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清明粿作文

时间:2023-04-03 14:57:11 兴亮 清明节 我要投稿

做清明粿作文(通用30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做清明粿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做清明粿作文(通用30篇)

  做清明粿作文 篇1

  星期五晚上,我和同学们来到彭希淳家做清明粿。到了他家,他妈妈已经准备好许多包清明粿的馅料,有苦艾,五香干、香菇、猪肉真丰富呀!

  同学们陆续都到了,我们开始忙活了,我们先把艾叶放在锅中烧熟,然后从锅中捞出艾叶倒在脸盆里,再把米粉倒进去,接着就需要不断地揉、搓,最后终于揉成一脸盆的'米粉团,这是一块淡绿色的米粉团。我和同学们用力地敲捶着,大人也在边上帮忙翻面。接着,我们每一个人从米粉团里掰一块,再把它压扁,然后把美味的馅料放进去,再把它搓成圆球,还要稍稍压扁一些。一个美味的清明粿就做好了。

  最后,把清明粿放在锅里蒸,最好在下面放一块粽叶,以防粘着锅,不一会儿,我们就闻到了一股扑鼻的香味,原来,清明粿熟了。我们馋得直流口水,我们发现之前淡绿色的皮变成碧绿色了,像一块美玉,晶莹剔透。

  吃着自己做的清明粿,我们心里美滋滋的。从中我学会了一门传统手艺,有时间一定要做给同学们吃。

  做清明粿作文 篇2

  清明节,一直在下雨,时而大,时而小,我们一家正在做清明粿。往年都是外婆一个人做清明粿,我们坐享其成。今年由于外婆身体的原因,只好我们自己动手了。妈妈准备好材料,我们大家跃跃欲试。

  首先,把有肥有瘦的五花肉切碎,加入小葱;再把米粉用滚烫的开水和开,等到米粉和成一团的时候,加入适量的清明草,再揉均匀。面团和好了,搓成条形,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我拿出其中一块,按照妈妈的样子,把它捏成碗形,放上馅,做成包子,再放到模具里压,一个清明粿就做好了。但我第一次馅放太多了,做得并不理想,馅都跑出来了。我并没有放弃,一遍又一遍地做,绿油油的清明粿一个比一个完美。

  说到清明粿的图案,每家都不一样,我们家的是鱼和花,鱼表示年年有鱼,花表示富贵。清明粿出锅的那一刻,我口水都流出来了,因为它太美味了!

  做清明粿作文 篇3

  清明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清明粿。我们准备好新鲜的材料,有绿绿的艾叶,有白白的面粉,还有水灵灵的白豆腐。

  首先,把艾叶剁碎,再和面粉搅拌在一起,揉成面团。然后,妈妈把面团切成一段段的,放入蒸锅中蒸熟。接着,搓成小面球,用来包馅。妈妈用大拇指轻轻地压着中间部分,然后将料放到圆形的正中间,再用大拇指把它捏合起来。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做了起来,但是手越做越黏,妈妈看了,哈哈大笑地说:“你的手上没有面粉,肯定会被黏住的.!”

  我恍然大悟,朝手心抹了些面粉,嘿!果然不错,我一口气做了十几个清明粿,还别出心裁地捏了一只鸭子。等清明粿上锅蒸熟,我们全家人都说非常好吃。

  我觉得,自己动手做的,才是世界最甜美的东西。

  做清明粿作文 篇4

  又是一年清明节。每年清明前后,家家户户都会做清明粿。

  今天,妈妈早早地就起了床。看了看发了一个晚上的面团,微微点了点头,看来面团发得不错。

  “笃笃笃”,有人在敲门。开门一看,是大舅送做清明粿的主要原料——野艾来了。妈妈细心地一番拣择之后,便把挑拣出来的野艾洗干净后倒进热水锅里煮。没多久,锅内原来澄澈的水变成了深绿色的艾叶汁了,一股股清香扑鼻而来,那是艾草的味道。妈妈见艾叶煮得差不多了,便将它们揉入面团中,和着糯米、籼米粉在面盆里揉。这是用来做清明粿的粿皮的。清明粿的好吃与否和粿皮有很大的关系。当然,最重要还是要看馅料和包粿的手艺。

  妈妈开始调清明粿的馅料了。因为我最喜欢吃豆腐馅的`,所以妈妈调的就是豆腐馅的料,有白色的豆腐,绿色的小葱和韭菜,还有红色的辣椒,当然还少不了油盐味精等佐料。看着馅料五彩缤纷,闻着香气扑鼻,就已经让我垂涎三尺了。

  馅料调好后,妈妈用擀面杖把一个个圆鼓鼓的绿色小面团压成扁平的饼状,然后再捏成小碗状,接着就是往里填充馅料,再双手两边对捏,这样就把馅料包在了里面,最后妈妈还用拇指挤按出了细密的条形花纹,煞是好看。

  一个个精致诱人的清明粿被妈妈的巧手做出来了。看着它们一排排整齐的立在餐桌上,我已经受不住诱惑,口水都快要流出来了。妈妈见状,赶紧拿了十来个上锅蒸去了。

  几分钟后,我闻到了一股浓郁的清香。我迫不及待的揭开锅盖夹起一个放到碗里,也不顾烫,就咬了一口。果皮里的油滴到了碗里,进口的感觉首先是清新芳香的艾草味,粿皮细腻又黏牙。在嘴里一嚼,粿皮中的各种馅料味一齐刺激着我的味蕾,咸香满口,那味道就一个字——“爽”!我一口气连吃了8个才勉强过瘾。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我一边吟着诗句,一边品尝着美味的清明粿,真是惬意极了。

  做清明粿作文 篇5

  清明节了,我开始了学做清明粿之旅。

  我拜访了饮食部长———奶奶,请她教我做清明粿。别看她年过花甲,厨艺可是杠杠的。奶奶看我那么有诚意,便收下了我这个“徒弟”。

  奶奶交给我一把煮熟的草,这是艾草。有了它,清明粿就有一股清香。我把混入艾草的面团揉啊揉,搓啊搓,两只手都变成绿色的`了。接下来是包馅料和压花纹,由于这两件事非常重要,所以我开启了一级警备状态。我先拿一点面压成圆形,再放入馅料,可没想到的是,面团在我手上变成了一堆烂泥,样子不堪入目。我试了许多次,才勉强包了几个大大小小的“怪物”。然后,将清明粿放进模具里,压出图形来。这么容易的一件事,竟被我用力过大,弄破了好几个,搞得奶奶叫苦连天。

