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诵读的作文

时间:2022-01-26 17:55:07 国学 我要投稿

国学经典诵读的作文

  国学经典诵读绽放出了中国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韵味。小编整理的作文,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国学经典诵读的作文

  国学经典诵读的作文1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学瑰宝似满天繁星,数不胜数。而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其学说不仅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进程,还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

  自从进入六年级下学期,我们也开始了对国学经典——《论语》的理解与诵读。孔子是一个伟大的人,他对学生的淳淳教诲,每一句都饱含哲理。我们学的第一句《论语》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一句告诉我们:三个人一同走路,这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们老师的人。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这是最经典的'一句。随后我们又学了“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明白了世上没有天才,只有肯吸收古人的知识,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才会有学问。“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告诫我们要有坦荡的胸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教育我们要珍惜时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不能空想,要付诸学习,而学过的东西必须经过思考,细细咀嚼,才能真正吸收。我最喜欢这一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能不懂装懂,自欺欺人,这才是明智的表现。这一句在千年后的今天,同样适用,它是一句至理名言。就像老师上完一堂课,假如我们已经完全掌握了,就做一些习题巩固;如果我们并没有完全掌握,还有不明白的地方,那我们就不能浑水摸鱼了,应该立刻去请教老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完全掌握老师所讲的知识。当没有人理解自己时,“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给你以安慰;当自己排斥别人时,“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给你敲响警钟;当自己失信时,“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给你教训;当你想要抓住过去的事不放手时,“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给予你提醒……

  《论语》是孔子的智慧结晶,他将一生的感悟都传给了学生。他的学生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将他的格言收录下来,编成《论语》流传后世,孔子的思想从而传承下来,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对后人起着醒世的作用。想当年,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如今,《论语》走进了我们的课堂,我们前所未有地感到自己的渺小——在至情至性的格言面前,在博大精深的真理面前。三天新学一条《论语》,同时每天复习一遍从前学的几条《论语》,真如孔子所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国学经典是中国文学宝库的一朵奇葩。品读国学经典,感悟国学精粹,一部《论语》,受益终生。

  国学经典诵读的作文2

  某个周末的傍晚,我吃过晚饭以后,和往常一样,坐在窗边细细体会着读书的乐趣,这一次我所读的书本是《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

  “经典”无疑是一个蕴含着情感力量与神圣感召力的字眼。一个民族的经典是这个民族的印记,是构建民族精神的基本元素。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它对中国政治、军事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影响,对于传统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莫大的重要作用。只有通过慢慢品味,文明才能悟出其中的妙处。

  例如刘禹锡的《秋词》,诗中的“自古”与“我言”两词将作者的独见完全体现出来,整首诗立意新奇,蕴含着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让我读完后感到舒畅不已。又例如温庭筠的.《过分水岭》,一个“似”字用得十分恰当,语意灵动轻妙,与全诗平淡中见真情的风格相统一,而诗人丰富曲折的联想和自然平易的表达,将自己对溪水源源不断的深情全都投入到诗中,真是妙不可言。

  诸子百家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些灿烂的篇章和飞扬的文采,绽放出中国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韵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和标志。

  “庭院深深深几许”,我们虽然无法通过《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有限的篇章尽览伟大传统的幽深风景,但我们希望充当一个尽职合格的小导游,由此可以走进传统文化的家园,进而自己去寻幽探胜。

  作为一个中国人,古典和国学是我们的精神产业,正如台湾作家张晓风所说:“在读书之余,我们要把最高的敬意归给历代作者,是他们把世界上最美的事物记录了下来。是他们,用精粹简练的语言替众生说出了种种感受。也是他们,给了整个民族共同的记忆。”诵读这些篇章,犹如穿越了时空的隧道,感受人性的关怀与尊严,传承文明,持续未来。

  国学经典是古代圣贤的思想精髓。文明诵读经典,能够聆听圣贤的教诲,这是莫大的幸事。学贵力行,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坚持不懈地阅读经典,把圣贤的教诲贯彻到生活和学习之中,落实到一言一行。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在忙碌的今天,它依然能够打动我,让我静静去品读,让我去探索这历史悠久的灿烂文化。你们,所有和我一样热爱读书的朋友们,你们是否愿意停下那匆促的脚步,和我一起诵读这本《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品中华文化呢?

