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用户体验报告

时间:2023-01-31 15:57:40 报告 我要投稿

软件用户体验报告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软件用户体验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软件用户体验报告

软件用户体验报告1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随着网络应用的丰富和发展,很多网站往往不能迅速跟进大量信息衍生及业务模式变革的脚步,常常需要花费许多时间、人力和物力来处理信息更新和维护工作;遇到网站扩充的时候,整合内*及分支网站的工作就变得更加复杂,甚至还需重新建设网站;如此下去,用户始终在一个高成本、低效率的循环中升级、整合……于是,我们听到许多用户这样的反馈:页面制作无序,网站风格不统一,大量信息堆积,发布显得异常沉重内容繁杂,手工管理效率低下,手工链接视音频信息经常无法实现;应用难度较高,许多工作需要技术人员配合才能完成,角色分工不明确;改版工作量大,系统扩展能力差,集成其它应用时更是降低了灵活性;对于网站建设和信息发布人员来说,他们最关注的系统的易用性和的功能的完善性,因此,这对网站建设和信息发布工具提出了一个很高的要求。

  首先,角色定位明确,以充分保证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其次,功能完整,满足各门道"把关人"应用所需,使信息发布准确无误。比如,为编辑、美工、主编及运维人员设置权限和实时管理功能。

  此外,保障网站架构的安全性也是用户关注的焦点。能有效管理网站访问者的登陆权限,使内网数据库不受攻击,从而时刻保证网站的安全稳定,免于用户的后顾之忧。

  根据以上需求,内容管理系统CMS应运而生,来有效解决用户网站建设与信息发布中常见的问题和需求。对网站内容管理是该软件的最大优势,它流程完善、功能丰富,可把稿件分门别类并授权给合法用户编辑管理,而不需要用户去理会那些难懂的SQL语法。

  内容管理从20xx年开始成为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这时.COM和B2B, B2C等经历了资本和市场的考验及洗礼,人们重新回到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面-如何提高竞争能力,而内容管理恰恰能够通过对企业各种类型的数字资产的产生、管理、增值和再利用,改善组织的运行效率和企业的竞争能力,企事业单位也开始认识到内容管理的重要性。

  二、研究内容与目标

  1.系统架构的研究:采用三层架构,将系统分为UI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目前三层架构的思想已经很成熟。研究三层架构,有助于理解软件系统架构。

  2.数据库的设计以及优化:针对数据库的设计,结合实际的应用以及理论知识的要求,设计出满足需求的数据库,并且,在后期的维护中,从查询数据库中表的数据来探讨数据库的查询的优化方法,例如在模糊查询中是否使用索引,以及建立索引之后的效率会相对于没有建立时的不同,需要深入的研究数据库库德设计和优化

  3.用户体验和界面的友好性研究:本系统将使用Ajax,jQuery等技术和JavaScript插件,来提高用户体验和用户交互性。对于与用户界面以及操作方面进行研究,让界面更加美观,操作更加人性化,提高用户交互性和用户体验。例如用户操作成功之后自动跳转,减少用户的操作次数。

  4.其他CMS系统的研究:通过对其他成熟的CMS内容管理系统的研究,加强对CMS的理解。争取做到最好。

  5. 网站安全性研究:系统采用三层架构,设计安全,合理的数据库,使用存储过程。增加安全验证,达到系统安全。

  6.用户权限研究:系统基于角色的权限管理,每个角色都有不同的权限,然后将角色授予用户。从而达到权限的安全,用户权限分配合理。

  三、研究方法与手段

  1.需求分析使用StartUML完成需求分析,并完成各种UML图。数据库设计使用PowerDesigner15,SQL Server20xx。web开发使用Visua Studio 20xx,ASP.NET,IIS等工具,业务逻辑使用动软.NET代码生成器,提高开发效率。

  2.研究已经成熟的CMS内容管理系统。通过研究成熟的CMS系统,理解CMS内容管理系统的设计定位,用户定位。借鉴已经成熟的`经验,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错误。少走弯路。学习其中的思想。

