决社会就业等社会问题,是发展生态经济、富民强镇的最直接、最有效的产业突破口和结合点,同时,旅游业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部门、各行业大力配合支持,因此我们要加强旅游宣传和引导,从而形成全社会都支持配合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推动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旅游管理机制

  建立一个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又兼备宏观调控手段,并有利于对旅游产业开发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又利于旅游业向大规模、深层次方向发展,符合镇情的.旅游管理体制,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关键。为此,针对横涧镇情,成立专门旅游产业开发管理机构,负责对全镇旅游工作实行宏观管理,制定旅游发展战略并监督其实施,制定旅游开发规划并审批实施,同时,协调处理旅游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重大问题,并监督有关部门执行。

  3、加大政策倾斜力度

  政府应制定专门政策,从资金、人才等方面加大对旅游业扶持。如安排一定财力用于旅游基础设施改善和旅游宣传工作等,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

  4、深挖旅游文化内涵,提高旅游产品竞争力

  文化在旅游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着旅游业发展方向和兴衰。没有文化的旅游就是没有灵魂的旅游。我镇旅游资源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挖掘潜力很大。因此,必须加强旅游文化内涵发掘、提炼、利用,提高旅游文化内涵,形成横涧旅游独特亮点,满足不同层次游客需求,从而提高xx旅游的档次及市场占有份额。

  5、加快旅游环境建设,提高横涧旅游业整体形象

  一是加快以公路、通讯、电力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快以宾馆、饭店、旅行社为龙头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三是加强旅游人才引进和现有从业人员培训工作,为旅游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四是加强旅游宣传工作,提高xx旅游知名度。

  6、大力开发旅游商品

  一个地区旅游商品开发与状况,代表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兴衰。结合我镇实际,目前应重点抓好特色农副产品等旅游食品深度开发。同时,立足横涧资源优势,开发具有地方特色旅游纪念品,提高旅游商品竞争力和吸引力。

  7、加强行业管理,坚持依法治旅

  一是加强旅游产业开发制度建设,促使我镇旅游业走“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这一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二是依照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妥善处理和协调旅游产业投资经营者和景点所在地群众之间的矛盾;三是做好旅游市场整顿和规范工作,严厉打击欺客宰客等违法行为,创好旅游业发展良好外部环境;四是加强涉旅安全工作,强化安全意识,落实旅游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营造良好的旅游安全氛围,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

  8、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力度,实现优势互补

  加快与天目湖旅游区、平桥石坝、蓄能电站等景点串成一线的速度,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本地旅游观光,使我镇成为集旅游、度假、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华东知名旅游胜地。

旅游调研报告6

  xx乡距xx市区xx公里,海拔xxxx多米,年平均气温xx度左右,常年云雾缭绕,空气湿润,春来鸟语花香,夏季清风习习,秋至硕果累累,冬到冰雪交融,银装素裹。xx乡地处成都xx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的核心区,是xx西旅游环线上的一个亮点,是xx市打造旅游强市的一颗明珠,旅游资源潜力深厚,极具开发价值。

  一、xx乡旅游资源现状

  (一)优美的自然景观。xx山自然植被非常良好,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在xx%以上。境内景点主要有xx山风景区、xx山大峡谷、xx庙溶洞群、xx桥,更有“5、12”地震后新建的xx族群众居住的xx山xx村和木梯xx寨。

  (二)天然避暑型气候。xx乡气候宜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环境优美,年平均气温15℃左右,最高气温32℃,最低气温零下5℃,年降雨量1300毫升左右,无霜期240天左右,确实是夏季避暑,冬季赏雪的休闲胜地。

  (三)丰富的民族文化。全乡有汉、xx共x个民族。全乡xx族群众xxx人,约占全乡总人口xx%。xx民族的建筑、服饰、饮食、婚俗、祭祀、节庆、艺术等,无不富含着异彩纷呈的人文底蕴。

  二、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规模小

  目前xx乡村旅游开发呈现出一种自发状态,普遍存在着投资与经营规模小,地区分布和组织形式零散、市场竞争秩序乱的局面。目前,在xx山有“xx妹山庄”、“夕格人家”、“xx山感恩山庄”、“xx客栈”、“青xx人家”等xx余家农家乐开业,仅可同时接待上百人就餐和住宿。除xx、木梯村已初具规模外,xx、xx、xx村多呈“小打小闹”的零星状态。

  (二)内容单一,缺乏层次性

  xx的乡村旅游还主要停留在观光层而上,大多数游客都是为了避暑而来,乡村度假、采风、民间手工艺品的制作、民俗文化研讨、夏令营等内涵丰富的乡村旅游活动尚未展开,乡村旅游还停留在“休闲避暑”和“品尝农家饭”等传统单一的层次上,缺乏地域性和多样性,富含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稀缺。

  (三)宣传力度小,缺乏整体策划,尚未形成品牌

  由于xx目前的乡村旅游大多是农户自发进行,缺乏整体策划,难以在主流媒体或重要窗口进行捆绑宣传;加上缺乏对乡村旅游具体项目的具体策划,尚未形成知名品牌,外界对xx乡村旅游的优势和特色知之甚少。

  思想汇报专题(四)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匮乏、现有人员素质较低

  乡村旅游从业旅游的开发和管理都需要高级别的人才,需要懂旅游、懂管理的双重人才。当前开发乡村旅游的人才奇缺,加上资金的短缺,直接影响了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乡村旅游地的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从业人员主要是当地农户,真正懂得旅游开发和经营管理的人才极其缺乏。

  三、xx乡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将政府引导与群众主动发展有效相结合

  在政府规划指导下,采取各种措施,对旅游开发给予积极引导和支持,营造旅游环境,有意识的发展旅游业,以带动社会经济的全面振兴。引导农家乐经营业主要从多个角度吸引游客,留得住游客。一是用“情”吸引游客。引导群众除了要一直保持感恩社会的心之外,还要用大家的热情,让到山上的每一位客人感受到我们这个群 体的热情好客。二是用“吃”吸引游客。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到附近成熟旅游景点学习厨艺。把xx口味与青xx、汶xx味道结合起来,让游客不用到汶xx、青xx,就能吃到来自遥远的xx族及青xx特色佳肴,如:搅团、素烧如意、洋芋糍粑、洋芋酸菜面块、洋芋馅饼、洋芋拔丝(雪上加霜)、、青xx黑木耳、、青xx腊肉土豆丝、青xx秘制坛子肉、青xx凉皮、韭菜蒸嫩蛋等特色菜。让游客不出成都市就能尝到正宗的外地菜品。三是用“耍”吸引游客。提高“xx文化歌舞团”表演水平,根据xx族人的生活习惯,定期开展富有xx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将原生态的xx族山歌,xx族舞 蹈以及极具观赏性的'“释比”敲羊皮鼓唱史诗,表演裸脚踩踏烧红的铁锅和犁铧的绝技展现在游客面前。让游客上山除了享受休闲避暑、打麻将、斗地主等传统娱乐方式外,游客还可以参与到节目中,亲身感受这富有特色的民族节目。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旅游硬件环境

  交通、通讯设施的完善,水利、电力设施的建设,教育、民生设施的提高等都决定着乡村旅游区开发的程度和发展前景。基础设施也会影响到农村总体经济水平,从这种角度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更加增强。因此,乡村旅游区要在已有基础上,加大投入,制定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快公路、通讯、能源、水利建设的速度,尽快 改善乡村旅游区生存条件和投资环境,为其经济的全面振兴奠定基矗在加快改善硬件设施的同时,也要提高其软件环境,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木梯村是纯xx族人聚居区,修建xx碉、xx文化广尝祭祀塔等xx族建筑,是xx山旅游的一大看点。同时,在千亩茶园里铺设健身游道,让游客去体验一望无垠的茶园和满山遍野的 高山反季节蔬菜。同时,游客可以亲身

旅游调研报告7

  每年的暑假对于广小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诱惑,长长的两个月时间我们通常会做精心的计划,包括学习、旅游、访亲等。而对于我们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的学生来说,旅游更是重点中的重点,不仅仅是出于喜爱,更是原于其与自身专业息息相关。社会上的众多相关单位对于暑假这一档期所推出的活动也是精彩纷呈。在面对众多诱惑的同时,我们也不禁多了份冷静与思考,究竟什么样形式的旅游是我们所热衷的?而它的内容又包含了哪些?届此,我们对学院四个系的大一,大二乃至大三的近100位学生作了抽样调研。本次调研共发100份,实收98份,其中大一有55份,大二30份,大三8份(由于毕业实习原因不能填写),教师5份。

  经过此次调研,我们发现学生普遍对假期旅游充满期待。有90%以上的人都有假期出游的打算,近70%的同学会选择与自己的同窗好友或昔日老友一起外出。特别是部分从城镇上来的同学,很多好友都在高中升大学时选择弃学从业,故导致两好友不能在同一起跑线上发展,暑期正好弥补了这一遗憾,而且同学之间因年龄相仿,志趣相投便于沟通与交流,若与父母出游则可能在某些方面受到压制。

  近80%的同学会选择自己组织游玩,这不仅仅体现在学生的心理上,老师们也如此。如今更多的旅行社推出优惠政策、黄金套餐,但仍不足以吸引学生的眼球。当代大学生开拓创新的组织能力在进一步加强。尽管今年是红色旅游年,但同学们普遍选择了采摘游。这种接近大自然、最纯朴、最直接的旅游仍是大众所爱。有近50%的同学选择了三日游,20.8%的同学说若在金钱条件允许下会进行为期一周的旅行,29.2%的同学出于考虑家庭等多方面因素会出游12天,以短线居多,主要围绕附近省市。一般价位在500元左右,不包括自己的零花钱在内,基本上升幅度控制在1000元以内。大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其处在一个不上不下的年龄阶段,很多同学看到父母劳累工作后很难开口向其要钱。于是有近30%的同学是利用平常的周末等时间外出兼职,赚钱后用于平常乃至暑期的消费。有将近50.6%的同学选择了山水,看来中国的风景如画仍是大家欣赏的一个重点。其余近30%选择了海滨,甚至包括众多出生在海边的同学,这种安逸休闲、身心放松的度假方式在暑期将得到最好的体现。19.4%的人选择了人文类,红色之旅一直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亮点,特别是今年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年代,众多同学的选择还是让大家看到了红色所带来的`震撼力。对于看小说式旅游同学们表示概念有点模糊,但很大一批表示不赞同。游玩在于一种心境,只有全身心投入了,才能真正体会大自然所给予我们的厚赐。

  在对5位老师所作的抽样调研中,令我们深感为人父母的不易。一部分老师在孩子刚经历黑色高考后,均希望能陪同孩子去各大高校参观,为填报志愿做个参考,目的能获取相关方面的信息;另一部分则会选择让孩子与同学出游,更多的体现了家长那份包容之心,有极强的指向性思想。希望孩子在一个更宽松的环境下生长,接受更多的挑战,独自承担生命的重量,从小锻炼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不难发现,在当今的社会,我们在大学生身上还是看到了那种质朴的、接近大自然的、纯然一色的希望。旅游不仅仅能起到身心放松的效果,更让我们在学习之余,多了一个与自然接触,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在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充分享受千年文化所带给我们的震撼!

