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家拳养生读书笔记

时间:2021-09-07 10:55:38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内家拳养生读书笔记

  2007年12月6日。和往常一样利用闲暇时间就逛逛书店。

内家拳养生读书笔记

  在书店内,无意之中在书摊上看到有一本名曰“芒种”的杂志。随意翻着扉页中有一篇《颐养心身,驰骋天下之至坚》的文章,根据此文中介绍说,“如今那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使人们身心疲惫不堪,而各种慢性疾病或亚健康状况等问题困扰人们的时候,身体的不适以及情绪的波动让我们的身心受到了极大的损害。那篇文中就介绍了太极拳、形意拳和八卦掌中国三大内家拳的养生之法”。

  该文先介绍这中国三大内家拳的养生特点时说:“在其养生和技击方面具有独特魅力,近几年来成为深受着大众喜爱的健身项目,更因其植根于中国道家、儒家、佛家等传统文化之上,保健价值和文化内涵远在健美操、街舞等现代健身项目之上了。这三大内家拳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放松自然、恬淡宁静,具有很好的养生保健效果”。

  其实,大家知道太极拳时下是相对普及的,大多数人对她并不会陌生,太极拳讲究以柔克刚、阴阳变化,在健身和技击方面都有独到之处。此外,太极拳结合了传统导引、吐呐的方法,注重练身、练气、练意三者之间的紧密调协,这一点我在自己写作《认识中华武术之太极拳》的文章里,也这种提到太极拳的技击特点。练习时一方面可以锻炼肌肉,舒筋活络;另一方面又能透过呼吸和运作间的相互配合,对内脏加以按摩锻炼,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经过中西方多面的科学化研究证实,长年修习太极拳能对各种像关节炎、消化不良、心脏病等慢性病有一定的医疗作用,这也已经是无可推委的事实。对于形意拳作为清朝李洛能在传承心意六合拳的基础上创编而成,目前形成了山西派、河北派等不同流派,讲究形神兼备,内外合一。内而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外而易筋、易骨、易髓,经过特殊的训练,练成明暗化等等的内家拳劲道。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只张不驰,则不能立于世。那形意拳的精髓,就是以意领气,内外兼修,其拳中有十二大形则是格物之性、得之于心,以效法天下育化万物之道。当然,八卦掌则为清代末年董海川所创,目前形成了诸多不同流派,风格各异,但均以转掌为根本,身法飘逸,步法轻捷,在中国武坛可谓独树一旗。该拳是一种刚柔相济的拳术,练功时可快可慢、可刚可柔、可轻可重,其健身和防身的作用又是相辅相成的,可以任取所需,其内涵包容了中国古代的哲理和文化,兼具典雅与英武于一体,所以历来被公认是文武兼备、雅俗共赏的高级武术。

  此外,文章还介绍说:“‘太极灵、形意好、八卦巧’九个字就是形象地揭示了中国三大内家拳最为深刻的技击特点”。那么,所谓“太极灵”,是因为它听劲灵,它知己知彼,它对敌人的虚实了如指掌,而对自己虚实变化的功夫又练的得心应手,你认为是实的地方扑上去之后,发现是虚的,对手早已跑了;你认为是虚的地方不去理它,认为不会构成对你的威胁,谁知是实的,它对你打了个结实。你认为有的时候就没有,你认为没有的时候却偏偏有。“所以太极功夫高的人总是能让他的对手产生错觉,总是让他的对手琢磨不透到底有没有楼梯要下了”。“因为灵所以随时摸准你的心理,因为灵所以才能随时安排好陷阱给你踩”。所谓“形意好”,是指劲道好。常人使出来的劲道都是直的,而练形意拳的人使出来的劲道都是螺旋的。为什么?就是为了使钉子和物体接触的更牢更实。和那些“形意拳练得好的人一搭手就象卷入到机器里面一样,毫无反抗之力,正是合乎了‘硬打硬进无遮拦’,‘形意霸道不讲理’的老话,其实形意拳硬打硬进也好,不讲理也罢,一开始都是从道理中练进来的,功夫大了就显得不讲理了”。而所谓“八卦巧”,是因为八卦掌练的功夫奇特。原来八卦掌叫转掌,通过转圈把自己练灵活了,走曲线象走直线一样自如了,身体的灵敏程度那定非常人所比。八卦掌通过特殊的训练方法,练出“虎坐鹰翻,龙形猴象”的神意和内劲,总是在转换变化中击打对手,不要以硬碰硬,只要稍微一遇阻力就变,只打对手虚弱之处,决不会去打对手有准备而又是战斗力强的地方。因此要“更象水流一样,它柔软却什么硬物也阻挡不了它,它总能从防范不了的地方绕过去”。可见“八卦巧”是有其道理的。

