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时间:2024-03-27 19:39:55 博耿 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范文(精选11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范文(精选11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范文(精选11篇)

  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1

  为了深入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促进我区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根据市学院、教师学校工作计划要求,本学期全面开展了幼儿园教育教学、师资队伍、课程设置等方面的调研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据调查统计,全区共有幼儿园83 所。按性质分别属公办、企办、个人办三种。其中,公办3所、企办1所、个人办79所。全区幼儿园除4所无评定标准外,均通过分等定级。全区共有一级幼儿园23 所,二级幼儿园56所,省、市级示范幼儿园各2所。全区各类幼儿园共有园长103名,专职园长45名,占园长总数的43.6%。全区共有专职幼儿园教师365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有131人,占教师总数 35.9%,中专学历 151人,占教师总数41.4%,高中以下学历83人,占教师总数22.7 %。

  二、全区幼儿园教师队伍素质及教育教学现状分析

  几年来,在新《纲要》精神指引下,我区学前教育教学取得长足进步,“十一五”以来获国家级优秀课一节、省级优秀课6节、市级优秀课9节,获省级活动区先进单位3个、市级5个,两项实

  验课题结题并分别获省、市优秀成果奖。5名教师成为省级骨干教师,11名教师成为市级骨干教师。在07省学前部组织的幼儿教师教学基本大赛中,我区教师荣获金奖,也是抚顺市唯一一名获金奖教师。其具体工作措施和主要做法是:

  1、健全分类指导的研训网络。多年来,针对我区地域广、幼儿园数量多、类型复杂,其规模和发展水平不均衡等特点,将教研组划分为企事业幼儿园、个体幼儿园和乡镇幼儿园三类,通过分层次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制定所应达到的不同要求标准,明确不同类型教研组的不同教研活动内容和发挥5所素质教育基地园业务上的龙头作用,以及以评选优秀教研组为激励机制,形成不同类型的典型经验,推动全区研训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

  2、注重实效,提高骨干教师培训质量。具体做法:一是研培结合,形成合力。在工作中做到培中有研,研中有培,研培并轨,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二是拓宽渠道,形成立体培训。充分发挥研训部门与基层园两个阵地作用,有不效利用电教、科研两个研训部门的教育资源,通过专题培训,拜师结对,城乡联谊等形式,拓宽培训渠道,形成立体培训模式。三是创造条件,优化环境。创造条件,实现教研员对骨干教师跟踪听课,面对面进行指导,定期召开骨干教师公开课、评优课,教学基本功大赛等活动,优化骨干教师成长的外部环境。四是确定标准,目标调控。从政治思想,文化业务素质几方面制定骨干教师标准,严格按目标去培训,去评定骨干教师,保证骨干教师质量。

  3、注重专业引领,强化园本培训意识。引导基层幼儿园在研训部门的专业引领下,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建立以园为主的培训机制,提高园长园本培训意识和能力,积极探索园本培训的有效方法。一是学习园本培训。什么是园本培训?园本培训的意义何在?如何进行有效的园本培训?在各园教师们的疑惑声中,我们在全区开展了“走进园本培训”系列活动,使每一位园长、教师对园本培训有了初步的认识。

  1、专题讲座。我们逐步建立了教育专家和学科教育专家的资料库,组织兼职教研员、教研组长面对全区教师、园长进行理论结合实际的讲座。使园长、教师明确当前课改背景下,幼儿园开展自培工作的'重要性。

  2、现场观摩。现场观摩使幼儿园园长教师对园本培训有了更为感性的认识。几年来,我们先后组织到省、市内的8所幼儿园进行参观学习,现场观摩各幼儿园各具特色的园本培训现状。沈阳南宁幼儿园“以科研带动园本培训”的方法给了大家很多的启示。

  3、研讨交流。积累了有关园本培训的理性和感性的认识之后,我们又组织进行“如何开展园本培训?”的专题讨论。通过相互交流,各所幼儿园都总结了本园的优势与不足,并在园本培训的选题、组织管理、培训形式等方面达成共识。二是实践园本培训。项目培训是园本培训的主要途径,不同的幼儿园根据不同的办学要求、不同的群体、不同的需求,设计解决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的培训项目。在我们的精心指导和鼓励下,蓓蕾幼儿园以“突破传统,改变幼儿的学习方式”为幼儿园课改的主要内容。区幼将“以音乐活动为载体,提高幼儿音乐素质”确定为“十一五”研究课题等,使园本培训更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通过培训和不断的实践,各幼儿园的教师和幼儿都有了切实的发展和提高。目前,我区共有4所幼儿园被省确定为省级园本研训基地,形成了科学规范的培训网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总结我区幼教工作成果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目前我区幼教工作不可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

  1、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幼儿园办园者或管理者没有受过专业教育,缺乏科学的管理措施,不能与教师交流、研讨教育方法,只是注重组织开展有利于宣传幼儿园的一些大型活动,阻碍了幼儿园办园质量的提高。

  2、《纲要》落的不实。一些私立幼儿园园长对学习贯彻新《纲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行动滞后,“纲要”颁布已多年,几乎没有认真组织学习过,教学中出现了严重的“小学化”倾向。还有一些幼儿园对如何更准确把握《纲要》精神实质,以幼儿为本、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克服重教轻养等方面还存在模糊认识。

  3、课程设置不尽合理。部分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要求,教学方法和内容小学化现象严重,忽视省统编教材的使用,把市场上推销的成语、三字经、拼图识字等图书当成教材使用,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

  4、教师队伍不稳定。一些幼儿园不按编制规定配备保教人员,保育员和教师界限不清,一个班只配一名教师,造成教师缺少备课时间和教研活动时间。难于外出学习。教师待遇低,加之没有保教管理经验,工作信心不足,流动性很大。

  三、方法对策及工作设想

  我区幼教研训工作的基本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要求我们必须站在现实和发展的角度去审视和探索幼教工作,也必须运用改革的思维和创新的方法去发展幼教工作,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法对策和工作设想。

  一是要加强领导,积极制定全区幼教发展规划。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奠基工程中的重要环节。我们要站在历史起点上开创全区幼教研训工作新局面,就要紧紧围绕幼儿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幼儿素质的总体要求,结合全区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和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去构建全区幼教工作的发展战略。明确全区幼教工作的近期、中期和长远发展目标,推动幼教工作的科学发展。

  二是要加强幼儿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要广泛开展继续教育和园本研训工作。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打破时间和空间对培训内容的限制,使培训工作具有多样化、弹性化、柔软化的特点。使广大教师能够在有效的培训中不断地更新、积累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全面适应幼儿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是要创新教育方式,更新教育理念。要彻底转变儿童观,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转变教育观,实现幼儿园、家庭和社会教育同步;转变课程观,使教学向着动态的、开放的、自然和谐的方向发展;要树立两全思想理念、发展观理念,幼教新课思想理念和软、硬环境并重的思想理念,推动我区幼教工作早日步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

  结束语: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两个幼教法规为准绳,以贯彻新《纲要》为切入点,借幼教改革的的东风,加大力度搞好全区教师队伍建设,使全区教师队伍的德与才、知识与能力、素质与职能得到全面协调地发展,早日建成一支整体素质过得硬的教师队伍,以适应幼教改革的需要。

  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2

  教育要发展,教师是根本。幼儿教育与它的从业者——教师,是相互依存的。教师作为素质教育的承担者、实施者,这就要求幼儿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培养一支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善于研究、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而每个幼儿园师资都不一样,各幼儿园每年的师资也不一样,以下我就以我所在的幼儿园今年的师资展开的调查情况。

  一、教师队伍情况分析

  目前,我园共计教师72人,教师学历达标情况:本科人数(含在读)5人,比例为7%,大专人数(含在读)65人,比例为90%,中专(高中)人数5人,比例为7%;教师工龄情况:工龄1-5年有44人,比例是61%,工龄6-10年有19人,比例是26%,工龄10-15年有6人,比例是8%,工龄15年以上有3人,比例是4%;教师年龄情况:年龄30岁以下有51人,比例是71%,年龄30-40岁有21人,比例是29%。近几年有多名教师分别被评为“优秀班主任”、 “骨干教师”、等光荣称号。

