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用字调查报告

时间:2023-05-18 17:52:20 报告 我要投稿

社会用字调查报告推荐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社会用字调查报告推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社会用字调查报告推荐

社会用字调查报告推荐1

  一、调查背景

  社会的不断发展,广告、影视等各种媒体应运而生,各种出版物接踵而来,广告招牌、商品包装变着花样地吸引顾客……这是时代的产物,代表着社会的进步,但随之也出现了许多不规范用字,给识字尚少的小学生造成错觉,为他们以后的识字设置了障碍,也为人们办事带来许多的不方便。为了使大家进一步了解社会用字的状况,加强规范字的思想意识,让学生正确使用规范字,认识规范用字的重要性,本小组组织了这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调查社会上的不规范用字。

  二、调查人员

  xxx、xxx、xxx

  三、调查对象

  公共场所的设施、招牌、广告及公共服务行业中的错字、别字、简化字、繁体字等不规范用字。

  简化字:(3处)西门头菜场小摊:“鸡蛋”写成“鸡旦”;“豆腐”写成“豆付”;“猪肉”写着“朱肉”。

  错字、别字:书名《鲁滨逊漂流记》错写成《鲁滨逊“飘”流记》;锦园小区的草坪上“践踏草坪罚十元”错写成“践踏草坪发十元”;广告招牌“浪漫一生”错写成“浪漫一身”(服装店);“三国演义”错写成“衫国演义”(服装店);“依依不舍”错写成“依依布舍”(布艺店);“随心所欲”错写成“随心所浴”(浴室);“默默无闻”错写成“默默无蚊”(蚊香广告来自农工商超市),“十全十美”错写成“饰全饰美”(饰品店);“十全十美”错写成“食全食美”(食品店);“机不可失”错写成“鸡不可失”(草鸡店);“勤俭节约”错写成“勤剪节约”(理发店)。

  四、调查结论

  经本组全体组员分析、总结,大家一致认为: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成语是珍贵的`文化,而不就应为了个体的利益而随便乱改成语,故意写错汉字,到达广告宣传的效果,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风气问题,我们大家要齐抓共管,杜绝乱用汉字的现象出现。

  五、调查推荐

  在本次综合性学习、调查社会用字的状况活动中,本小组提出的推荐如下几条:

  1、对于乱改成语、汉字,请有关部门做出相应的措施。

  2、中小学生应与乱用成语和汉字不良现象做斗争。

  3、广大市民应互相监督,不要乱改乱用成语和汉字。

  4、用错汉字和乱用成语的商家及时改正,修正自己的错误。

社会用字调查报告推荐2

  一、调查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用字也越来越广。但是在用字中,出现了很多繁体字,简化字和一些错别字,为了让人们不再用那些不规范的字,我做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结果

  通过我的`调查发现:

  1、在一些商店的橱窗上,有人为了美观,引起大家的注意,把一些字写成了繁体字。如:把“针”字,写成了“针”;把“铁”写成了“鉄”;把“见”写成了“见”。

  2、有一些人,写字时为了简便,把字写成了错别字。如:把“鸡蛋”写成了“鸡旦”;把“豆腐”写成了“豆付”。

  3、有的人为了写字省事,把一些字写成了简化字。如:把“演员”写成了“员”。

  总之,在现代社会中,用字不规范的状况随处可见,是社会的一大弊病。

  三、改善推荐

  为了让我们青少年更为规范的用字,并倡导大家都来写规范字,我提出以下几条推荐:

  1、我们青少年要好好学习规范字,认真书写规范字。

  2、对周围使用不规范字的人进行规范字的宣传教育。

  3、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使用规范字。

  请大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让我们社会中的用字状况更加规范,让文字保留它耀人的光彩。

社会用字调查报告推荐3

  一、调查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媒体应运而生.影视、广告、出版物接踵而来,商品包装,广告招牌变着花样地吸引顾客??这是时代的产物,代表着社会的进步。但随之而来的出现了许多不规范字,给识字尚少的小学生造成错觉,为他们以后的识字设置了障碍,也为人们办事带来许多不便。另外,在新课程改革中,确实培养了一大批有特长,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但是,不免顾此失彼,老师们相对地淡化了识字,写字。加上考试科目,项目增多,学生任务重,头绪多,书写质量自然不高,不规范字越来越多,从学生的作文,日记等作业中明显地反映出来。基于以上这些状况,我们班成立了“啄木鸟”行动小组,为“规范社会用字,共创文化潍坊”贡献自己的热情。

