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感悟成长征文

时间:2022-11-06 10:43:02 成长感悟 我要投稿

诵读经典感悟成长征文(集锦10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遇到不一样的人,经历不同的事,有不同的感悟,这个时候,文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记忆这些感悟。你看过感悟的文章吗?知道要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诵读经典感悟成长征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诵读经典感悟成长征文(集锦10篇)

诵读经典感悟成长征文1

  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书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经典作品就像一个个精心打磨的钩子,将人类的智慧环环相扣。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经典作品就像一对美丽的翅膀,引领我通往神秘的知识殿堂,让我在知识的天空中自由地翱翔…… 读一本好书,像喝一碗心灵鸡汤,畅游书海、其乐无穷。

  在我咿呀学语、蹒跚学步时,妈妈天天给我讲《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故事,让我对美丽的童话故事充满了兴趣,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我幼儿园时,《三字经》教会了我孝顺和谦让,还让我懂得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明白了书籍的重要,时间的可贵。随着我识字量的增加,我开始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在这些经典作品中结识了很多"朋友".从《西游记》中我领略了孙悟空除妖降魔的勇敢;从《三国演义》中我了解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神机妙算还有刘关张的勇猛善战;从《夏洛的网》中我明白了友谊的珍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会了我要有保尔科察金的信念和意志力。生命在于努力,在于奋斗,厄运能使一个软弱的人变得更加坚强。读这些经典作品让我受益匪浅。

  假如说我的心田是一块最普通的土地需要阳光、雨露和辛勤的耕耘,那经典就是那阳光、和风与细雨,只要我们经常品读经典、感悟经典,那我们的理想之花一定会开得更鲜艳、更持久。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让我们以书为侣,以书为伴,继续诵读吧!让经典来净化我们的心灵,耕耘我们心中的土地,引领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向成功迈进!

诵读经典感悟成长征文2

  人生,就是一辆巴士,错过了只有等待下一站。好不容易,终于挤进了一辆巴士,而我肯定是被挤在一隅,抱着书本的乘客。瞳孔里纷飞的,是生活的爱恨情仇,车窗外飞舞的,是人生的善恶美丑。时光不停地转动,渐渐地我陷入了沉思……

  书,成了我的精神粮食,仿佛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每当去品读它,去细细咀嚼的时候,一切烦恼忧愁`都挥之而去。只有那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一次又一次地冲击我的心房。

  书,让我明白了光阴似水,一去不再回。翻开《八十天环游地球》,福克先生仿佛就在眼前。他与朋友们打赌,用八十天时间环绕地球一周。在那个时候,是一件多么难以办到的事。管家路路通是一位忠厚老实的人,虽然途中闯了不少祸。毫不夸张的说,我是陪着他们一起环游地球的。我为他提前到达而高兴,我为他们延误行程而担忧。

  书,让我读懂了聚是缘,散是分,聚聚散散是缘分。细读《青铜葵花》,我看见了善与美。青铜、葵花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妹,他们肩并着肩共同享受生活的苦与甜。但现实使他们分离,但短暂的离别换来了长久的相聚。哥哥终于等来了妹妹,一切似乎早已命中注定。

  翻开《母亲》,我明白了父母那份无私的爱;阅读《羊脂球》,我看见了善与恶;品味《老人与海》,我学会了坚持不懈……

  一路有你,我才不会寂寞,哦,亲爱的朋友;一路有你,我才领悟人情冷暖,世事无常,哦,敬爱的老师;一路有你,我才风雨无阻,哦,至亲的家人DD书。

  诵读经典,感悟人生。翻开书本,我在一隅默默地成长,合上书本,我在一角静观百变的人生。我读书,我快乐!

