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案

时间:2022-09-07 18:44:09 安全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安全教案范文汇编四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安全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品】安全教案范文汇编四篇

安全教案 篇1

  一、设计思考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设计并组织有关端午节的主题教育活动,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丰富以下主要经验:①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②端午节有吃五黄、挂五端以驱毒避虫的习俗。“五黄”指黄豆做的粽子、咸鸭蛋黄、雄黄酒、黄鱼和黄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③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习俗。④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⑤端午节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如:有关屈原的传说等。

  二、各年龄段主题活动目标

  年龄段

  主要目标

  小班

  (1)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氛围;

  (2)喜欢和老师、小朋友一起做做、玩玩、尝尝,共享节日的快乐

  三、主题活动实施概况

  年龄段

  序号

  活动内容

  主要涉及领域

  组织形式

  小班

  1参观端午节的环境

  社会

  集体

  2好吃的粽子

  科学

  分组

  3绿豆糕

  艺术

  分组、区域

  4划龙船

  健康

  体育、游戏

  5一起过端午

  综合

  集体

  7端午节亲子活动

  综合

  年级组活动

  5热闹的赛龙舟

  语言、社会

  集体

  6龙舟竞赛

  健康、社会

  集体

  7一起过端午

  综合

  大带小活动

  四、主题活动环境创设及资源利用

  环境创设

  (1)园内大厅布置“赛龙舟”的场景;

  (2)班级中陈列幼儿收集的与端午节有关的物品,悬挂艾草、粽子、鸭蛋、香包等;

  (3)各班以端午节为主题更换主题墙饰,展示幼儿参与端午节活动的全过程及在活动过程中的发现、收获与体验:①中、大班可以以“我的调查”、“我的发现”等为标题展示幼儿端午节活动进展情况,如:有关端午的

  问题以及对端午的传说与习俗方面的调查资料等;②小班则可以以“我们在端午节里”为题展出幼儿的活动情况;(4)区域中提供与主题相关的操作材料,如:①图书角:提供有关端午节的图书、图片,供幼儿欣赏、阅读;②体育角:提供“赛龙舟”游戏所需的竹竿、彩条、纸棍、小旗等,供幼儿游戏;③动手区:中、大班提供纸、线等材料供幼儿尝试包粽子、缝香包、编鸭蛋网,小班提供油泥让幼儿尝试自制绿豆糕、鸭蛋。

  (5)家长园地:介绍主题活动中须请家长配合的内容、主题活动进展情况等

  资源利用

  (1)请家长协助幼儿进行相关资料的调查及收集,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

  (2)请家长来园参加活动,和老师、幼儿共同感受节日做做、玩玩、尝尝的.快乐;

  (3)在本地组织“赛龙舟”活动时,组织师幼前往参观并摄像

  五、主要教育活动方案

  (一)小班

  活动一:参观端午节的环境

  主要涉及领域:社会

  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园内环境,感受节日氛围。

  2.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一些习俗。

  活动准备:

  园内布置的端午节的环境。

  活动过程:

  1.谈话,激发参观兴趣。

  2.参观园内环境,自由交流、讲述与端午相关的物品。

  3.集体交流,了解端午节的有关习俗。

  ★指导语:①你看到了什么?②幼儿园里为什么要挂这些东西?

  活动二:好吃的粽子

  主要涉及领域:科学

  活动目标:

  1.知道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通过观察,了解粽子是由粽叶、糯米等包成的。

  2.喜欢吃粽子,通过品尝活动进一步感受节日的愉快。

  活动准备:

  1.粽叶、糯米、棉线。

  2.煮熟的粽子、生粽子人手一只。

  活动过程:

  1.观察粽子,知道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激发活动兴趣。

  2.进一步观察粽子的外形、气味等特征。

  ★指导语:粽子是什么样子的?闻起来有什么味道?

  3.观察包粽子的材料,了解粽子的制作过程。

  (1)知道材料的名称,了解其用途。

  ★指导语: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呢?怎么包?

  (2)观察老师包粽子、煮粽子的过程。

  4.品尝粽子,体验快乐。

  (1)探索剥粽子的方法。

  (2)品尝粽子,与同伴说说自己吃的粽子的口味及自己吃粽子的心情。

  活动三:绿豆糕

  主要涉及领域:艺术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油泥自制“绿豆糕”,感受做做、玩玩的快乐。

  2.注意保持桌面的干净,有良好的活动习惯。

  活动准备:

  小盒、油泥、装绿豆糕的塑料盒、各种玩具等辅助材料。

  活动过程:

  1.观察绿豆糕的外形,激发兴趣。

  ★指导语: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

  2.讨论制作绿豆糕的方法及要求。

  (1)讨论制作绿豆糕的方法。

  ★指导语:怎么做绿豆糕?(根据讨论情况,请个别幼儿示范绿豆糕的制作方法。)

  (2)讨论制作绿豆糕的要求。

  ★指导语:做绿豆糕时要注意什么?