  二、实践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活动,使学生正确使用规范字,认识规范用字的重要性.。

  2.通过调查研究,了解社会用字状况,加强规范用字的思想意识。

  3.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4.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规范社会用字作出贡献。

  三、调查活动内容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用字环境,实地考察出版物,影视屏幕,公共场所的设施及招牌、广告、商品包装说明,企事业单位、公共服务行业中的用字规范状况。探究社会上的.错字、别字、使用简化字、繁体字等不规范字的比率,对不规范的用字现象提出善意的批评,建议使用规范汉字。

  四、活动过程

  1.调查人员:青州市东夏初级中学“啄木鸟”行动小组成员

  2.调查时间:20xx年4月9日——4月22日

  中国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礼仪之邦,特别是中国文字。中国文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但是,现代的人们对中国文字传统的写法有所改造,那些现代的字使现今这个社会出现了许多的错别字。

  在现代的这个社会里,有很多人都是为了一时的方便,而把很多的字简写;或是不会写的就把另一个同音的字代替原本的字,这样就可能使原来的句子意思改变了。我们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大量的汉字书写不规范的情况。

  一、大量使用繁体字

  在此次搜寻不规范用字中,繁体字是发现最多的一类。有多处因使用繁体字而出现不规范的情况。出现多处不规范书写汉字的现象。

  二、部分手写招牌、标语使用错字、简化字甚至别字

  由于现在大多广告处牌都是通过电脑制作而成,而电脑根本就打不出错字、简化字,所以在多个广告牌中,未发现错字、别字情况,只找到了五处使用繁体字的情况,但一些手写的广告和标语中,错字、简化字还是不少。如将“乐队”、“花圈”中的“队”、“花”写成错字,将“停车住宿”的“停”,“餐厅”的“餐”写成简化字。这么一改变,让人看了很不舒服,特别扭。如果这些错字、简字继续下去,那么以后的文字会变成什么样呢?

  三、随意变形文字

  除了以上所举的不规范文字,一些店铺业主为了达到吸引顾客眼球的目的,对文字进行随意变形,或中英文并用。如将“欢迎光临”变为自己创造的异体字,千奇百怪。

  四、语法错误

  虽然不属于不规范文字,但让人感觉更加别扭。如“星期八服饰”,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从调查情况可以看出:公共场所不规范用字的现象还较严重,而这又恰恰是人群密集的地方,会给人们带来不便。因此,我们觉得政府应该重视,以行政命令来规范公共场所的用字。

  通过调查活动,同学们收获颇多:

  1、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感受到了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

  2、经过调查研究,学生规范用字的思想意识加强了,认识到了使用不规范字的危害和不便,决心从我做起,正确使用规范字,并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为规范社会用字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社会用字调查报告推荐4

  一、调查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用字也越来越广。但是在用字中,出现了很多繁体字,简化字和一些错别字,为了让人们不再用那些不规范的字,我做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结果

  通过我的调查发现:

  1、在一些商店的橱窗上,有人为了美观,引起大家的注意,把一些字写成了繁体字。如:把“针”字,写成了“针”;把“铁”写成了“铁”;把“见”写成了“见”。

  2、有一些人,写字时为了简便,把字写成了错别字。()如:把“鸡蛋”写成了“鸡旦”;把“豆腐”写成了“豆付”。

  3、有的人为了写字省事,把一些字写成了简化字。如:把“演员”写成了“员”。

  总之,在现代社会中,用字不规范的情况随处可见,是社会的一大弊病。

  三、改进建议

  为了让我们青少年更为规范的用字,并倡导大家都来写规范字,我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1、我们青少年要好好学习规范字,认真书写规范字。

  2、对周围使用不规范字的人进行规范字的'宣传教育。

  3、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使用规范字。

  请大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让我们社会中的用字情况更加规范,让文字保留它耀人的光彩。

社会用字调查报告推荐5

  调查时间:

  20xx.10.22-25

  调查地点:

  学校及附近

  调查目的:

  了解汉字不规范使用情况,增强大家正确使用汉字的意识,促进汉字健康发展。

  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都会用到汉字。可以说,汉字与我们的一切都息息相关。没有了汉字,不可想象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不尊重汉字的现象也应运而生。这种现象不仅会损坏我们城市的文明形象,更严重的是还会影响汉字的健康发展。为此,我们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了社会用字调查活动。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不规范使用汉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由于读音相同而用错

  比如把“进”写成了“近”,把“珍惜”写成了“珍稀”。出错率最高的是“的”、“地”、“得”这三个字。应用“的”写成“地”;该用“得”写成“的'”。我们小组共十个人,有九个人的日记里都有用错这三个字的问题。