  虽然我做的清明粿简直是“丑八怪”,却让我懂得了美食的来之不易。

  做清明粿作文 篇6

  清明时节,要做清明粿。准备好面粉、油、艾叶、咸菜、笋、芝麻和糖,我们就开始做了。

  先拿一个青团,用手按平,可是手粘住了,原来事先要擦上菜油啊!我将它做成碗形,在里面放了一勺糖,封口,搓成圆形,好了。正当我得意洋洋时,馅漏了出来,掉了一桌。我拍了拍脑门,看看奶奶是怎么做的'。只见奶奶动作熟练,快速地做好一个又一个清明粿,我佩服极了!我又试着做了几个,样子还不错,只是好小啊。

  爷爷将清明粿蒸好,一阵香气扑鼻而来,我拿起一个,咬一口,嗯!甜味充满我的嘴,充满我的心。我在笼子里看见了一个不同花色的,拿来尝了尝,是咸的。

  清明粿,令人垂涎欲滴,赞不绝口!

  做清明粿作文 篇7

  清明节,我们一家三口一起做清明粿。

  妈妈先把泡好的艾草捞出来。艾草一条条刚洗了澡,湿漉漉的。妈妈把艾草铺在砧板上,拿起菜刀使劲地剁着。我也跃跃欲试,使出吃奶的劲儿往下一剁,艾草乖乖地“一刀两断”。接着,加快速度不停地剁着,直到把它们“碎尸万段”。

  接下来,由爸爸继续剁艾草,而我开始和面。先将糯米粉和粳米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然后加入艾草水,不过那水是棕色的,我实在想不到这水和青色有什么关系。妈妈说,蒸熟后就变青色了。接着,爸爸把剁碎的.艾草也倒进来,面团开始呈现出淡淡的青。

  和好面,我取了一小块面团,轻轻揉成一个圆,再摁出一个小洞来,在里面不停地捏,并把芝麻馅放进去,将开口合拢,最后放到模具里用力按压,一个清明粿就做好了。

  最后,妈妈把做好的清明粿放到锅里蒸。蒸熟后,我咬了一口,不错,甜滋滋的!

  做清明粿作文 篇8

  清明节马上就要到了,我、奶奶、姑姑、姑父在一起做清明粿。

  爷爷将刚蒸好的青团端上来,“哇!”我禁不住大叫一声,那刚蒸好的青团绿油油,让人不禁想咬上一口,接着奶奶盛上来一盆陷儿,然后把一个压面饼的小工具拿上来。

  一切准备就绪,开始做清明粿了。我拿了一个刚切好的小青团,用手把它揉得圆圆的,真像软乎乎的`绿胖子,我拿着一个青团天真地问奶奶:“这东西能吃么?”奶奶侧过脸说:“傻孩子,青团都还没有加进陷儿,怎能吃呢?”我想我一定要做一个漂亮清明粿,让大家刮目相看。正想着,我将“绿胖子”送入“神器”里,我把铁盖儿盖上,再使劲儿一压,那青团像是一个泄了气的皮球,马上变得又圆又薄,这时馅儿们要睡觉了,它们必需要有一个暖烘烘的大被子呀!我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它们被“冻死”呀。于是我将刚铺好的“大被子”上放进了一些陷宝宝,为了使它们睡得舒服,我把“被子”裹得紧紧的,才满意地点点头,只不过刚刚学会裹被子的我,裹得实在太难看了,让人不忍目睹……

  这一次做清明粿,太有意思了。

  做清明粿作文 篇9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今天是清明节,虽不见细雨纷飞,也没见行人断魂,但我却在这晴暖的清明时节,看到了满树怒放的杏花,看到了“嗡嗡”成群的蜜蜂,也看到了结伴祭奠的人们……

  在我们当地,清明节时会吃一种叫做清明粿的食物。我的爷爷奶奶总会提前到野外去找些叫做“青”的植物,采回来放入开水中煮熟之后捣烂,取其叶、汁,溶入糯米粉中压成粿皮。这时全家人围坐一起包粿,有说有笑,其乐融融。包粿时还可根据各人的口味不同,放入不同的馅做成各种口味的清明粿。那“青”香的味道,还夹杂着家的美味,时常让我陶醉其中。

  也许是忘不了自家清明粿的美味,也许是平时忙碌的人们好不容易赶上个清明小长假……远离家乡、在外打拼的人们在清明时节陆续往家赶。他们手捧鲜花,虔诚地拜祭各自家的祖坟,更有人用铲除去坟上的杂草,添上一抔新土。

  我想在古代交通这么不发达的情况下,清明节时也要这么千里迢迢地往家赶吗?答案是肯定的。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扫墓祭祖是中华儿女对先祖表达思念的一种的'传统方式,也是后辈子孙饮水思源的完美诠释,更是鞭策自我的一种提现。这也让我明白了:在新的时代,传统不能忘、不能丢,我们少年朋友应该把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当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眼前杏花怒放,蝴蝶翻飞,我似乎闻到了“青”香的味道……

  做清明粿作文 篇10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悲伤的场景。清明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传统——清明粿。

  今天,老师就带来艾草和糯米已经和好的清明粿皮,还准备了馅料,配料是豆腐干、笋干、榨菜等,这些不起眼的'食材组合在一起,简直就是“天作之合”。

  老师先给我们示范,只见她拿起一块清明粿球,先用大拇指捏出一个洞,再不断地飞转着,还往里面加了一点儿植物油,听说这样就不会黏手,又把它捏成像窝窝头一样的粿胚,最后再加上刚刚的馅料,把口封上就大功告成了。

