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的调查报告

时间:2023-04-23 13:41:11 报告 我要投稿

关于雾霾的调查报告范文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雾霾的调查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雾霾的调查报告范文

关于雾霾的调查报告范文1

  雾霾现状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 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调查问卷

  针对愈发严重的雾霾天气状况,我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了解周边居民对雾霾天气的了解状况。

  调查的问卷及数据如下:

  1、您对本次雾霾天气是否关心?

  A.关心79%

  B.不关心6%

  C.没想过15%

  2、你是否知道雾霾对人体的危害?

  A.非常清楚15%

  B.有所了解67%

  C.不太清楚18%

  3、PM2.5的标准中文名是?

  A..悬空细尘14%

  B.微尘21%

  C.超细悬空尘颗粒65%

  4、您是否对本次雾霾天气采取了防御措施?

  A.未采取55%

  B.已采取21%

  C.打算采取24% 5、雾霾天气对您有何影响?

  A.出行22%

  B.健康32%

  C.心情46%

  6、在雾霾的天气下,您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出行?

  A.步行48%

  B.自行车4%

  C.私家车5%

  D.公交车41%

  7、您认为造成雾霾天气严重的原因是什么?

  A.人为造成76%

  B.大气气压不稳4%

  C.氮化合物增多20%

  8、对于近年雾霾天气的频繁出现您有什么态度或看法? A.应分日限制尾气排量63%

  B.应减少燃放烟花21%C.与我无关16%

  调查总结:

  根据调查结果可知,大多数人还是关心并基本了解最近的雾霾天气的,但真正采取防护措施的人却很少。

  大多数人认为雾霾天气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是心情,健康其次。而出行时,更多人还是愿意选择步行或交车,相对于私家车来说,确是环保太多了。同样,在出现雾霾天气时,也还是有人会选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只不过是少数。

  对于造成雾霾天气的原因,大家看法不一,但大多数人认为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正如前一段时间存在大量的焚烧秸秆现象一样。许多人认为应该加大政府的干预力度,例如分日限制尾气排量等。而减少雾霾的产生,确实需要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工业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家庭生活排放的污染物等。而做到这些却不是任何一个人或者任何一个企业单独可以做到的,这是一个国家共同的责任,需要全体公民的共同努力。

  雾霾及其成因

  什么是雾霾?

  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但是雾是雾,霾是霾,雾和霾的区别很大。

  雾--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

  霾--霾,也称灰霾(烟雾)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

  能使大气混浊。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PM,北京监测的是PM10,也就是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的`污染物颗粒。

  雾霾天气的成因?

  1.大气空气气压低,空气不流动时主要因素。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

  2.地面灰尘大,空气湿度低,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

  3.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是雾霾的一个因素。

  4.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

  5.冬季取暖排放的CO2等污染物。

  雾霾的危害

  雾霾天气易诱发心血管疾病,雾霾天气时气压低,湿度大,人体无法排汗,诱发心脏病的几率会越来越高。

  诱发呼吸道疾病,雾霾中含有大量的颗粒物,这些包括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颗粒物一旦进入呼吸道并粘着在肺泡上,轻则会造成鼻炎等鼻腔疾病外,重则会造成肺部硬化,甚至还有可能造成肺癌。

  雾霾天气时光照严重不足,接近底层的紫外线明显减弱,使得空气中细菌很难被杀死,从而传染病的概率大大增加。

  雾霾天气时,由于空气质量差,能见度低,容易出现车辆追尾相撞,影响正常交通秩序,对大家出行造成不便,在日常行车行走时更应该多观察路况,以免发生危险。

  雾霾天气对公路、铁路、航空、航运、供电系统、农作物生长等均产生重要影响。雾、霾会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影响生态环境,给人体健康带来较大危害。

