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调查报告

时间:2023-01-10 08:35:53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汉字调查报告(15篇)

  在当下社会,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汉字调查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汉字调查报告(15篇)

汉字调查报告1

  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浅阅读、快餐文化的兴起,键盘敲击日益代替了笔头书写。在电视台也常常举办一些汉字类的节目,让国民对汉字书写和汉字理解都能加以重视。大学生是社会的希望、国家的栋梁、祖国建设的主力军,这一群体的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90后,甚至是95后,由于成长环境的影响,他们更偏向于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广泛使用,书写汉字能力现状非常值得关注,加之传统文化频繁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大学生中已出现了日益淡薄的汉字书写的潜在危机。

  一、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中,对象为我校不同专业的大二学生。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是采用网络问卷的方式进行,问卷为笔者自编的《大学生汉字书写能力汉字现状调查报告》。问卷内容从书写准确度、书写规范性、书写流畅度、书写工整度这四个方面编写,问卷采取不记名的形式填写。

  二、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一)书写准确度

  汉字的书写,一字之差,意思截然不同,这说明汉字书写的准确度尤为重要。汉字意义博大精深,虽然书写存在一些形近字,近义词,但是存在着千差万别的不同。当问及:“在汉字书写的过程中,你是否经常写错别字?”84%的大学生偶尔写错别字,11%的大学生从不写,5%的大学生经常写,结果来看,八成左右的大学生写错别字频率较低,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仍存在5%的大学生经常写错别字,成了“白字先生”。虽然由于现今学校里写作业较多采用电子稿方式,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书写的准确度,出现这种情况也算有情可原,但作为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高素质、高文化人群出现此类现象必须引起关注。

  (二)书写规范度

  1.笔顺的正确性

  汉字的书写过程中,起笔、收笔都非常有讲究。针对这个现象,当问及“在汉字书写过程中,你对汉字书写的顺序是否重视?54%的大学生比较重视,35%的大学生不重视,仅仅只有11%的大学生非常重视,甚至有些调查者认为:“只要能写出字,就不在乎书写的笔画顺序”。汉字的书写顺序关系到文字的科学规范性,与汉字文化的传承弘扬紧密相关,换言之,倘若不按照正确的书写顺序,汉字书写就缺少了应有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文化性。

  2.不规范用词

  网络用词时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神马是浮云”,“叶良辰必有重谢”等网络新生词,网络用词的火热在一段时间也将会成为青年大学生的口头禅,当问及“你是否经常写网络流行语或新生词”,78%的大学生偶尔写,8%的大学生经常写,14%的大学生从不写。这个调查结果着实令人担忧,虽然有些网络流行语渐渐“转了正”,甚至有些还被更新人了新华词典,但绝大多数的被大学生频繁使用的非规范用语都属于“伪文化”。

  (三)书写流畅度

  你有没有在书写的过程中卡壳或中断,书写流畅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的汉字书写能力,当问及“你对汉字的书写流畅度是否满意?”,50%的大学生大致比较满意,25%的大学生有点满意,18%对自己的书写流畅不满意,仅仅只有9%的大学生非常满意。70后、包括一部分80后还曾经与同学朋友书信来往,然而现在绝大多数的90后大学生从小到大更多的是通过微信、QQ等网络工具进行交流,作业的完成也是电子稿居多,过多频繁的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使知识的积累量和书写的流畅度慢慢处于下降趋势。

  (四)书写工整度

  古话都说字如其人,工整的书写令人心情愉悦,潦草的书写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对一个人的第一印象。当问及“你是否对自己书写汉字工整度表示满意”,9%的大学生非常满意,30%的大学生比较满意,39%的大学生比较满意,22%的大学生不满意,由于现在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大学生中存在着急躁浮夸的情绪,再加上静心临摹练字的机会越来越少,大学生书写的工整度普遍有待提高。

  三、思考总结

  通过这次调查,可以发现,大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普遍尚好,但仍有待提高。值得欣慰的是,在问卷调查过程中,同学们都非常积极地配合,并表达了对个人此方面提升的关注,可见大学生还是比较看重自己汉字书写能力的锻炼和提高的。学校可以开展专项课程或第二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大学生更需要坚持练习,不断培养良好的汉字书写习惯和能力。

汉字调查报告2

  一、调查内容:

  社会不规范用字情况调查报告

  二、摘要:

  很多人都是为了一时的方便,而把很多的字简化;或是受文化素质和习惯的影响,对文字的使用不求甚解,不规范用字,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三、调查目的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正确使用汉字是每个人的素质和社会文明的表现。在现实生活中,街头信息牌、广告标语上却有不少不规范字和错别字,这些明显的错字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所以我想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错别字展开调查,了解社会用字状况,正确引导并建议他们改正,加强规范用字的思想意识,使我们正确使用规范字,认识规范用字在文字使用中体现社会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性。

  四、调查时间

  20xx年7月12日至20xx年7月13日

  五、调查结果

  这是网上的一组数据:

  (1)社会各类不规范用字比率不规范汉字类型:

  机关企事业用字户、媒体用字、商品用字、公共场所用字。合计:

  错字比率0.5% 、1.1%、 1.2% 、2.3% 、5.1%

  简化字比率0.2% 、0.3% 、0.4%、 4.2% 、5.1%

  繁体字比率1.3%、 2.1%、 3.6% 、1.5%、 8.5%

  合计2.7%、 5.8% 、6.7%、 11.3%、 26.5%

  (2)在走访中我们的发现:

  1、在一些商店的橱窗上,有的人为了美化,引起大家的注意,把一些简体字写成繁体字。如:把“石头记”写成“石頭记”;把“代客泊车”写成“代客泊車”等。

  2、有一些人写字为了简便,写成了错别字。如:把“桂圆”写成了“桂元”,把“豆腐”写成“豆付”,把“鸡蛋”写成“鸡旦”等。

  3、错别字的高频出现。理发店广告牌上“招收徒工”的“徒”写写成了“徙”、“烟酒批发”写成了“烟洒批发”;高楼大厦”写成“高楼大夏”等。

  六、几点建议

  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国家法律的明确规定,是维护国家主权、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为规范社会用字,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用字环境,积极推进我国语言文字工作,特建议:

  1、进一步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深入人心。

  2、制定并印发《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会用字管理的通告》,以行政手段推进城区社会用字规范化。

  3、加大城区社会用字管理力度。由行政执法部门依照有关法律及规定对不规范用字单位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

  七、调查感悟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不同的字有着不同的含义,我们不能为了一时的方便,或无心之失而写错别字。这样会带来很多的麻烦。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写错别字的危害和影响。通过调查我们深刻认识了汉字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还存在着许多不规范甚至错误使用的地方。对正确使用中国文字,我们感到责任重大。汉字规范化的道路还很长,规范社会用字作为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全社会成员共同努力。我相信只要每个人都有这种意识,并切实付诸行动,就能逐步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汉字的规范化。

汉字调查报告3

  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能接触到汉,可是,许多人都会不注意、不在乎汉的一些运用,导致了写错别的后果。

  调查目的:

  为了防止汉被其他的人乱用,使其他人知道写错别的危害,对汉造成了一些什么样的不良影响,让小学生不要在日记本上写错别。

  调查人员:

  某某小组

  调查方法:

  去大街小巷各个街口,寻找一些错别,在自己的日记本中、写的文章中找一些容易写错的错,发现之后立刻改正。

  调查结果:

  1、现在有许多厂家为了赚更多的钱,便乱改成语。如:衣服店广告:“衣衣不舍”、“衣”见钟情;摩托车广告:“骑”乐无穷等。

  2、还有的人为了写方便,不费时间,便把“雪糕”写成“雪羔”;把“豆腐”写成“豆付”;

  3、有的课外书中可以称得上是错连篇,错一个又一个的出现在我们的眼前,使我们读的时候也很费劲;

  4、在我们的日记本中也找到了错,把“阻”写成“担”、“宝”下面写成“王”底;“太”写成“大”或“头”等。这一个小小的细节都可以破坏我们的好文章。

  通过这次调查,我想说:“汉是自己的祖国创造的,我们应该好好读写和记忆,如果我们不注意和认真,等将来会出现许多笑话的。假如我们连都能写错,那我们将来还能干什么呢?”所以,我呼吁大家正确使用汉字。

汉字调查报告4

  调查时间:XX年XX月XX日

  调查地点:网络

  调查目的:减少社会错误用字,提高人们的不写错字能力。

  调查资料分析:我在网络上,大街上发现有许多错别字,有的是无意写错,有的是为了更有吸引力的吸引顾客。我认为产生错别字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同音混淆:在---再;

