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议论文怎样由例说理

时间:2021-08-19 19:25:42 议论文 我要投稿

高考议论文怎样由例说理

  设计意图:

高考议论文怎样由例说理

  高考议论文写作主要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历年的高考议论文学生反映出的诸多问题是:文体意识不强,论据陈旧奇缺,以叙代议,论点与论据不统一……但尤以“以叙代议”为最。常常是给出一个观点,立刻就罗列一个例子、两个例子、三个例子,甚至四五个例子,于是,一个结论就得出来了。就譬如要提倡创新精神,则马上就“A有创新精神,B有创新精神,C有创新精神,所以我们要有创新精神”。这种“罗列事例,以叙代议、不讲道理”的议论文,论点无论怎样正确,也不足以服人;论据无论怎样充足,也不过是一堆零碎的材料。

  那么,怎样突破学生“以叙代议”这一难点呢?

  我想关键是引导学生学会就例说理,学会分析论证。

  如上例“ABC有创新精神”与“我们必须要有创新精神”之间有什么关联呢?因为读者至少会问:创新精神有什么意义?我们为什么需要创新精神呢?所以,在这里,你就有必要在你的“举例”与要证明的“观点”之间搭建起一条说理的桥梁,也就是变“单纯的举例”为“就例说理”。如此“论”了之后,才能达到“证”的目的。所以,让学生学会“论”的技巧,即写好“析例语段”,是提高学生议论文说理能力的关键所在。

  要让他对例子“议”出个所以然,来为论点服务,我想有效的做法是引导他仔细分析例子的内容,找出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展开相应的议论。这样,就把抽象的“说理分析”化解为学生对熟知语段的解读分析了。如此,学生就会感到有话可说,有理可说了。久而久之,学生的分析能力也就培养起来了。

  议论文说理的技巧很多:有因果分析法、假设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辩证分析法、引申分析法、意义分析法、归谬法、求同析理法等,我们今天的探究仅仅是一点粗浅的探索。如果因而就能改变“学生拙于说理”的现状,则肯定会有很多新的发现,新的收获。

  教学重点:议论文如何就例说理

  教学难点:探讨例后说理的艺术,提高议论文说理能力

  教学过程:

  导课:(5分钟)

  今天上一节议论文写作指导课,老师从你们的议论文写作中发现什么问题较严重呢?

  来看下面一段文字:

  “自古才子出寒门”。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喝到;明代龙图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荷兰画家梵高也曾穷困潦倒,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外出打工。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录自《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

  这位同学的这段议论文字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弊端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1、优点:观点明确,论据丰富

  2、缺点:单纯举例,不讲道理 (戴帽穿鞋式)

  3、弊端:论据孤立,观点无援(即论点与论据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给它加上一段文字看看:

  “自古才子出寒门”。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喝到;明代龙图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荷兰画家梵高也曾穷困潦倒,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外出打工。寒门是他们植根的土壤,也就是这块贫瘠的土壤使他们不断地发育不断地成熟,塑造自我,完善自我,最终成为参天大树,开出灿烂之花。由此看来,贫困又何尝不是一笔财富呢?

  这段议论文字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弊端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1、优点:观点明确,论据丰富,例后有分析议论。

  2、缺点:(1)、议论浮浅,没有揭示论据的内涵。

  (2)、议论不严密。既然贫穷就是财富,那就意味着越穷越好吗?显然不对!

  3、弊端:苍白,理没有说透,没有说服力,论据依然不能充分证明论点。

  请注意:这就是不讲道理的作文片段,这就是浮浅苍白的议论说理,而这样写作文通常是不合格的!

  高考作文评审组做过这样的评价:

  高考通常有这样一类考生,他们写议论文的时候,只会提观点和摆材料,却没有将观点和材料粘合成为一体,即通篇作文没有一点道理的论述,没有自己个人的见解和主张,即使有也显得肤浅苍白,这类考生往往缺乏对事物的认知和辨析能力,拙于说理。这类作文只能给到中等或以下档次。(49分以下)

  那应该怎么改善这样的情况呢?怎样深入说理论证来提升我们作文的档次呢?