  对于雾霾天气的建议

  在此种极端天气中,市民应怎么做才能减少对身体危害?吃什么才能提高免疫力?针对市民关心的问题,相关专家逐一进行了解答。

  一、避免雾天锻炼。可以改在太阳出来后再晨练。也可以改为室内锻炼。

  二、尽量减少外出。如果不得不出门时,最好戴上口罩。

  三、患者坚持服药。呼吸病患者和心脑血管病患者在雾天更要坚持按时服药。

  四、别把窗子关得太严。可以选择中午阳光较充足、污染物较少的时候短时间开窗换气。

  五、尽量远离马路。上下班高峰期和晚上大型汽车进入市区这些时间段,污染物浓度最高。

  六、补钙、补维D,多吃豆腐、雪梨等。

  特别针对青少年来说:

  青少年身体发育不完全,灰霾天气灰尘、颗粒会通过孩子们的呼吸道直接侵害其健康,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如感冒、咳嗽、鼻炎、支气管炎、哮喘等发生。对儿童的防护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通过学校的宣传和知识普及让儿童对雾霾天气以及对健康的影响有直接关系和感官认识。

  其次,提高家长自身对孩子的方法意识。

  再次,减少室外活动,将户外活动改为室内活动,从而减少灰霾对儿童的影响。

  此外,在平时的生活中,毛绒玩具表面的灰尘、细菌较多,尽量少给孩子玩或常清洗,让孩子的活动远离污染严重的交通干道,临街住的,避免在交通高峰期开窗通风。

  总结

  各地雾霾天气的出现,本质上是环境自净能力达到临界点的提醒。对于城市的居民而言,它既是对现代社会触碰自然底线的警告,也是对人类侵犯大自然的警告。当然,还是对城市居民肩负保护环境的责任,维护地球生态自觉性的考验。面对雾霾天气,人们需要的是共同减少污染的一种决心与信念,也需要实际生活中的改变。

  治理雾霾,根治大气污染,让城市充满清新的空气,才能让百姓更加健康幸福地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呵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家园,已刻不容缓。虽然防治大气污染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课题,虽然我们面对的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役,但有政府有效应对,企业积极参与,社会各界共同担当,一个清新秀美的生态文明城市,也将离我们不远。

关于雾霾的调查报告范文2

  伴随着马年春节的来临,宝鸡多次出现的雾霾天气,不仅对海陆空各类交通运输造成影响,使很多人不能如期回家过年,更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医院里增加了很多病人。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空气污染?怎样去治理这种污染呢?为此,我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背景

  雾霾天气是一种空气质量严重恶化的产物,是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颗粒大量积聚,特别是PM2.5含量剧增,在很大空间内造成能见度模糊的一种天气现象。“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目前,全国中东部地区陷入严重的雾霾和污染天中,中央气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至黄色预警,从东北到西北,从华北到中部导致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大范围的重度和严重污染。

  二、调查目的

  了解人们对于雾霾天气的态度,对于雾霾天气的认识,探究雾霾天气所带来的警示与实际性问题。并对于现在的雾霾天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改善眼前的雾霾天气,为我们人类自己创造一个这样的美好环境,为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调查过程

  调查主题:雾霾天气调查对象:普通民众

  调查时间:20xx

  年2月8日调查方式:实地拍照,上网查阅

  四、调查结果

  成因:

  据气象专家介绍,春节期间雾霾天气的形成主要原因是,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比较大;没有明显冷空气活动,大气层比较稳定;天空晴朗少云,有利于夜间的辐射降温,使得近地面原本湿度比较高的空气饱和凝结形成雾。加上春节期间机动车使用频繁、燃放烟花爆竹等污染颗粒物排放增加,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成,两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雾霾天气。

  危害:

  1.对人体的危害:由于雾霾中混有大量有毒有害的小颗粒,人在呼吸的时候就随着空气进入呼吸道和肺部,轻者会引进气管炎、肺炎等疾病,重者会导致更加严重的疾病。

  2.对生产生活的危

  害:雾霾天气能见度低,给航空、铁路、海运、公路等各类交通运输行业造成影响,容易导致交通安全事故,扰乱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同时,对建筑物、车辆等固体物具有腐蚀性。防治:

  据资料显示,到目前为止,靠人为的力量还是无法控制雾的产生,这是自然现象。只有想办法控制各种小颗粒的产生,就会只有

  雾而没有霾了。因此,防治的重点应放在控制颗粒物排放上。首先是工业排放,需要将重工业企业合理规划,做到节能减排、清洁排放。其次,城市交通规划及发展公共交通也是减少城市人为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措施。最后,政府及媒体应加强环保知识宣传,提高民众对空气污染事件的关注。