  3.采用.NET平台,C#语言,ASP.NET,IIS等。数据库使用SQLserver 20xx

  四、项目进度安排

  1. 20xx/12/27-20xx/1/31:需求分析阶段

  此阶段的主要内容有:业务流程的需求分析,数据库的设计,用例设计

  2. 20xx/2/1-20xx/3/31:详细设计阶段

  此阶段的主要内容有:类的设计,业务流程的详细设计

  3. 20xx/4/1-20xx/5/1:系统实现阶段

  此阶段的主要内容有:功能的实现

  4. 20xx/5/2-20xx/5/31:系统维护维护阶段

  此阶段的主要内容有:在细节方面对系统的一个整体的维护,以及对处理相应的异常和系统的实践检测

  五、参考文献

  1、《C#高级编程》(美)内格尔(Nagel.C)等著;李铭翻译;黄静,清华大学出版社。

  2、《设计模式》 Erich Gamma

软件用户体验报告2

  一.研究背景、概况及意义

  1.研究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大规模科学和工程计算问题对计算机的速度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在图像处理方面,大规模的地形匹配、神经网络计算及其他计算量大的任务都需要计算机具有强大的计算性能。近年来,微处理器的性能不断提高,高速局域网的不断发展,可以利用相对廉价的微机通过高速局域网构建高性能的并行集群计算系统。与传统的超级计算机相比,并行集群计算系统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和良好的可扩展性,可以满足不同规模的大型计算问题。

  在数字图像处理中,图像匹配是根据已知一幅图像在陌生图像中寻找对应子图像的过程,它在计算机视觉、航空遥感、医学图像、飞行器制导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目前,图像匹配算法很多,基于灰度匹配算法简单、精度高,但计算量大、对旋转形变等敏感。基于特征匹配方法计算量小,对灰度变化、形变及遮挡等有较好的适应性,但它取决于特征提取的质量,匹配精度不是很理想。基于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具有良好的并行性和非线性全局作用,良好的容错和记忆能力,但计算代价高、参数选取对结果影响大。其中经典的灰度相关算法具有匹配精度高,易于硬件实现等特点,但计算量大、速度慢,应用受到限制。现今针对灰度相关匹配改进的.算法较多,如灰度归一化相关匹配,基本上是从相似性度量的函数着手进行算法的改进,但很多是基于串行处理。随着近几年硬件的飞速发展,使得传统的大型工作站可由多微机的集群系统代替,从而使得计算量大的问题可由后者解决。在图像处理的研究中,并行处理的引入极大地缩短了计算时间,成为图像处理中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基于灰度相关匹配进行并行化处理、改进,提高运算速度。

  2.国内外研究概况

  目前,MPI(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是比较流行的并行计算开发环境之一。MPI是一个并行计算消息传递接口标准,由MPI论坛(MPI Forum)推出,制定该标准的目的是提高并行程序的可移植性和开发效率。MPI论坛是由欧美主要的并行计算机生产商、大学、政府实验室和工厂研究人员组成的一个非官方组织。MPI论坛在1994年6月正式推出了MPI的第一个版本MPI1.0 ,又于1995年6月推出了MPI1.1 ,对原有的版本进行了修改、完善和补充。1997年7月推出的MPI2.0版本中,又加入了远程存储访问、并行I/O、动态进程管理等内容。MPI现在已经成为产业界广泛支持的并行计算标准。

  3.现实意义

  现今针对灰度相关匹配改进的算法较多,如灰度归一化相关匹配,基本上是从相似性度量的函数着手进行算法的改进,但很多是基于串行处理。随着近几年硬件的飞速发展,使得传统的大型工作站由多微机的集群系统代替,从而使得计算量大的问题可由后者解决。在图像处理的研究中,并行处理的引入极大地缩短了计算时间,成为图像处理中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基于灰度相关匹配进行并行化处理,并对其进行适当的改进,以提高运算速度。

  二.研究主要内容

  研究内容:

  基于并行计算在高性能计算中的优势并根据图像处理的特点,探讨了并行计算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给出了图像并行处理的一般过程,并用具体例子作以说明,同时也给出了如何提高图像并行处理效率的一些措施。

