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案

时间:2022-10-23 12:51:35 安全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安全教案范文锦集九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安全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的安全教案范文锦集九篇

安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进餐时正确的方法和错误的行为。

  2、能对各种进餐过程中的行为做出是否安全的判断。

  3、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了解吃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1、幼儿人手一支笔。

  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1、谈话引发幼儿生活经验的兴趣,导入活动。

  (1)小朋友们,早上在家里吃了些什么啊?

  (2)你在吃饭时有没有发生什么危险的事。

  2、引导幼儿阅读教学图书第一组图。

  (1)我们来看一看图中的小朋友是怎么样吃饭。

  (2)引导幼儿阅读图画中的行为。

  (3)引导幼儿阅读图画并判断正确。

  3、引导幼儿阅读教学挂图第二图。

  4、教师总结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安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将继续探讨和努力,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不断增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每位幼儿撑起一把安全的保护伞!

安全教案 篇2

  首先,我感受到教材顺序并不等同于教学顺序。第一次讲这节课时,我按课本顺序把教学重点放在了学习交通规则,课堂上,孩子说得异常热闹,应该说也增长了不少知识。但是,后来我却发现,孩子懂得再多的交通规则,认识再多的交通标志,如果并没有真正弄明白为什么要去遵守它,那么,最终结果只能导致孩子学一套,做却是另外一套。因此,第一步应首先让孩子来明理,即明白为什么要去遵守交通规则。只有明理后,才能去导行,去引导孩子们把学到的交通规则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第二次教学时,我改变了教学顺序。第一课时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为什么要遵守交通规则上。

  其次,我感受到安全课一定要联系生活,深入生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打动孩子的心。在这一课中,我首先从孩子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回忆在上学路上你遵守了哪些交通规则,使学生感受到交通规则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其次,我创设了小红买盐这一情境,而且把结尾故意设计成我们最常见到的情景,虽然小红没有遵守交通规则,但是也没有出什么事。其实,这种情景也是孩子们常常遇到的。然后,引导孩子们从这件事中,去讨论,去领悟,争论的过程也就是孩子们与自己的思想作斗争的过程。这样学生明理更透。而且,在交通规则的产生上,我也没有去直接告诉孩子们,而是通过孩子们来当小小交通管理员,治理交通的过程自然领悟到交通规则是因需要而产生,没有交通规则绝对不行,从而引导孩子们努力去遵守。

  当然这节课也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为了使这节课上得更实,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得以交流,我主要以孩子说为主,缺少了一些活动性环节。因此,在本节课尾声,孩子的注意力有些分散。在交通事故案例的呈现上,如果能呈现一些因为孩子们没有遵守交通规则,结果发生了交通事故的案例,可能对孩子们的震撼力会更大些。总之,安全课的落脚点就在于导行,而导行的产生原因则是明理。教师不能把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来讲授,而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儿童实际,让孩子通过明理来指导自己的行动,这样才达到了安全课的真正目的。

安全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画面和讨论活动,知道小朋友爬高是很危险的道理。

  2、愿意用“XX帮帮我,我要……..”的简单句型请求别人帮助,感知得到满足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糖果玩具等放在高处的柜子上。

  三、活动过程

  (一)幼儿看图,了解画面上人物的行为。

  教师:图上有谁?小朋友在做什么?

  (二)引导幼儿看图讨论,知道爬高的危害。

  教师:小男孩想要什么?他是怎样做的?摔倒了会怎样?

  教师:小女孩想要什么?她拿不到,喊谁帮忙?宝宝高兴吗?

  (三)自己的生活经验,知道爬高的危害。

  教师:小朋友你有没有摔交?你是怎么摔交的?感觉怎么样?

  教师:假如你想要一样东西,可是这样东西放的很高,你拿不到怎么办,是自己爬高拿还是请大人帮助好呢?

  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

  小结:现在小朋友太小了,有些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忙,自己爬高拿东西会摔交的受伤的,我们小朋友不做危险的事情,等长大长高以后,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吗?

  (四)情景表演,引导幼儿演示请求别人帮助的语言情景。

  教师:小朋友,看一看柜子上有什么?你想要吗?

  请一个小朋友自己上来尝试拿高处的玩具。(够不着)

  教师:拿不到怎么办?你会请老师帮忙吗?

  引导幼儿说说:老师帮帮我,我要拿玩具。然后大家一起说一说,将玩具拿给小朋友。

  教师(将一瓶糖果放在高处的柜子上):柜子上还有什么?你们想吃糖果吗?谁想来拿糖果?