  那么,作为我们个人应该做到:不开车或少开车;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抽烟或尽量少抽烟;学习雾霾防护知识并向身边人宣传;从自身做起,注意节能环保。

  五、调查倡议

关于雾霾的调查报告范文3

  今年以来,雾霾天气不断侵袭中国,大范围雾霾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全国已陆续有25个省份、100多座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出现雾霾天气,不仅对海陆空交通造成不利影响,更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那么,什么是雾霾?是什么原因造成雾霾大气污染?如何减轻、控制和治理这种大气污染?区环境监测站针对雾霾天气进行了一系列探索、调查,现将具体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雾霾的基本概念

  雾霾,雾和霾的统称。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阴沉灰暗。

  雾和霾的区别十分大。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的产物。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形成雾时大气湿度呈饱和状。由于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和灰色。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的。它也能使大气浑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在《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定义为:“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有混浊现象。

  霾与雾的区别在于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和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二、雾霾形成原因

  造成近期雾霾天气偏多、偏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自然环境的原因。一方面,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较常年偏弱,风速小,风力弱,大气层比较稳定,大部地区稳定类天气出现频率明显偏多,尤其是华北地区高达64.5%,出现为近10年最高,频繁出现的稳定天气造成污染物在近地面层积聚,从而导致雾霾天气多发;另一方面,因我国冬季气溶胶背景浓度高,地区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比较大,在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受大范围静稳天气的原因,沙尘的叠加,偏南气流,湿度大,水汽使干细的粒子迅速膨胀,也催生了雾霾形成。

  (二)环境污染的原因。PM2.5是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凶,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排放PM2.5的“重犯”,包括大公交、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卡车等。使用汽油的小型车虽然排放的是气态污染物,比如氮氧化物等,但碰上雾天,也很容易转化为颗粒污染物,加重雾霾,进一步催化雾霾天气的形成,加剧雾霾发展。雾霾形成的另一个原凶,是冬季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及有机物、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大量汽修喷漆、建材生产窑炉燃烧排放的废气、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这些悬浮污染物在静稳空气中产生化学反应,转变成大的粒子,也促进了雾霾天气的形成。

  (三)地理环境的原因。现在城市里大楼越建越高,阻挡和摩擦作用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促使静风现象增多,导致在垂直方向上出现高空的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使得大气层低空的空气垂直运动受到限制,空气在水平和垂直方向流动性均非常小,大气扩散条件非常差,受近地面静稳天气控制,扬尘基源和运动差过程中形成空气中的悬浮微粒,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受其控制,城市无论规模大小,其局地交通、生活、生产所需的能源消耗的污染物排放均在低空不断积累,最终集聚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与水分子结核集聚成霾。与此同时,由于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雾滴提供了吸附和反应场所加速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同时颗粒物也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成,两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污染。

  (四)追求经济发展的原因。在发展就是硬道理的思想指导下,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长期把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追求GDP本身没有错,错在盲目上。西方国家用了几百年才能完成的事,我们非要几十年就完成,殊不知我们同时也是在用几十年的时间制造了几百年的污染。另外对于引进外资各国都有规定,而像我国这样来者不拒,多多益善的没有第二家,其结果是中国变成了世界工厂,给全世界的知名企业打工,然后把利润送给人家,把污染留给自己,既浪费了宝贵的资源又污染了生存的环境。同时,为扩大内需,没有考虑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道路承载的能力,大力发展汽车产业,鼓励国人购置,忽略这么多汽车尾气对大气污染的后果,据专家介绍汽车尾气排放已占到PM2.5的20%—25%。国人为图方便,企业为了赚钱,国家为了GDP,当然污染的后果不仅催生了雾霾的产生,还导致了环境的恶化。