诵读经典感悟成长征文3

  在人生的这个阶段,读过的书是可以跟人一辈子的。笛卡儿说:“读杰出书籍,有如和过去最杰出的人促膝交谈。”阅读经典名言《论语》了解古人的教育方法,倾听老子与孔子对人生的理论,感悟成长。认真阅读经典有时对一个情节乃至细节,可以乐至沉醉,又转生悲凉;有时一个故事及结局,可以忧郁入深,又反为旷达。每一次与经典相遇共实都是与人性照面,与自己交谈成为日后一再提及的永恒记忆。

  人生就像一盘棋而学下棋的人,不是在学规格而是在学布局,不一定真正有本事的人就能坚强的走向成功,而支配人行动的是一颗心,“神于天,圣与地”心是大于天与地之间距离,人心有大小之分它在不停成长。习道家经典把道作为一个自然的航标更加永恒,让心灵澄澈看清人心,让心灵飞扬,心中有一片天空才能建立一个天高地阔的空间。人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能决定宽度。人生的宽度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世界有多大,心就有多大,目标就有多么高远。

  中国社会是一个理论社会,中国人的人生是理论人生。心中要想回报社会的心就要先有一颗“孝心”只有先孝敬父母才会以一颗真诚的心去回报社会,所谓百敬孝为先,古代都以孝为衡量一位君子道德高尚的根本。

  假如你问我我的生日是几号,我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你,可我却不知道我父母的生日。哪怕每天都会见面,每天生活在一起父母每天你穿什么样的衣服?有什么样的特征?他们每天上班在干什么?我一概不知甚至从来都没有留心观察过。当他们下班后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后从来都没有给他们捶过背递上一杯温热的茶,送上一句温馨的慰问的话语。当小时侯父母用那双柔软的双手拉着我过马路时,那双手是那么柔软、温暖。现在它变得粗糙了时,我都还没有诚心去抚摸过它,是这双手为拉着我们走过风风雨雨,是这双手为我们撑起了一片湛蓝的天空让我们放飞了梦想。从现在开始为父母捶捶背、洗洗脚、递上一杯热茶、送上一句慰问的温馨话语,不要等失去这次机会后在去后悔。

  孔子说过:“入则孝,出则递。谨而信,范爱众而亲人。行有余力则可学问。”在家孝敬父母,出门传递爱心做值得别人信赖的人,面对别人要付出对家人一样的关爱,这样再去学习更多知识,当你对着三句话真正觉悟时心灵就会有很大的提升。真正的看见自己的心在去涵养这颗心,在社会上以忠诚和宽容的心去体谅别人考虑别人的感受将心比心这才是正的觉悟。

诵读经典感悟成长征文4

  宽阔的大海无边无际,蔚蓝的海面上荡漾着一圈圈粼粼的波纹,飞溅出一朵朵金色的浪花。远远望去,海鸥点点,白帆片片,从那水天相接的地方飘来阵阵海螺声。海,是我心驰神往却又从未去过的地方。

  不,或许我去过,去过……我最喜欢《老人与海》这本书。菲力普·扬说:“在现代世界,凡有知识分子的地方,都知道海明威。”而凡知道海明威的人都知道《老人与海》。《老人与海》篇幅不长,情节简单,但含义深刻。就如海明威自己所说的那样,他描写了“一个真正的老人,一个真正的孩子,一条真正的大鱼和许多真正的鲨鱼”。

  《老人与海》讲述了渔夫圣地亚哥老人在空旷寂寥的大海上,面对危险和挑战,独自一人与大马林鱼和鲨鱼战斗的故事。我读了这本书后,看到了圣地亚哥身上的宽厚、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老人对生活中的人和事充满了宽容和感激之情。比如对陪伴他的孩子曼诺林。同时老人也坦然面对生命中的不幸,以一种积极勇敢的姿态去迎接,比如对捕不到鱼以及孤独。即使八十四天没有捕到一条鱼,老人依旧泰然处之,并且心中充满了希望和信心,因此他才能勇敢顽强地去迎接一次又一次的生死挑战,跨越人生道路上的重重险阻。

  我想,这正是老人给我们精神上最深的洗礼,也正是我们在变幻的生活中不变的精神追求。在故事中,老人费尽周折捕获的大马林鱼最后被鲨鱼啃食殆尽,也许我们都对此感到惋惜。毕竟,老人失败了,他最终没有保住可以卖钱从而维持生计的鱼肉,只剩下一副鱼骨。但是,这副巨大的鱼骨不正是老人坚强意志的体现吗?所以,他在精神上是个胜利者,他做到了自己所说的“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

  在与鲨鱼群的搏斗中,他的鱼叉、小刀、短棍都相继被带走、折断、弄丢了,而老人就继续用舵战斗,一直战斗到他无法再战斗为止。书的结尾,老人和孩子还计划着再次出海。老人永不放弃、锲而不舍的毅力在捕鱼和护鱼的过程中得以充分体现,他战胜了自我,超越了极限,实现了其生命的价值。老人的乐观自信和永不放弃的奋斗精神,正是我们面对漫长而又艰难的人生道路时宝贵的精神财富。老人已年迈,但心依然年轻和顽强,而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的我们,不正是需要这种昂扬的精神吗?

