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读后感

时间:2023-02-09 10:59:31 成长感悟 我要投稿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读后感(12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读后感(12篇)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读后感 篇1

  在文明的进程中,人类创造了日益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绚丽多姿的精神文明。中华民族以自己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明,为人类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长河源运流长,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贡献了众多改变世界的发明创造,在天文.数学.农学.医学和人文科学等的许多领域,都参引领世界,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这一本书记载了中国是个文明古国,我们要怎样做个文明的人。看了着本书,我觉得我们要文明,要做一个好孩子。首先我们要有礼貌,也要有好习惯,要维持祖国的良好形象就要从小事做起,也要维护自己的'形象;而且我们还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祖国的栋梁之才,为祖国献力;当然,还要尊重身边每一个人,不能取笑别人,更不能骄傲,要虚心的向别人请教;最重要的是,要对爸爸妈妈好,不要让他们操心,也要好好对待老师,有的时候家长和老师会严厉地要求我们,但那时为了我们好;不光要做到这些,还要诚实守信,答应别人的是就一定要做到,做不到就不要答应;还有在公共场合不能大声喧哗,更不能随意践踏花草.随地吐痰;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勤俭节约,不要浪费每一分钱,要知道,这些钱是父母辛辛苦苦的赚来的。从小,我们就要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要爱护地球,地球只有一个。要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文明的好孩子。

  读了这本书,我知到了文明的重要性,所以,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做个讲文明的好孩子,但要做到这些确实不容易。我们一起向目标奋斗,一起创造美好的明天吧!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读后感 篇2

  读了这本书,我感触很多。中国,向来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曾被列入“古代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并且至今只有中华文明是被继续流传下去的。

  中华文明中包含着“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等历史悠久的古代文化。从“三皇五帝”那个年代起,中国的传统文化的.香火就开始源远流传。人们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制造出了一件又一件伟大的发明。如编织术、汉字。名气最大的要数那“四大发明”了: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造纸术。当然发明可不是古代的“专利”,现代也有,而且更多。如火箭升空、机器人等高科技发明。可无论发明的再多,也无法抑制死神的到来。可却有一样东西,是人类最基本的一种情感,却可以让死神望而却步,那就是——爱。

  从古到今,爱都没有改变过。无论是哪个时代,爱都是一样的。爱有很多种类,如父爱、母爱等。可却都有一个特点:都是无私的、纯洁的。为什么当火灾发生时,父母会不顾一切先去救自己的孩子?为什么地震发生时,已经出来的老师还要冒着死的危险去救学生?那都是因为爱。爱,能改变世界。

  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爱,永远不变。爱也是一种美德,让我们去爱别人,那样,别人也会来爱我们。就不会有战争、杀戮了。也许这才是这本书真正告诉我们的吧。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读后感 篇3

  《文明美德 伴我成长》是我们小学生的良师益友,它不仅净化了我们的心灵,而且让我们懂得了许多人生的哲理。书中一个个感人的小故事,就像一杯杯纯美的甘露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书的内容丰富,涉猎面广,从不同主题、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不同人物,来说明一个相同的.道理——那就是,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和义务把祖国的文明美德传承并发扬广大。书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就是不同时代一面面旗帜。他们虽平凡,但是他们却彰显中华民族文明美德的大精神。如:二十多年住深山,呕心沥血办林场,坚持“献给家乡满山绿”的杨善洲,勤俭节约的辽宁鞍钢炼铁总厂劳模——范孟泰,“苦难不毁信义”的诚信老爹——吴乃宜……

  这一个个的朴实故事,无一不让人感动,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华夏民族文明美德的真谛。他们是我们心中一面面镜子,时刻提醒着我们记住自己是祖国的未来,要继承和发扬祖国的文明美德,做一个文明守信,乐观向上的阳光少年。 荀子说过:“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这则古训流传百世,时刻警示我们文明礼仪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人类的发展离不开文明,社会的进步更离不开文明。文明是个人、家庭、社会精神风貌的展示。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与文明牵手,同美德共进,这是历史给予我们的荣耀,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让我们携手共进,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中华美德。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读后感 篇4

  寒假期间,老师布置我们读《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这本书,它使我深有感触。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尊重每一个人这个篇章。

  我相信: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友好的动作,都能够表现出我们对他人的尊重。同学之间相互帮助,不取消戏弄,这是对同学的尊重;上课专心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这是对老师的尊重;在家里帮父母做家务,不让他们操心,这是对父母的尊重;在食堂就餐后,把椅子和餐具放整齐,这是对食堂工作人员的尊重……