  三、雾霾的危害

  (一)危害人体健康。雾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颗粒物。其中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它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上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引起鼻炎、支气管炎等病症,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除了诱发癌症,雾霾天还是心脏杀手。有研究表明,空气中污染物加重时,心血管病人的死亡率会增高。阴霾天中的颗粒污染物不仅会引发心肌梗死,还会造成心肌缺血或损伤。老慢支、肺气肿、哮喘、支气管炎、鼻炎、上下呼吸道感染等常见的呼吸道系统疾病,也可能被雾霾天急性触发。霾在吸入人的呼吸道后对人体有害,长期吸入严重者会导致死亡。霾对新生儿健康的影响更大,最近一项大型的国际研究证实,接触过某些较高空气污染物的孕妇,更容易产下体重不足的婴儿,而出生时低体重的婴儿很容易增加儿童死亡率和疾病的风险,并且与婴儿未来一生的发育及健康都有很大关系。无庸讳言,大气污染状况正严重地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

  (二)影响交通畅通。雾霾天气对交通最为显著的影响是车速的降低,班机延误、火车晚点,为出行人群带来出行时间和行程延误的增加。特别是在交通流量较大的道路,公路设施实际通行能力的下降可能会导致较为严重的交通拥堵,且这种拥堵在部分路网发达、交通出行强度大的地区,会造成区域路网的运行阻塞、甚至瘫痪。根据交通运输部的有关统计,我国每年地方上报的公路阻断事件中,大约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是由大雾天气所致。大雾天气也是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诱因之一。根据公安部道路交通事故统计报告,我国每年大约有10%左右的交通事故直接与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有关。高速公路由于技术等级高、设施完善、控制出入等特点,车辆行驶速度高,因此,大雾诱发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往往是灾难性的,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据统计,大雾已成为导致高速公路连环相撞恶性交通事故的第一杀手,这方面的案例不在少数。这也是当前高速公路一旦出现雾,必须采取限速等交通管制措施,甚至是封闭道路的原因。

关于雾霾的调查报告范文4

  昨日上午10时,前央视主持人柴静制作的纪录片《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出现在网络上之后,迅速在各大视频网站上蹿红。有网友戏称,昨日的网络被柴静刷屏,几乎所用的社交网站上都在谈论这部纪录片,大部分视频网站的首页醒目位置都能找到柴静的新纪录片《穹顶之下》。

  据初步统计,截至昨日20时13分,优酷网点播401万次,9088条评论;腾讯视频网站2620万,32760条评论;乐视网站305万。新浪微博这一话题截至昨日21时25分,阅读数6616.2万,精准讨论16.5万。

  调查的念头

  源于未出生已患肿瘤的女儿

  追溯上一次柴静出现在公众视野里,是在美国生下了一个女儿。美国产女事件还一度引发轩然大波。而在昨日的视频中,柴静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2013年初,柴静被爆与摄影师赵嘉结婚。同年10月底,据《南都娱乐周刊》报道,柴静在美国生下了一个女儿。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柴静透露当时未出生的孩子被检查出患有良性肿瘤,一出生就要进行手术,所以她从央视离职并谢绝了一切工作邀请打算陪伴照顾女儿。但生活在一年竟有175天污染的北京,害怕女儿有一天会问“什么是蓝天”、“为什么老把我关在家里”。

  拍摄《穹顶之下》的想法便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照顾她(女儿)的过程中,对雾霾的感受变得越来越强烈,职业训练和母亲本能都让我觉得应该回答这些问题: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该怎么办?所以就做了这个调查。”

  《穹顶之下》全片长103分钟,柴静拿出她两年前出书所得的稿费,总共投资了差不多一百万用于该纪录片国内外的拍摄和后期制作。她亲自走访中国、美国、英国多个污染现场,如伦敦、洛杉矶等曾经污染严重的'城市等寻找雾霾根源,还拜访了研究大气污染的学术机构,并实地拍摄他们的治污经验。

  事实上,柴静过去在央视也曾制作过污染治理报道,还曾获选了2007“绿色中国年度人物”,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理事。但柴静称,相比于《穹顶之下》,这些污染报道“就事论事,停留在监督某些排污企业和地方政府GDP冲动上,我自己也停留在一种‘要发展还是要环保?’的简单思维方式上”,《穹顶之下》则是对过去问题的再回访,这一次回访使柴静意识到,“环保与经济发展并无冲突。大气污染并不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恰恰需要更充分的市场化改革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调查的初衷

