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糖葫芦的历史典故

时间:2023-11-02 08:42:02 偲颖 历史典故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冰糖葫芦的历史典故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典故吧,典故在传达表现事物事理中毕竟是隔了一层,是一种由彼而产生的联想,为了帮助大家积累更多经典典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冰糖葫芦的历史典故,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冰糖葫芦的历史典故

  历史典故1:

  冰糖葫芦,酸甜适口,老少皆宜,它不仅好吃,而且还十分好看,红彤彤的山植果按大小排列穿在竹签子上,外面裹着晶莹透明的糖稀,出售它的人往往把一只只糖葫芦串插在特制的木棍上,像一颗结满硕果的小树,煞是诱人。

  早些年在北京春节的庙会上,厂甸里,还时常看到串得长长的糖葫芦,最顶上贴着一面小彩旗,一串上足有百十来个山植果,被红红的果实压弯了的竹签子,拿在手中一颤一颤的,更增添了节日的热闹气氛。提起冰糖葫芦的来历,还得说说南宋的宋光宗皇帝呢。

  宋光宗,名赵停,是宋孝宗赵慎的第三个儿子。公元11对年,孝宗立他为皇太子,任临安府尹。公元1187年10月受孝宗内禅而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绍熙”。

  赵伸长期生活于深宫,不达世务。即位时,他43岁,却已满头白发了。臣下献上何首乌,说服后能使头发转黑,但他不肯服用,说:“我头发已白,可叫天下人知道我是老成的。”即位后,他为李皇后所左右,罢免周必大、辛弃疾等主战派大臣,起用留正为宰相,朝政为主和派所操纵。

  赵倍和大上皇孝宗的关系长期不和,孝宗死后,他不去服丧,致使丧礼无法进行,满朝大为骚动。知枢密院事赵汝愚和知阁门事韩化胄上奏,建议太皇太后下诏令赵停退位,传位于其子赵扩,由赵扩主持孝宗丧礼。太皇太后同意赵停禅位,称大上皇,闲居寿康宫。他每回忆在位时的事情,总要自言自语地咒骂,有时还会痛哭。

  公元1200年春,皇帝赵扩从郊外祭礼回来,鼓乐之声传入深宫。赵停问是什么事,左右回答说是街上百姓在奏乐游戏。赵悼大怒道:“你们这些奴才也如此欺骗我!”一拳击去,因收制不住而跌倒在地,从此不起,8月辛卯日,病死于;阳安寿康宫。葬于永崇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宝山)。

  那是绍熙年间,赵停最宠爱的黄贵妃有病了。她面黄肌瘦,不思饮食。御医用了许多贵重药品,皆不见什么效果。皇帝见爱妃日见谁淬,也整日愁眉不展。最后无奈只好张榜求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为黄贵妃诊脉后说:“只要用冰糖与红果(即山植)煎熬,每顿饭前吃五至十枚,不出半月病准见好。”开始大家还将信将疑,好在这种吃法还合贵妃口味,贵妃按此办法服后,果然如期病愈了。皇帝自然大喜,展开了愁眉。

  后来这种做法传到民间,老百姓又把它串起来卖,就成了冰糖葫芦。原来,山植的药用功效很多,它能够消食积、散淤血,驱绦虫,止痢疾,特别是助消化,自古为消食积之要药,尤长于消肉积。也许是黄贵妃所食山珍海味积住了食,做下的病,小小山楂解除了病痛。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也曾经说过:“煮老鸡硬肉,入山植数颗即易烂,则其消向积之功,盖可推矣。”

  今人研究证明,山植还有降血脂、降低血清胆固醇等作用。因此而更加受到人们的青睐,山植食品也花样翻新,品种繁多。但酸甜香脆的冰糖葫芦直至今日仍是受人们喜爱的吃食。

  历史典故2:

  冰糖葫芦的来历与南宋时期宋光宗最宠爱的黄贵妃有关。绍熙年间,生病的黄贵妃面黄肌瘦、食欲不振,众多御医都束手无策。于是,宋光宗只好张榜求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之后为黄贵妃诊脉,便开出了“用冰糖与红果煎熬,每顿饭前吃五至十枚”这样的方子。贵妃按此办法服后,果然病愈。

  冰糖葫芦又叫糖葫芦,在天津又称糖墩儿,在安徽凤阳叫作糖球。它是中国传统小吃,将野果用竹签串成串后蘸上麦芽糖稀,糖稀遇风迅速变硬而制成的一种风味小吃。冰糖葫芦冬天糖稀冻硬,吃起来又酸又甜,还很冰,十分美味。关于冰糖葫芦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宋年间。绍熙年间,宋光宗赵惇十分宠爱黄贵妃,但是黄贵妃却生了病。

  黄贵妃的病给御医瞧了,用了许多贵重药品,皆不见什么效果。黄贵妃整日面黄肌瘦、不思饮食,且日渐憔悴。着急不已的宋光宗只好张榜求医,征集民间的名医来给黄贵妃治病。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开出了这样的方子。黄贵妃按此办法服后,果然如期病愈。后来,这种做法传到民间,老百姓又把它串起来卖,就成了冰糖葫芦。

【冰糖葫芦的历史典故】相关文章:

历史典故大全-历史典故素材02-09

冰糖葫芦的传奇典故02-02

赵州桥的典故历史典故08-02

精选历史典故01-30

历史典故05-20

经典历史典故04-07

历史的典故05-22

关于冰糖葫芦的传奇典故02-03

无双黄童的历史典故-历史典故素材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