  1软件工具的选择

  已有若干并行编程软件包可供选择,例如PVM ( ParallelVirtualMachine),MPI ( 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Express,Pthreads等,但是,其中只有PVM,MPI是针对网络多计算机系统(或工作站集群系统)设计的。前者提供了一种支持异构或同构计算机间消息传递的软件环境,适合于多种硬件结构,包括运行Linux、UNIX操作系统的PC机。它可以用C或者Fortran编程。而MPI具有和PVM类似的比较强大的功能。与PVM一样,它可以用C或者Fortran编程,并且也适合于多种硬件结构,包括运行Linux、Windows、NT操作系统的PC机。但它是被推荐的一种适用于消息传递型多计算机系统的并行软件编程标准。因此,它不仅实用,可移植、高效灵活,而且将有更广泛的推广价值。此外,它的许多版本与实现,如MPICH、CHIPM、LAM等都可以在网上免费下载,这为图像并行处理的研究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在我们研究图像并行处理时,选择了MPI作为并行程序设计工具。

  2并行图像处理算法的实现图像处理的并行求解过程,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对图像处理问题进行抽象,建立算法串行模型;

  (2)对算法串行模型进行分析,找出算法模型中需要并行处理的部分,确定算法并行实现方法建立算法并行模型的描述;

  (3)用并行计算语言实现并行算法;

  (4)在并行集群计算系统上运行,调试并行算法。

  3并行图像处理具体算法实例:

  灰度匹配是数字图像处理中一项重要的技术,以往的匹配方法虽然精确度高,但计算量大、时间长。针对这一问题,将基于MPI(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的集群并行处理思想引入到图像灰度匹配中,对待匹配的图像采用数据分割处理,结合并行处理的一般步骤对图像灰度匹配进行并行建模、实现,对传统的图像灰度匹配算法进行并行化改进,试验结果表明并行化处理能显著地缩短灰度匹配时间,达到较高的加速比和效率。通过对图像灰度匹配的并行化处理,验证了并行计算的高性能。

  研究目标:

  灰度匹配是数字图像处理中一项重要的技术,以往的匹配方法虽然精确度高,但计算量大、时间长。针对这一问题,将基于MPI(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的集群并行处理思想引入到图像灰度匹配中,对待匹配的图像采用数据分割处理,结合并行处理的一般步骤对图像灰度匹配进行并行建模、实现,对传统的图像灰度匹配算法进行并行化改进,试验结果表明并行化处理能显著地缩短灰度匹配时间,达到较高的加速比和效率。通过对图像灰度匹配的并行化处理,验证了并行计算的高性能。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研究步骤与方法

  本课题将先从理论上提出解决办法,再从实践中不断验证断修正理论模型最后开发出一个初步的应用系统。立足于并行计算在图像处理方面的应用,致力于研究MPI在灰度匹配上的具体应用。

  可能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1.图像处理的并行模型的选择以及实现

  2.分析并行量大时和并行量小时等多种情况的比较。

  四.研究进度计划

  研究工作的总体安排和进度:

  1. 20xx.2.21-20xx.3.6查阅相关文档、确定论文题目

  2. 20xx.3.7-20xx.3.20撰写开题报告,调研项目所用的并行计算技术

  3. 20xx.3.21-20xx.3.23文献综述

  4. 20xx.3.24-20xx.4.19项目开发,大体完成

  5. 20xx.4.20-20xx.4.24外文翻译

  6. 20xx.4.25-20xx.5.6论文一稿

  7. 20xx.5.7-20xx.5.8中期检查

  8. 20xx.5.9-20xx.5.31论文二稿

  9. 20xx.6.1-20xx.6.5论文三稿

  10. 20xx.6.6-20xx.6.10论文定稿,准备答辩材料

【软件用户体验报告】相关文章:

用户体验调查报告12-27

用户体验三要素02-18

用户体验的76个体验点总结10-30

用户体验设计岗位职责01-09

互联网产品的用户体验论文05-01

如何提升网站的用户体验度范本04-25

微信小程序提升用户体验英语美文06-16

电商网页设计中用户体验研究论文04-15

用户体验师岗位职责共3篇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