  这本是我和雾霾的私人恩怨

  起初,柴静的调查只是想解开自己的疑惑。柴静说:“我调取了十年来华北上空的卫星图片,可以看到空气污染早已存在。我就在北京生活,怎么没意识到?我找了奥运空气质量保障小组组长唐孝炎院士,她提供给我2004某个月的PM2.5数据曲线,相当于今天的严重污染,首都机场也关闭了,只是当天新闻报道是雾。可见今年1月,当时整个社会对空气污染缺乏认识。”

  她在今年1月纪录片首发的公开演讲中说,“这是我和雾霾之间的私人恩怨”,没有想到要公开。然而随着调查的深入,她认为“作为一个媒体人,有责任向大家说清楚,不耸动,也不回避,尽量说明白。”

  柴静花了一年的时间拜访了国内外多家研究大气污染的学术机构,去了一些污染严重的现场调研,调查了背后的执法困境。接触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改委能源所、工信部产业司、环保部等职能机构,也去了伦敦、洛杉矶这些曾经污染严重的城市,想找到一些空气污染治理的教训与经验。柴静说:“我想回答三个问题:雾霾是什么?它从哪儿来?我们怎么办?”

  她背负空气采样仪采样送检;她用数据视觉化展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前卫生部部长陈竺与专家合作发表于《柳叶刀》杂志的报告,估计的中国每年因室外空气污染导致35万至50万人,处理得通俗、形象、警醒;她经历了无人机因雾霾过重而无法记录污染情况的尴尬;为考察同样恶名昭著但污染源主要是汽车尾气的洛杉矶光化学污染现象,她在直升机上俯瞰这座车轮上的城市摊大饼式的道路模式和对汽车的高度依赖,在公路边直击加州空气资源管理委员会的官员向没给重型柴油车加装空气颗粒物过滤器的司机开出罚单;她还把官员和业界已知的秘密推到公众视野之中:一艘海轮排放的PM2.5几乎等于50万辆货车。

  在《穹顶之下》中,柴静指出,中国的空气污染60%以上来自煤和油的燃烧,雾霾问题很大程度上是能源问题,我国燃煤和燃油大概存在“消耗量大”、“相对低质”、“前端缺少清洁”、“末端排放缺乏控制”四大问题,在该纪录片中柴静还尝试揭示这些问题背后的管理与执法困境。

  公布的目的

  为了自己的爱惜而行动起来

  面对这些问题,柴静在采访中表示,公众不能低估了治理的艰巨和复杂,更不能不当回事,听之任之。从对英美的污染治理经验的调查中,她认为“我们怎么办”还是有路可寻的。她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希望空气清新已经成为了中国人强烈的社会共识,而公众是空气污染治理的核心力量之一,这也是她的信心来源。

  看到家门口有一片工地裸露,柴静试着与施工者交涉,结果扬尘的土堆得到覆盖;楼下的餐馆没有加装油烟处理装置,她打了举报电话12369,餐馆老板果然装上了法规要求安装的设备;加油站的加油枪汽油挥发严重,她又向环保部门举报,加油站答应马上修好防挥发装置。她的体会是,如果不打,12369就只是一个数字。她建议网友:表达你的不满、维护你的权益。

  柴静说:“一个人没有当妈妈之前,这个世界只跟你有几十年的关系,到此为止,我对我的一生负责任就可以了。但确实有了她之后,你跟未来世界有了关联,有了责任。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情感的驱动,我确实很难去用这么长时间做完这件事。

  柴静表示,她无意于通过《穹顶之下》号召他人必须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她在采访中说:“人去做什么,是因为心底有爱惜……我相信,别人心底有自己的爱惜,有适合自己的实践。”

【雾霾的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雾霾调查报告06-27

雾霾的调查报告07-05

关于雾霾调查报告11-07

雾霾调查报告[优秀]10-21

雾霾分析调查报告11-06

雾霾的调查报告通用11-28

雾霾天气调查报告02-20

关于雾霾的调查报告03-03

雾霾的调查报告总结03-28

环境雾霾调查报告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