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总结

时间:2022-09-06 19:18:58 总结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总结(精选13篇)

  在我们无暇顾及时间时,时间早已匆匆流逝,在过去这段时间的教学中,我们一定收获不少,先准备一份教学总结吧。但是要怎么样才能避免自嗨型教学总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总结(精选13篇)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总结 篇1

  新课标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数学活动应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活动。因此,教师要从“以学论教”的理念出发,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真正体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有效课堂教学。

  第一、结合实际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能力,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而数学同时又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可以说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数学,所以,我们所创设的情境要贴近实际生活、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教学,即数学生活化,那样学生学习数学时就会倍感亲切,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会迅速高涨,学习气氛也自然轻松、活跃。

  第二、注重实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实践活动是实践性、探索性和应用性较强的一类学习活动,充分体现了“做中学”的特点。由此可见,实践活动在数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实践活动课”也越来越普遍地出现在我们的教材中,出现在我们的教学中。“实践活动课”是小学数学新教材中的一种新课型。教材增设“实践活动”是课程标准新理念的一个具体体现,也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操作等能力的重要途径。

  第三、讲究实用

  伴随着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使用,我们的教学又迎来了新的阶段。其中,生动的画面、悦耳的声音、优美的文字无不清晰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充分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所以说,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根据实际需要,适当使用一些多媒体技术组织教学,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当然,多媒体课件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它也有着其不足的地方。有时,精美的课件往往使学生过多的关注于其中的优美画面而忽视教学本身。并且,当教学中遇到偶发情况时,课件本身往往缺少应变,显得比较呆板,等等。所以说,媒体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只要对教学有帮助,只要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有帮助,那就是好的媒体。总之一句话:适合自己的教学媒体就是最好的媒体,实用才是硬道理。

  第四、追求实效

  所谓“实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节课乃至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乃至一位老师教学教学水平高与低的惟一指标。不管是应用什么教学方法、采用什么教学手段、利用什么教学媒体,一切都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发现知识、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

  所以说,只要我们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法、组织教学,数学课就再也不会给人以枯燥乏味的感觉,数学课就一定能低消耗高效能,学生就一定能学得轻松,学得牢固。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总结 篇2

  华而不实,光注重热闹的课堂,这不是我们需要的。我们的课堂应该是讲求实在、讲求有效。有效即有效益、效率高、效果好。学生既能学到并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又能达到教学目的,这才是我们追求的课堂。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设计一个新颖的有趣的情景怎样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提起来?这是我们每个老师都在思考也是不断在实践着的事情。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这点就更为重要。好说好动,精力分散是一年级学生的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因此,一个好的开头往往就能把小孩子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住,让他们自觉地参与到你的课堂中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总是想方设法去寻找、挖掘和教学内容有关的题材,比如:现有的课件,教学参考以及任教过的老师的教学反思等,尽可能的设计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情景以此来达到有效。

  我记得印象很深的是教学 “10的认识”,其实学生都认识10 ,可我们书本上还是有这个知识点,怎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能饶有兴趣地听课从而使得我能很好地开展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开头:我简单地操作键盘,屏幕上出现了数字娃娃“0”,接着跳出“1”“2”“3”“4”“5”“6”“7”“8”“9”,同时我自己配音:“9”说自己最大,看不起“0”,“1”出来打抱不平,说:“如果 我与0站在一起,就比你大。” 学生一个个瞪大眼睛看着我操作,这时我问:“小朋友,你们相信吗?”屏幕一闪,1和0 站在一起,把孩子们紧紧吸引住了。自然地把学生引入新课:“10的认识。”效果出奇的好。

  二、从学生的学习方式谈有效

  记得在教一年级的。时候,很多孩子已经熟练掌握了10 以内的加减法甚至20 以内的进退位的加减,有的还能做100以内的呢。刚开学的时候遇到有些家长他们会很自豪的告诉我他的孩子学数学应该没问题的,因为孩子算题目很快。可是一段时间下来发现不是这么回事的,那些以为算的很快的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总是出现错误,考试成绩也不怎么理想的。家长觉得很不能理解的,其实原因很简单,是他们误解了数学。数学并不是能做几道加减法就可以的,通过数学学习目的是要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最后能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作为老师我们课堂中更应注重的是学习方法的传授,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点优为重要,我们从一开始就给他们以准确的学习方法,教会他们怎样听课,怎样参与课堂,通过“提问、合作、动手、实践”等学习方式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三、有效课堂的实现还应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