  二、教师队伍的优势与问题分析

  现象一:教师的年龄结构处于年轻化。

  我园近几年陆续退休与调走了一些老教师,分配了一些新老师,使幼儿园的师资又注入了新鲜血液。根据幼儿教育工作的特点:教师需要有耐心,有口才,活泼好动,多才多艺。就目前我园教师的情况看,这样的年轻化格局很适合幼儿教育的需要。青年教师朝气蓬勃、容易接受新事物,是搞好教育工作的生力军,但年轻教师的成长还将是一项任重道远之计。老、中、青教师按比例合理组成一个体形模式,各尽所能,取长补短,才能朝气蓬勃,保证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现象二:教师的专业技能与知识结构不均衡。

  幼儿园需要教师在专业技能上,会唱、会跳、会画,还需要又广博的知识。因为知识结构是形成智力和能力的重要因素,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应该由学历、相应的文化科学知识、教育理论等组成。从学历上看,现教师本科、大专的比例已经达到86%,已经达标。但其中一部分教师有着扎实的学科知识,知识面也比较广泛,但是专业的技能却不是很好;有的教师在唱唱跳跳等艺术方面的基本功很不错,但是知识面比较狭折,有时难以回答小朋友的提问。除此之外,理论知识也是有个别老师欠缺的,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提高,只有用理论指导教育实践,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象三:性别结构不合理。

  不管是从在编人员还是外聘人员上看,我们幼儿园没有一名男性教师。由于幼儿园男教师的缺乏,使得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将目光放在幼儿园这个弱势群体上,而且,幼儿园也不免有一些重活都是由所有的女教师揽下,远超出女性所能承担的压力。不光是我们幼儿园,“女性化”迹象已在教师性别比例严重失衡的很多幼儿园出现。这将存在一些负面因素,首先在培养学生勇气、胆量的教育活动不是被忽视就是无法开展,幼儿园缺少男教师,孩子就如同在单亲家庭长大的一样,性格可能产生缺陷,特别是男孩子的阳刚之气无处展示,其次幼儿园女教师总会经历结婚产子这个阶段,女性教师越多,需要请假的'教师和需要重新安排人员的情况也越多,这无疑是给人事工作带来不便,也让中途换老师的幼儿、老师有些不适应,所以教育要有女性也要有男性,让教师在性别上趋于平衡可以更好地反映学生所生活的世界。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之我见

  对策一:强调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首先讲求教师合理搭配;其次性别结构要合理,适当配备一定比例的男性教师,

  对策二:做好规划,关注成长。在做好规划的同时,要关注他们的专业成长,对照计划实现了多少,让他们享受到成长的快乐,看到自身价值所在。

  对策三:注重新老教师的取长补短。新教师思维活跃,老教师经验丰富,在注重新教师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也要注重老教师的“思维点拨”,使其在结合经验的基础上活跃思维,老法新用,利己利幼。

  总之,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原动力就是实施师资队伍建设。我认为,只要确定一个目标,形成一种机制,落实一套措施,那么,一所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一定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3

  根据市教育局工作安排,结合上级下发的调查表内容,我校对本校所管辖的幼儿园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校园基本情况:

  幼儿园现有大、中两个幼儿班,有幼儿48人,教师2人。有幼儿用房4间(其中办公室1间,教室2间,活动室1间),有部分电教设备及幼儿玩具,基本能够满足幼儿园的使用。幼儿园在学校教学楼一楼西边。

  二、主要成绩及取得的经验

  经过两年的学前教育,幼儿大都能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为升入一年级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一)受学校管理体制和师资的制约 学校幼儿园都是归属于学校领导的,没有完全意义上的独立出来,受学校管理体制的制约,在管理方式上存在着小学化。师资都是临时代课教师,非幼师专业毕业,不了解幼儿心理,不懂得幼儿教学规律。幼儿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二)受小学不正常教学的影响 据幼儿园教师反映,有些小学一年级教师对刚入学的孩子要求过高,对一些基础知识一带而过,如拼音、识字等。孩子在幼儿园如果不学,上小学时就跟不上,而且还会受到老师的指责“在幼儿园学什么了?”有的甚至会被退回到幼儿园重学。这样就迫时幼儿园不得不搞小学化教学。

  (三)受家长理念的'影响

  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急功近利,急于让孩子多学东西,要求幼儿园教这教那,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不顾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搞小学化教学。

  (四)受校舍条件限制

  由于我校校舍条件限制,幼儿园无法独立出来,不能形成自己的独立模式,作息时间都难依幼儿特点制定。

  四、改进措施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认真组织幼儿教师继续深入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深刻理解其精神实质,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切实提高幼儿教师的教育理念和业务水平。

  (二)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召开幼儿家长会,向社会和幼儿家长大力宣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宣传幼儿教育中小学化倾向的危害,不断更新幼儿家长的育儿理念。

  (三)加强教学指导

  经常深入学校幼儿园听课,与一线教师交流探讨,研究解决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幼儿教育中的小学化倾向,促进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

  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4

  随着教育工作的不断实践和改革,人们越来越深刻的意识到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明确提出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然而,近几年,屡屡发生的虐待儿童事件,使孩子的身心受到严重的伤害,因此,对于提高幼儿教师道德素质这项工作需要我们进行深刻的反思与进一步的研究。

  一、幼儿教师道德素养的现状分析

  (一)幼儿教师道德素质总体良好

  根据目前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现状来看,整体教师队伍非常年轻,并且年轻教师思维敏捷,学习新思想、新技能的速度较快,能够迅速溶入到工作中,敢“闯”敢“做”,思想超前,工作精力充沛。但同时毕竟工作经验较少,驾驭课堂,课后反思的能力也不象老教师那样游刃有余。于是出现部分年轻教师有些心浮气躁,又有结婚生子、照顾幼小孩子等压力,不能把全部热情投入在工作中。这样一来,道德水准随之下降。

  澳大利亚未来委员会主席埃利亚德博士曾指出:“未来人需要学术性通行证、教育职业通行证以及关于事业心与开拓能力的通行证等三张教育“通行证。在这三张通行证中,最为重要的是第三张,它制约着个人学术和职业方面潜力的发挥”。

  (二)幼儿教师缺乏对幼儿的耐心和爱心

  对学生有爱心,才能称为合格的老师。孔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孟宪承也说:“社会上没有比我们享受着更多的爱的人:我们不论在哪里,都遇着儿童的笑脸”。爱,被称为师德之魂。作为教师,如果不爱学生,谈何教育?在教学中,教师只有以满腔的热情去爱学生,才能获得感情上的交流。

  但有的老师由于自身的道德素质不过硬,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缺乏足够的耐心与责任,从而导致对幼儿的伤害。如某人班幼儿由于某种原因,来幼儿园时哭了起来,这时一位教师就不耐烦地说:“你都上幼儿园还哭,还不如不上呢”。她又转身对其他小朋友说:“他丢不丢人呀?”,其他小朋友就会一起起轰:“丢人”。这样的教育不但不会产生积极的效果,反而导致这位哭得孩子的心理雪上加霜,不仅如此,这样的教育刘于其他幼儿来说,也不是一件好事,他会误导他们在别人犯错误时,我们可以羞辱他。从而影响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

  (三)部分幼儿教师敬业精神偏低

  敬业精神是指“教师能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悟尽职守,努力工作”。具有高度敬业精神的教师能够爱岗敬业,对教育工作充满热情,积极进取。

  但根据调查,发现部分幼儿教师的敬业精神不容乐观。不能安心于教育工作。尤其是有半数以上的幼儿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离职倾向,幼儿教师的敬业精神较差,队伍的稳定性令人堪忧。具体而言,公办园教师与民办私立园教师在敬业精神上有显著差异。公办园教师的敬业精神不如民办、私立园教师。

  二、造成幼儿教师道德素质下降的因素探析

  (一)幼师本身对自己工作的错误定位

  以往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仅仅是看好孩了不出事故,同时适当传授一些粗浅的知识,这不仅是一些家长的看法,一部分幼儿教师也将此作为自己的职业定位,错误的定位必然产生消极错误的影响,因此一部分幼儿教师对待自己的工作热情不高,片面强调只要将孩子的安全性保障好就可以,从而忽视了自己作为教师本身师德的建设工作。