  《老人与海》中老人的捕捞生活还告诉我们,人与自然是统一对立的关系。老人在海上劳作,需要征服和控制大海,但我们同时也看到了老人对大海的由衷赞美,他爱大海的温柔和给予。老人与大马林鱼周旋,要钓它上来并杀死它,但老人欣赏它的精神又亲切地称其为兄弟,也为要杀死它而伤心。老人热爱自然,他同情小燕鸥、海龟,喜爱飞鱼、海豚、星星,尊重并把它们当做朋友。这种联系,是大自然与人的和谐,更是我们当今所期盼的。

  《老人与海》讲述的是一个“打不败”的老人的故事,它告诉我们:人的肉体可以被毁灭,但是人的精神永远打不败,只要你愿意!以勇气和行动去反抗人生的宿命,这就是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我知道,在故事中,老人捕鱼的那片海很美、很美,我也想去那片海,或许我去过,去过……

诵读经典感悟成长征文5

  有什么能比乘一叶轻舟在浩瀚的大海上漂行更让人心醉神池,浑然忘俗的呢?那就是文学经典。它带着我飘过知识的海洋,智慧的溪流,驶向诱人的海港,神秘的小岛,未知的远方。因此,我正在努力的读懂它。

  我发现文学经典是一个奇妙的东西。那上面一个个铅字就像一块块具有魔力的磁石,拽引人们的眼睛和灵魂。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一卷在手,都能使你忘却世俗繁华,融入别样的人间仙境。

  炎热的夏天,摆一张藤椅在电风扇下,随手捡一本清雅的散文,一页页慢翻,伴着风扇的转动,不一会儿,心静人自凉,渐渐进入了清幽的佳境。也曾在那独处的假期中,白昼难度时,往沙发上一坐,只需一杯白水,两样可口的零食,手持一卷好书,边吃边看,好不惬意。或是在那紧张的考试的空隙,烧壶开水的空当,抽出解一两道数学题的工夫,赏一篇优美而豁达的诗文,这真是绝妙的休息。不过,最动人的还是在临睡前的寂静时分,枕着松软的枕头,借着孤独的灯光,沉浸于给人无限遐想的书旅中。浑不知夜有多深,更有多长。猛然惊觉,已是夜阑星稀。

  经典书籍给了我很多感受。对我来说,它是良师,是益友,随着时间的流逝,它同我的情结不断加深,它融入了我的生活,与我同行。一首《采葛》我自幼会背,但却从未参透其意。知道送好友离开依依惜别之后,回到清净的家中,窗外天意昏黄,凉风袭人,我又吟起《采葛》中的那句“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瞬间,我分明觉出内心徒生的无奈与伤感。这一刹那,我懂了,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是“采葛”,什么是友情,什么是生命。

  正是由于和文学经典亲密接触,我才能穿越历史的隧道,知道了卧薪尝胆,苏武牧羊;常吟岳飞的满江红;知道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知道了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不仅让我的头脑日益聪灵,也是我的心胸更加开阔,心情更加乐观豁达……

  转眼间,我上初三了,阅读的文学经典难度越来越大,时间也越来越少,但我相信,文学经典的大门永远不会闭合,阅读经典的精彩还在继续,我一定会努力读懂它的!