  1、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这么多年的教学经历告诉我,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这比什么都重要。孩子因为喜欢你,他们就会在你的课上表现的特别的积极,不管你让他们做什么事情他们都会很好的去完成,师生间有了默契就会大大提高课堂效益。

  2、教师与教材的关系

  我们每个教师对教材要有一个整体认识,把握好教材的体系、结构、内容、重点和难点。然后根据班中学生的实际情况,规划好教材上知识的呈现方式。认真备好课,上好课。可是真的是说说容易做做难,往往是一节课上完总觉得有这样那样的遗憾,说到底还是我们没把握住教材的编写意图,特别是现在的新教材,大家都是在摸索,有时还会犯穿新鞋走老路的毛病,记得我在初讲两位数计算这节课的时候,看完参考我觉得这个内容和以前的老教材没啥区别的,只是把以前的表格式的两个条件一个问题改成了情景,由学生看完情景自己说条件然后根据条件提问题列式解答。于是我就按照原来教学的那套方式来进行,结果班级我发现课堂气氛很沉闷,学生也不能按照我的要求去说条件问题,效果不灵,下课后我就反思了,怎么回事?上第二节课的时候我改变方式,不再提条件和问题了,每道题都让学生看文字闭着眼睛想情景然后根据眼前想象的情景来提问题,忽然我就发现课堂气氛活跃了,举手的学生也多了,效果比第一节课好得多。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真的应该好好把握教材,理清教材的知识点、重点、训练点和拓展点,最后理出一个更为合理更加贴近学生和更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3、学生和教材的关系

  让教材更加贴近学生,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这是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教学要“以人为本”。要实现课堂的有效性就应该把握好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能忘了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他们都是有思想的,作为老师别老是高高在上的,有时需要我们放下架子,要装着不懂,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是主人。

  四、从练习谈有效

  练习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新授还是复习课都离不开它,同时也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技巧技能的重要手段。所以我们的课堂练习的设计尽量做到:

  1、少而精。

  2、具备典型性。

  3、能集中体现教学内容的精华。

  4、题量适当、恰到好处。

  5、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作业分层布置,尽可能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有不同的作业要求,提升作业布置的有效性。

  总之,课堂教学必须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效益的活动。有效性才是教学的生命。一个学期的课堂实践有收获也有缺憾,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将不断思考不断进取。我们教师只有踏踏实实立足于平日教学,去除华而不实的花架子,去除追求短期效益的功利思想,在学习后反思,在实践后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再学习,相信我们大家都会有进步的。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总结 篇3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般是指,在实现基本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追求更大的教学效率与教学效益。其核心在于教学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

  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学好数学是非常有必要的。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因此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新课程标准的数学课程教学,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有效教学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它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体现。下面谈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心得体会。

  一、教学理念有效

  教学理念的有效是指:有效的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要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有效的教学要关注教学效益,教师在进行课程和教学设计时,要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特别是教学效益的观念;它的实现是以教师自身的发展为基础、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及教师的教学策略为条件。

  二、教学方式有效

  教师应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基础上进行教学,并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开发自己的创造力,建立一种相互接纳、相互理解的友好的人际关系。

  三、教学过程有效

  (一)确保课堂教学知识的有效性

  对学生而言,教学知识的有效性是指新观点、新材料,他们不知不懂的,学后奏效的内容。如果讲授的内容是科学的,但全是学生已习得的知识,或者是他们听不懂和无法接受的内容,这就叫做“正确而无效的知识”。因此,教学效果取决于有效的知识量。