旅游调研报告8

  旅游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产业特质。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近期,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并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宏伟目标,并就新时期旅游业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面对前所未有的历史政策机遇,全县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形成产业和经济优势,是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发展旅游产业的基础条件优越

  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区位优势明显,随着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良好的政策环境,发展旅游产业具备了良好的资源、政策和工作基础。

  第一,在资源禀赋方面。县历史悠久,民风淳朴,环境优美,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境内有古人类遗址、古墓葬群、古动物化石点106处,馆藏珍贵文物30余件,有野狐峡、、、仙姑山、、生态园等10多个旅游景点。据考证,地处在关山深处的是秦汉皇帝祭祀炎黄二帝的上、下畤遗址。根雕、剪纸、刺绣、罐罐茶、洋芋搅团、核桃包子等民间工艺品和风味食品,都有着浓郁的民俗风情和地方特色。

  第三,在工作基础方面。历届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特别是近两年来,县上把旅游产业作为推动转型发展的重点产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先后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编制完成了《县旅游业开发策划纲要》,《县人文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及近期建设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和《人文生态旅游区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成立了省陇山()历史文化暨旅游开发研究会。编辑出版了《历史文化研究文集》、《县览胜》、《诗话》等系列丛书。按照加快建设宜居宜商宜游区域中心小城市的思路,先后建成了人民广场、河风情线、公园,完成了景区一、二期建设工程,开工建设了雷神山生态园,建成国家3A级景区生态园、2A级景区公园,景区先后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建成三星级宾馆2座,二星级1座,旅游接待能力大幅提升,全县旅游产业综合经济收入有了明显提高。

  二、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总之,我县旅游产业的.发展优势比较明显,基础条件比较优越,开发前景十分广阔。但是,旅游产业是一个投资回报周期较长的产业,要经历起步期、发展期、成熟期三个阶段,而我县旅游产业刚刚起步,还处在起步期向发展期过渡的阶段,景区(景点)规模普遍偏小,交通、住宿、餐饮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对外知名度不高,吸引力不强,综合效益和带动发展优势尚未凸显,加快发展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三、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1、科学制定规划。要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按照“理念超前、要素齐全、符合县情、便于操作”的原则,在整合全县各种资源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全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和重点景区修建性控制详细规划,尤其是在加强与交通、文化、农业、林业等专项规划有机衔接的同时,重点做好关山旅游经济区和、玄峰山等重点景区(景点)建设规划。通过规划来提高景区开发质量,增强景区吸引力和竞争力。要强化旅游规划的权威性,严格执行“没有规划不准上项目,规划不通过审批不准实施,项目未经审查不准动工”的原则,切实加大旅游规划的实施和监督力度,防止盲目开发,充分发挥规划对旅游资源和产品开发的统领和指导作用。

  2、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设立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有侧重的整合资金主攻旅游产业大项目。建立扶持和鼓励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机制、工作机制和投融资机制,重点在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建设用地、招商引资等方面加快制定一系列带有突破性的政策措施,组建旅游开发公司,搭建融资平台。积极开展银企对接,对重大旅游项目实施政府贴息,鼓励支持金融机构扩大对旅游项目的贷款规模,鼓励私营企业、民间资本投资经营旅游产业,兴办旅游项目,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

  3、推进项目建设。按照彰显特色,强化功能,丰富内涵,完善服务,优化环境的思路,重点实施一批对旅游线路具有支撑作用的重点项目,促进全县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一是加快景区基础建设。重点抓好关山生态休闲旅游经济区、汭河旅游观光长廊、基础设施建设、关山旅游区游客服务中心建设等8个过亿元项目,将、、、等景区有机连接起来,初步形成设施完善、特色鲜明的西部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二是加快道路通讯建设。把完善交通条件作为发展旅游业的基础工作和首要任务,重点实施、、三条旅游道路,加快建设各主要景区的停车场,组建旅游客运公司,配套建设通讯基站、公用电话和电子触摸屏等通讯设施。三是加快旅游标识建设。按照景区标识建设规范化的要求,突出文化特色和人性化服务特点,紧密与各景区游客服务中心、主干道路相衔接,规范设置景区标识指示牌和导览牌,方便游客通行。

  4、完善服务设施。重点解决接待能力不足,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全面提高旅游综合接待能力。一是积极发展住宿餐饮娱乐。大力发展星级旅游饭店、经济型宾馆和“农家宾馆”,形成以星级宾馆为龙头,旅游环线经济宾馆为主要组成部分,景区周边“农家乐”为补充的旅游住宿接待体系。积极挖掘关山地方特色饮食文化,建立、、三个特色饮食区,开发核桃包子、洋芋搅团、麻腐、山野菜等特色系列食品。依托艺术团,积极实施避暑养生、休闲娱乐、民俗演绎和游客体验等参与和互动较强的旅游项目,不断丰富和完善旅游活动的文化特色。二是大力开发旅游商品。突出地方特色,挖掘民俗工艺品和绿色原生态特有产品,深度开发旅游商品。在民俗文化商品开发上,重点开发工艺陶瓷、书画、挂历、台历、社火脸谱、刺绣、荷包、皮影以及民间独具特色的手工艺品;在特有纪念品开发上,主要是依托药材种植园区和药材种植产业协会的主导作用,开发核桃、蕨菜、黑木耳、沙棘、药材等各种旅游商品,逐步形成产业连市场、引游客、增收入的良性发展格局。

  5、强化宣传促销。实施市场开发战略,以提升旅游整体形象为目标,加强旅游宣传品制作,加强营销策划,实现宣传的聚合效应、整体效应和放大效应。一是加强节会宣传。通过举办、参展各类旅游节会,开展主题宣传活动,提炼鲜明的主题口号,积极参展促销。二是开展主要客源地推介活动。通过走出去参展促销,请进来考察踩线等方式,重点开发西安、宝鸡等一级客源市场,还要积极培育开发二级客源市场,加大与大型旅游企业,特别是旅行社的合作,招揽游客。三要积极开展旅游网络营销活动。加大旅游电子工程建设,完善网络平台,加大网络内容的充实和更新,制作一批反映旅游特色的旅游风光片,依托大台、大报、大刊、大网等主要媒体,组织开展宣传促销活动,积极培育旅游消费群体。

旅游调研报告9

  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所谓朝阳产业,它的发展前景广阔可观,当今的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的重点发展项目,我国的旅游市场规模稳步扩大。但是相较而言,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广度深度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研究和探讨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旅游业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迅速,覆盖面广,但总的说来仍然处于一种低消费、大众化、低水平、中近距离旅游的状况。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发展很快,但仍不能适应国内旅游市场发展速度的要求。

  旅游人次数稳步增加,旅游消费额逐步提高;绝大部分属于观光旅游,文化型和享受型极少;国内旅游热门地区多集中在经济发达、知名度高、旅游基础设施较为完备的4A级以上景区。自助旅游增多,团队出游减少;度假村的区域『生特征已经比较明显,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西部、东北等区域的度假村经营都各显特色。北京、上海、广州、苏州、杭州、重庆等经济发达地区度假村数量明显比其他地区高很多。这说明我国旅游房地产度假村细分市场的区域格

  原发布者:韩晨

  国内旅游业发展现状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它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旅游业一般分为国际旅游业和国内旅游业。国内旅游业是为国内旅游者服务的一系列相关的行业,它关系到国内游客、旅行方式、膳宿供应设施和其它各种事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有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但是比较而言,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广度深度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研究和探讨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旅游发展迅速,覆盖面广,但总的说来仍然处于一种低消费、大众化、低水平、中近距离旅游的状况。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发展很快,但仍不能适应国内旅游发展速度的要求。主要表现在:1、从总的旅游人数和回笼货币来看,旅游人次数稳步增加,旅游消费额逐步提高。以下表可以看出1985年到1988年,1988年到1992年,人数平均每年增长10%以上,旅游消费总额平均年增长率亦在10%以上。

  2、从旅游消费方式和旅游消费结构来看,绝大部分属于观光旅游,文化型、享受型极少。即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型旅游活动多,而修学、健身、寻根、考察、探奇、了解风土人情的专项特点旅游较少,一般游客住低

  一、行业发展为就业提供了巨大空间

  我国的旅游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旅行社作为旅游业的龙头,十年间得到了飞速发展,也为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截止到2001年底,全国共有旅行社10716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319家,国内旅行社9397家),比1991年底增加了9155家,扩大了近7倍,年均增长21.24%;全国旅行社直接从业人员为19.24万人,比1991年底增加了13.72万人,年均增长13.30%。如按国际经验,旅游业每增加一个直接就业人员,将间接增加5个人就业来计算,相当于提供了96.20万个间接就业机会。未来十年,如旅行社的直接从业人员按年均增长15%计算,将为全社会提供间接就业机会292.96万个,成为巨大的就业空间。