  同学们个个都迫不及待地想从老师那里拿到清明粿球。我拿到了之后,立马就想到在春游的悲惨经历,花了八十元,让我最高感兴趣的还是捏清明粿呢!按着老师的步骤包了起来,不一会儿,一个不怎么好看的清明粿就做好了,可没多久就破了一个洞,我只好又重新弄了。

  又一个清明粿做好了,我兴奋极了,可又破了。我生气地想:呵!小样,我还治不了你了!这次我小心翼翼地重新弄了一个,这个还好没破,我把它交给老师蒸,蒸完之后我的清明粿竟然变形了,也太难看了吧,但是我发现,这东西味道还不错。

  做清明粿不仅是一个传统,也是寄托了我们对祖先的怀念。

  做清明粿作文 篇1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当清明节来临,家乡的人们便会做清明粿。

  刚走进教室,就看见了热气腾腾的清明粿团和红豆沙,正准备迎接我们的到来!正当我疑惑不解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这节课要自己尝试做清明粿。正当我们跃跃欲试,准备动手的时候,老师说先看她做一遍示范。

  首先,只见老师拿了一个小青团放在手中,在手心位置反复揉搓,青团就变成圆圆的了,然后在中间的位置挖了一个洞,慢慢把一个洞捏大,然后再往里面放了甜甜的红豆沙,接着,把两边的口捏紧封上,最后可以捏出自己喜欢的形状。

  轮到我了,我仿照老师在清明粿皮的中间位置挖了一个洞,再把洞捏大,放入红豆沙,最后封口,最后我捏出了带点花边的样子,看来也不难嘛,对我来说,也就是小菜一碟呀!

  不一会儿,我就包好了,我东张西望,看看其他同学包的,更有趣,有的做成了一个小元宝;有的连菜都漏出来了,就像破了洞的青瓜;还有的.同学做成了四不像,像个讨喜的丑娃娃。大家看看各自的杰作,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到品尝的时候了,清明粿从锅里拿了出来,我拿起了我的清明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香气飘满了整个教室,仿佛沉醉在里面。

  吃着自己做的清明粿,心里高兴极了!觉得特别清香可口,包清明粿让我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也使我增长了不少知识。

  做清明粿作文 篇12

  明天就是清明节了,我和奶奶打算提前做青粿。

  奶奶端来捣好的艾草汁,把它倒进大米粉和糯米粉。原本雪白的米粉经过搅拌后,立刻变成了碧绿色,不久整个厨房都弥漫着一股特殊的清香。不一会儿,奶奶就将绿色的米团和好了。奶奶笑着对我说:“你先看我做吧!”说完,奶奶便给我做起示范。不一会儿,一个青粿就在奶奶灵巧的双手下诞生了。

  我也学着奶奶的样子,先拿起一个米团,在桌上洒了些米粉。将米团在桌上搓圆,用大拇指沾了一点油,然后将大拇指陷进米团里,捏成碗状形。最后把豆沙馅放入米团里,把米团的'上部分口子封住。这样青粿的半成品已经做好了。

  最重要的一步可千万不能少,我拿起旁边的印板。印板里刻着小巧玲珑的花纹和图案。我把青粿放入模型里,均匀用力一按,让印板都填满青粿。再把印板反一个面,往桌上轻轻地敲了两下,青粿从印板里蹦出来了。我看着自己人生中做的第一个青粿,不由自主的笑了。

  最后,我和奶奶还做了各式各样不同形状和花纹的青粿,满满的一大笼。做青粿还真是一件趣事啊!

  做清明粿作文 篇13

  我十分喜欢吃清明粿,每当我吃到清明粿时,我就会想起我学会包清明粿时的那个清明节,至今都忘不了。

  那天清明节,外婆和奶奶一起包清明粿。看着她们娴熟的动作,我不禁跃跃欲试。

  刚开始我认为只要把清明粿的面团取出一点压扁,再包上馅料,揉成一团就好了。结果,我试了一下,馅全掉出来了,我只好向外婆和奶奶求助了。

  看到奶奶包得又快又美观,而且一点馅都没漏出来,于是,我就拜她为师,求她教我,奶奶爽快地答应了。

  奶奶教我先把清明粿面团压得薄一些,好拉上来包住馅,包好后不着急揉,先把开口处用手指往里面按,等没漏洞时,再把它揉起来。我学着奶奶的做法,试着包了一次,果然成功了,我的`心里不由美滋滋的,多亏了奶奶,要不然,我还真不会包了呢!

  我多包了几次,先把面团压得稍微薄一点,再把红糖给倒进去,由于我太爱吃红糖了,所以加了一勺半。结果,我怎么包也包不进去,我十分着急,忘记了奶奶的教诲,没有把它捏紧,直接揉成了一团,结果又失败了。不过这也告诉我:任何事不能贪心,不然就会一无所获。

  我又认真地包了一次,只放了半勺多一点点红糖,正合适。我正想把它又揉成一团,又想起了奶奶的教诲,便先把口封住,再揉成一团。太好了,又成功了!我按照这种方法包了好几个,都成功了,我心里不由得美滋滋的。

  我让外婆帮我煮好,过了一会儿,我闻到了清明粿的香味。当清明粿煮好时,我迫不及待地吃上一口,我感觉到了好甜的味道。这让我明白了:努力付出,总会有好收获。

  做清明粿作文 篇14

  唉!因为新型冠状病毒影响,我一直被关在里学习,每天都在奋笔疾书,可是,我好想出去玩呀!