  可以请个别幼儿上来拿,尝试够不着,鼓励有一起请求:老帮帮我,我要糖果。老师:好呀,我来帮助你们。教师将糖果拿下来一个一个发给孩子,鼓励幼儿说谢谢。。最后让幼儿品尝甜甜的糖果。

安全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通过读新闻、模拟表演、交通安全知识抢答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交通安全的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及交通标志,知道自己在道路、乘车、乘船、乘飞机以及铁路道口应怎样做,并逐步形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课前准备:

  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交通事故的新闻。

  2、组织学生排演小品。

  3、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

  4、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

  5、了解一些常见的标志。

  活动过程:

  (一)主持读有关交通事故的新闻以引入主题。

  1、主持A读新闻。

  2、主持B:大家听了这则新闻有什么感想呢?

  3、同学们议论,各抒己见。

  4、主持小结:

  A:生命在你手中,交通安全不容忽视。

  B: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交通规则,并要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二)交通知识竞赛(抢答形式)

  1、交通讯号灯有哪些颜色?都有些什么作用?

  2、红灯亮时行人该怎样? 黄灯亮时还可以过马路吗? 什么灯亮时才可以走?

  3、行车、行人应靠哪边走?过马路应怎样走?

  4、小学生过马路为什么要戴小黄帽?

  5、乘车、乘船、乘飞机应注意什么?

  6、出示各种交通标志,让同学们说出交通标志的名称及其意义。

  (三)看模拟表演,议一议:

  1、表演内容:一名小学生放学回家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结果出了车祸。

  2、议一议:

  (1)这个小朋友违反了哪些交通规则?

  (2)我们应如何遵守交通规则?

  3、把小朋友的错误纠正过来。

  4、谈心得体会。

  (四)小结:

  1、同学们小结:通过这次活动,你懂得了什么?

  2、班主任小结: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班会活动,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五)课外延伸

  请你做个交通督导员,带领一年级的弟弟妹妹遵守好交通规则。

  《生命在你手中——交通安全》教案由免费教案频道 提供,推荐免费查阅!

安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使用文具的不安全行为以及产生的危险。

  2、会安全使用文具,能够遵守文具使用安全规则。

  3、通过讨论,初步建立班级的文具安全规则。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谈话活动

  教师:文具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小朋友们想一想,你们经常使用的哪些文具?你们知道文具使用不当会很危险吗?下面我们看看书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活动展开:观看幼儿用书和教学挂图。

  (1)教师:请小朋友翻开书的第2页和第3页,仔细看看每一幅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在使用哪些文具?他们使用文具的方法对吗?

  (2)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自由阅读和讲述画面的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讲述和讨论画面内容。

  ①教师:老师这儿的大图和你们书上的小图是一样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都讲了些什么。

  ②逐一讨论挂图中相关的内容。这个男孩在做什么?咬铅笔会有什么危害呢?(铅笔不能咬,会造成铅中毒,会把细菌等有害的东西吃到肚子里,还会使小朋友的牙齿歪斜)

  ③讨论其他内容。

  ④教师小结:这几位小朋友使用文具的方法不正确,这样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严重的还会威胁生命安全。

  3、活动展开:分组讨论该怎样安全使用文具。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最后一幅小图: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上的小朋友的做法是不是正确。为了我们的健康和安全,除了画完画要洗手,在使用文具时还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发给每组幼儿一张大白纸和一盒水彩笔。每组推选一位能力较强的幼儿,请他用图或图夹文的方式表现大家讨论的内容。

  (3)幼儿分组讨论该怎样安全使用文具。

  (4)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把自己组的想法表现出来。

  (5)分享各组讨论内容。

  4、活动总结:安全使用文具规则。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集体制定的具体的行为规则,进行总结。

  5、活动延伸:张贴安全使用文具规则。

  安全使用文具规则的参考范例:

  (1)使用文具时,保持坐姿端正,正确用笔。

  (2)不玩弄文具,不吃或咬文具。

  (3)不用笔尖对着自己和他人。

  (4)不用油画棒、水彩笔在皮肤或衣物上乱画。

  (5)用完文具要收拾整齐。

  (6)写完字或画完画要把手洗干净。

  (7)使用剪刀要小心,不要使用箭头锋利的剪刀,使用见导师咬集中将身,不能一边说笑一边使用剪刀。不要拿着剪刀对着别人乱晃,剪刀用完放到安全的地方。

  幼儿园文具安全教案,文具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学习用品,我们的学习都离不开文具,但是很多文具都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的,我们应该要教育幼儿注意文具安全,不要伤害到自己的身体。

  2 幼儿园文具安全教案:文具不能咬

  活动目标

  1、尝试区分出不能食用的物品,知道在游戏、生活中许多物品是不能咬的。

  2、对食品卫生安全有初步的认识。

  活动准备

  实物:苹果、饼干每人一份;铅笔、橡皮、衣服、玩具。

  活动过程

  一、利用实物导入活动。

  1、出示苹果、饼干等小零食,引起幼儿兴趣。提问:小朋友们都认识它们吧,大家尝尝,它们是什么味道的?