  二、为拉动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我国的旅行社是从有组织地接待国际入境旅游者的发展模式开始的,九十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加,特别是每年增加了三个“黄金周”的假期,国内旅游异军突起,旅行社组织国内旅游以更强劲的增长势头发展。另外,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以及国家对出境游政策的调整,我国出境旅游的发展也很快,旅行社组织出境旅游也成为了一个亮点。旅行社在旅游行业中的龙头地位日益显现,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一是在扩大内需中起了积极的作用。据统计,2001年度,在国内旅游方面,全国旅行社组团和接待达9410.56万人次,占国内旅游人数的12%,旅行社组织的国内旅游业务收入为331.33亿元,占全国国内旅游收入的9.41%。在入境旅游方面,全国旅行社接待入境旅游者1453.64万人次,占全年入境旅游者总数的16.33%,旅行社组织入境旅游业务收入为150亿元,约占全部国际旅游收入的10.16%。在出境旅游方面,全国旅行社组织出境旅游人数为369.53万人次,占中国公民出境人数的30.45%。二是旅行社的投资对经济增长也有促进作用。旅行社是综合性比较强的行业,具有较强的关联带动作用。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投入产出率。2001年底全国旅行社资产总额达到415.47亿元,同比增长13.55%;负债总额为199.08亿元,同比增长2.07%;所有者权益总额为216.39亿元,同比增长26.64%;注册资本金额为130.63亿元,同比增长15.39%。三是拉动了国内生产总值。2001年,全国旅行社营业收入为589.80亿元,占旅游业总收入4995亿元的11.8%,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0.61%,但旅行社营业收入的增长为25.51%,远远大于全国GDP的增长速度,可以预见,旅行社行业在GDP中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四是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呈上升趋势。2001年度,全国旅行社实缴税金为7.63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16371亿元的0.0466%,结汇7.85亿美元,同比增长38.94%,占旅游外汇收入的4.4%。旅行社对财政收入的贡献表现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收入主要在旅游经营企业和个人手中,第二个阶段地方财政开始增加,第三阶段中央财政开始增加,目前我国旅行社还处于第一阶段,随着我国旅行社行业的发展,对各级财政的贡献将越来越大。

  三、不断开发新产品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近年来,为了适应旅游者需求日趋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发展趋势,我国旅行社加大了市场开发力度,在产品设计、营销手段、客户关系、品牌塑造等方面引入了新理念,实现了新发展。产品由过去的单一的文化观光产品为主逐步发展到观光旅游、度假旅游、特种旅游种类齐全、结构完整的格局,满足了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求,促进了旅行社行业的发展。

  四、更加注重企业形象和服务质量

  随着我国旅行社行业的对外和对内开放,旅行社市场竞争的加剧,大多数旅行社着眼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加强内部管理,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一批服务水平高的企业逐步脱颖而出,成了市场竞争中的佼佼者。

  一是旅行社加强了内部科学管理。大多数旅行社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旅游局出台的《旅行社出境旅游服务质量》、《国内旅游合同范本》、《出境旅游合同范本》等法规规章的同时,加强了内部质量管理。通过对直接影响旅游服务质量的过程的控制,对地接社的选择与评价、出国领队管理、导游陪同规范、顾客投诉处理、门市部服务要求等容易存在隐患问题的环节加强了管理,使旅行社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如中旅首都旅行社对社内各部门的经营管理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确定涉及服务质量的各个过程和环节,并以文件的形式加以规定,从而达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据可查”。有些旅行社还加强了企业内部精神文明建设,营造了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企业氛围。

  二是旅行社企业重视品牌的树立。“品牌揽顾客、质量主沉浮”,一批旅行社推出了自己的品牌,并形成广泛影响。如广之旅国际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在1994年就在全行业率先导入CI,实施名牌战略,采用琅琅上口而又有丰富含义的“广之旅”简称,和让人怦然心动的广告词“广之旅无限风光带给您”,设计了新鲜活泼亮丽的新商标。导入CI后的广之旅不断通过外树形象、内抓质量,使“广之旅”的品牌形成了广泛的影响。2001年,广之旅被全国质协用户委员会评为用户满意服务单位。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实施品牌战略,与国际知名广告公司合作,推出了全新的品牌形象--“中青旅”,并创立了“青旅在线”网站和16家中青旅连锁营业部。

  三是一些旅行社完善了质量管理、质量保证体系。一批旅行社通过了IS09001标准质量体系认证,并自觉按照标准规程运作,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标准,投诉率明显下降,顾客满意率显著上升。如国旅总社,为实现旅游服务与国际接轨,在2000年积极开展了IS09001质量认证工作,明确了企业“诚信、优质、高效、安全”的质量方针,确定了质量发展目标,2000年底顺利通过了质量体系认证,企业广义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初步完成,管理水平提升到与国际接轨的高度。

  四是一些旅行社以提高游客满意度为目标,以强化员工服务意识为重点,向社会作出了更高层次、更为全面的文明服务承诺制。把企业的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服务时限向社会、消费者公开,制定专门的服务承诺制度,对前台营业员、国内游全陪、出境游领队、入境游陪同等业务操作及服务规范制定了专门的规章制度。同时还通过与接团的旅行社签订承诺协议书,保证了旅行社的承诺落到实处。此外,通过征求游客意见书,电话回访以及上门听取意见等形式来改进服务,使游客的满意率大大提高。如广之旅在公司内部推行“五心服务”,即热心的态度、贴心的服务、精心的安排、称心的导游、开心的旅程,使游客的满意率达到98.6%。

  世界旅游行业发展概况

  ①旅游业是世界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从全球范围看,现代旅游业开始于十九世纪中期,到上世纪50年代,世界旅游业开始具有一定的规模;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旅游业加快了发展速度,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的统计数据,从1950年至2011年,全球国际旅游人次从0.25亿增加到9.8亿,增长了约38倍。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已成长为世界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

  ②金融危机及甲型H1NI流感等个体事件对世界旅游业的负面影响已逐步消除,世界各地的旅游业都呈现出积极增长的态势,亚洲地区旅游业的增长表现更为突出基于旅游行业的特性,旅游业受金融危机和自然灾害的影响较为严重。受甲型H1N1流感和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旅游业曾受重创,但与其他行业相比,旅游业表现出的复苏势头也较为强劲。2011年世界各地的旅游业呈现出积极增长的态势,国际游客数量较2010年增长4,500万人次,增长了4.81个百分点,国际游客人数创下历史新高。

  中商情报网《2012-2016年中国旅游市场调查与产业投资分析报告》

  从全球范围来看,各经济体经济复苏程度不一,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率略低;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率较高。在国际游客数量增长的所有地区中,新兴经济体为此次复苏的主要驱动力。2011年,亚太地区旅游业虽然遭受日本地震影响,仍然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亚洲接待的国际游客数量达2.16亿人,较2010年的2.04亿人次增长6%。这符合全球经济形势的现状,亚洲地区将继续主导2012年甚至更长时期的行业表现。

  ③未来十年,旅游业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的最新统计显示,2011年全球国际旅游人数达到9.8亿人次,同比增长4.4%。其中发达经济体增幅(5%)超过了新兴市场(3.8%)。旅游消费最多的是中国、俄罗斯、巴西和印度。该机构预测,2012年全球国际旅游人数增幅将在3%至4%之间,有可能首次突破10亿人次大关。

  据世界旅游业理事会(WTTC)预计,到2020年,全球国际旅游消费收入将达到2万亿美元;另据世界旅游协会预测,从2010年到2020年,国际旅游业人数和国际旅游收入将分别以年均4.3%、6.7%的速度增长,高于同期世界财富年均3%的增长率;到2020年,旅游产业收入将增至16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10%;所提供工作岗位达3亿个,占全球就业总量的9.2%,从而进一步巩固其作为世界第一大产业的地位。

  人们经济水平的提升,更多是人喜欢四处走走,旅游产业发展也越来越快,越来越繁荣,越来越全面化人文化。

  但在发展的同时,也有许多的问题,过度的开发使一些地方的环境受到破坏,旅游消费越来越高,节假日涨价成为普遍现象。

旅游调研报告10

  乡村旅游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为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增加新的动力。通过对**乡乡村旅游的研究,分析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找出制约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因素和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潜在动力,针对性的就如何借助县委加快发展休闲旅游园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推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深入挖掘乡村旅游文化内涵,推动**乡乡村旅游健康有序发展。

  一、**乡乡村旅游发展优势和现状

  (一)**乡乡村旅游发展优势

  1、交通和区位优势

  **乡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县境西部,地理位臵优越,距北京、天津各约225公里,距承德市区约50公里,距宽城县城仅22公里,国家级承秦出海路贯穿全乡,宝清旅游路由东北向西南贯穿全乡,完整便捷的现代化旅游交通,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可进入性。 2、生态和资源优势

  **乡林果资源和林木资源相当丰富,森林覆盖率71.2﹪,占全市第一,素有“天然氧吧”之称。尖宝山、平顶山等山体资源是**乡发展乡村旅游的天然载体。具有“北方桂林、塞外三峡”之美誉的蟠龙湖、清河两大水体资源是**乡发展乡村旅游的天然纽带。

  (二)**乡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近年来,**乡把乡村旅游业作为拉动需求增长、提高乡域发展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性产业来抓,多措并举、狠抓落实,

  不断加快乡村旅游业发展步伐。始终坚持“开发两头带中间、统筹辐射促周边”的工作思路,以建设“清河谷生态休闲旅游园区”为定位,坚守“科学保护、重点开发、突出特色”的开发理念,充分利用生态和旅游资源,整合和开发旅游产品,催生了一系列以生态度假、景区休闲、民俗景观为主题的乡村旅游项目。