  (二)家长对儿童学前工作的忽视

  家长对学前教育工作的认识和态度是教育的重要部分,但在某些地区部分家长对幼儿的学前教育问题缺乏必要的重视与认可。即使是在城市,很多家长也存在忽视学前教育对个体一生发展的基础作用。因此,大多数人对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状态不够重视。同时有些家长对幼儿教师缺乏应有的尊重和理解。这些原因可能会导致幼儿教师在权衡付出与回报之间的关系时感到不平衡。长此以往,工作热情会逐渐丧失,对幼儿越来越冷漠 。最终造成幼儿的教育水平严重的下降。

  (三)政府对幼教缺乏足够的重视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福利性事业,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承担起主要责任。

  但在当前,农村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的一些领导在对幼儿教育的性质、功能等的理解上还存在着极其落后的观念;政府在幼儿教育发展中没有承担应有的责任,对农村幼儿教育的投入不足,对幼儿教育的管理存在缺位现象。因此造成近年来幼儿教育方面频频亮起红灯,先是校车事故屡屡发生,接着幼儿园虐待儿童事件又给我们的幼儿教育敲响了一记警钟。

  我们不但面对着学前教育尤其是幼儿教育尚没有规范纳入基础教育体系的沉重话题,同时,有关部门对幼儿教育的管理粗放,监督缺位。开办幼儿园准入门槛较低,导致幼儿教育机构质量良莠不齐。

  三、提高幼儿教师道德素质的具体措施

  针对现今发生的师德缺失现象,加强师德修养建设势在必行。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一个教师在师德修养上是否完善,这是关乎国家、乃至人类未来的关键。在面对频频发生的师德缺失事件,我们必须全面提升教师道德素养,加强师德建设。

  (一)转变教师观念,提高工作热情

  幼儿教师首先应认识到自身崇高的思想品德对学生思想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一个人能否成才,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足够的`辨别客观事物真善美的能力,是否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而这一切很大一部分培养于幼儿时期。幼儿时期的教育决定着人一生的发展方向。基于如此,幼儿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担负这的责任与义务。幼儿教师应怀着崇高的责任感,满怀热情,在幼儿幼小的心灵播下希望的种子。

  (二)加强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良性互动

  很多家长出于对孩子的爱,往往对幼教人员情不自禁吹毛求疵。但其实,幼儿老师的工作强度非常大,压力也很大。要想真正为孩子构建一个完美的教育氛围,家长、幼儿园所、老师这几个环节就要主动有一个良性互动良性循环。

  家长可以从很多方面达到这样的一个良性循环。如家长首先可以主动的同老师交朋友,因为当孩子看到家长与老师的关系很友好,他也会感到很愉快。家长应经常同教师交流,因为教师也会时常感到忐忑,不知道为孩子所做的一切是否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如果家长可以主动的把自己对孩子的教育不满意的地方告诉老师,同时指出自己满意的方面,这将不但给了教师改正错误的机会,同时也促

  进家长与教师之间互动的进行。同时最重要的是家长要学会体谅、支持幼儿教师,关注幼儿教师的感受。

  (三)政府应提高对幼教工作的重视

  1、提高幼儿教师社会地位

  我国自古提倡“尊师重教”,并且视教育为治国之本,所以教师的地位本应是崇高的。但在我国,教师这一职业却是工资低,责任大,很多大学生毕业生都不愿做老师。同时由于教师得不到应有的地位,也导致了教师压力过大,影响师德修养水平。而“一种职业的社会地位,主要取决于它的经济地位和职业声望。”所以要想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并给予教师应得的各种待遇,就要把教师的贡献与收入挂钩。提高教师待遇,缓解压力,教师才能更好地投身事业,这也是高师德修养的一项重要举措

  2、加强幼儿教师职业培训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教育改革大力进行,无论教学内容、手段、方法,都在不断变化发展。这种形势下,幼儿教师原有的水平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并可能会直接反映在师德修养上。因此,幼儿教师不但自身需要树立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教育主管部门更应积极组织培训,尤其是对幼儿教师加强思想德修养的培训,这样不但能提高幼儿教师的业务本领,并且对幼儿教师道德素质的提高也极为有益。

  3、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

  幼儿园的主管部门和幼儿园的管理层需要经常通过观察、调查和考核,作出审慎的分析和评定,使教师能够遵循必要的职业道德规范从事教育劳动。任何良好的愿望和计划都需要具体的制度来落实,否则就是空中楼阁、水中仙月。落实幼儿教师角色的伦理责任也不例外,它同样需要具体的制度来提供支持。因此,幼儿教师伦理责任意识的养成需通过各项管理制度的健全和落实来得以强化。

  结语:从事了教师的职业,就意味着我们的整个人生航程将面临着一种人格上的挑战。我们必须鼓足勇气义无反顾地朝着人格发展的新高度不断攀登。“经师易得 ,人师难求”。每一位人民教师都应加强 自身修养 ,不断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 ,平时严格要求自己以良好的师德形象为学生树立一个表率 ,以自己的人格力量为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形成贡献一份力量。

  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5

  一、调查背景

  研究部署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政策措施时指出: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办好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要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为此要采取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强化对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的指导、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学前教育管理等措施来发展学前教育。《太仓市中长期教育规划和发展纲要》中也提出了要加快学前教育优质健康均衡发展,到20xx年省市优质园要达95%。幼儿园教师作为幼儿园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幼儿教育相互依存。要打造一支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善于研究、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不仅是幼儿教育发展的要求,更是社会时代对教师的要求。只有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了教师的素质,才能促进幼儿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此,我们在太仓市城厢镇幼教中心新毛幼儿园开展了幼儿园教师队伍现状的调查工作,希望通过调查,了解本园教师队伍的现状,找出制约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对症下药,加大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促进新毛幼儿园的发展。

  那么,近6年来,在逐步将《纲要》中的教育理念和目标内化为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价值追求的过程中,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哪些途径?专门的培 训机构和教师自身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取得哪些经验?又遇到哪些困难?我们特此做了一问卷调查,以了解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现状,并试图就现实存在的问 题做一些思考。

  二、调查对象及问卷设计

  20xx年10月,我们幼儿园随机发放了80份调查问卷,回收71份,回收率为88.8%,全部为有效问卷。调查问卷的设计主要由反 映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途径的四大部分构成,每部分又分若干个具体问题。前三部分主要是客观题,采用填空式或选择题形式;最后一部分为主观题。调查问卷具体 内容包括:

  (1)幼儿园基本情况,如名称、地址、性质、幼儿班数和人数等;

  (2)幼儿园园长与教师基本情况,如园长和教职工年龄、学历、教职工的稳定性 和待遇、教职工工作时间等;

  (3)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主要途径;

  (4)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遇到的困难以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建议。问卷由各幼儿园的园长 或业务园长根据本园教师的实际情况填写。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园性质

  幼儿园的性质是制约幼儿园发展的重要因素。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在被调查的71所幼儿园中,私人办园比例最高,达45%,近总数的一半;其次是集体办 园(占18%)、企事业单位办园(占15%)、教育系统办园(占14%);街道办园所占比例最低,为8%。比较而言,私人办园发展迅速,成为幼儿园教育的 主力军;而通常所说的公办园、街道办园、企事业单位办园比例逐年减少。这反映了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企事业单位改革对幼儿园教育的影响。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到,教育系统办园、企事业单位办园以及一些规模较大的幼儿园的教师专业成长的条件较好,主要表现为幼儿园领导重视、外出学习机会较多、教师参加各种学习的 积极性较高等。而部分幼儿园因为园领导不重视、教师人数不足、外出影响教育教学工作,教师流动性较大、专业培训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等原因,无法保障幼儿园 教师专业成长的权利和机会。

  (二)幼儿园师资情况

  园长、教师的素质是幼儿园发展之根本。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园园长学历具体情况是:有57%的幼儿园园长已取得大专学历,37%的园长具有中专或高中学 历,6%达到本科学历,除个别以外,园长们取得的学历都是学前教育专业。与10年前相关资料对比,幼儿园园长学历有明显的提高,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园长的学 历提高是通过在职学历培训完成的。这反映了幼儿园园长非常重视自身专业水平的提升,同时园长素质的提高也是保证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幼儿园管理、教育教 学水平提高的根本保证。