  2、教师出示实物铅笔、橡皮、衣服、玩具,师幼一起说说铅笔、橡皮、等的作用,鼓励幼儿大胆地说。

  二、情报模拟。

  教师手拿铅笔,采用拟人化的口吻,告诉幼儿几种物品的不安全因素:

  1、小朋友,你们认识我吗?我是铅笔小弟弟,我喜欢看书,协助和画画的小朋友,但我求求你,千万不要把我放在你的嘴里,我身上含有有害物质,会影响小朋友健康成长,你记住了吗?

  2、我是漂亮的橡皮擦,身上五颜六色,嗅一嗅还有点香味,你喜欢我吗?可我身上常常有毒性,你喜欢我但一定要记住不能把我放在嘴里哦。

  三、活动讨论。

  1、讨论:铅笔、橡皮衣服、玩具能放到嘴里咬吗?为什么?

  2、小结:铅笔、橡皮、玩具有相当一部分的材料是有毒性的,放在嘴里咬,容易把有毒、有害的物质吃到肚子里,不卫生,不安全。

  四、请幼儿在教室里找出不能用来咬的东西,并说说为什么。如:各种玩具、积木、课本、布娃娃等。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让幼儿学习到在日常生活中,把玩具放到嘴里含着玩、咬手指甲、睡觉咬被角等这些行为都是不讲卫生的行为,老师不断强化幼儿对食品卫生的安全意识,使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安全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本节课陕西省九年义务教育九年制初级中学教科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一章《计算机系统》第六节《计算机安全》的内容,本节内容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本节是第一章《计算机系统》的最后一节,内容以理论知识形式呈现,较为枯燥,学生不易接受。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一般会尽量采用一些生活中的实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非常同意这样的做法,但如果仅仅靠实例吸引学生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主动学习。在本节课中主要有两个内容——计算机病毒与计算机安全,本节课的核心目标是为了能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主动”进行计算机病毒的防治、“主动”遵守计算机安全规范,“主动”形成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所有的目标都围绕着“主动”两个字。

  如何能让不同的学生更有效地“主动”起来,这就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初二年级的学生,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求知欲旺,在课堂中很容易受其它因素的影响,在课堂中对知识的获取很大程度上还基于感性的经验,还不能进行较为系统的小结,这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学生的部分。

  初二的学生,爱动爱玩,如果课堂教学拘泥于教师一板一眼的传授知识,可能不到一会学生的注意力就不集中,开始做自己的事情了。因此,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也很重要。

  现在学生家中多数有计算机,学生有一定的见识,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班级中有良好的学习氛围。针对这种情况,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更倾向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设计中适当增加学生表现的机会,教师只负责“穿针引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一般特征及传播途径

  B、掌握防毒、杀毒的基本方法,学会主动防范计算机病毒

  C、了解计算机安全的含义及常见的安全措施

  2.过程与方法

  在提问与回答的学习环节中,提高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技术利用中的责任感,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与正确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4.行为与创新

  通过大胆的“辩论赛”环节,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效率。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2.教学难点: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安全意识

安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采访客人,了解他们的工作,并能记录下来。

  2、理解寒风中仍在工作的人的辛苦,萌发对他们的崇敬之情。

  活动准备

  1、幼儿有对寒冷天气的较为深刻的`体验。

  2、邀请具有特殊职业的家长来班级做客。

  3、红花若干,冬日街( 道的视频若干。

  4、幼儿学习资源6第6-7页。

  5、教师教学资源:寒风中的人。

  活动过程

  1、教师请出几位特殊客人:交警、环卫工人、邮递员。请幼儿猜一猜他们是做什么工作的。

  2、幼儿现场采访客人,了解他们的工作内容。

  (1)抛出问题:在寒冷的冬天,交警叔叔、环卫工爷爷和邮递员阿姨是怎样工作的?

  (2)鼓励幼儿扮演小记者,现场采访交警,环卫工人和邮递员,了解他们工作的各方面。

  如:警察叔叔这么冷的天你站在外面不冷吗?你们每天都干什么?在外面寒风中要待多长时间?

  (3)引导幼儿交流采访的收获,并用简单的符号标在调查表中。

  (4)结合提问和幼儿的记录,教师、他们都是在寒风中工作的人,非常辛苦也非常了不起。

  3、幼儿观看视频,萌发对寒风中工作的人的崇敬之情。

  (1)观看三段视频(交警在风雪中指挥车辆、环卫工人在凌晨清扫马路、邮递员在风雨中骑着车子送信。)

  (2)看后请幼儿谈谈自己的想法感受,从而进一步体验在寒风中工作的人的不易和辛苦。

  (3)可鼓励幼儿进一步采访客人,提出以下问题:风雪刮在你们身上、雨打在脸上有什么感觉?怎么办?