  对于在现代都市的人们来说,三大内家拳有着与众不同的好处,那就是平日里缺乏相应的休息放松和体育锻炼,使得很多人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对于三大内家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武学养生精华之所在,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而“在现代化的今天,作为中国人理应继承和发扬内家拳文化之精髓,强身健体,养心怡神,的确是造福国民子孙万代的好事”。

  附:《认识中华武术之太极拳》

  知道太极拳是从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的一部电影《神丐》开始的,那时我只是读小学的一个孩子吧。后来上高中的时候,学校里来了个从体育学院毕业的实习生,据说是武术系专修太极拳的“一代宗师”。

  然而经过一两天跟这位体育学院毕业的实习生的接触,知道他姓陈,老家是河南温县的。以后在他实习的日子,我们高中年级的同学一边跟这位体育学院实习的“一代宗师”学习了陈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和太极推手等,一边听他介绍说在河南温县的陈家沟一带,许多男女老幼在农闲时节勤于练习太极拳的事情。在河南温县陈家沟有着“太极之乡”的美称。历史可靠的记载是在明末清初自幼受中原文化的熏陶,出身于武术世家的陈家沟陈氏第九世陈王廷创立了太极拳。所以,一直至今陈家沟的人们对太极拳的起源的观念意识而引以自豪的`。或许无论对于一些表现太极拳影视剧,还是平常生活当中有些许喜欢武术特别是喜欢太极拳的,都会喜爱着太极拳把武术与导引吐呐相结合,将意识、呼吸、动作三者密切结合,讲究螺旋缠绕的运气方法并注重其实战性。此外,太极拳还拥有着如以柔克刚、刚柔相济以及后发制人等等特点。

  以前,我们看过《神丐》、《太极拳》、《太极宗师》等影视剧,针对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力借力、四量拨千斤的太极拳被进行大肆地渲染,同时也在强调着太极拳法中阴阳矛盾的转化。今天我们看到的太极拳有着很是明显的道家思想的痕迹。全身放松,用意不用力,由松入柔,运柔成刚,达到有柔有刚,刚柔相济。从这种既重外形、更重内蓄拳法上,我们看到的就不仅仅精湛技艺,也能体会到极其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那么,从文化内涵方面来讲,太极拳整个运动过程是运用太极学说,用中国辨证思维的经典观点来解释太极学说的理论。这里讲的也确确实实把阴阳这个相关性理论或者学说用到了太极拳里面。所谓柔到极点便是刚,刚到极点便是柔,在阴阳互动,互为平衡和太极拳以这种阴阳对立统一为指导思想,在拳法的运动中充满了正反两个方面的矛盾,如刚和柔、动和静、虚和实、开和合,这种阴阳对立、统一矛盾的结合使太极拳成为了哲拳。

  对于太极拳,曾经引发过由明朝著名道士张三丰创立的,还是由明末清初的河南温县陈家沟农民陈王廷创立的争议。记得2005年中央电视台的科教频道有个走进科学的栏目,播出过《解密中国》的其中一期叫做《寻找“太极张三丰”》的节目。对于这种争议进行分析和解密,但却由于年代久远,武当山有历经劫难,有关张三丰的资料现存非常少,至今人们也没有在武当山找到确切的历史记载,来说明太极拳是由张三丰所创立的。同样是中央电视台2007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当中的一个节目《行云流水》将太极拳的古典与时尚、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这个节目的舞台以行云作为背景,与墨绿、凝蓝、明黄交相呼应,当音乐响起的时候,出现在灯光下的太极拳运动员让人眼前一亮。如行云、似流水,收放自如;快慢相间,刚柔并济,健康和谐。他们用年轻的脸庞轻松推翻了许多当代的人们对太极拳那份旧有的观念。然这个历时五分多钟的《行云流水》使太极拳让观众朋友们有着一个新的认识和理解。

  如今的太极拳作为中国的国粹,之所以备受国内外人士的推崇,无疑有其文化的积淀,通过意念来完成对精神的调理和呼吸的控制,使得练习者明白太极拳其中的令人神往、恒之以求以及延年益寿的妙用。正如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员的一位研究员所说的那样:太极拳就是调理自己的内气,经络打通了以后,身体就处于一种旺盛的状态,通过气息的调理,使自己的身体达到柔软、和谐的状态,这种修炼,如果我们不把它说得玄虚,应该说有很高的锻炼价值。

  伴随着人们对太极拳不断深入练习(学习)和研究到运动之中来,太极拳在全国广泛普及并传播到世界各国,成为了受到世界各国人民喜爱的健身运动。

【内家拳养生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铁甲钢拳》优秀读书笔记09-27

《由内而外的教养》读书笔记10-04

《家》读书笔记05-08

《家》读书笔记07-27

家的读书笔记09-16

家读书笔记09-16

真正的富有必然是由内而外的读书笔记09-30

名著家的读书笔记01-04

《家》读书笔记范文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