  二、由于字形相近而写错

  比如把“席”写成了“度”,把“期望”写成了“欺望”。我们教室后面的黑板报上,就把“虚心使人进步”写成了“虑心使人进步”。

  三、由于粗心而多笔少画

  比如在“武”字的斜钩上多写一撇,在“具”字的里面少写一横。像这样由粗心造成的错别字还有很多。在我们学校门口,有个卖蛋卷的,他就把八笔的“卷”写成了九笔,变成了一个不伦不类的字。

  不调查不知道,一调查我们才发现,用错写错汉字的现象很严重。所以我提议,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宝贵遗产,我们应该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爱护每一个汉字。正确书写汉字,规范使用汉字,这是一件人人有责的事,希望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行动起来,为净化汉字做出最大的努力。

社会用字调查报告推荐6

  调查时间:

  10月22日

  调查地点:

  万正广场、移民村

  调查目的:

  使社会用字规范化、让小学生不被错字、错词所误导。有些厂家乱用成语、乱改成语,我们要及时纠正。

  调查分析:

  我调查了五家面馆、十家饭店、五家商店。面馆中有一家把“羊肉面”写成“肉面”我想,这家面馆一定是为了吸引顾客。饭店中有一家乱用成语:“十全十美”被他们写成了“食全食美”。商店里有一家叫“男得有爱”,正确的成语是:“难得有爱”。还有一家叫“衣衣布舍”,正确的成语应是:“依依不舍”。

  原因:

  我认为,现在乱用字、乱改成语的社会错字现象很普遍,许多厂家为了吸引顾客就给自己的店名用成语改的很时尚,这样会对我们中国的汉字有很大的影响,会造成不良后果。

  调查建议:

  一、我们可以给乱用字、词的'厂家写出他们的问题,工商部门不予注册。

  二、给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三、做一些漂亮的宣传板,张贴在醒目的地方,倡导大家不要乱用成语。

  四、作为小学生,我们不仅用学好、写好汉字、而且发现错字、乱用字现象要及时制止。

  危害:

  这样使社会用字越来越不规范。也使小学生在学习汉字时出现误导,今后会频频出错,对我们的文明成果造成极大的危害。

  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社会用字会越来越规范化。汉字的使用也一定会更加规范,更加文明!

社会用字调查报告推荐7

  调查时间:

  20xx年9月19日——22日

  调查地点:

  流光岭街上

  调查目的: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正确使用汉字是每个人的素质和社会文明的表现。在现实生活中,街头信息牌、广告标语上却有不少不规范字和错别字,这些明显的错字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所以我们想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错别字展开调查,正确引导并建议他们改正,在文字使用中体现社会进步和文明,并搜集街上的错别字,交流感受,向有关部门提出改正建议。

  调查材料分析:

  通过几天的调查,看来街头错别字还真不少。

  摘要:

  很多人都是为了一时的方便,而把很多的字简化;或是受文化素质和习惯的影响,对文字的使用不求甚解,造成笑话,产生不良的影响。

  我们一共调查了数十家大小不同的商店,有6家出现了错别字如:一家饭店门口招牌上写着“抄”饭;一个家具店把家具的“具”字错写成“惧”字,还有一家水果店门口写着“波”萝

  在调查的近百张街头小广告中我们发现有20张,错误出现率达28.8%,错别字的样式也是五花八门。如:将“篮球”的“蓝”字写成了“蓝”字;煮两顿饭写成了煮两“吨”饭。看后真是让人哭笑不得。除了这些字外,还有许多许多,有的更是千奇百怪,无中生有。

  通过这次的调查活动,我们收获颇多,体会颇深: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不同的字有着不同的解释,我们不能为了一时的方便,或无心之失而写错别字。这样会带来很多的麻烦。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写错别字的危害和影响。中国文字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它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每个人都必须认真学习,遇到问题时,勤向谦虚、公正、标准的老师—字典请教,正确使用中国文字。我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感受到了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经过调查研究,我们规范用字的思想意识加强了,认识到了使用不规范字的危害和不便,决心从我做起,正确使用规范字,并做好宣传工作,为规范社会用字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我们在调查活动中,学会了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为以后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激发了我们学习的积极性。调查活动中,欢乐多多,阻力重重。我真正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和使命,决心为规范社会用字,提高民族素质做贡献。从调查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公共场所不规范用字的现象严重,而这里又恰恰是人群密集的地方,会给人们办事带来不便。因此,我们觉得政府应该重视,以行政命令来规范公共场所的用字。