  得过诺贝尔奖的德兰修女,一次走在路上,被一个乞丐拦住了路,乞丐说:你是咱们“穷人的圣母”,我想把我今天仅仅讨到的二十九分钱给你,来表达我的心意。德兰修女会得到四亿多美元的善款,所以他们根本不缺钱,这二十九分钱对她来说,只是微不足道的。

  很多人都会想:这二十九分钱有什么用,我才看不起这点钱呢。可德兰修女最后却诚心诚意、恭恭敬敬地收下了这二十九分钱,还给了乞丐晚饭吃,这时拘谨的乞丐笑了。这是德兰修女对一名穷苦乞丐的尊重,我也觉得穷人虽然穷,但是也值得我们去尊重。英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将领威灵顿公爵就发现赞美是一种力量,我们要学会多发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不能老在背后觉得他这不好,那不好的。所以平时要多赞扬人,少批评人。

  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要注意礼貌用语,在早上上学时,看见同学和老师,应该说声早上好;在你伤害了别人时应该说声对不起;放学时应该对同学说声再见。这些虽然是生活中的一个个小事,但这样说一声简单的话语,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

  新的道路已经展现在我们眼前,下一步就是要靠我们顽强地走下去,让我们一直与文明美德手拉手,结伴向前走。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读后感 篇5

  说起文明美德,你会想到什么?想到孔孟圣贤?想到四大发明?想到忠勇爱国的将士们?还是想到乐于助人的故事?

  从我记事起,奶奶就是病着的,而且常常卧床不起。她和大伯住在乡下,日常生活都由大伯照料。虽然我和爸爸常去看望奶奶。但每一次时间都很短暂。

  有一次我问大伯:“让奶奶去我们家住吧。”大伯说:“我习惯了,离不开你奶奶,你爸妈太忙了。”

  年复一年,每一次和大伯说话,他笑得都那么爽朗。好像千斤担子也压不弯他的脊梁。一样种地,一样照料奶奶,只是他的头发白得很快,人也消瘦。我总想给他打个比方,显示他高尚的人格,总也找不到最合适的。因为他有太阳的热烈、山峰的.坚毅、海洋的广阔、骆驼的忍耐……

  或许我打小就勤奋好学,跟我的大伯有关。每每累了烦了不想学了,想起他我顿觉羞愧,则又认真起来。

  在我看来,人类提倡文明美德,是要让人人都有幸福感,而孝敬长辈则是最重要的,你想想,一个人连父母都不孝敬了,你敢和他共事吗?

  我的生活很平淡,没有什么感天动地的故事可谈。而我的大伯——一个普通的农民,用他的生活告诉我:文明美德就在每个人的身边,只是你愿不愿意拥有罢了。

  今天是母亲节,大伙不要抱个作文题目苦思冥想了。给妈妈倒杯水,帮妈妈干点家务活。文明美德,你也有。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读后感 篇6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叫《文明美德伴我成长》。它给我很大的启发,让我终身受益匪浅。

  文明,如果一个人没有了文明,你将会没有朋友,没有人会理你。

  说到文明美德,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在路上有一位父亲带着妻子和小女儿骑着车子,一不小心,把鞋弄掉了,而你在那里看到了也不说一声,难道这是文明的做法吗?

  这里我不想过多的举伟人的例子,因为这很容易令大家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文明礼仪只是伟人、名人才具备,那么我们将无需对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认为即使践行了文明的要求,也并不因之成为伟人、名人。我们不但要有讲道德的大人物,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众。

  一个国家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在清朝的时候,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公开场合,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被美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这是一个不遵守社会文明的历史教训。

  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

  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大的不说,只看看过马路这样的小事。

  只要亮起红灯,纵使马路上一辆车都没有,外国人绝不会过马路,他们认为这是必须遵守的公共文明。试问,在如此的氛围中,有谁会肆无忌惮的闯红灯呢?这就是社会氛围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们不是从自身做起,这个社会氛围又从何而来呢?

  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文明美德,伴我成长!明天会更加辉煌!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读后感 篇7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这本书用触动人心的语言,为我们诉说了一个个必守的文明礼仪。

  翻开书本,映入眼帘的是一道道黄埃滚滚,宏伟壮观的历史长河,河边树木葱茏,藤萝摇曳,绯红的天空在倾听着这历史长河的倾吐,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历史的轮廓,让我们了解儒、墨、道、法四大家;也让我们了解“一诺千金”的典故。在认真阅读时,我们还知道了一句谚语:“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让我们了解一个人,要重诺言、讲信用,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我们不能虚伪欺诈,要做一个忠诚正直的人。诚和信是分不开的,只有你做到了“诚”,别人才会给予你“信”。记得妈妈曾说过:“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这就是妈妈在我稚幼的心中留下的第一道是非刻痕。

  从古到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与不屈不挠的气节分不开的,有如青竹,韧而坚 、柔而立。我们应一直形成屏障,来捍卫祖国的传统美德。在一个个动人心弦的事例中,我明白了身边的.楷模、伟大领导人不是仅凭才学就能当上的,是什么?是诚信!是一路的艰苦卓绝!当然,也是心灵的美好。当代比的是什么?不是金钱!不是势力!是才学!是人品!