  2、形近字混淆有:既---即;

  3、多笔少笔:胸---胸。

  为了吸引顾客的广告词也很多,大多有以下几点:

  1、某电脑广告词:码(马)到成功

  2、某网吧广告词:一键(见)钟情

  3、某蚊香广告词:默默无蚊(闻)

  4、某压力锅广告词:得力煮(主)将。

  这些错别字在我们生活中多得是,希望广大市民能少写错别字。有许多外国人正在学习汉字,不要让他们误解,以免更多人写错别字。

汉字调查报告5

  一、调查的目的

  汉字是我们的国粹,散发着艺术的魅力。但是作为小学生,我们对它却知之甚少。为此我专门做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川”字的书籍和报刊。

  2.上网浏览,了解“川”字有哪些写法,各有什么特点。

  三、资料整理

  在我努力的调查之中,我发现了“川”字也有很长的一段演变过程。首先由甲骨文“川”字出场,它的身形和流动的水一样。接下来出场的是金文的“川”字,它的样子和甲骨文差不多,只是变粗了些而已,其他没有什么变化。到了小篆,它变得有些像现在的“川了”,它不再是以前的波浪线了,它慢慢的变成了直线,也已经不怎么像水流了,像三条马路,有长有短。到了现在“川”字已经变成了一个个直线笔直端正。以前的“川”字像流动的水,现在反而不像了。不过现在的“川”不光能指水,还能指山了。

  四、研究结论

  “川”字的演变过程也能这么精彩,它经过了那么多时代,才变成这个样子。这么简单的川字也能有这么多的变化,实在是让我大开眼界。

汉字调查报告6

  一、调查目的:我们平常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生活中天天要和汉字接触。但是有多少人能正确运用呢?让我们一起走上街头巷尾,寻找错别字,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尽点微薄之力吧!

  二、调查范围:街头小巷的店名或招牌。

  三、调查方法:分为两小队分头调查,将见到的街头错别字用照相机拍下来。

  四、调查人员:华紫薇,吴安琪、叶禾、曾丽雯,杨晓琦,付情雨。

  五、调查时问:20xx年11月15日

  六、调查结果:请看我们收集的部分图片——

  七、调查分析:

  (一)为了“美观”而将一些字写成繁体,不利于人们生活中的交流。(如图1的“鲜鸡蛋”)

  (二)为r吸引人而将一些给孩子看的文字变体,对刚接触文字的小孩子是一种误导。(如图4的“幼儿”)

  (三)为了“方便”而将一砦字任意简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如图5的“对面”)

  (四)曲解成语,标新立异,对汉字的运用很不严肃。(如图2的“十全十美”和图3的“世界”)

  八、建议和措施:

  (一)利用电视、报纸.标语等媒体大力宣传,增强人们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意识。

  (二)希望有关部门对不合标准的店名或招牌进行拆除和更换。

  (三)希望有关部门进行有力的监督,杜绝不规范的汉字在公共场合出现。

汉字调查报告7

  调查时间:

  20xx年10月22日—25日

  调查地点:

  学校及附近

  调查目的:

  了解汉字不规范使用情况,增强大家正确使用汉字的意识,促进汉字健康发展。

  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都会用到汉字。可以说,汉字与我们的一切都息息相关。没有了汉字,不可想象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不尊重汉字的现象也应运而生。这种现象不仅会损坏我们城市的文明形象,更严重的是还会影响汉字的健康发展。为此,我们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了社会用字调查活动。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不规范使用汉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由于读音相同而用错

  比如把“进”写成了“近”,把“珍惜”写成了“珍稀”。出错率最高的是“的”、“地”、“得”这三个字。应用“的”写成“地”;该用“得”写成“的”。我们小组共十个人,有九个人的日记里都有用错这三个字的问题。

  二、由于字形相近而写错

  比如把“席”写成了“度”,把“期望”写成了“欺望”。我们教室后面的黑板报上,就把“虚心使人进步”写成了“虑心使人进步”。

  三、由于粗心而多笔少画

  比如在“武”字的斜钩上多写一撇,在“具”字的里面少写一横。像这样由粗心造成的错别字还有很多。在我们学校门口,有个卖蛋卷的,他就把八笔的“卷”写成了九笔,变成了一个不伦不类的字。