  1、生态农家游

  生态农家游以生态休闲山庄和精品采摘园为依托,形成集观光度假、采摘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旅游体验项目。生态休闲山庄的典型代表是省级生态旅游五星级乡村酒店塞北江南山庄。此外,依托生态农业、山场森林资源的绿色综合农业生态宝山山庄正在建设中,楠山休闲渡假山庄和悠然休闲度假山庄即将投入运营。太阳沟采摘园和塞北江南采摘园在20xx年完善多品种、多功能建设的基础上,将于2013年继续打造“尖宝山百亩优质果园”、“掉子沟特色采摘园”两个精品采摘园建设。

  2、景区休闲游

  景区休闲游以蟠龙湖(潘家口水库)景区为依托,充分挖掘水库旅游资源,初步形成了吃、住、游、购、娱于一体的接待体系。游碧波水库,赏湖光山色,吃地道农家饭,到清河口村旅游,已成为越来越多附近区域游客的首选。清河口村农家院也已集中连片,20xx年被承德市评为十大最具魅力的旅游乡村。

  3、观光民俗游

  20xx年继续推进极富民俗特色的**村新民居建设,年内完成50户新民居建设,使其形成民居景观;加快推进清河景观建设工程,年内在**段修建3道迎水坝,形成1.5公里的汇水面,沿宝清公路路沿两侧种植花卉,形成“一川清水,两岸锦绣”新景观;中远希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40万续建10个观光大棚在今年年底完工。

  二、**乡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创新意识不到位,开发模式相对单一

  乡村旅游的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具有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参与体验、增长知识、增强体质等多种功能。但是目前**乡乡村旅游产品单一、还主要停留在观光层面上,主要内容仍是“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春天赏花、秋天采果”等传统单一模式,可供游人参与的农业生产活动越来越少,加之缺乏一些大型的娱乐活动,这使得乡村旅游活动缺乏知识性和趣味性,文化品位不高、特色不明显,难于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后劲。

  旅游商品开发深度不够。目前,**乡所谓的旅游商品,还只是最初级的农业果实等,缺乏深加工、缺少新理念,农产品附加值不高,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2、基础设施不到位,设施配套不健全

  **乡是农业为主的乡镇,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对乡村旅游的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如道路、停车场、洗手间、电话亭等公共设施比较简陋,相当一乡村旅游调研报告。

  部分的农家院的客房、餐馆等食宿条件较差,以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主的配套设施,难以满足游客的需要。

  此外,生活垃圾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尚不健全,众多游客带来的大量不可降解的废弃物质难免会造成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和恶化。

  3、服务接待水平不到位,综合素质相对较低

  **乡大多数乡村旅游经营管理者和从业人员为当地村民,多数未经过专业旅游培训,文化素质和旅游专业素质相对不高。在旅游服务过程中,他们不仅难以准确揣摩旅游者的心理,提供使游客满意的旅游服务,甚至会与旅游者发生冲突,从而使游客的旅游质量大打折扣,有些时候游客是乘兴而来扫兴而归,使乡村旅游的形象受到损害。

  4、政策法规不到位,管理机构不健全

  目前,我国“旅游基本法"尚未出台,乡村旅游更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文,政府行政部门的管理,经营者的经营,游客权利的保护均缺乏法律的依据。在管理体系、优惠政策和奖励机制建设上,还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宽城县、**乡旅游协会建设仍处于初始阶段,还没有发挥出协会对乡村旅游市场的引导、规范和带动作用。致使乡村旅游的整体服务水平不高、不到位,也给本地区的`旅游发展带来很大的阻碍。

  三、**乡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

  1、加强领导,规范管理

  乡党委、政府要把发展旅游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资源,形成全乡办旅游的局面。

  针对**乡紧紧围绕蟠龙湖旅游经营开发的特点,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结合国家有关标准,制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并举的科学可行、简便易懂的**乡旅游评价标准。针对乡村旅游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制定全乡旅游接待证制度和乡村旅游经营户的考评、公示制度,保证经营户规范经营。切实发挥**乡乡村旅游发展领导小组的组织引导作用,力促乡旅游协会尽早发挥作用。

  2、投资多元,借力发展

  积极探索多渠道融资办法,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机制。一要政府投入。乡财政每年列出一定的专项经费,设立乡旅游经济发展基金,主要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宣传推介等,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作用。二要市场化运作投入。市场化运作需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乡政府应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有形资源和特许经营权、政策等无形资源变成旅游经济发展的资本来运行,制定政策,鼓励、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旅游经济发展。三要积极对上争取投入。千方百计争取旅游发展政策性资金,争取水利、交通,包括公路“村村通"工程、扶贫等项目资金,最大限度地与发展旅游经济结合起来,增加投入。

  3、配套完备,保护环境

旅游调研报告11

  为迎接西安世园会的隆重开幕,我区积极开展旅游名城的宣传和推介活动,同时加大旅游市场整顿,使各大景区旅游服务质量明显提升,“五一”小长假,我区接待游客持续增加。

  “五一”小长假3天主要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0。59万人次,门票收入1467.12万元,同比增长2。14%和27.07%;农家乐接待游客4。11万人次,营业收入176。03万元,同比增长6.58%和7。89%;《长恨歌》演出5场接待游客6512人次,营业收入122。42万元,同比增长54。28%和52.98%。

  “五一”小长假旅游市场特点:

  1、4月28日,为期178天的XX·西安·世园艺博览会在西安·浐灞生态区拉开序幕。“世园”会的开幕,使“西安世园游”成为“五一”小长假的亮点,同时也使西安旅游的“窗口”—临潼区成为“世园”会会场之外的旅游亮点之一。

  2、降雨影响了来临参观游客数量。5月2日的一场大幅降温、降雨,刹住了许多出游游客的脚步。据区旅游局统计,仅5月2日一天,来临游客的接待数量较往年同比下降12%。

  3、自助出游渐成主流趋势。随着70后、80后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军,自助出游的方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也成为冲击旅行社行情的因素之一。今年“五一”自助游的趋势越发明显,据有关媒体分析超过五成的市民选择了自助游。

  4、国内市场供需两旺。“五一”小长假,迎来了国内旅游市场的一个小高潮,国内游市场呈现出供需两旺的态势,中短途成为市场主体。“五一”期间选择周边短线游得游客居多。另外,以赏花、踏青为主线的赏春游,以古城、寺庙的主线的文化游等各种主题游备受游客的青睐。

  5、油价上涨,自驾游明显降温。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自4月7日零时起提高成品油价格,汽油每吨提高500元。油价上涨导致出游成本增加,尤其对省内游影响相对较大,受影响最明显的是自驾游,今年“五一”假期“弃车跟团”的人明显增多,自驾游有所降温。

旅游调研报告12

  青岛作为一个一线城市旅游出发地同时又是一个旅游目的地,为青岛旅游中间商提供了两种组团形式,一种称之为地接社(组织全国各地游客以青岛旅游为目的地的旅游度假形式),另一种是组团社(组织该地区游客(常住居民和短途旅游者)以青岛为出发地的旅游度假形式。

  地接社由于其业务归属地不一样可大体分为境内地接社和境外地接社。境内地接社一般可划分为长三角地区地接、珠三角地接地接、西南地区地接、东北地区地接和京津塘地区地接;境外地接可划分为港澳游地接、日韩台地接和俄罗斯地接。境内地接能够来我度假区消费的一般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京津塘地区,主要以上海、南京、杭州、苏锡常、广州、深圳及北京几个城市居民为主,目前跟我单位合作地接如永恒假期以杭州为主、风光和好时光以广州为主、赤山国旅以无锡为主(主要选择汤泊,我度假区少数)、彩虹假期以苏州为主、华商以南京为主、榉林园以广州为主、光大以上海和南京为主,后几家都是暂时没有对接上,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再者地接高峰期已过后期需要进一步细分找到根本原因逐渐把合作关系建立起来;境外地接以日韩、俄罗斯及港澳为主,这些入境游地接只能靠国、中、青等传统大社合作,而且青岛入境地接主要是日韩,俄罗斯多半选择烟台,港澳多半选择济南那边地接社。

  组团社由于其业务操作模式不一样可分为线上交易社和线下交易社。线上(OTA)以携程和艺龙为主,携程主攻南方市场,艺龙以北方市场为主,在青岛都有办事处,业务方向主要是酒店预订和门票销售,主要针对自驾游、自由行旅游市场,以家庭型客户为主,将成为公民旅游新型交易形式;线下交易社即为传统旅游销售中间商,结合青岛旅游现状本人认为可分为同业批发:借助同行销售力量组织客源去往同一目的地旅游,同行通过人头返利获得利益空间,一般要求旅游景区给予特殊政策(中青旅、中海、天天及华商等)、直通车:依靠自身销售门店组织客源去往同一目的地旅游,各直营店只能参照总部给出的价格统一销售,因不涉及同行返利一般不会过多提合作政策(国旅和中旅)、线下自驾游和自由行:由于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形式不断发展变化和私家车保有量不断增加所衍生的一种短期的新型旅游形式,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将逐渐被OTA所替代,在青岛还未曾有几家专门针对这一块市场提出合作模式(目前以有朋为主)、自主组团:因政府、企事业单位、外资企业等单位特殊要求,加上国内人情社会关系需要,所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旅游组织形式,以单位包团、企事业单位会议、客户宴请等等为主,偶发性比较强(招商、港中旅及其门市店)。

  作为温泉度假酒店,尤其是在旅游高峰期来临之前,我们很有必要去关注组团社发展情形。本人结合10天来市场走访情况,将青岛中间商市场遇到的问题做一个汇总,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供参考。

  以上文字概述主要针对青岛市场旅游中间商做出的细分,后期仍需要按照细分市场要求进一步对接和维护好,这样才更有利于渠道商资源的合理使用实现其自身价值。作为温泉度假酒店,我们都希望实现商务市场占有优势份额,但是也需要我们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青岛市场属于度假区外围市场,要想在商务市场领域有所突破就更需要注重相关方面的投入。然而,青岛市场所面临的是商务市场份额萎缩,中间商市场份额增加的新局面,有大环境的原因,但是人为因素却是更为关键的,尤其涉及到办事处内部管理、个人行为操作业务、客史档案管理等方面,有必要后期作出相应制度调整方能合理规避管理漏洞。

