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读书笔记

时间:2023-02-08 17:24:59 笔记 我要投稿

《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读书笔记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这时候,最关键的读书笔记怎么能落下!那么你真的会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分享。

《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读书笔记

  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和关键点,也是全面提高教学效益、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的教学策略设计可以使得教师能够在头脑中建立一个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工作框架,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课堂面貌得以改观,促进和改善师生教与学的质量,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

  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它是由特定的教学目标所决定,直接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解决教学问题服务的。所以教师在教学策略的制定、选择与运用中要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入手和着眼,首先要对教学目标等各种影响教学的可能因素有明确的认识。在设计教学时确定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师要善于深入钻研教材,预设有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情感。而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运用启发性教学来激励学生的思维活动。充满情趣的问题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热烈探求。教师预设的有价值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与文本对话,主动地去探寻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这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内容到中心、由外在到内心的过程,使学生处于一种兴奋状态,积极地去思考、去表达,迸发了智慧,同时情感受到了熏陶。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了这样的对话,学生自然融入其中,做到了以情激趣,以趣诱知,情知和谐。

  渲染创境,激发学生情感。教师运用语言进行渲染。在教学中,教师运用语言进行渲染,在总结学生发言的情况下,梳理了学生的思维,及时提升学生的情感,这时候再进行有感情朗读指导就有水到渠成的感觉。

  补充资料,激发学生的情感。数学学习应当有一个开放的空间,数学学习源于生活,还要结合生活、回归生活。

  创设复述法。激发学生的说话动机,消除学生懒说话、怕说话的思想情绪和心理障碍,产生想说的欲望,锻炼敢说的勇气。因此课堂上教师要着力营造这种欲说的氛围,调动学生的情感,疏通学生的思维,从而实现情动则辞发。

  教学策略种类很多,以思维碰撞为主的策略。主要是运用了讨论法。讨论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一个话题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讨论或交流引导学生在群体思考过程中进行思维碰撞,互相启发,互相补充,进行相互学习。以讨论来促进学生的交往,促进他们掌握参与倾听、表达、竞争、协作等各种技能,提高学生的理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运用这个策略的时候,要把握好时机,只有在学生经过独立的思考,有交流的需要与必要时,展开的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有成效的。

【《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抽屉原理课堂教学反思04-05

《抽屉原理》课堂教学反思11-21

聋校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研究论文06-19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策略研究工作计划03-25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策略研究论文07-04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读书笔记06-30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读书笔记06-24

ECR策略研究的论文04-14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切入点策略研究论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