  :他们为了我们大家的安全、为了我们生活的安定、为了让我们环境更美丽,不管多么冷的天气,哪怕是下雨下雪刮风、他们都要出来工作。

  (5)引导幼儿说说:寒风中的人们为我们做了那么多的事情,我们应该怎么做,教育幼儿尊重他们的劳动,如不乱扔垃圾、爱护环境、遵守交通规则等。

  4、启发幼儿将自己在区域中制作的礼物送给寒风中的人,并表达对他们的敬畏之情。

  5、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继续观察自己身边的人,如亲戚、邻居等,看看还有哪些也是要在寒风中工作的。

安全教案 篇8

  一、目标:

  1、知道外出时要紧跟着大人走,知道走丢了的危险后果。

  2、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二、准备:

  故事课件,电脑,电视机。

  三、过程:

  (一)和妈妈出门去。

  1、出示课件,小鸡说:“小朋友,我特别喜欢和妈妈出门去,你们喜欢吗?能告诉我,你和妈妈出门后发生的事情吗?”

  幼:“喜欢。”

  小鸡说:“能告诉我,你和妈妈出去玩后发生的事吗?”

  幼1:“我和妈妈去动物园看到好多的动物。”

  幼2:“我和妈妈出去玩很开心。”

  幼3:“我和妈妈出去玩还买了好多好多的东西。”(鼓励幼儿说说自己和妈妈出去玩后最开心的事情)

  (二)讲故事《小鸡遇险》。

  1、课件中,小鸡说:“你们说的都是和妈妈出门去的高兴的事情,我要说一件非常危险的事。”(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2、教师边播放课件边讲述故事。

  (1)小鸡和妈妈出门去干什么?临走时妈妈对小鸡怎么说的?

  幼:“它们去看望小鸭子了,妈妈说要紧张它,不然要碰到大老鹰的。”

  (2)到了草地上,小鸡跟妈妈走了吗?他干什么去了?

  幼1:“小鸡,没有跟妈妈走。”

  幼2:“小鸡去采路边的小花了,想送给小鸭子。”

  (3)小鸡惊动了谁?发生了什么危险?是谁赶走老鹰的?

  幼1:“老鹰老了。”

  幼2:“它要捉小鸡,鸡妈妈来保护了小鸡!”

  (1) 小鸡经过这次的危险后,懂得了什么?

  (2) 幼:“出去要跟着大人,不要乱跑。”

  (三)怎样不会丢了。

  (1)师:“除了要紧跟大人还有让小鸡不会丢了。”

  幼1:“不要采花。”

  幼2:“一个人不要乱走,跟着爸爸妈妈。”

  (让幼儿告诉小鸡,怎样不会丢了?调动幼儿的经验,说说跟大人一起出门要注意什么?)

  (2)引导交流:跟爸爸妈妈或老师外出,上超市、逛公园或者走在马路上的时候,该怎么办?

  (3)如果走丢了怎么办?

  师:“请大家想想办法。

  幼1:“找警察叔叔。”

  幼2:“在原来的地方。”

安全教案 篇9

  一、出示自制爆竹,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提问:这是什么?你知道怎么引爆这根爆竹吗?

  2、请部分幼儿演示引爆烟花爆竹的方法,集体讨论他们的动作对不对。

  3、教师小结:引爆烟花爆竹的时候,最好用一根硬一些、长一些的香,身体要远离一些,点着后腰迅速远离。最重要的是,小朋友单独一个人的时候不能燃放烟花爆竹。

  4、教师:我们已经知道引爆烟花爆竹要注意的事,那放烟花爆竹要注意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上是怎么说的。

  二、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分组讨论燃放烟花爆竹要注意什么。

  1、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互相讨论燃放的注意事项。

  2、集体讨论:

  ①、这些小朋友在哪里燃放烟花爆竹?为什么要放在这里?

  ②、猜猜图上的小朋友为什么要捂着耳朵?

  ③、我们来看看这位小朋友做得对不对?为什么?

  三、引导幼儿说说其他的注意事项。

  1、教师:除了图片上讲到的这些注意事项,你们还觉得要注意什么?

  2、请幼儿自由讨论,教师根据幼儿的讨论,记录在白纸上。

【安全教案】相关文章:

安全教案关于安全的教案09-26

大班安全教案 大班《安全》教案08-22

小班安全教案电的安全教案04-24

小班安全教案开学安全教案04-24

大班安全教案乘车安全教案04-19

安全的教案11-22

安全大班安全教案11-23

寒假安全安全教案12-08

大班安全教案安全过马路教案04-07

小班安全教案安全用电器教案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