  此次行文目的在于理顺青岛市场旅游中间商业务渠道,其他方面只能稍后再做具体资料收集并结合度假区现状整理出新的操作细则,再呈送至您做最终批复。

旅游调研报告13

  吴中区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风光景色秀丽宜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旅游行业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旅游发展年”、“旅游发展提升年”和“太湖旅游世博年”为主线,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迎难而上、务实奋进,旅游业呈现健康稳定快速的良好发展态势,发展环境更加优化,整体实力明显增强,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功能更加完善,“苏州吴中,太湖最美的地方”旅游品牌初步树立。2008年,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11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近100亿元;2009年,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129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10亿元;预计2010年上半年,接待游客9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7亿元。旅游业各项发展指标在苏州大市范围内均名列前茅,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

  一、旅游业发展发展现状

  1.发展机制日益完善。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工作,对旅游业发展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先后制定出台《吴中区旅游引导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旅游工作专项考核实施意见》、《吴中区旅游产业发展奖励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区财政每年安排旅游引导资金1000万元,专项用于项目建设、宣传推介、节庆活动等,极大地调动了各地、旅游企业做大做强做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区有国家A级景区7个(6个国家4A级景区、1个国家3A级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7个,4A级景区和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数量在长三角地区县(区)级中名列前茅;有11家旅行社、规模型旅游饭店40家,其中星级酒店18家(五星级酒店1家、四星级酒店6家),度假型酒店18家,床位总数7000

  多张;有江苏省星级农家乐46家(四星级农家乐7家、三星级农家乐18家);有旅游职业学校1所。目前,全区旅游直接从业人员万余人,间接从业人员6万多人。

  3.品牌影响显著提升。品牌宣传强势推进。电视连续剧《兵圣》、旅游形象代言人刘亦菲等大片、名人效应进一步显现,采取在央视等主流媒体投放吴中旅游形象宣传片、出版发行《吴中旅游》杂志、改版升级“中国苏州太湖旅游网”等系列措施,成效显著。节庆活动丰富多彩。连续多年举办洞庭山碧螺春茶文化旅游节、太湖开捕节、太湖梅花节、羊肉美食文化旅游节、孙子兵法文化旅游节、甪直水乡妇女服饰文化旅游节等重大特色旅游节庆活动,以节造势扩影响、借节发力促发展。营销推介积极有效。开展碧螺春茶文化旅游节北京推介会、日本东京旅游说明会、太湖文化旅游产业投资论坛等针对性强的专题推介活动,推出吴中旅游优惠卡,不断开拓上海、南京、杭州等周边市场和日本、北京、山东、四川等中长线客源市场,“苏州吴中—太湖最美的地方”的旅游品牌得到显著提升。

  4.发展水平有效提升。强化规划引领,重点编制完成《吴中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5大古镇、8大山体、11个古村落以及穹窿山景区、金庭缥缈景区、东山碧螺景区、木渎白象湾等专项规划,精心编制完成江南文化园、上真观、宁邦寺、启园、香雪海等专项策划,逐步跳出原有粗放、低效的增长格局和模式,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不断转型升级。强化项目建设。积极吸引外资、民资、社会资本参与旅游产业的开发、建设和管理,近年来,全区累计投入40多亿元用于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太湖文化论坛、穹窿山、旺山、三山岛、缥缈景区、苏州海洋馆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对外开放;太湖高尔夫俱乐部、环秀晓筑等高端项目不断涌现;三山岛、淞南生态农庄等乡村旅游发展态势良好;太湖国际大酒店、香山国际大酒店等高星级酒店项目不断进驻。同时,快乐之乡、中国工艺文化城、观音园等超大规模项目加快推进。随着一大批旅游项目的建成运营,全区旅游产品不断丰富,正逐步形成以观光产品为基础、休闲度假产品为重点、特色旅游产品为补充的复合产品体系。

  5.行业文明逐步提高。规范行业行为。深入开展各类专项行动,加大对“农家乐”进行专项整治,严格规范宾馆饭店、旅行社、景区(点)等的经营行为。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全区旅游导游员、营销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旅游从业人员文明素养和行业诚信度。充分发挥区职教中心校、旅游职业学校等教育培训优势,每年组织培训管理干部、宾馆饭店服务人员等xx人次以上,全面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开展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在全区旅游行业开展了“创建文明单位、文明岗位、巾帼示范先进、苏州市旅游优秀企业和苏州市青年文明号等活动,积极参加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活动,形成行业内讲文明礼貌、热情服务的良好氛围,2009年成功创建苏州市文明行业。

  二、旅游业发展存在的瓶颈制约和问题

  1.旅游产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好。一是资源整合不充分、协调管理不到位,存在体制不一、多头管理等状况,同质化发展、低水平竞争的问题依然突出。二是引入、投入机制方面,尚未形成社会资本、民营资本、境外资本和国有资本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缺乏强有力的旅游投融资载体和平台。三是产业特色不突出,产品开发利用上未能发挥资源优势,产业要素发展不够平衡,布局不够合理。

  2.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推进力度还不够大。一是主要依赖观光旅游的特征仍然十分明显,新的规模型、特色强的龙头产品不多,度假型、商务型、文化型旅游产品还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夜间旅游、水上旅游等特色产品比较欠缺。二是旅游要素配臵不完善。产业优势地位尚未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集群发展不平衡。旅游服务系统不够成熟,交通组织不够完善,娱乐配套设施不够便捷,酒店业集聚不够理想,旅游购物发展滞后。三是旅游国际化程度不高。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不高,入境旅游接待人次总量和所占份额还比较低,没有国际品牌酒店、品牌旅游企业引进落户,符合国际旅游要求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3.旅游行业管理的整体水平还不够高。一是行业文明的水平不够高。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经常化还不到位。二是联合监管的力度不够大。旅游市场秩序联合检查监督的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制度还不完善,管理措施落实不够到位。三是旅游队伍建设不够完善。旅游人才特别是高端运营人才不足,缺乏高水平的旅游开发、经营、管理人才,一线服务人员队伍配臵不够齐整、素质还不够高。

  4.旅游项目开发制约颇多。旅游项目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发展要求,缺少有重大震撼力、强烈吸引力和市场影响力的项目;项目特别是重大旅游项目建设普遍存在土地供给不足、指标缺乏,审批环节多、要求严、周期长等问题;有些项目存在融资困难、资金短缺,建设进度不快;一定程度上存在项目重复建设、布局不够合理、发展不平衡等现象。

  三、促进旅游业转型发展的对策举措

  (一)发展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苏州市建设“三区三城”总体目标,围绕全区开辟“太湖时代”战略要求,按照“两轴、两带、三区、多节点”的总体旅游发展格局,以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为核心,重点突出“太湖休闲度假”和“孙子兵法文化”两大主题,大力实施区域引擎拉动、整合创新管理、旅游配套发展三大战略,全力发展太湖休闲度假游、水乡古镇风情游、乡村田园休闲游、江南文化体验游四类旅游产品,实施细分营销、整合营销、话题营销和节事营销四大营销策略,加快太湖文化论坛、光福快乐之乡等重大旅游项目建设,着力提升旅游综合服务、旅游交通、旅游餐饮、旅游住宿、旅游购物等配套要素建设,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创新,提高产业素质,提升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化程度。

  (二)发展目标。通过努力,近期将吴中环太湖旅游打造成苏州休闲度假旅游的引领者、苏州旅游重要增长极和环太湖旅游龙头、华东地区旅游的重要节点,中远期打造成全国滨湖旅游的标杆、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国际上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滨湖休闲度假旅游名区。到2012年,接待游客达到153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突破150亿元,年均增幅保持在10%以上,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8%以上。力争通过3到5年的努力,全区旅游产业的规模和效益位居苏州大市乃至长三角领先水平。

  具体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狠抓总体规划实施,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1.抓好规划引领工作。规划是旅游业发展的龙头。目前,《吴中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已经编制完成,为我区旅游规划体系的形成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后的主要工作是把增强总体规划“落地率”做为旅游规划工作的核心,把重点放在各类分区规划、专项规划以及项目控制性详规和修建性详规的编制上。要突出规划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引领和提升作用,精心培育打造“两轴两带三区多节点”的旅

  游总体发展格局。

  2.抓好机制体制创新。探索区内现有景区、景点的资源和各类旅游项目设施的整合模式,创新组建股份公司,实施集团化发展战略,叠加发挥旅游项目优势开发、集中投资和统一运营等功能,提高综合竞争力。

  3.抓好政策扶持保障。执行落实好国家和省、市、区在旅游产业发展等方面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继续深化完善旅游产业振兴和培育提升计划,进一步细化明确配套扶持政策,为旅游产业发展创造更为优良的政策环境。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科学合理使用好区财政已安排的各类专项资金,规范执行使用管理办法,确保发挥最大效用。

  (二)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形成多元复合的旅游产品体系

  项目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要强化发展意识,抢抓机遇,按照大旅游、大市场、大项目、大投入、大产出的要求,全力抓好重点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和建设推进工作,为建设旅游经济强区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

  1.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做优、做细各项服务工作,努力营造更加优越的旅游投资环境。一是及时更新、完善和优化旅游招商项目,编制年度旅游项目招商指南。重点加强与专业公司合作,对全区旅游资源进行深入调研分析,策划1~2个震撼力大、拉动性强、示范作用明显的综合性旅游项目。二是在请进来的同时,加大走出去招商的力度,每年组织开展以旅游业为主的三产服务业专题招商活动,积极吸引外资、民资、社会资本参与旅游产业的开发、建设和管理。重点组织中青旅、港中旅等一批专业旅游集团来我区有针对性地考察洽谈,争取投资落户。三是加强跟踪服务,增强签约旅游项目的存活率,提高旅游项目建设的推进速度。