  终于有一天,大声喊我:嘉韵,跟我去做粿吧。做清明粿?怎么做?我疑惑不解地问。跟我去就知道了。外婆神秘地告诉我。

  我们提着篮子,走在菜地旁宁静的小路上。这时,我余光扫到了一棵渺小又奇怪的小草,我好奇地问外婆这是什么植物。外婆笑眯眯地回答:这就是做清明粿的.原料艾草。

  采完艾草,回去清洗干净,榨成艾草汁,加入糯米粉,揉成面团,放在碗里。

  现在终于可以包清明粿了。我想:一定要把红糖芝麻馅儿放多一点,这样才好吃。于是,我放了好多馅料,结果包了一个四不像。我这才知道馅儿要放少一点才能。

  第二次,我在面皮上放了一点点馅儿,正要包起来时,外婆慈祥地告诉我:面皮要捏得薄而圆,馅儿要放得适当。如果太多了,面皮会撑破;如果太少了,吃起来就不甜了。我听取外婆的建议,把面皮捏得圆圆的,大大的,然后放入不多不少的红糖芝麻馅儿。终于包出了一只飞翔的,一只的小,还有一朵朵的花,我满心欢喜地把形态各异的清明粿放进了锅里

  当尝到自己包的清明粿时,我的心暖洋洋、蜜的。

  做清明粿作文 篇15

  兰溪乡下,清明节前七后三这些日子,家家都会去上坟,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在空气中弥漫开浓重的硝烟,天似乎也照应着,阴沉的有些黯淡,时常也会间歇的来场雨,充刷着这悲哀的场景。

  孩子并不被这悲伤的情绪影响,在家围着妈妈,焦急的等待,锅中的`头屉清明粿快点出笼。锅沿已然被水汽氤氲,妈妈终于掀开锅盖,一股热浪扑面而来,小心的嘘开水汽,清明粿一个个齐整整的,围成一圈圈,圆乎乎,水水润润,白的如玉,青的滴翠,黄的敷金。孩子冷不丁从妈妈的胳肢窝下,偷偷的伸手去锅里,却被妈妈果断的拨开,妈妈手指轻轻的按按,挑出一个,哈着,待它已经温温的,递给孩子。孩子狠狠地一口,便留下大大的一个豁嘴。妈妈笑着叱骂,"这么急,是饿死鬼投胎的",之后又"呸呸"的暗自责备自己。孩子三两口就消灭掉清明粿,妈妈已经将两个清明粿叠在碗中,连筷子一块递给孩子,孩子却从碗里捡起一个,一转身就飞奔着跑出厨房,去找小伙伴了。

  这场景已经过去近四十年了,回想起来还是这么真切温暖。

  妈妈现在还会在清明节前,早早的打来电话,问我是否要吃,而我总会说多点青粿,不为着那股子清香,咬着有些粘牙的粿皮时,总会想起父母渐渐斑驳的白发,头脑里不断浮现出一个个去世的亲人,音容宛在,想着自己却倥偬盛年,这种惆怅和自责混杂着,随着淋漓的雨点,不断敲打着自己的内心,逝者如斯,活着珍重。

  街上的清明粿沿街叫卖着,人们三三两两的会到摊前买几个,似乎,就为着尝个味,当清明粿成为老一辈的记忆,当孩子们不再能想起清明粿制作的细节时,也许清明节更多的东西会被遗忘。

  我还是会在清明节时去吃一口清明粿,因为有家的滋味。

  做清明粿作文 篇16

  “清明粿子,清明粿子,最后几袋!”

  听,哈哈!你不明白了吧,那是包清明粿的主食,也就是人们用艾草打成的,绿绿的,可香了,作文 包清明粿。

  这不,妈妈就买了两袋,让我裹在怀里。哇,真暖和呀!跟个暖手袋似的。

  回到家里,妈妈让我快速放进被子里,这主食可不能凉了。冷了就不好包了。

  接着,妈妈也没闲着。切了山笋粒儿、小豆腐块儿和着猪肉,酸菜,豆芽儿一起炒。不一会儿,香味儿飘来,开包啦!

  我迅速拿出一袋清明粿子,放在桌子上,分割之后,用毛巾裹起来。

  妈妈教我,腰线的原,搓的圆自然包起来好看,小学五年级作文《作文 包清明粿》。

  线用手指沾一点有,在做好的圆团上扎下去,差不多1-2厘米左右的长洞,再把两只手的大拇指放在洞内,另外四只手指并拢,放在一起。慢慢的转起来,洞越来越大,最后,像一个鸟窝的菜窝就做成了。

  妈妈说,转菜窝时,千万要认真。可不能转起来,底一边薄,一边厚。要把皮转的薄,菜才装得多,这样才好吃!还有,转的`时候,要往厚的地方多转。转好了之后,形状应该像窝窝头,上面有一层厚厚的框。

  我好不容易才转了一个好看的菜窝,勺了一大勺菜,放进窝里,哈哈,就快完成了!

  妈妈一边教我一边告诉我:“封口时要用力掐,实在封不上,就蘸点油一涂。”

  哎呀,菜太多了,我勉强才把菜硬按下去,用油把口封上了。

  终于,好不容易全包完了,我咬了一口热乎乎刚刚包好的清明粿,哈哈,味道好极了!

  做清明粿作文 篇17

  清明节前后,家家户户都去郊外踏青、上山祭祖扫墓。而扫墓的供品中,我们特制的主味“菠菠粿”是绝对少不了的,它也叫“清明粿”。每年清明节前后吃清明粿,是闽侯特有的清明节饮食习俗。

  今年,在妈妈的帮助下,我亲自动手体验了一次“把快乐包进清明粿”的过程:

  第一步:先准备好大柚子叶、嫩笋、鲜猪肉、香菇以及虾米(或虾仁)等材料。

  第二步:将采摘的大柚子叶洗净、沥干。接着,把嫩笋切成笋丝,再将笋丝、香菇、虾米(或虾仁)以及鲜猪肉切成小块。之后,下锅加入盐、味精等调味料,炒至八成熟即可起锅备用,这就是清明粿的“咸馅儿”。如果有喜欢吃甜味的朋友,可先干炒黄豆,即不放油、不加水的文火翻炒,待黄豆熟透之后,冷却炒过的`豆。此时,黄豆便又香又脆了,将其碾碎成粉末状,调入红砂糖或白砂糖,再加些炒香了的芝麻,即可制成清明粿的“甜馅儿”。

  第三步:我们像去野外踏青似的,先学会识别老艾草和嫩艾草。再选取嫩的叶芽儿采摘,并洗净后烧沸水,将艾草下锅焯一下,而后沥干,切成泥状,即制成“艾草泥”。

  第四步:将艾草泥和元宵粉和好,像和面一样,仔细地将二者揉成大面粉团似的“艾粉团”。再取一小团于掌心,搓圆之后压扁,捣出一个小凹陷,往里放馅儿包好。和包包子的方法差不多。最后,再将包制而成的生“清明粿”,取下放在柚子叶上,然后,将垫了柚子叶的生“清明粿” 一一摆放在大蒸笼里蒸上15分钟左右就熟了。但是,刚出锅的清明粿又黏又软,口感不是最好的。因此,必须晾上10分钟以后再吃,那时的口感便是软硬适中的了。