  探究(25分钟)

  现在,我们给这个作文片段加上一段分析,看看效果如何?请大家齐读。

  ……这些人,幼时都曾经贫困而成人后却在不同领域取得非凡成就。这是为什么?我想,这就是古人说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所蕴含的道理吧!因为穷,危机意识就特别强烈,改变命运的决心也特别大;因为穷,再没有什么可以失去了,不需要患得患失,奋斗的勇气也特别足;因为穷,每取得一点进展都将带来成功的喜悦,都将更好地激励人们勇往直前。从这个意义上说,贫困又何尝不是一笔财富呢?

  你们觉得这样分析有什么变化? 学生自由点评:

  1、揭示论据的蕴涵:贫困具有转化为一笔财富的可能(注意并不一定必然成为财富)。

  2、以理服人,以分析代替华丽的辞藻,论据很好地证明论点。

  3、增加论证的深度:从三个不同角度说理,深入论证了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排比句的运用,增强了议论的气势。

  由此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启示一:单纯举例显浮浅,以理服人才深刻。(要在论点与论据之间要搭建一座桥梁)

  下面我们来试试?在下文段论据后添加议论说理的语句,使论据能够很好地证明观点。

  磨难,能带领人冲破黑暗,绽放光彩。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魄;林肯一生只成功过3次,但失败过35次,面对磨难,他坚强以对,终于成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受人敬仰。由此看来,磨难能铸就成功。(录自《磨难能铸就成功》)

  交流: 学生A 学生B 学生C

  很不错!只是显得有些凌乱,有些浮浅,有些苍白,一起来看看老师提供的例文。

  例文展示:(分两组齐读,一组读黑体字,一组读红体字,看看怎样分析说理。)

  例1 :有时候,磨难能带领人冲破黑暗,绽放光彩。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魄。那是因为,磨难没有使他屈服命运的压打,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使他生命意志得到了历炼,生命潜能得到了发掘,生命的激情得到了张扬!林肯一生只成功过3次,但失败过35次,面对磨难,他坚强以对,终于成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受人敬仰。那是因为,磨难使他更懂得不在磨难中沉沦就在磨难中奋争,懂得坚强的直面人生,奋勇拼搏,越挫越勇!历经磨难的人生使我们坚强,磨难也以它的冷峻和无情使强者的生命获得价值与升华。由此看来,磨难能铸就成功。(一例一析)

  1、优点:不但揭示了人物在磨难中做出非凡成就的原因,而且增强了说理的力度,使结句的论点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如果用上三个例子就更是气势充沛。

  2、注意点:(1)用上导引词“之所以、是因为、为什么”等,不但能引领思维,更可以使说理层次分明。(2)可以一例一析,也可以几例合析。

  3、可命名为:由果推因法

  那么,刚才哪一组运用这样的方法?很棒!思路正确,有探究能力。

  例2:请同学默读以下文字,看看是怎样分析说理的。

  有时候,磨难恰恰能够能带领人冲破黑暗,绽放光彩。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魄。假如他屈服于命运的打压,斗志泯灭,生命意志得不到历炼,生命潜能得不到发掘,生命的激情得不到张扬,又怎能谱出人类的心灵之歌?林肯一生只成功过3次,但失败过35次,面对磨难,他坚强以对,终于成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受人敬仰。假如历经磨难的他仍然不能勇敢的直面人生,奋勇拼搏,越挫越勇,永不言弃,又怎能成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受人敬仰呢?历经磨难的人生使我们坚强,磨难也以它的冷峻和无情使强者的生命获得价值与升华。由此看来,磨难能铸就成功。(一例一析)

  1、优点:从事例反面的角度进行假设,正反映衬,采用反问句,语势极为强劲,具有不可辩驳的力量,令人信服地推出了“磨难能铸就成功。”的结论,使说理更加完全、充分。如果有三例三析构成排比反问句式,就更有气势。

  2、注意点:(1)引导词“如果”“譬如” “倘若”“试想”“试问”等,多问几个“如果不这样,会怎么样”“为什么”能使论证更深入。(2)正例反推,反例正推,可以一例一析,也可以几例合析。

  3、可命名为:假设推理法

  那么,刚才哪一组运用这样的方法?真厉害!学会福尔摩斯常用的假设推理法。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启示二:例后说理讲方法,巧妙运用出华章。(一旦学会分析说理,我们也能写出深刻的文章)

  课堂练习:(8分钟)