  我爱读《国学经典诵读》

  国学经典诵读的作文3

  学校自开展国学经典诵读以来,师生风貌发生可很大的变化,语文学科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学习着,实践着,收获着,快乐着,我们有这样的体会:

  一、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学工作的发展。诵读国学经典活动的开展,不但拓宽了语文教学的时空,而且推动了学校德育工作、校园美化等各项工作的开展,也促进了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的形成,有效地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诵读活动实现了育人和学校“三风”建设的结合,使教师的思想观念得到转变,师生的“精、气、神”得到提升,使学生的行为习惯进一步规范,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进一步得到提高。

  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国学经典,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好材料。首先,国学诵读对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起到了积极健康的作用。其次,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对经典一遍遍地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过程。在反复诵读中,诵读的水平在步步提高,诵读者的理解、体会也在层层加深。“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在朗读水平大面积提高的同时,形成了良好的语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然后,是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不但提高文学修养,而且开阔了视野,知识面不断扩大。最后,促进了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俗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薄发”。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厚积薄发”,“下笔如有神”。诵读可以使学生积累大量的妙词佳句,他们的语言“材料库”在诵读中不断地丰富,而且在诵读中也学习到一些表达方法。从学生的一篇篇习作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天天在进步。

  为了培养学生们的诵读兴趣,我尝试了多种方法,以下就培养小学生诵读兴趣的探索和思考与大家分享:

  一、介绍诵读意义,教师体验先行

  经典中蕴含着大量的“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这些内容只有通过我们亲身的诵读才能深刻体味,也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才能够亲近和获得圣人们的“不言之教”。诵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学习方式,最核心的原理不是当今科学界所采用的逻辑推理,而是一种“直觉启发式”。这一点作为当前我们学习内容与方法的重要补充,理应保持与国学经典内容相匹配的特有的学习方式,而这一学习方式能否教给学生,首先与教师自身是否正确认识诵读密切相关。教师对诵读意义的了解和介绍是以其具备一定的诵读实践为基础的。对于诵读的意义,我在教学之前已经实践过一段时间,取得了一些初步的体验,这一点恰恰是非常关键的教学准备环节。因为,教师体验先行是学生诵读的第一步。

  二、建构诵读环境,体验清静自然

  在诵读之前,给学生放一些轻柔的民族音乐,引导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放松身心,感受心灵和身体的宁静自然,缓解和消除平时的紧张或压抑感,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现代社会环境下的传统文化教学,如果是在喧嚣忙碌的城市氛围中,这种氛围本身与经典文化所要传递和表达的宁静、悠远是不一致的。如果学生们找不到清静自然的身心感觉,那么经典诵读也往往停留在动口不动心的状态,难以深入体会经典的博大精深。事实证明,学生也非常喜欢这种音乐沐浴下身心放松的体验。也许在人们日益忙碌的现代社会,哪怕是片刻的身心放松,找回清静自然的`感觉,

  三、有声有色,音声相合

  针对很多学生诵读一段时间之后出现的兴趣减退和注意力分散的问题,笔者曾运用“内观经典诵读法”[2],让学生们尝试在熟背的基础之上,闭目回想经典中的字句。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解决注意力涣散的问题,还可以激发学生右脑的图像思维,让整个诵读或背诵的过程不那么枯燥,而是“有声有色”,进一步提升诵读的兴趣。

  尽管国学经典诵读有以上诸种方法,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感受到诵读的兴趣。这时,教师的亲身示范与表演,鼓励学生勤于实践,经受住最初一段时间的“无聊期”,逐步找到诵读的乐趣与感觉,是非常重要的。 前一阶段如果唤起了学生的思考和共鸣,那么下一环节学生就会更有热情和参与意识,自然也会把这种学习的喜悦感和收获感带入到诵读环节中去,有助于他们静下心来专注于诵读体验。总之,培养学生的诵读兴趣,是让学生接近国学经典、体会国学精髓的重要方面。


【国学经典诵读的作文】相关文章:

诵读国学经典08-08

国学经典诵读作文08-05

诵读国学经典作文08-08

《国学经典》诵读比赛作文03-31

国学经典诵读作文11-23

诵读国学经典作文12-20

国学经典诵读优秀作文12-23

诵读国学经典作文12-23

关于国学经典诵读的作文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