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姐》观后感

时间:2022-05-01 07:38:32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桃姐》观后感

  1.这个片子让我越看越激动!!!多么平淡的剧情!多么朴实的情感!多么长的时间跨度!!!可是看下来一点都不累,一点都没有出戏!一直在被电影本身带着走!特别好的叙事节奏!!!这才是伟大的电影语言!!!

《桃姐》观后感

  2.关于刘德华和桃姐的关系,尤其是最后刘德华对医生说要去内地工作一周,如果桃姐死了就直接推到太平间。有人说这是冷血,有人说这是刘德华不忍看桃姐最后一面。

  其实我想说,整部片子其实都是刘德华纠结的心路历程。影片开始,刘德华对桃姐一副爱搭不理的样子,而且是一种很明显的主仆关系。刘德华坐下就吃,吃晚饭坐在沙发上看着桃姐在厨房站着吃面,而且还要求要吃卤牛舌,并且这一切似乎显得理所当然。

  后来桃姐中风住院,刘德华似乎还是没有解开心结,跟桃姐还是保持距离,话也不多。桃姐去老人院也是自己去的,刘德华并没有去送她。

  转变是从刘德华第一次去老人院看桃姐开始的,刘德华为了圆场(不过后边好像又有从小就是干妈的说法,又或者是我记错了),说桃姐是自己的干妈,桃姐也赶紧跟着接话,并且很开心。这其实对双方都是一种心理暗示,二人的关系从这时候起才亲密起来。

  再说刘德华对于“母亲”或者“家庭”的态度。他妈妈第一次来香港晚上住在家里,对于刘德华似乎挑刺多,关心少,双方的关系其实很微妙。再加上影片中的各种暗示:全家移民去美国只有他自己留在香港;还有一处,桃姐说如果他爸爸看到他拍的电影一定会很高兴,他立刻说,不会的。从以上两点我猜测,刘德华在这个传统家庭中似乎是个叛逆的孩子,并不受长辈的喜爱,所以也许在他心中对“母亲”和“家庭”都有距离感。

  但是,自从桃姐“变成”他的干妈之后,整个人都感觉开朗了许多,尤其是与桃姐在一起的时候。我认为这其实是他在桃姐身上找到了一种归属感,对母亲对家庭的归属感。

  再回到影片开头,有没有觉得桃姐吃饭那一段很像我们与母亲相处的情景?坐到饭桌前就吃饭,母亲还在厨房忙碌;吃完了什么都不用管往沙发上一坐,心安理得地看着母亲吃剩饭,而且还在说“我想吃什么什么”之类的,可是母亲很语重心长地说那些东西吃多了不好。我妈总是说她就像个老妈子一样伺候我,这一点都不假……

  母亲、老妈子,这两个角色之间有时候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而本片的大部分时间都将二者融合在了一起,或者说刘德华的内心有这样一种渴望。

  而在影片最后,经过了一整天的思考,刘德华意识到,桃姐终究是桃姐,他们的关系又回到了主仆关系。

  但这时刘德华的内心状态跟开始时又有所区别。影片最开始,桃姐是仆人,但刘德华内心中对桃姐“母亲”身份的投影是隐性的,无意识的。影片中段,经过下意识的“圆场”和自我暗示,刘德华对这种投影开始主动追求,并且在不断加深,看完观影礼那一段背影是这种投影的最深化。有一个细节,刘德华让桃姐走内侧,并且拉着桃姐的手放在自己的背后,那一刻桃姐俨然已经成为了刘德华的母亲。到了影片最后,刘德华似乎意识到了这种关系的变化,明白了现实,于是做出了那样的决定。这不是退缩,不是冷血,而是对自己内心的一种释放。

  PS. 码完字才发现,影片虽叫《桃姐》,讲的其实是一个缺失母爱的孩子的内心成长历程……

  3.Roger母亲第二次去看桃姐的时候带了两桶燕窝,可是桃姐说这燕窝腥,这显然是不给主人面子。

  以前桃姐与Roger讨论过为何不结婚的问题,Roger说桃姐喜欢的是她爸爸;后边Roger妈妈也提到过二人同年,并且桃姐坚持不收她的钱,要求买花祭奠“大少爷”。桃姐服侍这个家五代人六十年,这里的“大少爷”指的大概就是Roger的父亲。由此我们可以猜测,也许桃姐确实对Roger的父亲心存爱慕,所以她与Roger母亲之间就多了一层“情敌”的关系。而此处“燕窝事件”,在我看来,是一种情敌之间的斗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