  不调查不知道,一调查我们才发现,用错写错汉字的现象很严重。所以我提议,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宝贵遗产,我们应该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爱护每一个汉字。正确书写汉字,规范使用汉字,这是一件人人有责的事,希望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行动起来,为净化汉字做出最大的努力。

  正确的汉字是中华儿女的象征。可现在却出现一些滥用繁体字、滥用词语、滥改词语滥用谐音字的商贩。

  早上,我去买书时看到一个名叫缘来饰你的饰品店,其实想这样那样乱用词语的还有很多,例如:用玲珑踢透的宣传标语行容某球鞋;用骑乐融融的宣传标语形容某牌自行车;用充气斗牛的宣传标语形容某牌气枕。这不仅使中华汉字面目全非,还对教育下一代造成一定影响。

  有个二年级小孩儿写了这样一段话:

  早就听说收集邮票是一件骑(其)乐融融的事,听说街上有个邮票展览,我和妈妈信(兴)高采烈地去餐(参)加活动。街上车死(水)马聋(龙),人来人望(往)。

  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样的片段竟然出现在某日报上,这种纵容是使得的让非正确汉子在小孩子脑海里变为正确汉字的主要原因。我还发现在一些高中的学生也在使用错别字,这些错别字也是儿时留下的伤痕。而这些写错别字的学生有的还丢弃学业去开办幼儿园,用那些儿时的伤痕去教育下一代,下下代。这样的话,汉字、词语将完全瘫痪,语文课程也将封闭。还有的人说先学英语,再学语文,因为英语很重要,我要劝你们一句:自己国家的语言都搞不明白,学习外语又有什么用呢?

  一个国家的语言代表这个国家的根基;一个民族的语言表达这个国家的智慧。如果一个国家失去语言,那么这个国家将会垮掉;如果一个民族失去语言,那么这个民族将会消失。

  让我们携起手来,保卫我们的语言吧!保卫我们即将失去的语言吧!否则国家将会垮掉,民族将会消灭。

汉字调查报告8

  调查时间:

  XX年xx月xx日

  调查地点:

  网络

  调查目的:

  减少社会错误用字,提高人们的不写错字能力。

  调查资料分析:

  我在网络上,大街上发现有许多错别字,有的是无意写错,有的是为了更有吸引力的吸引顾客。我认为产生错别字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同音混淆:在---再;

  2、形近字混淆有:既---即;

  3、多笔少笔:胸---胸。

  为了吸引顾客的广告词也很多,大多有以下几点:

  1、x电脑广告词:码(马)到成功

  2、x网吧广告词:一键(见)钟情

  3、x蚊香广告词:默默无蚊(闻)

  4、x压力锅广告词:得力煮(主)将。

  这些错别字在我们生活中多得是,希望广大市民能少写错别字。有许多外国人正在学习汉字,不要让他们误解,以免更多人写错别字。

汉字调查报告9

  调查人员︰黄叶潮

  调查时间︰20xx-11-19至20xx-11-21

  调查时间︰作业本、账单、小路旁的小店等

  调查目的︰了解社会用字的规范性,使人们更好使用汉字。

  调查过程︰在调查时间里,我翻看了自己和弟弟的课堂作业本作文本。发现了许多的错别字。如我以前作文本上的食,我居然把最后一点写成了捺。在弟弟的本子上更是有错字浮现。比如“琴”他就多了一点﹔今天的“今”多了一笔变成了“令”﹔连最简单的“仁”也写成了“伫”。

  这错误还不只发生在我和弟弟身上,连已成年的爸爸也难逃厄运,在账单中爸爸就因为不认真,太快吧“元”写成了“无”。

  后来,我在一条小路上散步,发现一间化妆品店的店名为“天天向尚”我仔细一想,不对吧,应该是“天天向上”才对!我心想︰“这个老板真是坏,要是粗心写错可以勉强原谅,你如果为了利益写错,必须禁止。我要有一间这样的店,我就不会这样取店名,只要你的东西好自然有人会买。”

  调查分析︰这次调查,我总结出这样一些写错字的原因︰一.粗心大意,多笔少画!二.用字不规范,一些商家为了招了更多客人将成语乱写。如天天向尚(其为“上”)

  调查建议︰同学们,我们要少写错别字,或不写错字。为了更好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大家都应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汉字调查报告10

  调查原因:

  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能接 触到汉字,可是,许多人都会不注意、不 在乎汉字的一些运用,导致了写错别字的 后果。

  调查目的:

  为了防止汉字被其他的人乱用 ,使其他人知道写错别字的危害,对汉字 造成了一些什么样的不良影响,让小学生 不要在日记本上写错别字。

  调查人员:

  某某小组

  调查方法:

  去大街小巷各个街口,寻找一 些错别字,在自己的日记本中、写的文章 中找一些容易写错的错字,发现之后立刻 改正。

  调查结果:

  1、现在有许多厂家为了赚更 多的钱,便乱改成语。如:衣服店广告: “衣衣不舍”、“衣”见钟情;摩托车广告:“ 骑”乐无穷等。

  2、还有的人为了写字方便 ,不费时间,便把“雪糕”写成“雪羔”;把“ 豆腐”写成“豆付”;

  3、有的课外书中可以 称得上是错字连篇,错字一个又一个的出 现在我们的眼前,使我们读的时候也很费 劲;

  4、在我们的日记本中也找到了错字 ,把“阻”写成“担”、“宝”字下面写成“王”字 底;“太”字写成“大”或“头”等。这一个小 小的细节都可以破坏我们的好文章。

  通过这次调查,我想说:“汉字是自己的 祖国创造的,我们应该好好读写和记忆, 如果我们不注意和认真,等将来会出现许 多笑话的。假如我们连字都能写错,那我 们将来还能干什么呢?”所以,我呼吁大 家正确使用汉字。

汉字调查报告11

  一、研究性学习开展的背景

  背景说明:汉字的产生及发展时间非常长,因此有很多演变以及不解之谜。我们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五年的语文知识了,认识了多少的汉字,但是有很多汉字中蕴藏的内涵我们还是不很清楚。因此我们需要进行多方面的了解。

  课题的意义与价值:汉字历史悠久,因此不仅在我们的国家文字的发展过程中有很多的不解之谜,并且对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文字产生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在我国的文字发展过程中,也有很多变迁产生了很多有意思的变化。因此,对我们的祖国文字进行更多地了解调查,能够有更为深入的了解会更有兴趣。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

  (一)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文字的起源、发展和变化的了解,更深入地对文字的内涵有所了解,能够更好地认识到文字的作用,掌握文字的一些扩展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经历研究的过程。

  (2)学生通过研究活动培养自主能力和收集、整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3)学生通过和小组同伴的协作互助经历合作学习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身边的文字,培养对汉字的学习兴趣。 (2)指导学生科学认识生活中的各种文字。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专题学习面向的对象为五年级的学生,学生有了初步的上网搜集信息进行学习的能力,具有一定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对新事物和新知识有着较强烈的求知欲望,特别是对生活中的汉字有着浓厚的兴趣。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本专题学习的主要主要通过学生通过网络查询汉字的起源、发展、演变过程,而且还能通过学生对于收集的信息进行筛选、小组内互相沟通讨论,理解这些领域中汉字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1.推荐研究方法

  文献调研法:通过搜索网络和图书报刊、杂志等资源,进行文献学习。2.推荐研究步骤

  (1)第1~2周,信息收集阶段,通过各种新渠道了解有关生活中汉字起源和演变的情况。

  (2)第3~7周,小组组织一个有关文字知识的专题讲座,由小组中推举同学主讲。

  3.学习进度安排

  (1)第1周,组成小组,提交活动设计方案。

  (2)第2周,开始自主活动。

  (3)第3~4周,综合实践研究实施阶段。

  (4)第5周,综合实践总结阶段,撰写汉字起源、汉字发展、谐音趣闻等专题报告。

  (5)第6周,综合实践汇报阶段。

  (6)第7周,评价和反思阶段。

  4.成果要求

  在本学期的综合实践学习中,每个小组都要提交下面的作品:

  (1)实施计划:以Word文档形式提交。

  (2)开题报告:演示文稿。

  (3)活动计划和活动报告:以Word文档形式提交。

  (4)结题报告:演示文稿、小报。

  (5)知识讲座:“有趣汉字”的主题讲座。

  5.评价方法

  以过程性评价和定性评价为主。

  五、资源设计

  1.根据主题教师提供的`资源:

  (1)文字领域的老师及相关人员。

  (2)电脑、网络等技术支持。

  2.学生自行准备的资源:

  (1)照相机、摄像机、电脑等记录设备。 (2)文献性杂志、生活杂志等资料。 (3)必要的基础知识学习。

  六、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七、总结提高

  在专题学习结束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评价分为教师评价、小组长评价、小组组员互评、个人自评等方面。教师要对本专题学习内容和各项目标完成情况加以总结。

  具体评价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参与综合实践活动专题学习的态度和积极性;

  (2)专题知识的掌握程度;

  (3)研究方法和策略是否得当;

  (4)各项成果是否如期保质完成;

  (5)创造性见解的提出。

汉字调查报告12

  一、调查背景

  汉字是中华文化延续进步的根本,而对于中学生来说,正确的书写尤为重要。《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求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强大势力和一些学校不重视学生书写能力的培养,写字情况及其效果不尽人意,走进教室,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写字时脑袋歪着、本子写着、手捏着笔尖、眼贴着桌面,姿势及不正确;翻开作业本,有的笔走龙蛇、龙飞凤舞,似秋风咋起,吹乱一地稻草;错别字在学生的作业本中随处可见,特别是作文时更突出。作为中学生连一些基本的常用字都弄不清楚。种种原因,使中学生在规范汉字书写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字迹潦草、不整洁、错别字太多等等。

  二、调查内容

  1、字迹潦草的原因。

  2、如何规范写字。

  3、对规范些的看法。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对200多学生进行了问卷,情况如下:在校时间经常动手写字的占59%,偶尔动手的占15%,老师布置作业了才写的占26%;坚决反对写错别字的占22%,认为情有可原,有事难免会犯点小错误的占78%;认为整体上写字字迹工整程度一般的占96%;很工整的占4%;认为写字时出现错别字的占70%,很少出现错别字的占30%;学生认为导致写汉字字迹潦草的原因是写字态度马虎的占85%,汉字难写,书写效率低的占11%,习惯用电脑打字的占26%,汉字书写能力规范化不受重视的占67%;学生认为写字字迹潦草对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负面影响很大的占30%,较大的占56%,一般和较小均占7%;当写字遇到不会写或有疑问的字时,查字典后再写的占74%,用电脑(手机)查证在写的占85%,问身边的人后再写93%,不查不问,写下有疑问的字的占4%;如果学校采取措施对中学生写字行进规范要求,学生认为经常举办书写比赛的占19%,开设书法课的占81%;学生认为规范书写汉字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延续意义重大,见证了华夏语言文体的艺术美的占89%,意义较大的占11%。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不难看出:大部分学生经常动手写字,反对写错别字,但由于平时作业量大字迹工整程度不够,字迹不工整有情可原,作文时出现错别字的占多数,这与学校不重视规范书写能力有很大关系。根据《中学语文新课标》中学应开设书法课,传播和延续民族文化。

  四、应对策略

  充分利用语文课时间指导学生写好汉字,布置作业时,减少作业量,要求学生规范书写每一个字,掌握所学汉字,从头练起,规范写字姿势,搜集名家作品欣赏,或请相关老师讲座,让学生对写字感兴趣,定期进行书法作品竞赛,对优秀作品予以奖励,并把作品展出,让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建议学校开设书法课,专业老师任课,系统训练,提高学生规范书写的能力

汉字调查报告13

  一、调查背景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中也提出,要求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强大势力及一些地方和学校在写字教学上重视的程度不够,写字教学的状况和效果有些不尽如人意,走进写字课堂,不难发现有许多学生脑袋歪着、本子斜着、手捏着笔尖、眼贴着桌面,姿势极不正确;翻开学生作业本,有的笔走龙蛇、龙飞凤舞,似秋风乍起,吹乱一地稻草;有的或大或小、参差不齐,如丘陵起伏、重山叠嶂;有的胡涂乱抹、错字连篇,像黑云翻墨,书写极不规范。而且,一直以来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思想观念上对写字教学重视不够,没有摆正写字在语文教学中的位置,应试教育现象的存在,使得写字教学被忽视,信息化社会的来临又使现在的小学生刚开始学习就步入了少纸、无纸时代。种种原因,使小学生在汉字书写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诸如:执笔方法不科学,坐姿不正确,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等等。

  二、调查内容:

  1、调查我校八年级学生写字执笔姿势的现状。

  2、家长对写字教育的认识。

  3、教师对执笔方法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三、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法

