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本深《丰碑》课文写作背景

时间:2024-06-08 00:14:12 宇涛 文学常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李本深《丰碑》课文写作背景

  丰碑,又名《军需处长》,由李本深创作。《军需处长》这篇课文就是围绕“丰碑”这个主题记叙了红军行军途中(非长征)一位军需处长把自己的棉衣让给了战友,自己被严寒冻死的感人故事,赞扬了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他的精神堪称楷模。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李本深《丰碑》课文写作背景,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作品原文

  红军队伍在 冰天雪地里艰难的前进。严寒把 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路。等待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 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将军思索着。

  队伍忽然放慢了速度,前面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将军的警卫员回来告诉他:“前面有一个人被冻死了”

  将军愣了愣,什么话也没说,朝那边走去。风雪太大了。他步履有些踉跄,眼睛有点迷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一棵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一动也不动,好似一尊塑像。他浑身都落满了雪,可以看出镇定、自然的神情,却一时无法辨认面目,半截带纸卷的 旱烟还夹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烟火已被风雪打熄。他微微向前伸出手来,好像要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将军的脸上顿时阴云密布,嘴角边的肌肉明显地抽动了一下,蓦然转过头向身边的人吼道:“叫军需处长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一阵风雪吞没了他的话。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

  “听见没有?警卫员!快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大幅度地抖动着,不知是由于冷,还是由于愤怒。

  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

  将军就要发火的手势突然停住了。他 怔怔地伫立了足有一分钟。雪花无声地落在他的脸上,溶化成闪烁的泪珠……他深深地呼出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了右手,举至 齐眉处,向那位与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雪更大了,风更狂了。大雪很快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变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大步地钻进了弥天的风雪之中,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又坚定的脚步声,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二、写作背景

  来自于作者李本深的亲身经历:“我们军区文化部有一位让我十分尊敬的文化部长,他叫赵戈,上海人,是贺龙120师战斗剧社出来的老战士。有一天,我陪他散步的时候,他回忆起当年120师过云中山,天气奇寒,“冻得人直想尿尿,只想哭”,就在那山上,活活地冻死了两个人,还都是后勤部的人。我一听,心头一热。回到家就写出了现在这个《丰碑》。寄给了解放军报。”

  《丰碑》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习军需处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2.理解课文内容,概括中心思想,并了解作者围绕中心、有详有略地安排材料的写作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常用词语。会用“湿润”、“晶莹”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并按要求背诵课文。

  2.学习作者围绕中心有详有略安排材料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课题“丰碑”的深刻含义。知道“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的内涵。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投影仪、图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引入课文

  从审题入手先说说“碑”有几种?为什么要建碑?“丰碑”的“丰”在这里什么意思?那么这座丰碑是谁呢?是用什么雕刻的呢?我们就来看课文。

  二、读课文,学字、词

  1.教师范读,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应的问题。

  2.学生自学生字、词和课文。

  (1)按自学要求自学生字、词,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理解字义。

  (2)读通课文,想想讲了一件什么事?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理清课文层次,分段。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字音:指名拼读直读生字,注意纠正字音。

  如“劣”(li8)不读(lü8)

  2.字形:说说易错的字易错的地方。

  如:“碑”的笔顺,与“脾”“卑”“啤”区分;“倚”与“椅”区分;“豹”的偏旁不是“”;“润”不要多写一点;“覆”下半部的“復”注意是“一横”。

  3.词义: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大家讨论。

  4.读课后“读读写写”中词语。不理解的大家讨论。

  5.指名读课文,回答刚才的思考题。

  (课文记叙了红军在冰天雪地里行军,一位军需处长把棉衣都发给了战士们,自己却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被冻死了的感人故事。)(分3段)

  四、练习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质疑,做好记号。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引入本课时

  问:军需处长是做什么的?军需处长是管理负责分发棉衣的处长,却因为没有棉衣被冻死了。这是为什么呢?

  二、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并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

  (老师板书:环境恶劣残酷;军需处长被冻死;晶莹的丰碑。)

  三、读讲第一段

  1.自己朗读课文第一段。从哪儿看出环境恶劣残酷?读后在书上划出词、句。

  2.谈理解,大家讨论。

  3.这里对于环境天气的描写用的笔墨比一般的课文要多,这是为什么?(衬托红军战士的坚强。)

  四、读讲第二段

  1.指名读这一段,大家思考:知道有人冻死,到看到冻死的人再到知道冻死的人是军需处长后,将军的神色有什么变化?划出其神态描写的词句和动作描写的词句。

  2.朗读所划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这样的神态和动作说明什么?(说明将军很关心战士们,体现了将军对战士的爱。这一点在第二段中已有所体现。)(体现了将军对军需处长的崇高敬意。)(投影打出)“将军愣住了……军礼”分析此句。

  3.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体会将军感情的变化。

  五、朗读第十二自然段,背诵一遍

  1.问:为什么这样一个军需处长会使将军和战士们对他产生如此崇高的敬意呢?

  (因为他身为军需处长,军队里有很多的棉衣,却没给自己留一件,都发给了战士们。自己却在冰天雪地里冻死。这种先人后己,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实在是感人,可歌可泣。)

  2.看插图。(或打出投影图片)

  那么这是怎样一个军需处长呢?我们来看。谁来把这幅图描述一下儿。

  3.我们看书上是怎么描写的。齐读第七节,划出书上对军需处长的神态和动作的描写,结合插图,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军需处长神态十分镇定自若,说明他心里十分坦然。因为他在这种恶劣残酷的环境里,没让一个战士冻死,而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他的任务。)说说中心是什么?(赞扬军需处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4.指名朗读,大家看插图,体会军需处长的崇高精神。大家齐声朗读,并背诵这一节。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背熟第7节和第12节。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一、背诵第七自然段,引入本课时。

  齐声背诵第7自然段,投影打出插图。

  背完问:军需处长为什么能在条件非常艰苦的情况下先人后己,舍己为人呢?(他忠于革命。)

  二、学习最后两自然段,思考

  1.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晶莹”什么意思?

  (因为他有纯洁的心灵,崇高的品质。)

  2.分析句子。(投影打出)讨论后进行朗读训练。

  “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还会属于谁呢?”

  (问:“那声音”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大家讨论回答。(那声音是指在军需处长精神鼓舞下,战士们充满胜利信心的坚定的脚步声。)

  因为:

  ①在红军队伍中有很多像军需处长一样的干部和战士。

  ②军需处长的精神鼓舞着大家,激励着战士们,使大家精神振奋,对胜利充满信心,有高度的凝聚力。因此一定会胜利。

  3.课文中两次出现“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各自包含什么意思?

  (第一次感到很突然,不知说什么好,想着看情况再说。第二次被军需处长的精神所感动,说不出话来。)

  4.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三、练习背诵(第二段是重点,详写;侧面烘托前后照应)

  四、指导造句板书设计

【李本深《丰碑》课文写作背景】相关文章:

沁园春长沙写作背景09-09

沁园春雪写作背景03-09

朱自清《背影》的写作背景11-11

茅盾《白杨礼赞》写作背景10-19

杜甫《春望》的写作背景03-21

李白《静夜思》的写作背景10-25

杜牧《江南春》的写作背景及赏析06-28

北宋苏轼《赠刘景文》写作背景07-28

林杰《乞巧》写作背景及作者简介08-04

吕蒙正寒窑赋译文及写作背景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