  2.加快推进旅游重点项目建设。针对全区重点旅游项目存在规划、土地等审批方面的制约,积极做好对上信息沟通、组织协调和舆论引导工作,争取相关部门在土地、规划等审批方面给予旅游项目更多更大的支持。加快太湖文化论坛、渔洋山生态文化园、苏州休闲太湖俱乐部、江南文化园、孙武书院、姚建萍刺绣艺术馆扩建等旅游项目建设进度,力争早日建成开放;加快快乐之乡、观音园、中国(苏州)国际工艺礼品城等项目报批进度,争取项目早日实质性启动。

  3.调整优化旅游项目投资结构。围绕建设区域性旅游目的地的目标,适应旅游发展新趋势,完善旅游投资引导机制,引导改善和提升全区旅游项目规模结构、功能结构和档次结构,进一步提高旅游市场竞争力。一是优化“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结构。围绕解决我区旅游产业的短板问题,着重引导投资商向旅游购物、演艺娱乐、夜间旅游等特色项目发展。二是优化功能性旅游项目结构。目前,吴中区旅游已进入高位发展、寻求突破的重要阶段,必须在巩固大众旅游市场的同时,向高端旅游市场进军。要进一步引导投资商向温泉、游艇、高档俱乐部、会所以及综合性休闲度假项目发展。三是优化酒店投资结构。重点引导投资商在环太湖区域发展高端度假精品酒店,在各景区重点发展主题酒店、汽车旅馆、乡村度假酒店、特色酒店及分时度假酒店,在吴中城区重点发展经济型酒店。

  4.加快丰富旅游产品体系。一是发展太湖水上旅游产品。按照我区太湖水域资源、水文和气候条件等特点,稳步推进休闲体验、观光互动、渔家风情、运动竞技、高端商务等五类水上旅游项目发展。加快引进组建水上旅游经营主体,错位实施太湖岛屿旅游项目的开发,打造水上旅游产品链。二是大力发展夜间旅游产品。完善

  夜间文化旅游休闲景点和场所,开发夜间文化旅游项目,做好以夜间购物、夜间餐饮、夜间休闲、夜间观光为内容的“夜吴中”文章,满足游客对夜间活动的需求,丰富中外游客和市民的夜间旅游生活。三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品。以旺山、三山岛、淞南生态农庄、未来农林大世界等乡村旅游项目为载体,开发农事活动体验、农产品展示、农产品采摘以及餐饮、垂钓、野营烧烤等具有农业特色浓郁的旅游产品,使旅游者感受乡村风光与淳朴乡情。四是大力发展商务会展旅游产品。依托太湖文化论坛,争取一批重量级、国际级的会展、商务、赛事等主题特色活动落户吴中。积极拓展会展旅游的'外延,大力发展面向商务会议人员的商务运动、商务度假、奖励旅游、公司拓展等相关产品,打响太湖会议度假的品牌。

  (三)狠抓旅游品牌宣传,形成广泛高效的营销网络体系

  整合全区旅游资源,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市场宣传推介,大力拓展客源市场,打响“苏州吴中,太湖最美的地方”旅游品牌。

  1.稳步拓展旅游客源市场。按照“立足长三角、巩固华东线、走向大城市、开拓亚美欧”的市场战略,全面开展吴中旅游市拓展渗透工程。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的旅游推介活动,不断巩固上海、南京、杭州等周边城市客源主阵地,扩大长三角范围内的区域合作;进一步巩固深化与河南、山东等地的旅游合作关系,组织赴东北、西南等重点长线客源市场举办专题营销推介,拓展国内中长线市场;充分利用国内、国际旅交会平台,加大开拓日本、韩国、东南亚及欧美等海外客源市场。配合《兵圣》电视剧的推广热播,做好全区各大景区的公众推介。全面改版《吴中旅游》杂志,升级扩容“中国苏州太湖旅游网”,扩大宣传覆盖面。

  2.精心组织节庆活动。高标准举办好太湖文化论坛首届年会,继续精心策划举办好以茶文化、渔文化、羊文化、兵圣文化、水乡服饰文化等弘扬吴中特色文化为主题的大型特色文化旅游节庆活动。要突出山水特色,增强品牌意识,多策划举办能彰显深厚文化底蕴的特色节庆活动,突出太湖休闲度假的特色。

  3.整合拓展精品旅游线路。依托太湖山水、吴地文化、古镇古村、民风民俗等不同特质的旅游资源和食、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针对不同客源市场,推出“一日游”、“二日游”、“多日游”的产品,精心策划设计集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为一体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精品旅游线路。

  (四)狠抓旅游标准化建设,形成竞合有序的旅游服务体系

  1.做好景区的创A升A工作。着力打造一批自然环境优美、文化内涵深厚、功能配套完善、管理服务优质的精品景区。一是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按照高等级景区标准,进一步加快景区内外游览交通、通讯网络、金融服务、供水供电、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游客中心、生态停车场、旅游厕所、旅游标识牌、住宿、饮食、购物、文化、娱乐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安全防范、事故处理等快速应急系统,为游客创造更为方便、安全、舒适的旅游条件。

  二是提升景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开展好系列培训工作,提高景区从业人员素质。学习考察先进地区在景区建设管理方面的经验做法,邀请专家举办讲座,开阔视野,提高建设和管理水平。举办各类培训活动,提高窗口和一线各类服务人员的服务礼仪水平。三是加强景区环境综合治理。将景点周围的环境和服务设施都纳入到景区的范围,协调相关部门加强景点外部管理,突出解决景点内和周边农家乐、渔家乐、商店及经营摊点的管理难题,搞好规范经营和环境治理。近期工作重点是以我区特有的孙子文化资源为基础,通过加大对穹窿山景区的扶持提升力度,力争将其早日创建为国家5A级景区,做好光福景区创建国家4A景区工作。

  2.做好酒店的创星升星工作。指导区内的星级酒店要继续加强硬件改造和设施完善,重点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和服务水准。做好太湖高尔夫酒店、水云天酒店升星整改和姑苏锦江、三德大酒店上星的前期准备工作。继续推进太湖国际大酒店、香山国际大酒店、甪直凯菲尔酒店、东吴大酒店、嘉盛大酒店等一批高星级酒店项目建设,着力打造环太湖地区中高端星级旅游酒店群。实施农家乐专项整治工程,规范农家乐经营管理,建设一批高水平生态农庄和高星级农家乐。

  3.做好旅行社的壮大升级工作。引进1到2家有实力的境外著名旅行社和国内大型旅行社前来我区设立分支机构,对外资旅行社的注册资本实行国民待遇,通过市场的优胜劣汰来提升旅行社的整体竞争力;鼓励有条件的旅行社向集团化发展,提高旅行社经营规模,实现网络化经营;鼓励中小型旅行社走专业化发展之路,通过市场细分,发展会议旅行社、水上游旅行社、汽车旅行社等各类专门化定位的旅行社。近期工作重点是做好吴中区内地接旅行社的培育工作,扶持地接业务做强做大。

  (五)狠抓交通购物建设,形成齐全丰富的旅游配套体系

  1.加强交通体系建设。健全完善的旅游交通体系是旅游目的地的有力支撑和必然要求。加强交通组织。对外交通方面,在度假区设臵远程候机楼,在苏州火车站、汽车站开通旅游班车,开通与长三角重点城市集散中心间的旅游班车。内部交通方面,要增设多种类型的交通工具,实行旅游交通公交化运营。同时,在旅游旺季期间加强交通疏导。加强基础工程建设。加快东山环岛公路、金庭环岛公路建设,加快构建起以度假区核心区为中心,连通各大景区,出入通畅的生态游览通道;加强通道沿线的环境整治和生态绿化建设,营造整洁、舒适、生态的游览环境;新建、改建和扩建部分停车场,提供充足的车位及安全保障服务。

  2.加强旅游购物体系建设。旅游购物是旅游产业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旅游综合经济效益、带动地方百姓致富增收的重要途径。针对全区旅游购物发展相对薄弱的现状,要从多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大对旅游购物产业的扶持、培育和指导,扶持一批规模经营和成长性好的旅游商品生产企业;深入挖掘开发一批反映地方特色和风貌,纪念性、工艺性较强的旅游商品;支持旅游商品市场、购物中心和特色街区建设,完善城市旅游购物功能。要在整合吴中区现有的旅游购物点的基础上,规划建设区级旅游购物中心,并在各景区、旅游集散中心建设一批外观统一、管理规范、各具特色的购物网点,构建体系丰富、立体化、主题化、特色化、规范化的吴中区购物体系。

  3.加强旅游综合服务区建设。加快完善城市依托型(吴中城区)、交通游憩型(高速公路服务区)、景群型(多个景区之间)、景区型(景区内部)、汽车营地型(景区周边)和迷你型(车站、商业区等)等六大类型旅游综合服务分布局。大力拓展服务区的游客集散、旅游咨询、旅游形象宣传、票务服务、旅行社组接团服务、旅游投诉接待和旅游产品、旅游线路、旅游商品展示等服务功能。

  (六)狠抓管理服务建设,形成规范严谨的行业监管体系

  1.强化依法治旅工作。按照旅游市场治理整顿的属地管理原则,建立健全旅游秩序建设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加强联合执法检查和综合治理,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经营和扰乱市场经营秩序行为;加强政府管理,健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新闻监督和游客参与的社会服务监督体系建设,完善旅游投诉机制,依法维护游客的合法权益。建立和完善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信誉公示系统,引导理性消费,规范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经营行为。

  2.深入开展行风建设。以创建文明行业为契机,切实提高旅游行业文明程度和从业人员文明素质。积极做好旅游行业诚信经营的宣传工作,组织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通过召开旅游质量工作交流会、导游工作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在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队伍中广泛开展以“诚实守信、守法经营”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和信用道德教育,增强旅游企业的诚信经营意识。