  当你打开大蒸笼盖的那一瞬间,一阵阵柚子叶、艾草和糯米饭混合而成的清香便迅速袭来,使你浑身的每一个毛孔仿佛都渗透着艾草带来的大自然气息。它正在把春天的温情,书写在你的舌尖,乃至肺腑的深处,幻化成一个个暖融融的音符,唤醒了所有冬眠的馋虫……

  做清明粿作文 篇18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关于清明节的诗,大家一定耳熟能详,但是清明的特色,可不指春雨绵绵的佳人美景。你听,在细雨中的喊声:“清明果子,清明果子,最后几袋啦!”

  哈哈!你听着听不明白了吧,那是包清明粿的主食,人们用艾草打成的,绿绿的,可香了。这不,我和妈妈大手牵小手的'买了几袋,我裹在怀里,哇!真暖和呀!跟一双热手袋似的,舍不得放下。回到家里,我以电光石火般的速度,迅速的把清明果子放到被窝里,妈妈和奶奶在厨房里,切了山笋,小豆腐,猪肉和一点咸菜一起炒,不一会儿,香味飘来,开包喽!

  对于有经验的我,可是轻而易举,先把清明果子,切成一小块,再把那一小块的清明果子搓成小圆球,然后用一根手指摁下去,接下来把两根大拇指放下去转,转成一个窝窝头的形状,人们说“菜窝”当然菜窝肯定是放菜的喽!菜的“家”已经做好了,最后,用手把菜窝封住。不过一会儿,桌上摆满了清明粿,我用饿狼一样饥饿的眼睛盯着热乎乎、香喷喷的清明粿拿起一个,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清明节的特殊,不只有包清明粿,还可以扫墓,踏青等等。它给了我们不一样的童年,不一样的乐趣。

  做清明粿作文 篇19

  唉!因为新型冠状病毒影响,我一直被“关”在家里学习,每天都在奋笔疾书,可是,我好想出去玩呀!

  终于有一天,外婆大声喊我:“嘉韵,跟我去做清明粿吧。”“做清明粿?怎么做?”我疑惑不解地问。“跟我去就知道了。”外婆神秘地告诉我。

  我们提着篮子,走在菜地旁宁静的小路上。这时,我余光扫到了一棵渺小又奇怪的小草,我好奇地问外婆这是什么植物。外婆笑眯眯地回答:“这就是做清明粿的原料——艾草。”

  采完艾草,回去清洗干净,榨成艾草汁,加入糯米粉,揉成面团,放在碗里。

  现在终于可以包清明粿了。我想:“一定要把红糖芝麻馅儿放多一点,这样才好吃。”于是,我放了好多馅料,结果包了一个“四不像”。我这才知道馅儿要放少一点才能成功。

  第二次,我在面皮上放了一点点馅儿,正要包起来时,外婆慈祥地告诉我:“面皮要捏得薄而圆,馅儿要放得适当。如果太多了,面皮会撑破;如果太少了,吃起来就不甜了。”我听取外婆的建议,把面皮捏得圆圆的,大大的,然后放入不多不少的红糖芝麻馅儿。终于包出了一只“飞翔的`小鸟”,一只“可爱的小猫”,还有一朵朵“美丽的花”,我满心欢喜地把形态各异的清明粿放进了锅里……

  当尝到自己包的清明粿时,我的心暖洋洋、甜蜜蜜的。

  做清明粿作文 篇20

  今天早上,我和妈妈早早地起床,去菜市场买了很多菜,有新鲜的猪肉、白白的`豆腐,还有很多干干的白萝卜丝。我好奇地问:“妈妈,买这么多干萝卜丝是干什么啊?”妈妈连忙说:“清明节来了,我们要包清明粿啊!”“哦,包清明粿,郭老师说过清明节要吃清明粿的。”

  回到家,妈妈就开始做包清明粿的准备了。我啊,可高兴了,因为可以跟妈妈学包清明粿了,还可以写小作文呢!我仔细地看着妈妈,只见妈妈把青青的艾草和米粉放在锅里煮了一下,然后把它们拌在一起。不过多久,我就帮妈妈擀皮,妈妈拿我擀的皮包起来。妈妈包的清明粿很漂亮,像一只只小船。我和妈妈包了一上午,终于包好了。

  接下来就等着吃清明粿了。妈妈把它乖乖地躺在蒸笼里,蒸了一会儿,飘出了一股香喷喷的味道,馋得我口水都流下来了。清明粿终于熟了,我等不及了,一口气吃了三个,真是太好吃了。我想等明年的清明节,我还要帮妈妈包清明粿。

  做清明粿作文 篇21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这首诗写的正是清明节。今天我们三(4)班其乐浓浓,充满着欢声笑语,大家都兴奋无比地进行一次巧手包粿过清明的活动。

  刚一听到这个消息,我们大家都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在老师的带领下,飞快地跑到学校教师的食堂里,找个位置坐下来,焦急地等待阿姨教我们做清明粿。

  你看,大家都跃跃欲试的`样子,都想快点拿到材料做清明粿。我也想看看这个清明粿究竟是怎么包的。就在大家期盼中,阿姨拿起一团又青又圆的清明团子,边揉边告诉我们做清明粿的步骤。

  我 接过分到手中的一个团子,按照阿姨教我们的步骤迫不及待地做起来。我先把团子揉成一个圆球,它就像一个小皮球,然后再把圆球摁下一个凹,这时我手中的团子 又变成了一顶绿色的小帽子。接着我拿起瓢羹舀了一勺馅倒进去,直到塞得满满得为止,然后把两边对折捏好,不让里面香喷喷的菜露馅。可是,我手中的清明团子 就像一个顽皮的小娃娃,不听使唤,却露“馅”了。但我并不灰心,又包一个,这次我吸取上次教训,开始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地按阿姨说得去做。真是是功夫不负 有心人,我终于成功了。这次我的清明粿包得有模有样,而且还没有露陷。

  此时此刻,我真想大声地宣布:“我学会包清明粿了。”

  做清明粿作文 篇22

  清明节到了,按照习俗,家家户户都要过清明节。糯甜的味道真的是人间美味。这种好吃的是怎么做出来的?

