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立秋习俗喜欢吃什么?

时间:2023-08-08 12:12:03 颖聪 习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南方立秋习俗喜欢吃什么?

  立秋以后气温由热转凉,人体的消耗也逐渐减少,食欲开始增加。那么你知道这个时候,南方都喜欢吃什么吗?今天小编就来分享南方立秋习俗喜欢吃什么?相信各位读者会有兴趣。

南方立秋习俗喜欢吃什么?

  南方立秋习俗喜欢吃什么?

  吃西瓜

  江南立秋“啃秋”江南地区在立秋这天要“啃秋”,也就是吃西瓜。相传,明代时有一年南京 城里许多人害癞痢疮,有人便效仿庐州府崔相公之女食瓜让“癞痢”落疤自愈,结果果真如此,以后渐渐形成习俗,每岁秋来之时,家家剖食西瓜,谓之“啃秋”。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有迎秋之意,后来人们把在立秋当天吃西瓜也称之“啃秋”。

  吃清凉糕

  在金华市民的心里,立秋吃西瓜、吃清凉糕是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何为清凉糕?就是用番薯淀粉熬成羹状,倒在碗里。待第二天早上,结成一整块。远看似一块圆润剔透的白玉 ,然后切成小块,撒上白糖、醋、薄荷,清凉爽口、酸甜开胃。

  吃鲜梨

  梨是秋季 最好的润肺食物之一,每天吃一两个梨可有效缓解秋燥。而且现在的空气污染 比较严重,多吃一些梨子可改善呼吸系统和肺的功能,保护肺部不受到空气中灰尘和烟尘的影响。立秋后天气日渐干燥,秋季养生,首推生津止渴、润喉清热的当季水果——梨子。

  南方立秋吃什么:吃龙眼

  立秋节气是台湾 龙眼的盛产期。人们相信吃了龙眼肉,子孙会做大官,而且龙眼又称为“福圆”,所以有俗谚:食福圆生子生孙中状元。

  吃小赤豆

  从唐宋时起,还有在立秋,必须用井水服食小赤豆的风俗。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时要面朝西,这样据说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立秋后的养生方法

  调养精神

  立秋后,要保持心情平静,不要有太大的情绪变化,心情一直都要呈现舒畅状态,不要大悲大痛。就算遇到再伤心的事情,也要尽快的发泄出去,以防止有肃杀之气,同时还要收敛自己的神气,这样才能适应秋天的容平之气。

  调整饮食

  俗话说:肺主秋,此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肺,在秋天的时候要收敛肺气,因此平时少吃一些葱姜等辛味食物,应当多吃一些酸味的果蔬类,这样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调整作息

  在秋天的时候秋高气爽,此时应该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不要总是赖床。早点起来的话可以让肺气得到舒展,但切记睡的太过头。立秋也就是刚进去初秋之时,这时候暑热还没有完全散去,虽然有凉风到来,但天气总容易出现变化,因此穿衣方面要注意点。

  立秋气象变化

  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的结束,立秋后还有一个处暑节气,处暑节气后才出暑。民谚:“大暑小暑不算暑,立秋处暑正当暑。”

  所谓“热在三伏”,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至处暑往往还处在“三伏”期间,所以初秋天气还很热。热与凉的分水岭并不是在夏秋之交。所以,想要立秋后就马上凉爽还是为时尚早。立秋后,暑气一时难消,有“秋老虎”的余威。

  现划分四季常按“候平均气温法”划分,以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介于10℃~22℃之间算入秋。其实,按气候学划分季节的标准,下半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降至22℃以下为秋季的开始,除长年皆冬和春秋相连无夏区外,中国很少有在“立秋”就进入“候平均气温”(连续五天介于10℃~22℃之间)的地区。

  立秋意味着降雨、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季节转换,南方地区的降雨量、风暴、干湿度等变化明显;北方地区,变化明显的是气温。进入秋季后,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气候开始由夏季的多雨湿热向秋季的少雨干燥气候过渡。

【南方立秋习俗喜欢吃什么?】相关文章:

立秋习俗吃什么08-08

立秋习俗:立秋过后该吃什么01-27

立秋习俗吃什么养生01-27

立秋习俗作文参考各地立秋吃什么01-29

2015年立秋习俗吃什么01-27

立秋节气习俗吃什么01-27

立秋吃什么01-26

立秋习俗07-28

立秋当天吃什么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