  3.加大旅游安全管理力度。强化“安全第一”的思想,全面建立旅游灾害预警系统和应急救援系统,加强旅游治安、消防、交通、食品安全体系建设和医疗急救、紧急救护体系的建设,提高对旅游活动中发生的各种危机、突发事件的信息传递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现场处臵能力。抓好旅游设施、消防、食品安全等专项治理工作,进一步加大旅游安全联合执法检查和专项检查的力度,确保全区旅游产业实现“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目标。

旅游调研报告14

  一、MM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MM区的核心文化旅游资源要素为长江、龙窝湖,次核心旅游资源要素为峨桥茶市、响水涧油菜花、浮山、华山、莲花湖等。目前,MM区文化旅游业刚刚进入起步阶段,文化旅游产品以观光、餐饮或采摘为主,主要以传统的“采摘、垂钓、吃饭”为主,存在“规模偏小,特色不明显,资源整合不够,与相关产业融合度不高,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种现状,近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组织考察调研,积极谋划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思路。

  近年来,我们先后组织人员赴浙江杭州、安吉、天荒坪、莫干山、桐庐,江苏高淳,安徽铜陵市、南陵县等与我区文化旅游资源相似的地方学习考察,开阔文化旅游业发展的视野,理清我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思路。同时,邀请了北京世纪唐人、浙江绿客旅游公司、上海景域集团、南京规划设计院、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等规划设计单位组织相关专家对我区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实地考察、调研、评估,明确了全区文化旅游业按照“两山两湖一镇”的规划思路布局建设,即:“浮山以绿色生态休闲度假为主、华山以佛教文化旅游为主,龙窝湖规划为主城区最大的湿地公园,莲花湖打造成产业工人休闲游乐公园,MM镇打造成茶文化产业特色旅游小镇”的发展思路和目标。

  2、深入搜集整理,挖掘文化旅游资源历史人文内涵。

  一是组织专门人员对我区境内的华山、浮山、龙窝湖等地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摸底调查,在此基础上编撰了《MM山古今》一书,对MM山的历史、人文和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的整理;

  二是成立“芜湖长印”课题组,对在华山发掘出土的汉代官印“无湖长印”进行深入研究考证,并形成文稿编印出版;

  三是对峨桥镇境内的名胜古迹、古寺禅院、文物遗址、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民间特色食品进行搜集整理,编撰了《走进峨桥》、《峨桥人文资料》。

  四是对我区的夏家湖渡江登陆第一船和峨桥镇金涛烈士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深入挖掘整理。

  3、完善配套设施,逐步提升文化旅游业发展环境。

  成立5个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对全区5个区域进行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对“321省道沿线和龙窝湖周边地块、华山周边地块、淮九路沿线、五华山路沿线、开发区境内及莲花湖周边”等区域进行美化、绿化、亮化。扎实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响水涧村被住建部公布为第四批美丽宜居村庄,对峨桥镇乡村旅游道路进行升级改造,新修建响丰路、环铜山寺道路、响水涧进场道路刚改柔,开通峨桥集镇到响水涧景区公交路线,修建响水涧游客服务中心和停车场,新建旅游厕所2座,完成峨桥镇域内旅游交通指示和标识牌配置,在高速出入口、公交站及主要道口制作安装了旅游导览图等旅游基础设施。

  4、加大宣传推介,促进文旅融合聚集景点人气。连续3次举办了“油彩峨桥”踏青赏花文化节。文化节荟萃“民俗文化表演、全民文创大赛、百米长卷绘画、茶文化移动课堂、茶乡土特产联展、油菜花女神微信征集活动、油彩峨桥旅游高峰论坛”等12个特色文化活动,系列文化活动先后3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极大地提升了我区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MM区目前已经形成和在建的文化旅游项目

  1、目前已经形成的景点:

  一是响水涧景区。响水涧声名远播的是那大片的油菜花海――每年的三月,油菜花盛开的时节,那金灿灿的油菜花、绿油油的小麦,沟渠纵横、河网密布,与碧波荡漾的响水涧上下水库形成美丽的江南水乡风光,让许多游客慕名而来。经过多年来的建设,响水涧周边的“农家乐”也已经颇具特色,有3家四星级的农家乐:“百果园、岸边人家、怡香园”,有声名远播的“老崔垂钓”和“葵花谷”这些农家乐集采摘、农家生活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并配套食宿接待、垂钓中心、水上乐园等设施。

  二是信德房车露营地基地。该游乐项目集房车住宿、光伏采摘大棚、垂钓、烧烤娱乐于一体,以体验户外文化、享受房车生活为主。

  三是莲花湖公园。莲花湖公园位于三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园水域面积约1300亩,湖中构筑3座大岛、4座半岛,岛与岛之间由7座景观桥梁相连,最大景观桥梁跨度有135米。湖中一座长200米宽30米、主喷高度可达100米的'大型音乐喷泉“如意莲花”,为该公园的主要看点。

  四是西湖湿地公园。公园面积约19.5公顷,其中水域面积占10公顷。西湖湿地公园自建成以来,已成为周边市民休闲、健身的主要场所。

  五是由信义光伏(安徽)控股有限公司捐资1000万元的铜山寺重建项目,目前铜山寺基本建成,铜山寺与铜山三奇:千年银杏树、涌珠泉、神仙洞构成一串旅游景点。

  2、在建及开展前期工作的文化旅游项目:

  一是区文化馆、图书馆项目,区政府拟计划投资2800万元,收回两馆委托第三方管理运营。

  二是总投资12亿元的三华文化园项目。

  三是龙窝湖湿地公园项目,龙窝湖是芜湖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城市“绿心”,周边可供开发建设区域面积约58平方公里,市政府计划投资10亿元打造龙湖湿地公园,目前处在规划设计阶段。

  四是东山民宿项目。目前,已完成该项目的整体规划设计和部分基础设施的建设。

  三、MM区发展文化旅游业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借鉴发达地区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先进理念,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努力推进我区文化旅游产业取得新的突破。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完善乡村旅游规划,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芜湖市正在编制乡村旅游集聚发展专项规划,专项规划重点推进10个镇的乡村旅游集聚发展,其中峨桥镇定位为“油彩乡涧”乡村体验旅游集聚区。我们将根据专项规划要求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及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田园综合体规划相融合,做好峨桥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和发展。以现有的景区和茶博城、铜山寺、响水涧、房车露营地为基础,多景联动,统一管理,打包推广,形成“一站式”景区服务。引进名茶种植、农家食铺、家庭旅馆、茶艺茶道、夜市酒吧等文化旅游一体化配套项目。编制“响水涧东山民宿项目、泊口河生态休闲旅游项目、峨桥特色小镇项目、西形生态旅游项目、龟山美好乡村建设”等重点旅游项目对外推介招商,力争旅游招商项目有进展、有突破。?

  2、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提升旅游环境品质。按照旅游“吃、住、行、游、购、娱”配套发展的要求,加快旅游配套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提高旅游接待能力,推进一批星级宾馆、星级农家乐和新型民宿的开发建设。规范接待行为,改善接待条件,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对从业人员强化岗位培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文明程度,树立行业窗口的良好形象。

  3、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推进文化、农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一是整合峨桥茶文化和浮山生态旅游资源,大力发展茶文化和茶休闲旅游,打造“以茶产业为主导、以茶文化为特色、以生态体验式旅游为特点、以全域旅游开发建设的理念积极推进响水涧景区和峨桥镇特色小镇建设;

  二是进行农业和旅游业的整合,利用中联重机扭转的3000亩土地,积极协调配合打造峨桥智慧生态观光农庄,把农业和旅游业进行深度融合,形成安徽省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基地;

  三是引导包装企业转型升级,对区境内26家包装企业深入调研,引导包装企业拓展新的业态。

  4、重点推进“油彩峨桥”田园综合体项目申报及建设工作。围绕田园综合体的建设目标和功能定位,依托“一座水库(响水涧)、两条河流(泊口河、峨溪河)、三个村庄(响水涧村、石谷村、丰裕村)、四座山体(龟山、浮山、铜山、崔山)、五条道路(响水涧路、响丰路、浮峨路、铜山路、龙团路)、六处古迹(浮丘丹井、涌珠泉、千年银杏、神仙洞、西形古道、峨溪匹练)、七千亩山林、八千亩农田”等山水林田湖草资源和历史文化人文资源,培育农村新产业和新业态,实现多产业的综合规划,多业态的综合运营。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配套功能薄弱。一是峨桥镇区域强弱电、道路体系有待完善,镇区及旅游景区缺乏大型停车场和接待设施,每逢旅游旺季,车辆无法停放,造成车辆、人员拥堵;景区住宿、餐饮接待能力严重不足,大量游客只能短暂停留,无法持续逗留,旅游经济效益不够理想。

  2.缺乏政策支持。一是安徽省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相关资金和政策均难以争取,乡村建设多依靠自有资金,城镇品质提升和建设步伐明显受到制约;二是农家乐等旅游项目的建房、用地审批存在“管控-审批”矛盾的问题。

  3.资金缺口过大。财力有限,无法支持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打造响水涧旅游度假区,资金缺口较大。资金匮乏,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资金不足一直是阻碍峨桥镇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拦路虎”、“绊脚石”。

  4.亟需招才引智。缺乏懂管理、会策划、善营销的领军型、高层次人才,在旅游规划和市场管理方面结构性短缺;人才的缺乏导致没有科学的规划和技术指导,产品功能单一,产品开发多停留在观赏、采摘品尝等粗浅层面,没有技术含量,无核心竞争力。

  总之,我们将虚心接受诸位委员的意见,克服困难,根据相关情况,逐步计划实施,积极推进我区旅游资源整体联动发展,早日把MM区的旅游业发展起来。

旅游调研报告15

  一、概要

  (一)目的

  本报告着重就大学生假期旅游目的地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从而了解大学生对旅游目的地的偏好和基本特征,为我国旅游业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提供可参考的资料。

  (二)对象

  本次调研的总体界定为在校大学生。

  主要调查内容为:在校期间的旅游次数、在校期间的旅游形式、在校期间的出游范围、旅游信息的获取途径和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因素。