  趁着假期,我让奶奶做清明节。奶奶给了我她想要的一切。我是奶奶后面的小帮手。我看到奶奶先煎了水果馅,是竹笋、猪肉、豆腐、咸菜、大蒜等做成的。都要切块,用足够的油炒一炒,备用。我喜欢吃甜的,奶奶还特意给我包了红豆糊。然后,揉面,米粉一定是糯米或者晚稻磨,在水里拌匀,和揉好的.艾草拌匀,反复揉搓。然后,结出果实。奶奶把压好的面团擀成小球,然后搓圆,用手压。奶奶熟练地把它折成一个碗,把馅放进“碗”里,包起来,在外面折成一个花卷。你完了。将干净的水果放在干净潮湿的白纱上,用大火和水蒸。

  当你闻到香味时,你可以打开笼子。这时候你需要用麦秸扇快速降温。如果是这样的话,所有的清果都是绿色有光泽的,颜色和味道都比较长。我看着看着,口水直流。

  做清明粿作文 篇2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大家最熟悉的节日,在这一天里,人们要扫墓,纪念死去的亲人,也要包清明粿子。

  晚上,妈妈,端了一盘绿绿的'面粉,我想面粉为什么会变成这种颜色,原来是面粉里加了艾草艾草是绿色的妈妈在面粉里把艾草只一起加进去,所以就成了绿色面粉。我觉得好奇也想试试着做一下,妈妈说那我们就一起做吧,首先要把那团绿绿的面粉捏成圆圆的小球形状,然后再用两只手配合,你也曾像碗一样的形状。这个时候要注意,一定要厚薄很均匀,否则薄地部位就会破了,最后四包了,我选了一个甜甜的豆沙放在里面。用手指捏着封口。成饺子一样,我总觉得捏成圆形不好看,于是就做了个小鱼形状的。

  今天我不仅学会了做清明果子,还知道了,清明节要纪念死去的亲人,要怀念他们,最后还给自己做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清明果子。这样的清明节我很喜欢。

  做清明粿作文 篇24

  春暖花开,山上杜鹃花开,清明节到了!妈妈一定会让我过个清明。想到这里,我的心是温暖的。

  清明散是我们诸暨的传统小吃之一。一般在清明节前后做,冬至做团圆。清明节制作有几道工序。

  首先从地里摘下新鲜的艾草,清洗干净。然后用研钵把新鲜的艾草(棉花类蔬菜)捣碎成蔬菜汁,捣碎越细越好。也可以煮熟捣碎成汁。也可以用榨汁机打碎。蔬菜汁捣碎后,将蔬菜带汁;加入糯米粉,用手揉成面团,根据干湿程度加入适量的水,继续揉捏、

  我开始锻炼。我举起一个几十斤重的石锤(或石锤),不停地敲打。旁边应该有一个人当助手,不时在汤圆和石臼上撒些干粉,防止粘石锤。还有,把面团翻过来,把整个糯米面团均匀地捣碎。捣15分钟左右,就成了有很强弹性的面团。这样捣出来的面团清澈圆润,不会破皮露出馅。当然也可以在没有石臼的`锅里彻底揉捏,最好用木锤砸碎。有同样的效果。最后,几乎没有棉花蔬菜的浮渣,但所有的绿色粉末球。我累了,因为我的手累坏了!真的是体力劳动。制作馅料:将150克五花肉切成小块,分开放置;大葱分开放;炒花生,捣碎。切橘子蛋糕。加入芝麻和红糖,拌匀。馅料做好了。该收拾干净的水果了。取出一片糯米粉团,先揉圆,然后用拇指从坑桶里翻出,依次放入馅料,最后合上,再揉一遍,压平,放入锅中蒸,大火煨2—3分钟,12分钟即可。清香怡人的清果已经出来了!

  看到这里,你也动了吗?来尝尝!

  做清明粿作文 篇25

  包清明粿 在我的老家建德有清明节包清明粿的习俗。这不,清明节快要到了,奶奶从老家带来了艾草米粉团,打算包清明粿给我吃。 奶奶说这清明粿好不好吃关键要看馅料。于是我们开始精心地准备馅料,有鲜嫩的笋干……

  包清明粿

  在我的老家建德有清明节包清明粿的习俗。这不,清明节快要到了,奶奶从老家带来了艾草米粉团,打算包清明粿给我吃。

  奶奶说这清明粿好不好吃关键要看馅料。于是我们开始精心地准备馅料,有鲜嫩的笋干,水灵的豆腐,晶莹剔透的白萝卜丝,为了增加香味和鲜味,奶奶还在馅里放了大蒜和肉丁。馅料的颜色也是有讲究的,看,奶奶还加上了鲜艳的胡萝卜丝呢。就这样一盆色香味俱全的馅料就准备好了。

  接下来要做皮子。奶奶先把淡绿色的艾草米粉团搓圆放到锅里蒸,蒸了一刻钟左右,艾草的清香扑鼻而来,更神奇的是原来淡绿的艾草团变成了翠绿色,就像一个个无瑕的翡翠球。奶奶把蒸熟的艾草团拿出来,使劲地揉,揉成一长条,把长条切成一块块的,再搓圆。最后用擀面杖把它滚成圆皮。好一道繁琐的程序呀,我的'眼睛都看花了,可奶奶却得心应手,忙而不乱。我觉得奶奶的手真像魔术师的手,经过奶奶搓、压、滚的艾草皮子每个都圆圆的,像十五的月亮。眼看米粉团余下不多了,我急得直跺脚,嚷嚷着:“奶奶,让我试试!让我试试!”奶奶给了我一个又大又圆的艾草团。我迫不及待地抢过奶奶手中的擀面杖,朝艾草团滚去,可是它就像一个淘气包,不停地变换着鬼脸,一会儿这儿鼓出一块,一会儿那边凹进一角。我心想:这回奶奶可得笑话我了?我忐忑不安地抬头看奶奶,奶奶笑眯眯地对我说:“很不错呢,第一次就能滚得这么圆,接下来这几个就都归你来做。”得到了奶奶的表扬,我干劲更足了。这一回,我控制好力度,拿着擀面杖小心翼翼地在艾草团上滚动着,不停地变换着方向。我滚的皮子一个比一个好,惹得奶奶直夸赞“真圆!真圆!”