  (1)设计《药惠中学八年级学生写字教育》问卷调查表,对我校八年级32名家长进行调查

  (2)设计《教师写字教学情况》问卷调查表,对我校54名教师展开调查

  2、现场调查法

  在我校7~9年级中,每年级随机抽取2个班进行调查:在学生写字的自然状态下,经过仔细观察,对学生各种错误的执笔姿势加以归纳分类,制定标准化的观察记录卡片,多次观察后加以记录,收集学生执笔姿势状况的第一手资料。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1、家长重视孩子的写字教育

  问卷调查显示95.6%的家长认为在电脑日益普及的今天,孩子写一手好字还是十分必要的,64.7%的家长认为自己孩子的执笔姿势不好,只有24.9%的家长多次对孩子的写字姿势、方法进行指导。为什么意识到写字问题却缺少指导呢?因为只有11.3%的家长认为自己有能力指导好自己的孩子写好字。其他一些调查信息显示大部分家长自身对写字的一般常识了解不够,对正确的执笔姿势没有清晰的认识,对自己的书写水平不满意,导致他们没有信心和能力指导自己的孩子写好字。64.9%的家长认为学生写好字主要取决于学校老师的指导。

  2、学生执笔姿势错误率很高

  表2学生错误执笔姿势调查统计表

  指标

  人次

  比例

  手腕扭曲

  49

  7.69

  手指抓抱笔杆

  66

  10.37

  手指屈卷掌心

  381

  59.70

  执笔太竖

  36

  5.69

  执笔太低

  262

  40.96

  抽查结果显年级学生执笔姿势错误率高打77.3%,学生错误执笔姿势的主要表现形式依次是手指屈卷掌心、执笔太低、手指抓抱笔杆、手腕扭曲、执笔太竖。学生执笔的错误姿势表现形式往往不是单一出现的,而是几种一起出现的。

  调查中还发现学生执笔的正确率并未随着年级的增高而提高。这说明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没有注重写字姿势的教育,没有一贯的要求去指导学生的执笔姿势。而学生由于要写大量的作业,为了追求速度,无暇顾及执笔姿势正确与否,以致有些正确的姿势也开始慢慢变型。据笔者的跟踪调查,小学生要养成正确的执笔姿势至少要两年以上的时间,且需老师、家长、学生共同的努力。

  3、教师缺乏有效的指导方法和持之以恒的决心

  对我校45位教师的问卷调查,以下是几个调查问题的比例:

  对学生明确写好字重要性的83.6%,自己执笔姿势好的35.7%,写字好的占14.8%,有能力指导学生写好的67.9%。

  经常指导写字姿势的28.4%,学生写字不好主要是缺乏指导造成的32.8%,太早学习造成的58.1%。

  以上信息显示我校教师在观念上是重视写字教学的,但由于日常教育教学任务繁忙,大部分教师指导能力的不够,导致在日常教学中不会经常关注和纠正学生的执笔姿势。有的教师平时提醒学生的书写姿势只停留在:“三个一”上,即眼睛离纸面一尺,胸口离桌沿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对执笔的手型不做指导。学生的错误姿势很难纠正,且极易反复,教师缺乏持之以恒的决心。

  五、应对策略:

  1、重视正确执笔姿势的养成

  在八年级的学生中,有一大部分已经形成了错误的执笔姿势和书写姿势,要纠正这一错误是很困难的。这时教师应强化这方面的训练,教给学生正确的执笔、写字的姿势,让学生记住顺口溜,头正,肩平,臂张,脚分开,“三个一”要求记心上。这里的“三个一”是指笔尖离手一寸,眼睛离书一尺,身子离桌一拳。利用教学挂图让学生对照检查自己的姿势,逐渐形成习惯。正确的姿势一旦形成,会使学生受益一生。我们还让学生牢记“执笔歌”,利用指托规范学生的执笔姿势。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正确的执笔与书写姿势。同时,学生也做到了充分的心理准备,用认真的态度去练字,使学生能树立“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

  2、提高教师的书写水平和教学能力

  俗话说“字如其师”,勿庸质疑,教师的写字水平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个写字好的老师也往往会更加注意学生正确写字姿势的培养。学校要请书法老师对其他教师进行定期培训,提高教师的书写水平。语文教研组可将正确的执笔姿势的养成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提高教师重要性的认识,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3、提高家长的重视程度,督促子女养成正确的执笔姿势

  教师要利用家长会向家长讲明执笔姿势和写好字的关系,提高家长的重视程度。要让家长明白家庭教育一对一的优势,学生在家中要写作业时,家长要密切配合,时常提醒子女注意执笔姿势的正确性,手把手纠正其错误姿势。