  (三)方法

  由于本次调查时间有限,且考虑到科学性和可行性。

  本组对临近的几所高校在读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并于xxxx年xx月xx-xx日,分别到临近几所高校及对网上的一部分大学在校生进行了随机抽取发放调查问卷。

  共计发放问卷100份,实际收回问卷100份,经我们认真审核以及与被调查者的沟通保证了收回调查问卷的质量。

  二、结果及分析

  (一)样本结构分析

  1.性别结构特征

  本次调查选择在校大学生为对象,调查发放100份问卷中男性占54%,女性占46%。

  男女比例相差不大。

  2.年级分布特征

  本次调研小组对各大高校随机问卷调查的样本中,大一学生所占比例为8%,大二学生占29%,大三学生占52%,大四学生占11%。

  结果显示大三学生居多。

  (二)大学生旅游基本特征分析

  1.旅游喜好

  据统计结果显示,调查的大学生中有87%选择喜欢旅游,其中更有35%的大学生非常喜欢旅游。

  说明在大学生群中旅游市场或说其潜在市场巨大。

  2.旅游次数

  调查结果显示每年至少出游1次的学生人数比例高达88%,2次以上的人数比例为39%。

  说明大部分大学生有着强烈的旅游需求,出游频率较高。

  3.旅游时间

  在对于旅游时间的安排上选择寒暑假这个时间段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42%。

  选择在法定假日出游的人数比例为35%。

  最后选择在周末出游的人数最少,只占到总人数的23%。

  综上可知,寒暑假的假期长,有利于长途旅行。

  而在普通节假日时间较短,没有充分时间做好旅游前的准备工作和游后的休整。

  另外,五一、十一黄金周长假亦是旅游高峰,故选择法定假日的同学也不在少数。

  (三)大学生旅游目的地问题研究

  1.旅游目的地

  调查显示,对于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占总人数45%的人偏向于在国内,而选择省内的有38%,最后选择在学校周边和国外的比例分别为11%、6%。

  这说明大学生旅游已经不再局限于室内,而延伸至省内、国内甚至是国外。

  2.旅游景观类型

  在这个问题的选择上,调查中显示大学生偏好于名山大川等自然文化景观,其人数占到总数的48%。

  其次是繁华的现代都市人文景观,人数比例占总数的32%。

  而对于其他景观例如历史文化景观只占到20%。

  以上说明自然旅游资源在对在校大学生旅游产品开发设计当中应该占据重要位置。

  3.旅游目的地信息获取

  大学生旅游信息的来源:大学生信息来源比较广泛,各种媒体方式都有涉及,如电视、报纸、旅游杂志、互联网、旅行社,另外还有一个无法忽视的信息来源是朋友及熟人的介绍。

  和其他的群体一样,朋友及熟人的介绍对大学生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说明大学生的群体意识比较强烈,同时独立判断能力也在增强。

  目前大学生获取旅游信息的传统方式依旧占主要地位,通过同学熟人介绍(44%)和广告宣传(14%)了解旅游信息的占到了总体的58%;另外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通过网络途径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可取,调查得知有31%的大学生获取旅游信息的途径是通过网络,说明网络对大学生出游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相比之下,只有5%的大学生则通过咨询旅行社了解旅游信息,由此可以看出,旅行社对大学生的旅游宣传力度还尚待提高。

  4.旅游目的

  在本次调查中,我组发现大学生的旅游动机主要为娱乐身心为主,选择此项的人数为64人。

  同时,出于增长知识目的人数为21人。

  通过跟被调查对象的交谈中,以探访亲友和人际交往需要为目的的旅游并没有我们最初预想的多,仅有15人和12人。

  三、结论与建议

  大学生旅游市场是一个现阶段还处于低谷期的潜力股,具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综上所述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1.样本结构分析

  本次调查对周边高校及在网上对部分大学生进行随机调查,发放的100份问卷中男女比例相差不大。

  并且以闲暇时间较多的大三、大二学生居多。

  从性别特征和每年旅游频率的交叉分析我组得出,大学生旅游市场中男女差别不是很大,但从我们调查统计所得的数据中可得到男生每年旅游的频率比女生要多出一些。

  从年级分布与旅游消费支出的交叉分析中可得出大二、大三的学生每年的旅游消费水平相对较高,大部分在1000-XX元。

  大一和大四的学生每年旅游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平均为1000元以下。

  2.大学生旅游基本特征分析

  从调查和整理出的数据显示,大学生出游态度都很好,高达87%的学生表示喜欢旅游。

  这跟他们出游意向完全相符。

  从选择出游时间和出游方式交叉分析中我们得出:更多的大学生选择在寒暑假及法定假日自助游或与朋友、同学结伴到省内或国内景点进行游玩。

  寒暑假大学生没有了学业压力,到省外旅游可以扩展知识面,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

  而最重要的一点是充足的时间促使大学生们都做出这样一致的选择。

  而选择周末在学校周边和市内出游的学生,多为大一新生或远离家乡异地求学的大二学生。

  3.大学生旅游目的地问题研究

  从对旅游支出、出游形式和范围的三者交叉分析中我们得出:在支出1000-XX范围内,选择省内或国内自助游的学生较多,而选择旅行社跟团的人数较少;在支出1000元以下,选择市内、省内集体组织形式出游的较多,同时在同等条件下选择旅行社跟团的略少;在支出XX-3000元甚至3000元以上的,大学生则更倾向于跟家人选择国内或国外的出游形式。

  综上,在所有的旅游支出情况下,自助游的形式最受欢迎,其次是与同学朋友集体组织的旅游。

  旅游范围的选择受旅游支出的影响很大,经费充足则范围扩大,反之仅在省内或市内。

  从调查数据和与大学生的交流中,结合对大学生选择目的地及最吸引大学生因素问题的.分析可得:48%的大学生更愿意选择自然文化景观,同时大学生选择最吸引的旅游目的地类型最高的为自然地域风景,其比例为60%;在其后的为现代都市人文景观及目的地的繁华程度,其比例为32%。

  在获取旅游目的地相关信息上,44%的被调查大学生选择在网上查询其景点、食宿餐饮、交通等。

  朋友同学的介绍推荐也是大学生获取相关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

  其他方式如电视报纸、旅行社传单的宣传则很少,可见大学生并不缺少信息获取来源。

  在学习之余大学生已经把旅游作为娱乐身心的一个主要选择,在放松的同时并不忘记增长知识和见闻。

  少部分的大学生也把旅游作为探访亲友和人际交往的途径之一。

  (二)、建议

  1.提升传统旅游的附加值,结合网络技术形成大学生旅游新模式 目前在大学生旅游消费群中,自助或结伴游,班级集体组织这几种形式占了绝大部分比例。

  大学生喜欢动用身边的资源,从调查表明,上网查找资料和好友同学介绍为主要信息来源。

  而报刊广告、旅行社传单等宣传对大学生影响不大。

  同时调查表明,只有24%的大学生表示有班级或集体组织的旅游活动,由此可见学校对大学生旅游这方面并没有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大学生旅游市场仍然有很大市场空间。

  需要针对学生群体,提升服务的附加值。

  在目前传统的旅游模式外,提出“大学生特色旅游”概念,例如:大学生社团主体旅游活动、校际交流游活动、假期社会实践游活动。

  对大学生热点旅游目的地考察,并以此为切入点推出新颖的模式,以吸引大学生群体。

  并给体验过的大学生留下较好的影响,以便在校园内大学生群中扩大影响吸引更多的大学生旅游消费。

  2.针对大学生需求推出相应的旅游产品

  调查表明,大学生对出游都抱有乐意和喜欢的态度。

  在对大学生的旅游消费中,食宿是所有大学生都重视的一项,其比重为35%。

  在门票、交通、娱乐和购物上,男生和女生的选择有些许的差异。

  男生偏重门票和交通,而女生偏重娱乐和购物。

  对于这些特征,相关开发商可以设计多项套餐以供选择,如包含食宿餐饮。

  也可开发团体旅游活动,主要以多种优惠方式拓展市场。

  在大学生较喜欢的自然地域景观建立经济、专业化的青年旅馆。

  主要面向于自助外出旅游或其他社会青年。

  为他们提供经济、卫生、安全的住宿环境,装修设施等以简洁实用为主,但服务一定要完善到位。

  同时旅游企业可以推出面向在校大学生的经济型套餐,在特定时期(如寒暑假,或法定的长假)制定特殊的优惠价格。

  在旅游淡季,可以与学生社团接触推出短期小范围的户外活动以吸引大学生。

  旅游目的地也可参与旅游企业的配合,共同为大学生群体提供优惠及特色的服务。

  大学生旅游消费中的经济问题不是单一方面所能解决的,社会各方面的参与和努力将加快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进一步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

  4.营销走进校园

  针对大学生对目的地信息的获取来源的特点,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应树立新的营销理念。

  首先在大学生内部建立起固定的旅游品牌,以传播旅游文化,培养长期且固定的市场。

  在其传播性强的特征上,只要企业初步获得多数大学生认同,就能以此为基础扩大影响和获得更大的市场。

  其次通过网络技术的帮助加深校园内营销的效果和广度。

  网络上关于大学生旅游网较多,但多为非盈利自发性组织,稳定性尚有所欠缺,且未能与传统旅游接轨。

  因此较大的旅游企业可以在各高校内部网设立分区或友情链接,组成一个专业、便捷、高效的只面向在校大学生的旅游网络。

  旅游企业之间也可合作共同完成旅游网络的建设,在网上发布企业的旅游信息,同时还可以为有出游计划的大学生提供丰富、专业的参考。

【旅游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旅游调研报告02-20

旅游调研报告01-30

乡镇乡村旅游调研报告-调研报告02-22

全域旅游调研报告07-26

贵州旅游调研报告07-15

乡村旅游调研报告07-24

乡村旅游的调研报告07-24

旅游发展的调研报告12-04

旅游调研报告优秀02-27

旅游调研报告【推荐】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