  与此同时,幼儿园教师的素质也有明显的提高。从教师职称的``统计数据看:12所幼儿园拥有幼儿园高级职称的教师,28所幼儿园拥有幼儿园中级职称的教 师。教师学历的统计结果是:21所幼儿园拥有本科学历的教师,专科学历教师比例占30%以上的幼儿园有40所,具大专学历的教师比例高于中专学历的教师比 例的幼儿园有24所之多。

  幼儿园园长和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提高幼儿园教育水平提供了有力保证,但同时给一些负责和管理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专门的在职培训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如幼儿园教师对更高层次的学历培训需求越来越迫切,对各种培训内容、形式等的要求也更趋专业化,普遍希望培训能与信息时代的特点、与幼儿教育改革和发 展现状相适应等。

  另外,关于幼儿园从业人员的工作时间,调查结果如下:有25%的幼儿园工作人员每日工作的时间是在8小时以上,每日工作时间为8小时的占63%,少于 8小时的仅占6%。从数据统计上看,幼儿园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并不算过长,但要注意的是:幼儿园一般中午有一至两小时的午休时间,而真正能有空间有时间午 休的教师并不多,这些时间往往被很多教师用来备课和准备教具;另外,幼儿园教师下班后加班的情况也不少见,所以幼儿园教师的实际工作时间往往会更长。在统 计中我们还看到很多单位上班时间改为8点30分后,幼儿园工作人员的上班时间也推迟了,但在71所幼儿园中仍有49所(占69%)幼儿园教师的上班时间在 7点30分到7点45分之间。幼儿园教师工作时间偏长、上班时间较早,同时工作压力大、待遇不高等因素,造成一定比例的幼儿园教师生理、心理出现疲倦状 态,有些甚至出现职业倦怠。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幼儿园教师主动积极地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在职学习以提高自身专业成长,就显得较为困难了。

  (三)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途径

  在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途径方面,各幼儿园都表现出十分重视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同时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条件。

  在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园外途径中,专门机构培训以30.5%的比例高居榜首,其他依次是参观、观摩学习、学历培训、区和片教研活动、专家讲座。而在 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园内途径方面,比例高达42.9%的园内教研活动是最主要的方式,其他依次是园内观摩、业务学习、培训、阅读书报刊、传帮带活动等。 专业途径的多样化说明了幼儿园教师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要求每一位幼儿园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的学习途径,在保证工作效率的前提下更好 地促进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

  (四)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遇到的主要困难

  调查结果显示,在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不论是幼儿园管理者还是教师本人都遇到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从幼儿园管理者的角度看,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 在教师缺乏足够的主体意识、教师人数不足、外出影响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园内各种教师专业成长途径缺乏足够的专业指导、部分幼儿园特别是规模较小的私立幼儿 园信息渠道欠畅通,等等。从幼儿园教师的角度看,上班压力大,工作量也大,教师身心疲惫,用业余时间参加专门机构培训较辛苦;多数幼儿园教师都是从幼师中 专毕业进入工作岗位,在进行学历进修时难以处理好家庭、工作、学习三者之间的关系。此外,还有幼儿园园长支持度不够,有关专业成长学习方式和内容缺乏针对 性和实效性等。这些都是幼儿园教师在进行专业成长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6

  一、 促进教师发展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

  科学发展观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这一核心,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的体现,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是我们的宗旨和最新的执政理念的体现,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教师队伍建设坚持以促进教师发展为根本,正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决定了事物的发展方向,主要矛盾的解决对次要矛盾的解决有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办事情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教师队伍建设包括政治素质、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团队精神、机制建设、教师发展等多个方面的工作。而人的发展是一切发展的核心,教师发展决定了教师队伍建设的成功,并对其他方面的工作起到推动作用。因此,教师发展是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主要矛盾,是根本和关键。抓住了教师发展这个根本,就牵住了“牛鼻子”。

  1、促进教师发展,要从全局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教师发展对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优先筹划,优先安排,优先落实,充分重视教师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要求,要尽全力满足,并鼓励教师主动谋求发展。

  2、促进教师发展,要正确处理教师专业发展与其他方面发展的关系,促进教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教师发展包括价值观念、心理素质、情感态度、意志水平、专业发展等多个层面,这些层面之间是互动的。“在新世纪,教师专业发展在促使中小学生成长、保障基础教育进步方面,被看成是比任何时期都关键的重要因素。人们对教育专业所期望的,是能使教师工作专业化,使教师超越能干的教书匠而成为专业的教育家”。教师专业发展是决定教师发展进程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把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教师发展的核心。教师专业发展包含知识的积累、技能的熟练、能力的提高,也包括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等等。首先要求教师将教书育人作为一种专业理想,将教育视为一件快乐的事情而全力以赴;其次,整合专业知识和技能,内化为自身素质;再次,要求教师具有教育智慧,这是教师成熟的标志。促进教师发展,要以教师的职业为发展取向,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着眼点,采取切实有效、针对性强的措施来促进教师良好基本素质的养成,加快教师职业人成熟的进程,从而最终确立教师职业不可替代的专业化地位。并且,除了培养教师具有专业素质外,还要在心理、情感、意志水平等方面使教师得到均衡发展,努力培养教师的社会责任感,树立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思想,使其成为有完善人格的社会人。

  3、促进教师发展尤其是专业发展,要采取多种切实有效的模式。多年来,教育界探索和实践了多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并在不断进行新的探索。校本研修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举措和有效模式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也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内在需求。概括地说,校本研修,就是广大教师为了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资源优势和特色,针对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的研究。

  二、 促进教师发展必须“以教师为本”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应该有以下几层含义:首先是关爱人,即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次是发展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进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再次,从方法论上讲,为获得发展、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一是要从“具体人”的实际出发谋发展,二是要充分重视人的因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真正地发展人。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是事物发展的决定力量,这要求充分重视内因的作用。发展人就要充分重视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作为专业人,其劳动有目的上的社会性和责任性、任务上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过程上的示范性和严格性、手段上的规范性和创造性、成果上的广泛性和长期性等自身职业的特点。

  (一)、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发展,就必须充分重视教师的因素,重视教师自身的职业特点,坚持“以教师为本”。

  1、“以教师为本”的第一要义是尊重教师。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 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论:一是生理的需要;二是安全的需要;三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四是尊重的需要,包括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内在的自尊心;最高级的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是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是受到社会和他人认可的体现。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理应受到尊重。尊重教师,首先是对教师作为专业人的尊重。既要尊重教师独立的人格、尊重教师的教学自主性和创造性,更要尊重教师的发展需求、尊重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尊重教师成长和发展的规律,即尊重教师发展的主体性,满足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尊重教师自主确定自己在专业发展上的目标,自主决定以何种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发展需求,尊重教师通过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认识,觉察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必要性,了解自己所需要的专业发展活动方式与内容。教师个体的需要通常和他们实际教育教学目标直接相关,要尊重教师在学习取向上的差异与发展阶段的差异,承认差异,尊重教师在差异之中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尊重教师,需要唤醒教师的主体意识,促进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学习方式和历练方式发生全方位的变革,促使教师成为真正的教学的主人、研究的主人。其次是尊重教师在学校管理之中的主人翁地位。保证教师对学校工作的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增强教师对学校工作的认同和支持,激发教师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意识,形成对学校的信任感和归属感,进而使学校领导与教师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2、“以教师为本”的第二要义是服务。服务必须是全方位的。首先是保障教师的利益,努力提高教师待遇,为教师发展解决后顾之忧,做好生活方面的服务工作,使教师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持续发展。其次是全心全意为教师谋发展。为教师发展提供硬件支持,创造和谐温馨的办公环境,提供各种现代设施,使广大教师在数字化的广阔宇宙中自由采撷,在光电传导之中与世界对话交流;为教师发展提供展示自我的广阔舞台,为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学术交流和培训、研讨活动提供方便,创造条件,促进教师在交流与研讨之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为教师发展搭建广阔的'校内外交流平台,立足校本,切实开展校本研修活动;等等。总之,从物质与精神、内部与外部、软件与硬件多个方面为教师谋发展、促发展。

  3、“以教师为本”的第三要义是激励。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教师的工作,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将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巨大推动的作用。恰当的激励能够把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持好、调动好和发展好,并对整个教师队伍的发展起到导向作用。