诵读经典感悟成长征文6

  一周之前,在网上买了于丹的《论语心得》,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论语难懂,给人一种枯燥的感觉。而于丹教授却用通俗易懂、朴实无华的语言和一个个震撼人心的小故事对《论语》中孔子的一些为人处事作了经典的诠释。使我们对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有了一个再认识,也使孔子的形象在我们的眼中变得亲切而温暖,就像在我们身边一样。

  于丹教授在讲论语时,谈及交友就有非常明确的标准,谓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也就是说,好朋友有三种,坏朋友也有三种:友直、友谅、友多闻,是好朋友;友偏辟、友善柔、友便妄,是坏朋友。友直就是说要为人正直,要坦荡,要刚正不阿,一个人不能有谄媚之色,要有一种朗朗人格,在这个世界上顶天立地。朋友的人格可以映照、校验你的人格,可以在你怯懦的时候给你勇气,可以在你犹豫不决的时候给你一种果断,这是一种好朋友;友谅,也就是宽容的朋友。其实,宽容大多数时候是一种美德,是这个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之一,我们会发现,当我们不小心犯了过错或者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时候,有时候过分的苛责和批评,都不如其实,交什么样的朋友,怎样与朋友相处,考验的是我们的眼光和智慧。总之,就这是生活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交怎样的朋友,就有怎样的收获与感受。

  孔子在还《论语》里说“志于道,据于德,游于艺”说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人生应有一个目标,这样才合乎常理。这还不够。还应为人处世以德,应遵循仁爱的方向。但仅仅有了这些就够了吗?不,不够,所以他又教导我们要涵泳于六艺之中,这就是人生了。

  又比如,在《论语》子罕第九—十六中,他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其实就是对生活常理时间流逝的感慨而已,孔子只是把这些常理用平易近人的话记录下来,看我们在两千五百年后仍然受益而已。

  孔子说的道理,也不是索然无味的教训,也不是滔滔不绝的长篇大论,更不是像辞海那般严肃的解释,他所说就是一些生活平常小事中的常理,是一种对生活艺术的诠释!他只是把他为人处世、生活等的秘诀告诉了我们了而已,所以,于我看来《论语》就是孔子交给我们的一把钥匙!它能使我们在这个时代仍能保持心境的恬淡,智言的畅通,亲情的无阻。

  论语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他是一个循循诱导的老师,又是一个正直、坦率、宽容的朋友,它是一个映射着我们道德情操、品性修养的镜子,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方向,多一份艺术和智慧,多一份清醒与闲暇,多一份享受生活馈赠的心情。

  我们可以用一刻钟读懂它,也可能一辈子都读不懂!最后,就以于丹的话作为结束吧!“我看《论语》的温度,不烫手,亦不冰冷,略高于体温,千古恒常。”

诵读经典感悟成长征文7

  “经典”顾名思义,就是有典范性、历史性,而且使人懂得深刻的道理,我也正试着努力读懂经典。

  其实我也曾想过,现在都已经二十一世纪了,随着时代的变换,所有的事物都在变化。而我们为什么还要背诵着些难懂的古诗文和文言文呢可是,老师告诉我们,我们的现代社会讲究的是流行,这些经典我们可能会厌恶。可是,现在的经典也就是以前的流行,他们之所以会成为人们口中的经典,并不是因为以前流行过。而现在的流行,也不一定会成为经典。

  曾几何时,蹒跚学步的我依偎在外公怀里了,外公教我背诵‘床前明月光,低头思故乡’的诗句,那时的我也只是捣乱,根本不懂这其中又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情怀;再大一点,已经学会背诵古诗文了。在《弟子规》的入则孝中:“父母呼,应勿缓……事死者,如是生”都告诉我们要孝敬父母。父母是天下最伟大无私的人,他们赋予我们生命,赋予我们成长。现在我读过的经典数不胜数。《论语》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告诉了我们学习与思考之间的关系。在学习中,我们也应该用这样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经典可以流芳千古,经典可以名垂前史,经典可以使人懂得许多道理。读懂经典,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尊重经典之作。满清之时,有一位文人,看到当时的社会现状,历时数载,呕心沥血,完成了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以前我也从来没有真正看完一部《红楼梦》,因为他没有《水浒》写行侠仗义、报仇雪恨之心;也不似《三国》写雄主名王、攻城略地之心;更不似《西游记》那样写求取佛经、伸张正义之心。但是,我曾试着走进《红楼梦》的世界,我这才发现《红楼梦》最吸引人的地方。