  最后就剩下“包”这道工序了。我看奶奶先往粿皮里加了一大勺馅料,再对折把皮子黏牢,最后就像变魔术似地拧了几下,粿皮边沿就变出了像锯子一样的花边,“锯子”的锯齿均匀地排着队,做好的清明粿就像妈妈用的半月形的梳子,真漂亮!我也学着奶奶,一步一步地做。看着自己做的一只只“丑小鸭”,我还是开心地笑了。

  奶奶说我的小手真巧,第一次包清明粿就做得像模像样,等端午节到了还要教我包粽子呢。

  做清明粿作文 篇2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到清明节都要上坟祭祖寄托哀思,祭品中清明粿是必不可少的。周日,我在奶奶家里亲自做了一次清明粿。

  奶奶一大早去田野采了“青”,妈妈告诉我这又叫野艾。“奶奶,这也要放清明粿里吗?”我好奇地问。“是的,等下这个可以变魔术。”奶奶微笑着说。“啊?变魔术?”我更加好奇了。经过奶奶的细心拣择之后,干净的野艾倒进热水锅里,没过多久,一股清香扑鼻而来,那是艾草的味道。

  奶奶用煮好的野艾融合在糯米粉里,加入水、糖和起来。不一会儿,白白的糯米粉变成绿绿的了。“果真是在变魔术!”我自言自语道。奶奶把面团翻来覆去,一会儿像搓衣服似的,一会儿又将面团对折起来再揉一揉……面团在奶奶手里真像个听话的孩子。

  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准备馅料。馅料可以有咸的`,也可以甜的。这次奶奶准备的是甜味馅料。由糖、芝麻、豆粉等混合而成。悄悄告诉你,甜味清明粿可是我的最爱哦!

  “好戏”开始了。奶奶将面团揪下一小块,搓成圆球状再用大拇指转出一个洞,越转越大,成酒杯状,再把馅料放进去,收口,最后放入“粿印”里,压一压,美丽的花纹就印在了粿上。那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看着奶奶得心应手,运转自如,看起来可好玩了。我也学着奶奶的样子做起来,没想到这可恶的面团在我手上一下就破了,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急,不急,奶奶给你‘修改’下就可以了。”可真神奇,经过奶奶的手一修改,清明粿就完美了。后来,我越做越熟练,包了好几个呢!

  最后奶奶把粿一个一个整齐地放进蒸锅里蒸一蒸。蒸好了,我迫不及待拿起一个,咬上一口,吸一吸糖汁,甜甜的,香香的,从我的喉咙慢慢地流到我的心里,那真是太舒服了!

  春春艾草绿,年年青粿香。小小的清明粿给我们带来了幸福、快乐。我希望明年的清明节,我能大显身手为全家人做清明粿。

  做清明粿作文 篇27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清明粿在哪,牧童遥指廷坪村”。每到清明节,大人就会带我回廷坪老家,会做各种各样的美食,而我最喜爱的美食却是传统风味小吃:清明粿。

  翠绿的颜色,油亮的金边,隐隐约约呈现的“福”字,圆或方的身子,这就是清明粿简单的外形。有的清明粿有着绿色的花边,就像一个绿色的小垫子;有的清明粿绿中带白,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有的清明粿印着大大的“福”字和花纹,好看极了。

  清明粿由鼠曲草和珍珠糯米做成,鼠曲草长成后开一种黄色的小花,所以,老家的人们称清明粿为“草花粿”。春天,鼠曲草悄悄地从土地里探出脑袋,人们便上山采集它们。不需半天时间,就可以采集一大箩筐。回到家之后,人们在草中挑拣出杂草和其他杂物,将翠绿的草清洗干净,然后倒入烧开的沸水中快速翻动,再捞出沥干待用。与此同时,在蒸笼里蒸好珍珠糯米,在等待珍珠糯米蒸熟蒸透的过程中,把沥干的鼠曲草倒在一个大石臼中,一个人抡起石锤捶打,另一个人配合翻搅,一会儿工夫,鼠曲草就被捶打成泥浆状了。然后,再把蒸熟的珍珠糯米倒入石臼中一起捶打。这时依然是一人抡锤另一人翻转被捶打的原料,还不时地等石锤举起时快速用在热水中浸过的手摸一下石锤,以便润滑石锤,不让糯米团粘在石锤上。他们的动作十分和谐,配合得天衣无缝。只是一会工夫,大伙儿就大汗淋漓了。看大家忙得不亦乐乎,我既佩服又羡慕。干完这些,大家拿出雕刻着精美图案的模具,把石臼中捶打好的原料挤捏成圆形的小团,放入模具中用力一压,这样便形成了清明粿圆圆的身子,带着美丽的花纹,漂亮极了。我们把印制好的清明粿摆放在一个大圆竹匾里,五个一叠,绕圈排列着,非常好看。

  要吃时别忘了把它们放进锅里加热哦!加热后的清明粿,软中带着几丝弹性,捏在手中咬一口,再轻轻一拉,可以拔出绿丝来,夹着米香和草的清香,可好吃了。吃法也多种多样呢,瞧,我碗里装的'是原味的,小弟弟却津津有味地吃着蘸糖的,哥哥吃的是油炸的……美味极了。

  吃着吃着,我听老人们说起清明粿的由来:在春秋战国时期,晋献公的二儿子晋文公在登上皇位之前,因为被人迫害离京出逃,有个叫介子推的大臣,始终跟着他。后来,在开国大典时晋文公忘了请介子推参加,介子推生气了就躲在山上,不论怎么请他也不出来。有人想了个办法,在山的三面放火,留一面让他逃出山。可他就是不出来,最后被烧死了。晋文公为了纪念他,把放火的这天定为清明节,规定每年的这一天,人们不能生火,只能吃冷食。聪明的人们便用鼠曲草和着大米饭制作了这样一种美食。

  如果你们有机会,一定要来我的老家尝尝这美味的食品!