  (二)、激励教师,前提是实现评价体系的创新。只有对教师作出了正确的评价,才能实施正确的激励,激励的作用才能得到真正发挥,科学、合理、公正、严格的评价机制是发挥激励作用的前提。评价要以激励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目的,强调教师在评价之中的主体地位、民主参与和自我反思,注重评价对象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1、评价主体要多元化,改变以往只有领导评价的状况,构建教师自我评价为主,学生评价、家长评价领导评价、同事评价和社会评价有机结合的教师评价体系,使教师从多方面获得信息,不断促进自身发展。

  2、要坚持以教师自我评价为核心,这是教师在回答“要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做得怎样”、“怎样改进”等一系列问题的过程。

  3、评价体系要立足于“向前看”,坚持发展性原则,将立足点放在教师的未来发展方面。在实施评价体系时,要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倡导教师以评价促进自身发展。研制可操作的教师自评指标,研制评价的过程管理实施方案。对教师进行自我评价教育,增强教师自我评价的意识,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注重教师的自评结果,落实评价反馈。在教师自我评价以后,校长要尽快以谈心、座谈等方式给予积极的肯定,并给出建设性的意见,提出更高的希望,提供有效的帮助,使教师自我评价在促进教师发展上起到更大的作用。

  (三)、激励教师的核心是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采取正确的激励方式。结合激励的对外竞争性、激励的对内公平性、学校自身的支付能力三个方面,针对不同的教师,提出与之相适应的激励方式,充分考虑物质与精神、长期与短期、团队与个人、正向与负向的各种激励方式,并形成具有特色的组合。“物质激励”是使教师努力工作的重要的激励方式,然而物质激励必须公正,一个人对他所得的报酬是否满意不是只看其绝对值,而要进行社会比较或历史比较,通过相对比较,判断自己是否受到了公平对待,从而影响自己的情绪和工作态度;同时,物质激励必须反对平均主义,平均分配等于无激励。精神激励可以有很多方式,

  1、领导们自身行为的“楷模激励”,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处处做教师的楷模;

  2、体现领导们亲和力的“情感激励”。领导们要理解、尊重、依靠、关心、信任广大教师,既要在工作之中为他们创设机遇,又要在政治上给予关心,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教师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以后,必定会以更大的努力投入工作,从而促进了自身发展。

  3、工作之中的“责任激励”。责任是教师身上最为宝贵的财富,体现的是得到了校长的信任并给予自己锻炼的机会。赋予教师责任是调动教师责任心的一种有效方式。

  4、决策之中的“参与激励”。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的参与程度越高,其积极性越高。尊重教师的意见,就是要教师自己确定目标,并努力实现目标。

  5、对教师发展的“目标激励”。大多数教师都希望自己能将工作做得更好,使自己更具发展潜力。帮助教师建立不断超越自己的个人发展目标。等等。总之,校长要了解教师的精神需求,艺术地激发并真正的满足所有教师追求自我发展的欲望,这才是激励的最高境界。

  “以教师为本”落实到行动之中,就是尊重教师、关心教师、服务教师、发展教师,就是尽一切努力调动教师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尽一切努力满足教师发展的需要。

  三、促进教师发展需要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要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物质的因素不可忽视,精神文化的因素更不能忽视。一定群体所形成的文化和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对个体的思想和行为有巨大的影响和类化作用,它会成为个体评价自我的内在尺度,去规范个体行为;它又影响并形成了群体的需要结构,必将有效地激励个体为未满足的需要而不断前进。从哲学上讲,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重要条件,有利的外因对事物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教师是专业的文化人,比社会上其他职业更需要高品位的文化生活。校园是教师文化生活的主要场所,要促进教师发展,必须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

  文化的核心正是人本身,人是有理想、有实现自身价值追求的。崇高的理想对人生、对社会有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1、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使广大教师以培育优秀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成为为人民服务的践履笃行的典范,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之中,实现自己专业发展和人生价值。

  2、努力塑造为全体教师认同和共有的价值理念。要引导教师形成求真、向善、尚美等价值理念。价值理念被教师内化需要过程,需要锲而不舍的努力。可以把价值观念渗透到学校的各种制度之中来规范;可以通过专家学者的讲座来启迪;可以通过校园活动来熏陶;可以通过校内典型人物事迹的宣传来示范。

  3、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通过组织专家讲座、案例分析、研究课、大型集体备课、教学竞赛等活动,促进教师交流学术思想、撞击学术火花、训练学术思维、激发学术智慧、加强学术互动、提升学术品味,进而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激发广大教师投身学术研究的热情,促进自身发展。在学术研究之中,教师之间以诚相待、以业为缘,打破了自我封闭的枷锁,提高了自身的人际吸引力,构建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就是一个场,它凝聚人心、化解矛盾、提升了精神生活,使学校成为教师的精神家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校。解决当前我国教育事业的主要矛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势在必行。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教师为本”,促进教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一支政治素质优良、业务基础坚实、实践经验丰富、创新意识浓郁、整体结构合理的研究型教师队伍,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使学校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7

  根据县教体局通知要求,我们依据问卷调研提纲,就我校教师队伍情况进行了认真调研。现将调研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xx小学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实有在编教师83人,现在在岗教师为78人,借出2人,3人因病不在岗,学历达标百100%。

  1.目前,我校现有2名教师个人自行借调到了xx县进修学校,三名教师因病不在岗。我们对下一步清理整顿占编不在岗的教师的问题建议为:尽快归岗。对畅通教师“出口”问题建议为:一是尽快补齐学校编制,二是严把借调关口。

  2.在编专任教师中,没有人是由原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的。

  3.现在教学岗临时聘用人员为29人,占专任教师人数的比例40%;临聘人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缺编,对于彻底解决临聘人员问题有何建议为:一是压缩招生,二是县里统一配备教师,三是现在借调出的教师尽快归还原单位本岗位。

  4.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比例是97%;现在编教师中有81人取得了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职称)人数,小学高级、中学高级职称存在比较严重的已评待聘情况;目前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体制机制存在不合理因素:一是入口多,评上的多,聘任的少,二是鱼龙混杂,不具备相应职称级别的资格能力。现执行的评审条件、办法和程序科学合理。有效评价每一位教师的水平、能力和业绩成果建议为:一是提高评价教师能力标准,二是给每一位教师创造机会,三是上级部门不能乱干预。

  5.没有设立农村牧区教师岗位津贴、生活补贴、交通补助或专项奖金。对于吸引和引进优秀教师到农村牧区学校任教的建议为:一是提高生活方面的待遇,二是提高政治方面的待遇,三是提高职称方面的待遇。

  6.目前,本校主要是通过政府统招,统一开支为主渠道补充新教师。对于今后规范新教师招聘工作建议为:如果由学校招聘,由学校来解决新教师的'工资开支,学校压力极大,还是采取政府统招,统一开支的渠道补充新教师的方式效果好。也可以返聘退休老教师回校任教。

  7.目前,本地区中小学校长是由组织考核任命选拔任用的。实现了归口管理。现行的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体制下产生的校长能力差,管理水平低,个人素质较差。对于下一步校长交流工作的建议为:民主推荐,竞聘上岗。

  8.地方财政未设有教师培训专项经费,而是由学校出资校总经费的3%给进修校作为本校老师的培训经费。对自治区组织的各类教师、校长培训工作建议为:求实务实,不能通过虚拟的络形式培训,应该以传统的面对面课堂教学培训方式为主要的培训方式。

  9.就促进本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校长)资源均衡配置采取的措施为:积极传达、落实主管局对此项工作的精神和工作部署,效果较好。

  下一步的规划为:

  一是充分学习贯彻落实县教体局的指示精神

  二是=进一步做好舆论宣传工作。我校已经建立了县域内中小学教师、校长交流机制。并且已经启动了教师、校长交流工作。我校有四名教师已交流到农村学校工作。

  交流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是交通生活等后顾之忧影响校长教师的交流。

  二是大部分校长教师对原有学校有较强的归宿感,存在不愿交流的情绪,年龄较大的教师习惯于在工作、生活多年的地方工作,不愿意去新的环境生活和工作。

  对于有效推进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实施的建议为:

  一是交通等配套保障措施要到位。

  二是可以以镇、片或一定的行政区域设定学区,试行学区管理,发挥优质校的辐射引领作用并带动校长教师的自然流动。

  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8

  一、基本情况

  全县原有公办校园137所,教师4530名,学生54204名。“五镇办”移交托管后,现有公办校园89所,教师3206名,学生25880名。移交学校占总数的35%,教师占总数的29.2%,学生占总数的52.3%。目前,移交后教育系统现有学段齐全,中小学教师编制数量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标准。但由于全县63%的优秀师资和69%优质学校被移交西咸新区,致使全县教育整体实力减弱,学科骨干教师减少,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加之有55名教师因重病无法坚持正常工作,47名育龄教师响应二胎政策请假在家,已经对全县教育教学工作造成了明显影响。

  二、主要做法

  近年来,按照中省市关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要求,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立足自身、深挖潜力、改进机制,坚定不移推进“科教兴泾”战略,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完善考评机制,激发教师队伍活力。结合实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xx县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细则》《中小学追赶超越考核评价细则》等一系列制度考评办法,提出了53类100项考核指标。及时出台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实施办法,统一考核档次和差距,坚持将重点向一线教师倾斜,突出优劳优酬、多劳多得,增强了广大教师做好工作的责任感,进一步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质量。

  二是推行教师全员竞聘,促进教师合理分流。以实施全员聘任、严格岗位管理为重点,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科学设岗、平等竞争、择优聘用、严格考核”,加强了教师全员竞聘长效机制建设,优化了队伍结构,盘活了师资潜力。

  三是改革职称评审机制,保证教师职称晋升。针对教师职称评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对因年龄、身体等原因无法在教学一线工作的高级教师由学校予以解聘的办法,将保留的高级教师名额作为下年度职称评审的过渡性指标,用于解决长期在一线工作的骨干教师职称评定问题,减轻了教师职称评定压力。

  四是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学校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县政府积极争取上级项目,通过建设公办幼儿园、教学综合楼、餐厅等,北部塬区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环境不断改善。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年龄结构不合理。全县50岁以上教师占17.9%,40岁―49岁教师占36.96%,30岁―39岁教师占36.5%,29岁以下教师占8.7%。今年年底前,全县还将退休教师104名,今后三年将退休教师345人,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数量偏少,补充压力很大。因一线年轻教师得不到及时补充导致的教师队伍断档断层问题,势必严重影响到全县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二是师资配置不均衡。目前,受各种因素的影响,20xx年以来,一些教师想方设法流入县城校园,加上因各种原因借调到行政机关或其他事业单位上班16人。新招考教师申请辞职66人,造成教师在区域分布上失衡,一些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此种情况下,一些农村学校为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普遍招聘临时人员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既挤占了农村学校的办公经费,又增加了教师队伍的管理难度,教学质量也难以有效保障。

  三是学科结构不配套。高中段,生物、地理、物理、化学等短线学科人员吃紧,给实施高考改革带来很大压力;初中段,“所教非所学”教师占比达到37.8%,学科结构不合理引起短缺教师92名;小学段,农村小学大多为“两名教师包班制”,两人平均分担9门课程教学任务,课头多、任务重,较难实现学啥教啥;多数农村小学没有专任音乐、美术、体育、信息等专业教师,致使农村小学的体音美等课程流于形式。

  四是职称评定难度大。教师的职称评定是对教师的奖励与激励,得到了广大教师的广泛拥护。但全县近年符合晋升副高级职称条件的480余人,每年仅有评审指标约40个,可评率为8.3%;现有符合晋升一级教师条件的1106人,每年仅有指标约230个,可评率为16.6%。职称可评率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线教师,特别是年富力强骨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五是后勤保障有待提高。20xx年-xx年,全省实行新进教师“省考、市选、县用”机制,外地教师占我县招聘人数的82%。如何让这些优秀的教师安心工作,认真负责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需要我们继续加大对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在生活、工作等方面的保障力度,确保人才招得进、留得住。

  六是编制管理不科学。调研发现,教师队伍出现的缺编与超编相互矛盾现象,主要是由于我县农村小学班额小、教学点相对分散等因素造成的。对此,希望县政府和教育部门积极研究,尽快拿出一些好的`解决方法。

  四、意见和建议

  一要进一步优化人员结构。结合我县教师队伍建设现状,积极争取省市支持,按专业需求招聘教师,逐步建立长效的师资力量补充机制和后备骨干教师储备机制,解决好教师缺编及专业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同时,要根据二胎政策的影响、学生数量变动、学校布局调整等情况,结合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加强县域内教师的动态管理,推动师资力量合理调整,实现各校园师资的均衡发展。

  二要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要按照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一是结合实际出台政策,采取加大奖励、浮动工资或在晋升职称、评优树模等方面优先考虑等办法,鼓励那些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到农村中小学支教,逐步形成城乡教师相互交流支援的良性机制;二是积极推进开展城乡学校“一对一帮扶”活动,通过开展学科观摩、课程听评、教研互动等形式,送教下乡、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三是借鉴xx市的“一长多校制”,采取一个县城学校的校长托管一个农村学校的办法,逐步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农村教育质量。

  三是进一步加大财政专项支持。目前,全县中小学(特别是小学段)共有临聘教师194人,分散在各农村中小学,每年约需发放工资419万,全部由各学校挤占办公经费解决,给教育教学的正常运转造成了严重影响。对此,希望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能够引起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分析,拿出可行办法,进一步减轻临聘教师聘用压力。

  四要进一步做好教师后勤保障工作。一方面,要加大资金投入,切实解决好农村中小学取暖锅炉、空调因办公经费不足导致的闲置不用问题,为农村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促使广大教师更好立足农村、教书育人。另一方面,要尽快启动教师周转房项目,为吸引更多高学历、骨干教师回县任教提供条件。

  五要进一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一要在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增加教师职称评定指标的同时,制定符合我县教师职称评定实际的规划计划,既体现竞争择优,又调动一线骨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二要充分利用教育方面的闲置资源,规划设置建设一批规模相对较大、部室完善、基础设施完备、条件较好的寄宿制农村中小学校,通过整合现有教师及校舍资源,促使大部分农村学校小班额、特小班额多导致的教师配备不足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从而进一步激发农村教师的工作热情,推进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新的提升。

  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9

  根据上级通知要求,对我校教师队伍进行调研。俗话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之计,教师为本。学校教育质量高低,主要取决于师资队伍的素质和积极性的发挥程度,因此,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是学校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性工作,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从调研情况看,在上级领导的重视下,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教师资源及时得到补充,教师队伍结构不断完善,教师素质不断提高。然而,在本次调研中发现,我校教师队伍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建立一支师德良好、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结合我校实际,就进一步加强我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问题

  1.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有些教师业务能力不高,敬业心、责任感不强,工作不负责任,只教书不育人。有些教师全局观念不强,不够团结,不注意自身修养、形象。相当一部分教师教多科的能力弱,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2.生源质量不高使得教师无法正常教学。我校属于乡镇学校,造成优秀学生外流。使得本校生源质量差。另外,部分学生家长忽视教育,将学校当做“托儿所”,只注重赚钱,不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导致学生形成错误的世界观、价值观。进而导致学生在学校、课堂无心学习,扰乱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教师长期面对此种情况亦会失去教学热情。

  (二)建议

  1. 加强教师队伍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水平、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要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 价值观,热爱教育事业,师德高尚,教书育人,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熟练掌握外语和计算机应用;加速知识更新,拓宽知识层面。使教师个体素质达到优良,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

  2.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我校教师男女比例不协调。部分教师还存在陈旧的教育观念,知识老化,教学方法落后,缺乏新的教学技能,计算机等教学基本功不扎实。骨干教师、中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梯队组成不够完善。因此,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优化知识结构。

  3. 制定并完善教师岗位责任制、班主任工作岗位责任制,教师考核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进行常规通报,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有计划、有措施、成效,逐步实现师德建设制度化。

  二.整改措施

  针对我校师资队伍现状,提出以下整改措施:

  (一)教师方面

  1.提高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水平。鼓励提高教师学历水平。鼓励教师通过在职自学、进修实现在职教师的学历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2.苦练教师教学基本功。牢固练就扎实五项基本功:普通话、三笔字、说课评课、电脑课件制作、多媒体操作。通过开展教师基本功训练的一系列活动,使人人参与,练有所得,练以致用,持之以恒,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提高教学质量打好基础。