  现在,我终于明白学校让我们品味经典的用意了,是为了让我们的心灵不被世俗玷污,走进经典,就仿佛进入了一个史诗般的境地,在那里,我们才能读懂经典。

  “格心修身育人,励志博学成长”是我们学校的愿景。“经典”代表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练得名族传统。诵读经典,品味经典。我们要以经典中汲取正能量,让经典文化继续传承下去,让经典中的哲理落在实处。

诵读经典感悟成长征文8

  随着黄色的网球又一次飘向界外,烦躁之情再一次涌上心头。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曾经那么热爱的网球,却一次次地偏离应有的轨迹。教练为我叫喊得声嘶力竭,妈妈在旁看得摇头叹气。少不了的教导与规劝,教练说我有网球的天份但缺少认真的拼劲儿,妈妈说打球如人生,这样的历练是我人生的瑰宝。而我,如一头雾水,我不知道该怎样认真、该怎样历练、该怎样走出自己的心魔。很想暂时忘却网球,忘却这让我快乐的小家伙,于是随手翻起旧物,准备整理归纳。

  忽然,一卷褐色的东西映入我眼帘。原来是老爸“五一”期间,去山东游玩,从曲阜孔子故里给我带回来的竹简。记得老爸兴冲冲地交给我时,正畅游在QQ空间的我,只是随手一扔,就再也不曾想起。打开这由竹片串成的竹简,忽有怀古的情怀萦上心头,不说竹简上孔子的画像似在善诱有声,不说“三字经”的楷书字体字正圆润,单是我将竹简打开与合上的瞬间,那一片片竹与竹的碰撞发出的声音,仿佛时间在这瞬间凝固,我穿梭在远古与现实的空间,正如北京奥运开幕式上那幅画卷一样打开与闭合。许是竹片、许是丝线、亦或是画像、字体,我惊奇地发现这竹简的魅力是我从来不曾领悟的,它用它别样的韵味似乎在告诉我什么。于是我带着一种新奇的心怀去简中字里行间搜寻着它的含义。我细细研读着这儿时就背得滚瓜烂熟的字句,也许是儿时的少不更事,也可能是因为少年对知识的渴望,今天,当我再次捧起这“三字经”时,我却深深体会到其中的寓意。“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古人在几千年以前就告诉后人,学无止境,今天的我,不正像是一块需要雕琢的玉石,需要经历不断的磨练,就像一棵幼树,经过时间的雕琢,必须不断地去掉枝丫,才能长成今后的参天大树。而我们,如果不将这个道理铭记在心,从自己的内心去严格要求自己,又怎能经历时间的磨练,成树成玉呢?忽然间,恍然大悟。妈妈说得对,打球如人生,学习亦如人生。对网球的挚爱,如果不加上努力的拼搏锻炼,怎么能取得骄人的成绩;对知识的渴望,如果不加上刻苦的钻研,怎么能做到学无止境;对人生的追求,如果不加上执着的信念以及坚强的意志,怎么能达到“有为”、“知义”,怎么能实现自己的绚丽的人生价值。经过岁月的流逝,手中的竹简有了自己的新生,希望我也能够经过时间的考验,拥有自己的“新生”。

诵读经典感悟成长征文9

  长征时期,发生了一个又一个动人、感人的故事,我较为了解的一个故事叫《一袋干粮》。它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冲走了。她为了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坚持没告诉他们。为了装成没事发生一样,她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就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分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

  故事虽小,内涵不小。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小故事却能够反映红军战士们的优秀品质——不怕苦、坚强、无私、热心……小兰,她只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却有男孩一样坚强的意志;却知道体谅他人。在她没有粮食之际,她大可伸出双手向战友们要一些,她没有这么做,她选择沉默,不告诉任何人,自己吃苦,此刻,她脑海里想的只有战友的利益,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难;而对伤势严重的伤员们,她大可丢下他们,让他们自生自灭,可她没这么做,她细心照料一个伤员,没有怨言,没有后悔。

  一个小兰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伟大的红军整支队伍的品质了。

  一支红军队伍,浩浩荡荡,走过了长达两万五千里的路程——这是用脚走出来的,更是用毅力走出来的。这途中的艰难险阻,比我们学习道路上的曲折不知要坎坷多少倍!这途中的事迹可歌可泣,是我们取之不尽的精神宝藏!