  论点——靠奋斗冲破“埋没”的压力。

  古今中外,许多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很多都遭受过“埋没”的命运。爱因斯坦就曾被埋没在一个专利局中,充当小职员的平凡角色。但他没有灰心,抓紧一切机会进行研究,终于开创了物理学的新天地。华罗庚曾“埋没”在小店铺里,但他没有消沉,每天在做好营业工作后,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昼夜不停,寒暑不辨,刻苦自学,潜心钻研数学,终成著名的数学家。由此看来,奋斗可以冲破“埋没”的压力。

  参考1——为什么他们没有因“埋没”而“窒息”,并且能有所建树?是因为他们不甘心忍受被“埋没”的命运,不管在怎样不利的情况下,他们始终没有丧失向上的勇气和力量;是因为他们坚信:不失千里之志的千里马,终有奋蹄腾飞的日子。因此,他们在“埋没”的情况下,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努力拼搏奋斗,终于冲破“埋没”,脱颖而出。由此看来,奋斗可以冲破“埋没”的压力。

  参考2——试想,倘若他们甘心忍受被“埋没”的命运,在不利的情况下,丧失奋斗的勇气和力量,他们又怎能不被“埋没”?又怎能有所建树呢?倘若他们没有不甘人后的坚定信念和必胜决心,丧失了千里之志,又怎么会迎来奋蹄腾飞的日子?好在他们在被“埋没”的情况下,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努力拼搏奋斗,终于冲破“埋没”,脱颖而出。由此看来,奋斗可以冲破“埋没”的压力。

  课堂小结:(2分钟)

  写议论文时,如果论点和论据之间互相脱离,举例后缺乏必要的分析,这种“单纯举例、不讲道理”的议论文,论点无论怎样正确,也不足以服人;论据无论怎样充足,也不过是一堆零碎的材料。

  针对这一点,这节课,我们得到哪几点的启示呢?

  启示一:单纯举例显浮浅,以理服人才深刻。

  启示二:例后说理讲方法,巧妙运用出华章 1、由果推因法 2、假设推理法

  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将继续探讨比较分析法、引申分析法、归谬法、求同析理法、辨证分析法以及这些方法在怎样的情况下运用最恰当。

  布置作业:找出一篇自己写过的议论文,改善文中例后说理的状况,使之更深刻更严密更透彻。

  谢谢大家!

  课外作业

  我来练练1:

  论点:顽强的意志,才可能征服世界上的任何一座高峰。

  论据:贝多芬28岁那年得了耳病,到57岁逝世,中间20多年的岁月,都是在与可怕的聋疾苦战。但是贝多芬没有向命运屈服,他凭着顽强的意志与病魔做斗争,终于在逝世前几年写成了一生中最著名最富有战斗力的作品《第九交响曲》。

  试问,是什么使贝多芬走向了成功?是惊人的意志,是不屈的奋斗精神!试想,如果贝多芬在困境中缺少了“扼住命运的咽喉”的顽强的意志,如果他轻易的向病魔屈服,他还能写成了一生中最著名最富有战斗力的作品《第九交响曲》?显然,答案是否定的。一个人如果没有坚定的意志,遇到逆境时,就只能随波逐流。所以我敢肯定的说,只有有了顽强的意志,才可能征服世界上的任何一座高峰。

  我来练练2:

  论点: 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

  三国时的马谡,镇守街亭,他把20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乱,几乎全军覆没;马谡也被依军法身首异处。它像一面警世钟,时刻在警醒世人:一定要虚心听取来自各方面的不同意见,千万不要自以为是。

  街亭失守,是因为马谡不懂兵法吗?不,他自幼熟读兵法,曾献计于诸葛亮,使其七擒孟获,平定南方边境;又离间曹睿与司马懿,使司马懿被罢官归田。那是为什么呢?马谡的失败,是因为他狂妄自大,固执己见,不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它像一面警世钟,时刻在警醒世人:一定要虚心听取来自各方面的不同意见,千万不要自以为是。波兰有句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我们在决策、办事时不能盲目自信,要择善而从,以他山之石,攻自己之玉,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高考议论文怎样由例说理】相关文章:

用诗来说理议论文08-22

让议论文分析说理走向深入08-29

高考中怎样写好议论文04-13

评点江苏高考作文:议论文切忌“以例代议”07-14

议论文分析说理六步法08-24

说理教育:理性时代的呼唤《走近议论文》评介08-30

由字想到的议论文09-07

关于谈议论文的叙例与析例论文08-30

说理的经典谚语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