  初夏秋冬、骄阳寒悲,文明美德总是和我们一起度过。东南西北,天涯海角,无论它在哪儿,我们总能“用心”触摸,文明美德,它活在我们言行里;文明美德,它活在我们举止里;文明美德,它活在我们谈吐里,当然也可以深深烙在我们的心里……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读后感 篇8

  “人之初,性本善。”人自幼起就是善良的。在我眼里,人就像一张白纸,开始一尘不染,之后,陋习与不文明、不道德开始渲染纯洁的人类,有些便成了黑乎乎的脏纸……所以,道德是人之本,人,只要有了像橡皮一样的文明礼仪和道德,就可慢慢擦净陋习……《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这本书,他就如灵丹妙药般,会让人懂得文明礼仪,让人不做损人利己的事,做一个五好的合格小公民!

  这本书分为十五课,每课都讲了一些善人善事,文明美德。有名人名言强调主题;也有可以了解到伟人事迹的“故事会”;有大家可以互相交流的“说一说”;也有要求做到的“礼仪卡片”。这些板块很好地衬托出一个美丽的`主题。第一章节,讲了我们伟大的祖国的悠久历史和文明;第二章节,仪态端庄,待人礼貌等道理也传授给了我们……书的内容多彩多姿,意味深长,读起来会让人感悟到许多做人的真理……

  中华文明是我们共同的骄傲,共有的财富,是抹不去的生命“痕迹”。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是中华文明的受益者、承载者、传播者。我们有义务弘扬中华文明,使它熠熠生辉,发扬光大。平时,或许我们并没有将道德看得这么重,平时随随便便,不放在心;有时便可能会顶撞父母,粗话满口,将人为德行置于脑后,无计与事。这时,便需一种警示的力量来告诫你,劝告你,这本书,就是你平时文明言行的保镖,时刻提醒你,让你铭记在心。我和任何读友,一定有同感。我希望,文明美德的力量能推动中国的顺利、快速进步!

  同学们,在此,我极力推荐这本书,就让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传承文明,践行美德,让中国这个文明大国更加富饶!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读后感 篇9

  前些日子,我无意间得到了《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这本书,当我仔细慢慢品味这本书时,我发现我又懂得了许许多多,身心久久无法平衡。

  中华文明是我们共同的骄傲,是我们炎黄子孙的荣耀,是无法抹去的生命“痕迹”,而我们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就要共同维护我们中华五千年的文明,让中华文明的光辉洒在地球的角角落落,让人人都瞻仰它。

  古人用自己的勤劳勇敢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而如今人们却渐渐淡忘了文明礼仪这个词语,处处使用着不文明的语言,那是因为人们不知道使用文明语言的快乐,如朋友见面说声你好,各自离去的时候说声再见,做错事时说声对不起等等。短短的几个词语,短短的一个问候,都能看出一个人善良的心灵,让这些礼貌用语像空气一样充满我们身边,嗅进空气的清新,让空气的清新走进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天天拥有好心情。

  微笑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常言道:笑一笑,十年少。微笑对我们有着无穷的魅力,即便那是短短的`一瞬间,也可以让它成为永恒。

  微笑也是甜蜜的,当朋友低落时,一个自然的微笑就能把朋友从低谷拉出来。拉近彼此的关系,让朋友也能感受到你那种发自心底的爱。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这本书告诉了许许多多的哲理,我觉得社会应该要多多使用文明语言,多注重文明礼仪,让一只只可爱的雏鹰更好的成长,送给他们更美好的蓝天!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读后感 篇10

  这个寒假,我读了《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这本书,其中,深有感触的就是第8课,《尊重每一个人》。

  对人不尊重,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这是惠特曼写的一个名言,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只有人人互相尊重,才能成为和谐的一家人。