  历史上的长征早已结束了。小伙伴们,让我们以长征精神踏上实现理想的新的长征之路吧!

诵读经典感悟成长征文10

  诵读经典,感悟成长——骆驼祥子

  "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陪着人家送了多少回葬;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自己来,埋起着自私的、堕落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读完了《骆驼祥子》的最后一段,我不禁对主人公祥子感到深深的悲哀,读后感《诵读经典感悟成长征文》。

  祥年轻力壮时期的祥子,体面、要强,认准了拉车这个行业,就成为了一名车夫。他的梦想便是希望能买上一辆新车。凭借他的节俭,他的不服输,三年来他挣出了一辆车。

  这个时期的祥子,是污浊社会中的一股清流,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他具有了当时社会的大多数人们所不具有的一切美好的品质。体面要强、勤劳节俭……这些就是成长中的我们所需要的品质。

  可是他的心血——车,不久之后就被民兵抢走了,失去了洋车,牵回了三匹骆驼。他心有不甘,继续攒钱买车,想成为一个上等车夫。可钱还没攒够,又被孙侦探骗走了。后来以自己的幸福为代价,以和虎妞畸形的婚姻为代价,祥子终于又拉上了自己的车。

  即使祥子经历了一系列的打击,但他依旧是祥子。还是具有美好的品质。在经历了磨难之后依旧可以保持初心,依旧有追逐梦想的勇气。我们也一样,成长的路程不是一帆风顺的,总有坎坷崎岖,我们要保持初心,牢记梦想,最终冲破枷锁。

  但是没过多久,再一次的打击——虎妞难产而死,祥子卖了自己的车,小福子上吊自杀接踵而至。这三起三落击垮了祥子的意志,祥子彻底崩溃了。他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也是去了信心。他开始堕落,沾染上了恶习,开始了游戏生活,成为城市垃圾,一个失去灵魂的行尸走肉。

  祥子的遭遇折射出了旧社会的黑暗。他的三起三落并不是生活在捉弄他,而是不可避免的。祥子是一个下等车夫,有怎能和官兵、侦探较量呢?这时候的他已经失去了最初的自我,变得和其他的人一样,折射在我们身上的,就是经历了打击之后,一蹶不振。人生漫长,有什么是经历不了的呢?风雨之后便会有彩虹,这应该是我们要牢记的。

  当然,祥子的遭遇也有值得我学习和深思的地方。祥子的梦想是当一个上等车夫,为了这个愿望,他拼搏着,这份拼劲,值得我们学习。有了这份拼劲,又有什么事情不能成功呢?但他选择的这个行业是不是适合他?这又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话题。

  虎妞是祥子的妻子,老舍将她刻画得拥有十足的生活气息。当然,虎妞的可鄙又可悲的命运也给我影响深刻。虽然富有,但却丑陋,他和祥子的畸形婚姻也是黑暗社会的杰作。小福子也是《骆驼祥子》中的重要人物。虽然家境贫困,父亲酗酒,但她仍是一个坚强的女性,即使用下等方式挣钱养家,她也是值得敬佩。她最后上吊自杀,其实也是为社会所迫。

  从祥子、虎妞、小福子、二强子,老马祖孙,到曾经扬威一时的刘四爷,都有在走向绝望、暗淡。由这些人物的悲剧构成整个社会的大悲剧,如同一出旧社会人民的葬礼。

  读了《骆驼祥子》,我觉得我们更应该珍惜今日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在祥子的身上,在他周围形形色色的人物中学习、借鉴。

【诵读经典感悟成长征文】相关文章:

诵读经典感悟成长征文精选06-12

诵读经典感悟成长征文11-05

诵读经典感悟成长优秀征文02-19

诵读经典感悟成长征文02-20

诵读经典感悟成长征文10篇11-05

诵读经典感悟成长征文(10篇)11-05

诵读经典感悟成长征文(精选10篇)11-05

诵读经典感悟成长征文11篇11-06

诵读经典感悟成长征文(11篇)11-06

诵读经典感悟成长征文精选11篇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