  3.制作绿豆糕。(鼓励幼儿用辅助材料在绿豆糕上进行装饰,提醒幼儿保持桌面干净。)

  4.将制作的绿豆糕送入“娃娃超市”,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四:划龙船

  主要涉及领域:健康

  活动目标:

  1.在鼓点的伴奏下,有节奏地模仿划龙船的动作。

  2.乐意邀请同伴与自己共同游戏,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锣鼓、自制龙船若干。

  2.幼儿具有划龙船的相关经验。

  活动过程:

  1.听鼓点做不同的身体动作,感受节奏的快慢。

  2.游戏:《划龙船》。

  (1)迁移已有经验,探索划龙船的动作。

  ★指导语:怎么划龙船?(引导幼儿用动作进行模仿。)

  (2)观察自制龙船,讨论合作划龙船的方法。

  ★指导语:几个人一起划,该怎样划呢?(请几名幼儿进行示范。)

  (3)幼儿自由结伴,尝试合作划龙船。

  (4)在鼓点的伴奏下,有节奏整齐地划龙船。(教师可视情况调整节奏快慢,让幼儿随着节奏划行。)

  3.划龙船比赛,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五:一起过端午

  主要涉及领域:综合

  活动目标:

  参加大班端午节主题会,与大班哥哥、姐姐一起品尝端午美食,体验和老师、小朋友一起过节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与大班年级组联系,参加大班的端午节主题会活动。

  2.端午美食若干(粽子、绿豆糕、鸭蛋、黄鱼、黄瓜、龙虾等)。

  活动过程:

  1.进入活动场景,激发和大班哥哥、姐姐一起过节的兴趣。

  2.大班、小班端午联谊活动(详见大班《一起过端午》活动方案)。

  (1)知识问答活动,了解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吃粽子、吃鸭蛋、吃绿豆糕、赛龙舟等)。

  (2)才艺展示活动,表现自己的端午经验。

  3.端午节美食活动。

  延伸活动:

  在活动后,引导幼儿谈谈、说说自己和大班哥哥、姐姐一起过节时的活动和心情。

安全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安全使用电器的粗浅知识。

  2、有安全意识,知道电是危险的,小朋友不能玩。

  二、活动准备

  事先对要用到电的电器有一定的了解。

  三、活动过程

  1、 谈话引出课题: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教室里哪些东西要用到电?

  教师小结:这些电器都要接上电才能使用。

  2、 请幼儿找一找教室里的电源插座和插头在什么地方。

  3、 讨论:幼儿园的插座为什么要安装的这么高?

  (让幼儿知道电插头、电源插座都是危险地东西,如果手碰到插孔内,人就会触电,会有生命危险。)

  4、 请幼儿看教师拿插头时的姿势和抓的位置,让幼儿知道插孔内有电,插头上的小铜片能把电通过电线传给录音机,所以手不能碰到铜片,更不能把手伸到插孔内。

  5、 组织幼儿讨论:用电时要注意什么?

  (知道潮湿的东西不能靠近电器,这样会漏电,电器不能与潮湿的东西放在一起,不然可能引起火灾,手湿的时候最好也不要去插插头,以免触电。)

  6、 教师小结:小朋友不要自己去插插头,要请大人帮忙。电器着火时不能用水扑灭,要用干粉灭火器,如果发现人触电不能用手去拉他,人会导电,要用木质品把电器与人分开,切断电源。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五、活动延伸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找找幼儿园其他地方的电源插头,并贴上安全标志。

安全教案 篇3

  目标:

  1、幼儿记忆火警号码119,认识安全标示。

  2、使学生了解消防安全常识,火灾扑救常识,重视安全,珍惜生命。

  准备:安全标示图片。

  重点:幼儿记住火警号码119。

  安全温馨提示:演练时注意安全。

  过程:

  一、导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火,它给人类带来了文明和幸福,但同时火也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火一旦失去控制,就会烧毁人类的财富,夺去人们的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难以挽回和弥补的损失。例如:在我们的身边就有火灾发生,因此我们要了解、学习和掌握防火知识,协助学校做好防火工作,减少和杜绝火灾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