  4、营造良好的班级写字氛围,引导学生互帮互学

  国外有研究表明,对儿童影响最大的人依次是父母、同伴、老师。教师可把班里写字好姿势又规范的学生作为榜样,让他们去当小老师,动员全班的力量对同学的执笔姿势进行监督。教师要经常进行“看谁写的好,看谁姿势正确,看谁进步快”的写字比赛,使学生人人争当上游。

汉字调查报告14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汉字的数量很多,总数约6万个,常用字约6000个。汉字有悠久的历史。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汉字,是距今3400多年前的甲骨文,它们已是很成熟、很发达的文字。据科学家推算,汉字的历史有5000年左右。

  汉字,就是记录汉语的文字。它是我国各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国家统一的象征,中华文化的瑰宝。

  我们国家幅员辽阔,各地方言复杂,分歧很大,而汉字是超方言的,它打破了地域的局限,为不同地域间的交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汉字适应汉语的特点,记录和传播了汉民族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保存了大量的文化遗产。今天,汉字在信息处理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人们可以在电脑、网络上直接使用汉字处理和传输各种信息,从而显示出它的强大的生命力。

  汉字不同于英语、俄语等拼音文字,它是一种形、音、义相结合的独特的文字体系。也就是说,一个汉字不仅有一定的形体,有一定的读音,还往往能直接体现一定的意义。因此,我们说汉字是一种意表文字(也有人称意音文字)。

  从字形上说,汉字是一种方块文字,是通过横、竖、撇、点、折等各种不同的笔画构成的。从形体看,汉字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独体字,一类是合体字。

  中国文字的发展,经过秦统一中国后,连续对汉字进行简化、整理,使汉字逐渐走向规范化。汉字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古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四个阶段的演变过程。其中,篆书又有大篆、小篆之分;隶书则有秦隶、汉隶之别。由此可知,历史上任何一种新的字体,都是经过长期演变逐渐形成的。总体来说,楷书形成後,中国文字已基本定型。

  文字不仅是中华文化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一种灿烂的文化。但在历史发展的潮流中,人们对中国文字传统的写法有所改造,产生了所谓的“现代字”,也就是错别字,这种轻易的“改写”,使得中国文字失去了她原本的韵味。平时,有很多人为了一时的方便,而把很多字简写;或是不会写的,就用另一个同音的字代替原本的字,这样就可能使原来的句意改变了。

汉字调查报告15

  调查原因: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能接 触到汉字,可是,许多人都会不注意、不 在乎汉字的一些运用,导致了写错别字的 后果。

  调查目的:为了防止汉字被其他的人乱用 ,使其他人知道写错别字的危害,对汉字 造成了一些什么样的不良影响,让小学生 不要在日记本上写错别字。

  调查人员:某某小组

  调查方法:去大街小巷各个街口,寻找一 些错别字,在自己的日记本中、写的文章 中找一些容易写错的错字,发现之后立刻 改正。

  调查结果:1、现在有许多厂家为了赚更 多的钱,便乱改成语。如:衣服店广告: “衣衣不舍”、“衣”见钟情;摩托车广告:“ 骑”乐无穷等。2、还有的人为了写字方便 ,不费时间,便把“雪糕”写成“雪羔”;把“ 豆腐”写成“豆付”;3、有的课外书中可以 称得上是错字连篇,错字一个又一个的出 现在我们的眼前,使我们读的时候也很费 劲;4、在我们的日记本中也找到了错字 ,把“阻”写成“担”、“宝”字下面写成“王”字 底;“太”字写成“大”或“头”等。这一个小 小的细节都可以破坏我们的好文章。

  通过这次调查,我想说:“汉字是自己的 祖国创造的,我们应该好好读写和记忆, 如果我们不注意和认真,等将来会出现许 多笑话的。假如我们连字都能写错,那我 们将来还能干什么呢?”所以,我呼吁大 家正确使用汉字。

【汉字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汉字调查报告07-22

关于汉字的调查报告07-27

汉字的文化调查报告11-27

关于汉字的调查报告07-27

汉字调查报告07-27

汉字书写调查报告07-23

汉字调查报告15篇07-27

关于汉字的调查报告7篇07-28

语文汉字调查报告范例11-29

关于街头汉字错别字的调查报告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