  3. 努力完善教学环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教师要做到课前认真备课、课上认真授课、课下认真评课、精心设计作业。对教师的备课、授课、评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认真倾听学生、家长的意见、建议,自觉接受学生、家长的监督,展示良好的师表形象和行业形象。

  (二)学校方面

  1. 加强校级领导与中层干部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良好、富有活力、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的学校领导队伍。

  2.坚持不懈的抓师德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学习,使教师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树立“学校为教师创造环境,教师为学校创造价值”的理念,创造“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干成事”的工作环境,建设一支高素 质的教师队伍。

  3. 抓在职教师的.培训提高,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根据上级要求规定,要求广大教师本着教什么学什么的原则,积极参加函授、自考等形式的在职学习,尽快达到本科及以上学历。

  4. 实施青年骨干教师梯队培养计划。开展青年骨干教师后备人选的培养工程建设,完善培养机制,注重激励、考核机制。注重培养过程,保证数量,提升专业内涵,形成青年骨干教师的群体。

  (三)教育部门

  1.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防止优秀生源外流。教师队伍良莠不齐,教学质量差,导致优秀生源外流,进而打消在职教师工作积极性,使得教学质量下降,优秀生源外流,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因此,应注重优化教师队伍,留住优秀生源。

  2. 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培养骨干教师队伍,组织教师交流。要保持师资队伍的活力与后劲,必须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部分学科教研活动较少,不利于学科建设。教师工作不能闭门造车,每个教师都有独特的授课风格及亮点,教师可以在听评课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开发教师的创新思维。因此,培养骨干教师,组织教师交流经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深刻体会到这样一个问题:教师队伍建设不是一个人的建设,只有教师、学校、教育部门共同携手,才能整体提高我校的教育水平,将我校教育送上一个新台阶!

  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10

  一、基本情况

  建筑工程系有教师91人,其中正高职称2人(占2.2%),副高职称15人(占16.5%),中级职称人38(占41.8%),研究生学历人37(占40.7%),硕士学位人39(占42.9%),双师型教师人25(占27.5%)。

  二、存在问题

  经实地调研,建筑工程系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数量不足。随着学院的不断扩招,在校生人数激增,教师出现数量上的缺口,教学工作量偏大,导致生师比偏高,部分课程如《建筑制图》等严重依赖外聘教师,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教师队伍结构不平衡。从学历、职称、年龄结构上看,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偏低,中级及以下职称教师偏多,高级职称教师偏少,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年青教师比例偏大,教师队伍中能担任教学和科研重任的、具有突出业绩的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较少,没有形成一个合理的梯队结构。

  (三)教师来源渠道单一,具有丰富职场实践经验的教师较少。大部分青年教师是从高等学府毕业后直接来到学院工作,没有生产实践经验,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也缺乏一定的教育理论基础,又对学生的学情分析不足,教学上存在照本宣科,脱离生产实践等问题。

  (四)教师的科研能力不足,承担科研课题的层次、数量、成果等都有待提高,发表的科研论文、专利等偏少,社会服务能力不足,师德师风的教育以及教师“三全育人”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五)教师的'培训缺乏整体规划,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途径有待扩宽。赴企业挂职锻炼是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受制于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教师的企业实践锻炼往往流于形式,难以融于企业工作环境,专业能力提升受到限制。有的教师培训往往是走过场或效果不明显,培训方式还有待改进。

  (六)教师职业生涯定位模糊,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缺乏全面综合的评价手段和激励机制,现有的评价体系和职称评聘制度苛求教师全面发展,忽视了教师个性和特色,使教师难以充分发挥自身特长。

  三、原因分析

  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既有教师主观的原因,也有体制、政策导向的原因。首先,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到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等方面都对教师的个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教师观念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视野不够广阔,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一些教师长期专注于教学,缺乏与行业企业接触,对于引领产业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装备了解不够,安于现状,制约了个人业务能力的提高。

  其次,教师的工作任务繁重,既面临职称晋升的压力,又承担着繁重的备课上课、课程建设、专业建设、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任务,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导致真正用于个人专业技能发展、科研能力提升的时间和精力缺乏,制约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三,没有建立起系统化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教师培训经费投入还不足,规范化的继续教育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普遍存在“重引进、轻培养”的状况。另外,对新进教师学历、学位过高的要求,也是导致“双师型”教师短缺的一个原因。

  四、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的问题和困难,拟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工作。

  (一)改革教师准入制度,拓展专业教师来源渠道,放宽学历要求,为吸纳企业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进入教师队伍制订具体的制度和措施。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机制,科学合理地制定师资补充规划,重点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学科急需的短缺人才,进一步完善学科布局。

  (二)改革教师激励机制,建立良好的专业教师发展外部环境,完善以实际贡献为导向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对现有薪酬分配、绩效考核制度进行优化完善,薪酬分配向教学一线、“双师型”教师、业绩突出的教师倾斜。

  修订完善高层次人才管理办法,保障高层次人才的教学、科研、项目经费,解决好住房、配偶就业等问题,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在职博士、晋升高一级职称。

  (三)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教师实践锻炼制度,与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开展对外技术服务,并以此丰富教学素材,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技能比赛,考取各种职业资格证书,提升实践技能。

  (四)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考核评聘、岗位聘任、评优评先的重要指标,把师德建设与工匠精神结合起来,通过开展最美教师和师德标兵宣传工作,培养教师的职业责任感、职业荣誉感和职业成就感,形成敬业爱生、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五)坚持引进和培养并重的原则,采取引进、培养和锻炼等多种途径,优化教师队伍,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强青年教师的继续教育,有计划地选派业务水平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到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做访问学者或攻读博士学位。

  继续开展导师与青年教师“一对一”结对子工程,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提升专业能力。在青年教师中继续开展备课、“说课”、教案编写、PPT制作等教学基本功培训,组织开展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不断提高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

  (六)加强兼职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相对固定的、具有较高素质的兼职教师队伍,加强兼职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与教学方法培训,支持校内教师与兼职教师合作开展科研项目的研究。

  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11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今年年初出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专门针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为贯彻落实好中央文件精神,加快推进我省教师队伍建设,结合省委“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的有关部署,前段时间,调研组先后赴温岭市、淳安县开展蹲点调研,深入剖析两地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温岭、淳安两地教育工作在全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温岭是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20xx年地区生产总值990.4亿元,居全省第9位,但教育事业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淳安是省重点扶持的加快发展县,是我省地域面积最大的县(市、区),但经济总量和教育资源总量都不大。选择这两个市、县作为调研对象,可以以点带面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更好地推动解决我省教师队伍建设的共性问题。

  一、现状和问题

  (一)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近年来,温岭市、淳安县都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

  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坚持管教育、管人才,以建促师德,积极开展学校建工作,有效发挥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教师师德师风考核,将考核结果与业绩考核、职称评审、评优评先等挂钩,严格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强化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开展学习优秀教师、师德群体创优、争做教育铁军等专题实践活动,组织评选表彰先进教育工作者、师德楷模、师德标兵、十大“感动教育”人物(群体)等。

  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把好教师进口关,严格执行教师准入制度,实行逢进必考、好中选优。重视教师的专业研训,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研训制度,强化新招录教师的职前培训,选送骨干教师赴海外研修。温岭市规定新招录教师统一参加“4+1”模式培训,培训不合格不予转正。淳安县规定教师出国培训不受“三公”经费指标限制。统筹推进名师名校长等骨干人才梯度培养,引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淳安县每年投入1300万元专项经费,开展名师名校长培养。

  教师收入逐年增长。两地在加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同时,持续提高教师收入待遇。温岭市从20xx年开始设立48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一线教师的绩效考核奖励;20xx年提高到9600万元,20xx—20xx年全市在编教师年人均收入(含五险一金)分别为11.49万元、12.62万元、14.15万元。淳安县20xx—20xx年在编教师年人均收入(含五险一金)分别为9.85万元、11.97万元、13.52万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调研中发现,两地在教师队伍建设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总体表现在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数量不足。数量不足既有绝对数量的不足,也有结构性的短缺。