  其次,媒体,商品不规范用字的现象也比较严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依赖于媒体来了解信息,因此,整顿规范媒体,商品市场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我们呼吁:全社会的每个公民都来关注母语的健康。

  我们整理出几点错别字的原因:

  1、同音字产生混淆。

  2、形近字搞混。

  3、字义分析错误。

  针对以上现象,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倡议商家制作标准的广告牌。

  2、宣传错别字的危害。

社会用字调查报告推荐8

  调查时间:

  xxxx年11月22日

  调查地点:

  贵港市步行街

  调查目的:

  搜集街上的错别字,交流感受,向有关部门提出改正建议。

  调查材料分析:

  通过一天的调查,看来街头错别字还真不少。

  我们一共调查了50家大小不同的商店,有6家出现了错别字如:一家饭店门口招牌上写着“抄”饭;一个家具店把家具的“具”字错写成“惧”字,还有一家水果店门口写着“波”萝

  在调查的300张街头小广告中我们发现有50张,错误出现率达28、8%,错别字的样式也是五花八门。如:将“篮球”的`“蓝”字写成了“蓝”字;煮两顿饭写成了煮两“吨”饭。看后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通过讨论,我们整理出几点错别字的成因:

  1、同音字产生混淆。

  2、形近字搞混。

  3、字义分析错误。

  针对以上现象,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倡议商家制作标准的广告牌。

  2、宣传错别字的危害。

社会用字调查报告推荐9

  调查时间:

  20xx年9月19日——22日

  调查地点:

  流光岭街上

  调查目的: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正确使用汉字是每个人的素质和社会文明的表现。在现实生活中,街头信息牌、广告标语上却有不少不规范字和错别字,这些明显的错字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所以我们想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错别字展开调查,正确引导并建议他们改正,在文字使用中体现社会进步和文明,并搜集街上的错别字,交流感受,向有关部门提出改正建议。

  调查材料分析:通过几天的调查,看来街头错别字还真不少。

  摘要:

  很多人都是为了一时的方便,而把很多的字简化;或是受文化素质和习惯的影响,对文字的使用不求甚解,造成笑话,产生不良的影响。

  我们一共调查了数十家大小不同的商店,有6家出现了错别字如:一家饭店门口招牌上写着“抄”饭;一个家具店把家具的“具”字错写成“惧”字,还有一家水果店门口写着“波”萝

  在调查的近百张街头小广告中我们发现有20张,错误出现率达28、8%,错别字的样式也是五花八门。如:将“篮球”的“蓝”字写成了“蓝”字;煮两顿饭写成了煮两“吨”饭。看后真是让人哭笑不得。除了这些字外,还有许多许多,有的更是千奇百怪,无中生有。

  通过这次的调查活动,我们收获颇多,体会颇深: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不同的字有着不同的解释,我们不能为了一时的方便,或无心之失而写错别字。这样会带来很多的麻烦。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写错别字的危害和影响。中国文字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它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每个人都必须认真学习,遇到问题时,勤向谦虚、公正、标准的老师—字典请教,正确使用中国文字。我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感受到了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经过调查研究,我们规范用字的思想意识加强了,认识到了使用不规范字的危害和不便,决心从我做起,正确使用规范字,并做好宣传工作,为规范社会用字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我们在调查活动中,学会了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为以后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激发了我们学习的积极性.调查活动中,欢乐多多,阻力重重.我真正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和使命,决心为规范社会用字,提高民族素质做贡献。从调查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公共场所不规范用字的现象严重,而这里又恰恰是人群密集的地方,会给人们办事带来不便.因此,我们觉得政府应该重视,以行政命令来规范公共场所的用字.

  其次,媒体,商品不规范用字的现象也比较严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依赖于媒体来了解信息,因此,整顿规范媒体,商品市场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我们呼吁:全社会的每个公民都来关注母语的健康。

  我们整理出几点错别字的原因:

  1、同音字产生混淆。

  2、形近字搞混。

  3、字义分析错误。

  针对以上现象,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倡议商家制作标准的广告牌。

  2、宣传错别字的危害。.

【社会用字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社会用字的调查报告07-27

对社会用字的调查报告10-21

社会用字的调查报告12-29

对社会用字的调查报告02-27

社会用字调查报告06-10

社会用字的调查报告范文05-17

社会用字调查报告07-23

社会用字调查报告集锦03-03

社会用字调查报告作文11-16

社会用字调查报告集合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