  做清明粿作文 篇28

  我会的本领很多:练毛笔字、拉小提琴、下国际象棋、练武术……其中最让我开心的是这个周末,我又学会了一种新本领——做清明粿。我们要做的清明粿分为两种:白而咸的葱粿;青而甜的糖粿。

  外婆告诉我,打粿最重要的步骤是炒米粉。炒粉要掌握好火候,粉炒得太熟了,做的时候就很粘手;粉太生的话,粉团又会很硬难揉。

  我们先来做白粿。先是“搓”的'工作,我们洗净双手,很用力搓炒好的米粉,搓长后对折,又搓长对折,直到它像一条柔软的长龙。我用菜刀把它切成一个个均匀的小圆柱体。

  我兴奋地先用指头粘上备用米粉,在搓圆了的粉团上用力摁一个洞,然后,把右手大拇指伸进去,配合其余四指将粉团转揉成小酒杯状。我开心地按照外婆的样子,把葱肉馅兜进那个“杯肚”里,又封口搓圆。最后我还要负责“印粿”。所有人做好的带馅粉团都放进印粿模型,我摁得又开心又均匀。圆圆的粿都有漂亮花纹——一朵朵太阳花美丽绽放。

  青粿也是这样的工序。我把印好的白粿、青粿摆在米筛里,两个一叠,按照米筛的圆边轮廓,一圈一圈整齐排排队,远远看去,就像一层层的波纹,又像一个个的甜甜圈!我喜欢做清明粿!我喜欢学新本领!我很能干吧!

  做清明粿作文 篇29

  做什么事都有第一次,如第一次学骑车、第一次学画画、第一次学习作……其中第一次包清明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月4日是清明节,妈妈在家里包清明粿。我看见了,喜笑颜开地说:“妈妈,我也要包清明粿!”“好,我来教你。”妈妈爽快地答应了。

  我已经迫不及待了,学着妈妈的样子做了起来:先抓了一团艾团,把它搓成了一个圆圆的球;接着,我在大拇指上沾了点油,把艾团中心压了个小洞;然后一边儿捏一边儿转,把皮捏薄了。不一会儿,我把它捏成了像小碗一样的.馃胚。现在可以往里面放好吃的馅儿了,这些馅儿里面有笋粒、瘦肉、豆腐干等,闻闻就很香了。最后一步是把封口封上,可是,我怎么也捏不上,有点不耐烦了。

  妈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语重心长地说:“红艳,不要急,慢慢来。做事要有耐心,慢慢学,就一定能成功的。”然后,妈妈教我馅儿不要放太多,封口处不要沾油。经妈妈的细心教导,照着妈妈说的去做,我终于做好了一个像样的清明粿了……

  半个小时过去了,我做的清明粿越来越像,一个比一个好。妈妈称赞道:“第一次做就能做得那么好,你的手很巧!”我听了,比吃了蜜还甜。妈妈把做好的清明粿放进蒸笼里,大约过了十多分钟,香喷喷的清明粿出炉了,我立刻拿起筷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哇,真香!

  吃着一个个可口的清明粿,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做事只要认真去做,用心做,一定能成功!

  做清明粿作文 篇30

  一大早,我就被一阵“嚓嚓嚓嚓”的声音吵得觉都睡不着,最后,我决定起床去一探究竟。

  起来后,我来到厨房,原来是妈妈在切菜,当我正要上前去指责妈妈时,外婆叫住了我:“等一下帮外婆包清明粿好吗?”我一听,心中的气愤顿时消失了,几分兴奋和好奇涌上了心头,包清明粿这可是我第一次啊!

  我看了看妈妈,原来她在切包清明粿的菜,已经有不少了,而且花样还不少呢。有笋、豆腐干、榨菜、肉等等,可是我在厨房里东张西望,就是没有看见包清明粿的米粉团,我还想着外婆是不是骗我的。

  这时,外公开着电瓶车回来了。哇,是米粉团,咦,怎么是绿色的呢?外婆告诉我,这是加了鼠鞠草的,所以就成绿色的了。外婆让我快点吃饭,吃完饭我们就得开工了。

  吃完饭后,外婆就开始分配工作了:我负责把米粉团搓成圆球,妈妈负责把它压扁,要求是:圆、薄、匀;圆是为了好包一点,薄的话菜就能多装一点,匀就不会有的一边熟一边没熟了;外婆当然是负责包了。我一想我这个真简单,肯定没问题了。

  我们就开始动手了。我很快地搓起来,我正得意地看妈妈和外婆被我远远甩在后面,妈妈突然叫了起来,我一看,妈妈居然压了一个三角形的出来了。我有点不好意思了,那肯定是我没搓圆,我刚想为自己辩解一下,外婆就说:“算了,这个就包一个三角形的甜的吧。”

  我很快把我自己的任务完成了,就站在那里玩起来。外婆看到就叫我:“在那玩,就帮外婆一起包几个吧。”我学着外婆的样子,开始行动。看外婆包起来很容易,在我手上却一点都不听话,我捏了这边那边又裂开了,捏了那边菜又从这边掉出来了,好不容易做好了,却好像什么也不像了,但经过外婆的.改装,还是有点模样的。第二个,我就快了很多,也漂亮了很多,哈哈,我太高兴了。我也会包清明粿了。到后来,我都能包得和外婆一样好看,我还给它做了花边,看来平常妈妈说的没错:做什么事我们都要去尝试,只有努力了才知道我们自己行不行。

  我们有说有笑地做着清明粿,感受着家庭的和谐与温馨。

【做清明粿作文】相关文章:

做清明粿作文04-30

做清明粿作文(精选26篇)05-24

做清明粿作文700字09-24

做清明粿的作文400字(精选21篇)05-24

清明粿作文06-03

包清明粿作文01-28

关于清明粿作文01-28

小学-清明粿作文08-12

包清明粿作文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