  首先是绝对数量不足。我省教师配备在数量上基本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近年来,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各地小班化教学成为常态,即使在学生总数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班级增多,配备的教师势必要增加。同时,生育政策的调整和城市化的推进,学龄儿童也在逐年增加,而且不断往城市集聚。为此,各地都新建、扩建了一批幼儿园、中小学校,教师数量不足问题随之凸显。如淳安县近2年计划新建、扩建5所学校,但是没有足够的教师可供调配,教师缺口达100多人。温岭市也面临新建公办学校没有足够的教师可供调配的问题。另外,由于我省山区、海岛较多,再加上农村人口大量流出,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小规模中小学校。这些学校由于学生数量少,不能按一般的师生比来配备教师,往往出现既缺教师又“超编”的情况,从而进一步加剧教师数量不足问题。

  其次是结构性短缺。结构性短缺主要表现为性别结构的矛盾。目前全省中小学教师中女教师占72.84%,其中34周岁以下育龄女教师占女教师总数的55.63%。学段越低,女教师比例越高。在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女教师生育请假导致的教师临时性短缺问题更加突出。此外,我省实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后,不同学科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也不同程度存在,物理教师普遍富余,地理、技术等科目教师则出现不足。

  另一方面,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有待提高。首先是工作积极性问题。受社会价值多元、职业荣誉感下降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教师把教书仅仅看作一份谋生的职业,教育理想缺失,责任意识淡薄,缺少长远的目标,从教热情有所下降。其次是专业素养问题。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一所学校甚至一个地区的教学质量。从调研了解的情况看,目前教师在教学研究方面的能力水平普遍不高。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但有些教师还是老观念、老办法,满足于原有的知识储备,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教学创新能力不足、专业知识“老化”的现象,影响了改革的成效。从区域差异来看,农村教师整体素质明显低于城市教师,水平不高问题更加突出。农村骨干教师不断流失,让农村教师队伍陷入低质徘徊的“怪圈”。20xx年至20xx年,全省从农村学校调到城区学校的教师占调离人数的34.5%。

  二、原因分析

  当前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高,既有教师队伍建设内部的原因,又有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

  从内部原因分析,在招生环节,优秀学生报考师范院校的主观意愿不强。当然,这也与师范类高校的办学层次和水平有关。在培养环节,主要存在重知识轻素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职业道德教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一些师范生对教育事业缺少责任感、使命感。教学实习只有短短8周时间,真正能够站上讲台给学生上课的实践机会很少,教学实践经验明显不足。在准入环节,教师行业的准入门槛不高,教师招聘普遍允许非师范生报考,非师范生通过考试获取教师资格证并不难,师范生培养与教师招录脱节、错位的现象比较严重。淳安县最近一批招录的160名教师,师范生只有60人,而非师范生为100人。大量师范生最终没有成为教师,造成了师范教育资源的浪费。在使用环节,普遍反映教师的职业并不轻松,除正常教育教学任务之外,额外的工作名目繁多,占用时间和精力很大。据温岭市一所小学的校长反映,20xx年3月至20xx年3月间,上级组织学校开展的示范创建等各类各级达标、评比、检查达20余项,老师们要花很多时间精力去应付。在培训环节,教师在职培训形式单一、工学矛盾导致学时不足、远程学习监管不严、培训机构敷衍塞责等问题也比较突出,不能很好满足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

  从外部环境分析,首先是教师地位待遇偏低导致职业吸引力下降。法律法规和中央有关文件明文规定“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近年来,各地教师收入逐年有所提高,但由于公务员与教师的绩效考核情况不同,最终的收入差距仍然在扩大,这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职业吸引力和工作积极性。其次是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在弱化。教师的社会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教师的职业荣誉感、自豪感下降。再次是新时代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教育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从而也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老师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难度越来越高。四是城乡差距加剧了农村学校的进人难、留人难。城乡二元结构带来城乡不均衡发展,城市生活便利性、人文环境、职业发展机会、子女教育资源明显优于农村,这些因素都在促使农村教师流向城区学校。定向生从教、农村特岗教师等成为大多数人的“临时安顿”,而非真正的“职业终点”。农村师资队伍不稳定又造成农村地区适龄学童流失,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恶性循环。

  三、对策和建议

  这次调研发现的问题,有些由来已久,有些则是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要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深化改革,着力解决难点问题,加快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整合教育资源,做好“增量”文章。进一步优化各地学校布局,确保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分布状况、生育水平和城镇化进程等相适应,改变校点分散、办学规模小、办学效益低的局面。对偏远农村的极小规模教学班、教学点,也要审慎布局,科学安排教与学,力求在质量和覆盖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结合新时期新特征,综合考虑城市化进程、教育现代化的要求,统筹区域内现有编制存量,适当向教育系统倾斜。同时,要严肃清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直属事业单位挤占的教师编制,加强公办学校在编教师到民办中小学校任职任教管理,清理被非教学岗位挤占的教师编制,为教学岗位腾出更多编制。推动教育系统“员额制”管理改革。鼓励公办学校向民办学校、社会力量购买教学资源或管理服务等,缓解编制压力。

  优化管理机制,激发“存量”活力。全面推进“县管校聘”改革试点,盘活现有教师编制存量,突破试点中出现的瓶颈,抓住“管”“聘”关键环节,引导各地公开公平公正地配置每所学校的教师编制和岗位结构比例,解决结构性短缺和区域性矛盾,有序推进教师合理流动。逐步推进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试点,推进校长任期制、校长任期目标考核制、校长年薪制,加强校长专业化队伍建设。扩大学校在教师职称评审方面的自主权,将中级及以下职称评审权下放给有条件的学校,在高级职称评审中进一步提高学校对教师评价的话语权,实现使用人与评价人相统一,让一线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得到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

  做强师范教育,把好师资“源头”水准。大幅度增加现有师范院校的经费投入,支持师范院校办好师范类专业,提高教师培养水平。适度加大农村学校教师定向培养力度,引导立志扎根教师行业、服务乡村教育的优秀青年进入教师队伍。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精神,鼓励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开设师范专业。选择部分师范学校开展“一专多能”(复合型)教师的培养试点,适应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需求和高考改革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

  提升培训质量,拓宽职业发展“空间”。以师德师风建设、知识技能强化和专业素质提升为重点,继续深入开展青年教师入职常规培训、中年教师价值认同、骨干教师转型升级等常规培训,优化线上线下多元化教师培训模式,提供开放共享的菜单式培训,不断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力提升基层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水平,打造一支敬业又专业的教师队伍。推动省、市、县优质培训资源重心下移,建立送培训下乡入校制度,对基层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的教学实践进行经常性定期指导,达到科学引领、雪中送炭的效果。完善中职教师培训制度,加强学校与企业实质性的产学互动,提高中职教师培训的适用性和先进性。鼓励高校、教育研究机构和培训机构针对一线教师教学需求,研发针对性强、特色鲜明的专题培训项目与课程。

  落实教师待遇,增强教师职业的“吸引力”。按照《教师法》和中央文件有关规定,督促各地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统筹考虑当地公务员实际收入水平,明确“不低于”的标准和统计口径,切实保障中小学教师待遇。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统筹整合现有的农村教师任教津贴、农村教师特岗津贴、乡镇工作人员补贴等政策,按照越是边远艰苦待遇越高的思路,优化农村教师待遇保障。研究改进绩效工资分配办法,指导学校合理运用考核评价结果,在绩效工资分配上突出教育教学实绩,适当拉开收入差距,体现“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干与不干不一样”,真正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导向作用。

  加强人文关怀,创造教师乐教“环境”。当前,社会对学校教育期望值越来越高,教师群体承受着来自社会、学校、家长、学生诸多方面的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要切实为教师“减负”,从物质上、情感上、心理上予以关心、理解和支持,大力宣传优秀教师典型事迹,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健全教师考核评价制度,避免简单地把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尽量减少教师从事与教学无关的超负荷工作量,精简优化各类检查评比达标活动,让教师潜心教书育人,为教师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要切实关心农村教师的工作和生活,鼓励农村学校利用自有土地或校布局调整后的闲置校舍,建设集体宿舍,解决广大农村教师的住房问题,为他们长期扎根农村教育提供坚实的保障。

【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教师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04-04

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11-18

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03-27

队伍建设调研报告05-18

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11-16

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11-18

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11-20

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11-19

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04-27

基层队伍建设调研报告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