  二、教学

  (一)、小朋友们,你们遇到火灾发生时会怎么办?如何进行逃生?(幼儿自由讨论,发挥幼儿的想象。)1、火灾时不能钻到阁楼、床底、大橱柜内。火势不大时,要披上浸湿的衣服向外冲;2、浓烟弥漫时,用湿毛巾捂住嘴巴和鼻子,压低身子,手、肘、膝盖要紧靠地面,沿墙壁边缘爬行逃生;3、若身上已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4、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5、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楼梯、阳台、排水管等逃生,或把床单、被套撕成条状连成绳索,紧栓在窗框、铁栏杆等固定物上,顺绳滑下,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脱离险境;6、若逃生之路被火封锁,在无奈的情况下,退回室内,最好在卫生间关闭门窗,不断向门窗浇水;7、充分利用阳台、天窗等进行自救;8、处在高层建筑被火围困时,要赶快向室外抛沙发垫、枕头等小物品,夜间则打手电,发出求救信号。

  (二)、除了以上的情况外,最主要的是干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火警号码,并记忆。)还有那个小朋友知道别的特殊号码?例如:匪警 110 急救 120三、游戏:

  1、《快速反应》

  规则:幼儿听到教师指令后,迅速撤离,比一比哪一个幼儿最快。

  2、进行火灾演练。

  规则:幼儿分4组,匍匐前进,进行逃生训练。

  附:消防儿歌你拍一,我拍一,小孩不玩打火机, 你拍二,我拍二,玩离电源和汽灌你拍三,我拍三,监督爸爸不吸烟, 你拍四,我拍四,遇到着火不哭泣你拍五,我拍五,烟大快把口鼻捂, 你拍六,我拍六,遇到火灾快呼救你拍七,我拍七,遇到火灾快逃离, 你拍八,我拍八,防火安全从小抓你拍九,我拍九。

安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吃饭前后不能做剧烈运动,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

  2、通过谈话、讨论等方式,了解吃饭前后适宜的和不适宜的活动。

  3、提高对人体的认识,懂得自我保护。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小朋友运动----不想吃饭。小朋友吃饭----小朋友追逐跑----手捂着肚子。

  2、纸和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了解吃饭前后剧烈运动带来的危害。

  1、教师:图上有谁?小朋友在干什么?为什么他们不想吃饭?

  2、教师:图上的小朋友吃饭后,在场地上干什么?为什么他捂着肚子?

  二、教师进行简单小结。

  1、剧烈运动需要大量的体力,在吃饭前后进行剧烈运动,人会出很多的汗,容易使人疲劳,感觉不舒服,所以人就不想吃饭。

  2、在吃饭后剧烈运动,容易使肠胃中的饭粒掉到阑尾中,出现肚子疼、阑尾炎等症状。

  三、组织幼儿开展小组讨论,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讨论结果。

  教师:

  1、饭前我们做哪些活动比较好呢?

  2、饭后我们有可以做哪些事呢?启发幼儿想象从事各种较安静的活动。

  四、记录幼儿的想法,师生分享新的经验。

  1、饭前:听音乐、看书、听故事。(总结:安静的、运动量小的活动都可以在饭前开展。)

  2、饭后:散步、和朋友说话、玩安静的小玩具等。

  五、教师总结:适当地进行小运动量的活动,有利于消化。但不适宜看书等智力活动,因为血液要供应消化。

  在记录讨论结果时,幼儿都能认真记录,并且幼儿记录了很多都是安静的活动,但饭前和饭后的活动幼儿有点分不清。

  活动反思:

  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人体的消化器官和食物在人体内的主要消化过程,并知道如何保护人体的消化器官。

  探究新课之前,我先引领学生回顾了食物中有哪些营养物质,然后引入食物消化的讨论话题。学生很容易说出食物消化的过程: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并且能马上理解这些器官都是消化器官。

  在了解如何保护消化器官时,学生也能结合生活实际举一反三,比如:饭前便后要洗手、吃饭要定时定量、细嚼慢咽、不吃不干净过了保质期的食物、饭后不剧烈运动等。

  课后我想,其实生活中很多学生都有龋齿,应该提出保护牙齿的建议。这里涉及了一个问题:牙齿是消化器官么?在网上查证了,牙齿是器官,那么在讨论哪些是消化器官时,就应该提出口腔里还有牙齿和舌头也是消化器官。

  小百科:运动,一种涉及体力和技巧且由一套规则或习惯所约束的行为活动,通常具有竞争性。没有不运动的物件,也没有能离开物件的运动。

【安全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安全教案乘车安全教案04-19

小班安全教案电的安全教案04-24

小班安全教案开学安全教案04-24

大班安全教案 大班《安全》教案08-22

寒假安全安全教案12-08

安全大班安全教案11-23

安全的教案11-22

小班安全教案阳台上的安全教案04-18

中班安全教案交通安全教案04-15

中班安全教案安全小卫士教案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