  下面是一个感人的故事:《29分钱的捐款》德兰修女独自一人行色匆匆地走在印度加尔各答贫民区脏乱的街道,她创建了仁爱传教修女会,还获得了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突然一个乞丐不好意思地拦住了德兰修女,给了她一日的心血和汗水——29分钱。这29分钱对于有4亿多美元善款的仁爱传教修女会来说是微乎其微的,但这29分钱里充满爱心。德兰修女给了他面包和水,并恭恭敬敬地收下了那29分钱。当收下钱时,乞丐笑了,笑的那么开心,那么满足,那么灿烂。这就是有爱心的`乞丐,和捍卫人的尊严,尤其是弱者的尊严,被誉为“穷人的圣母” ——德兰修女。

  穷人没有钱,没有地位,但不缺少互相帮助和体谅的爱心。这正是穷人的伟大之所在。只有愿意的话,我们每一个人,即使是一个卑微的乞丐,也可以对他人献出爱心,对他人有所帮助。

  如果我们中国人,每人出一元钱就会有13多亿元,这是一个多大的数目呀!让我们行动起来,献出自己的爱心,让爱传递下去。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读后感 篇11

  读完《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这本书,我掩卷而思:自古以来,华夏民族就崇尚礼仪,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该如何肩负传承文明,践行美德的责任?

  文中体现尊敬师长、孝顺父母、热爱生活、无私奉献等一个个生动而鲜活的事例在我的脑海中一幕幕地闪过,其中《29分的捐款》这个事例更是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头,从此,我知道了:尊重,也是一种美德。‘传承文明,践行美德’先从尊重他人做起!”我暗暗对自己说。尊重他人从身边做起,从尊重父母开始。这时,我的脑海中浮现令自己感到羞愧不已的一幕:记得前不久的一个早上,妈妈早早起床为我做好了泡饭和一些可口的小菜。可我因为晚起了几分钟而手忙脚乱。洗漱完毕,我二话不说抓起书包就往外冲。妈妈在一旁焦急地说着:“孩子,别急,吃了饭再走!”而我却两眼一瞪,不耐烦地说:“都是你,什么不早点喊我起来,现在来不及了,吃什么早饭呢。”说完头也不会地冲出门外。我想:当时妈妈心里肯定很难过吧!如果时间能回到过去,我一定会尊重妈妈为我辛苦的.付出。即使真的来不及吃妈妈准备的饭,我也会轻轻地说:“妈妈,早餐肯定很美味,对不起,要辜负妈妈的心意了,我必须马上去学校。”不仅如此,以后我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每天上学前跟父母道别,放学后更父母报平安。这看似一件件的小事,无不体现着对父母的尊重。我想,每个父母都喜欢这样被自己的孩子尊重的。当然,这样的事举不胜举,尊重父母的劳动果实,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试想,一个人连父母都尊重,何谈尊重他人,当然,也无法获得别人的尊重。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读后感 篇12

  当我读完《文明美德伴我成长》整本书后,我被他们那动人的情景给深深地感动了。些真实的故事,是多么的感人啊!他们不仅教会了我无数哲理,还告诉了我应该怎样做人……这本书,仿佛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其中,我最喜欢里面的一篇《天堂里,您还是老师》的故事。

  20xx年5月12日,遇到了一场地震,剧烈的崩塌吞噬了平静的校园,张家春正在给初二(1)班的同学上物理实验课,突然,地震降临,张老师为同学们的生命用自己魁梧的身躯顶住了门框,让一位位同学从他双臂下穿过,结果无情的`水泥砸了下来,张老师被废墟吞没了,当年他才29岁。

  还有一位李老师,在地震时把30位同学救出,当李老师被压在废墟下时,还不停地叮嘱着孩子们:“一定要坚持住。”就这样坚持了30多个小时,5个学生被救了出来,李家萍老师和一位同学离开了……

  读完《天堂里,你还是老师》后,我的眼泪竟大滴大滴地掉下来。年仅29岁的张家春老师,为了40多个学生顺利逃脱地震,用生命讲完了他的最后一课;李佳萍老师为了帮助30几个学生逃离灾难,用双手为6个孩子挡住水泥板。张家春和李佳萍老师,愿你们在天堂里快快乐乐地生活……

  文明,会使世界更加美好;美德,会使我们人类相处更加和谐,这是我对“文明美德”这四个字的理解。我要好好感谢这本书,因为他教会了我如何做人,让我坚强,告诉了我许多哲理……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读后感】相关文章: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03-13

文明美德 伴我成长05-07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08-23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02-06

美德作文:文明美德伴我成长06-01

文明作文:文明美德伴我成长05-26

文明作文:文明美德伴我成长05-26

文明征文:文明美德伴我成长09-01

论文明美德伴我成长06-12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作文精选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