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绿字的成语及其解释

时间:2021-06-11 14:04:58 成语大全 我要投稿

带有绿字的成语及其解释

  以“绿”字开头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绿衣使者] 原指鹦鹉。近代称邮递员。

  [绿衣黄里] 绿、黄:古时以黄色为正色,绿为闲色。以绿色为衣,用黄色为里。旧喻尊卑反置,贵贱颠倒。

  [绿叶成荫] 比喻绿叶繁茂覆盖成荫。同“绿叶成阴”。

  [绿叶成阴] 指女子出嫁生了子女。

  [绿蓑青笠] 绿草编的蓑衣,青竹编的斗笠。形容渔翁的打扮。

  [绿水青山] 泛称美好山河。

  [绿女红男] 服装艳丽的青年男女。

  [绿林强盗] 指山林的强盗。

  [绿林好汉] 指聚集山林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人们。旧时也指聚众行劫的群盗股匪。

  [绿林豪士] 指绿林中本领出众的人物。

  [绿林豪客] 绿林:西汉王匡、王凤为首的“绿林军”。指聚集山林、反抗官府的武装力量指伤害人民的群盗股匪。

  [绿林豪杰] 指绿林中出众的人物。

  [绿林大盗] 指聚集山林的强盗。

  [绿酒红灯] 形容奢侈豪华的享乐生活。

  [绿肥红瘦] 绿叶茂盛,花渐凋谢。指暮春时节。也形容春残的景象。

  [绿草如茵] 绿油油的草好象地上铺的褥子。常指可供临时休憩的草地。亦作“碧草如茵”。

  [绿惨红销] 指妇女的种种愁恨。同“绿惨红愁”。

  [绿惨红愁] 指妇女的种种愁恨。绿、红,指黑鬓红颜。

  [绿鬓朱颜] 形容年轻美好的容颜,借指年轻女子。

  [绿鬓红颜] 指年轻女子。同“绿鬓朱颜”。

  [绿暗红稀] 形容暮春时绿廕幽暗、红花凋谢的景象。

  “绿”字在第二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柳绿桃红] 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鲜艳的春景。

  [柳绿花红] 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也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酒绿灯红] 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

  [惨绿少年] 惨绿:浅绿,指服色。原指穿浅绿衣服的少年。后指讲究装饰的青年男子。

  [惨绿年华] 指风华正茂的青年时期。

  [惨绿愁红] 红、绿:指花、叶。指经过风雨摧残的残花败叶。多寄以对身世凄凉的感情。

  [暗绿稀红] 犹言绿肥红瘦。形容叶盛花稀的暮春景象。

  “绿”字在第三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朱颜绿发] 指青春年少。

  [青枝绿叶] ①青绿色的枝叶。多指生长茂盛的树木。②比喻年轻。

  [青山绿水] 泛称美好山河。

  [花花绿绿] 原指花草树木鲜艳多彩;形容颜色鲜明多彩。

  [红情绿意] 形容艳丽的春天景色。

  [红男绿女] 指穿着各种漂亮服装的青年男女。

  [红愁绿惨] 比喻愁思满怀,容易伤感。

  “绿”字在第四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颜丹鬓绿] 面红,头发黑。形容年少之貎。

  [脱白挂绿] 脱去白衣,换上绿袍。指初登仕途。

  [桃红柳绿] 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鲜艳的春景。

  [说白道绿] 比喻对人对事任意评论。

  [霜凋夏绿] 犹言冬去春来。指时光的流逝。

  [视丹如绿] 丹:红。把红的看成绿的。形容因过分忧愁而目视昏花。

  [施绯拖绿] 形容衣衫不整。

  [砌红堆绿] 形容春日花木繁荣的景象。

  [面红面绿] 形容因紧张、急躁、害羞等而脸上发红的'样子。

  [露红烟绿] 形容花木的色彩鲜艳。同“露红烟紫”。

  [回黄转绿] 树叶由绿变黄,由黄变绿。原指时令的变迁,后比喻世事的反复。

  [花红柳绿] 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也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粉白黛绿] 泛指女子的妆饰。

  [纷红骇绿] 纷:纷披;红:指红花;骇:散乱;绿:指绿叶。纷披散乱的红花绿叶。形容花草树木随风摆动。

  [灯红酒绿] 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

  [大红大绿] 指颜色浓艳。

  [穿红着绿] 形容衣着鲜艳华丽。

  [愁红怨绿] 红、绿:指花、叶。指经过风雨摧残的残花败叶。多寄以对身世凄凉的感情。

  [愁红惨绿] 红、绿:指花、叶。指经过风雨摧残的残花败叶。多寄以对身世凄凉的感情。

  [橙黄橘绿] 指秋季景物。

  [橙黄桔绿] 橙子黄熟,桔子还绿。指秋天宜人的景色。

  “绿”字在第七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牡丹虽好,终须绿叶扶持] 扶持:扶助。比喻再好的事物也要有个帮衬。

  [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 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总得有人在旁协助。

【带有绿字的成语及其解释】相关文章:

带有兽字的成语及其解释06-11

带有羞字的成语及其解释06-12

带有叹字的成语及其解释06-12

带有板字的成语及其解释06-12

带有洽字的成语及其解释06-12

带有撒字的成语及其解释06-12

带有雨字的成语及其解释06-12

带有韦字的成语及其解释06-12

带有沽字的成语及其解释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