  (二)提高课堂教学导入的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精彩的导入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内在动力。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导入是进入新课题时建立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它有明确要求:时间合理,一般以课前5分钟为宜;目的明确,明确学习任务和调动学习积极性;富有启发性,导入的问题情境要求是学生能部分了解又不完全理解的材料,使学生处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状态。

  (三)完善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

  以问题引导学习应当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以恰时恰点的提出问题,提好问题,给学生提问的示范,使他们领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艺术,引导他们更加主动、有兴趣地学,富有探索性地学,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提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调控课堂提问的难度,即提问不能太易或太难。2.调控课堂提问的频度即不能将“满堂灌”演变为“满堂问”或发展为“满堂跑”;3.调整课堂提问的等候时间即教师在提问之后,要预留足够的准备时间,让学生思考之后有条理的作答。4.利用鉴别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重要指标—— 沉默率即提出问题后如果学生沉默不语, 教师可以考虑转换自己提问的角度,转换问题的类型,改变问题的开放程度、问题的层次(如将综合性的问题转化为应用性的问题、理解性的问题或者事实性的问题),或者用简明的语言重新表述自己的问题,进而提高提问的有效性。5.调整问题类型比率及问题水平,在有效的课堂提问中,所提问题的开放程度是影响提问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四)优化课堂教学学法的有效性

  数学教学的设计和实施方式,要由“重教”转为“重学”,由“强制学生适合教学”转为“创造适合学生的教学”。重点要关注学生的“学”,教学设计要重视学习活动,教学实施要贯彻“教”为“学”服务,促使学生“爱学”“会学”和“会思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解题策略,促进同伴间的合作与交流,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和学会生活,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内在魅力。重视学生的主体,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让学生学会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体会数学思考和创造的过程,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确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奠定终身发展的基础。

  四、教学评价有效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总结 篇4

  本学期我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情感态度和数学思考及价值观等方面与课堂有效性的关系上,现在把研究过程中的收获总结如下:在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新课程标准》设置了“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的教学目标,这正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在数学课程中的具体体现。新世纪的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统一在数学教学的整体目标中,而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那么如何才能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应贯穿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培养过程中去呢?

  一、建立和谐真诚的师生关系,解除学生心理障碍

  心理快乐能使人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对一切充满希望,充满信心,充满创造力。课堂上,学生要尊重老师,老师要爱护学生,积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平等、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

  数学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首要面对的问题是帮助有心理困扰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大多数表现为后进生。作为教师要正确对待这部分学生,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建立起自信。教师要和他们交朋友,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试问在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师面前,在宽松、自在的气氛中学习,学生怎会不对他任教的学科感兴趣呢。要学生亲近老师,老师必须首先热爱自己的学生。实践证明教师真诚对待学生,对学生的喜爱之情能引起学生小学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积极的情绪体现,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且能转化为学习动机,使学生解除心理障碍,由怕学到爱学。

  二、激发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愿望

  我们要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熟悉的学习素材,能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积极愉快地参与学习活动!这样,我们就拥有了良好的开始,激起了学生积极学习的情绪。就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的: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设计《旋转与平移》一课时,我就力求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本课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我精心录制了转盘、观光车,缆车,电梯等视频来揭示课题。然后呈现游乐园的照片,让孩子们在其中去寻找旋转和平移现象。接着让孩子观察水龙头,风车,陀螺等实物。并欣赏录像《生活中的旋转》,将孩子们带进“旋转和平移”的世界。最后还让学生玩玩具,去发现并制造出旋转与平移现象,让抽象的数学和孩子们丰富的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数学,探索真实世界中的数学,这比单纯的数学学习更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三、鼓励学生敢于发言、讨论、交流,展现自我

  数学学习过程是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判断推理等探索性和挑战性的活动。我在课堂教学中注意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多创造一些让学生展示自我个性,展现自己思维过程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意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地提出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言和交流的机会。在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占有足够的自学时间,享有广阔的联想空间。例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时,在实践运用阶段老师提出有长6米、宽4米的房间需要铺地毯,现在商店有宽1米、2米、4米三种型号让学生自由选择,说说自己的看法。有的说“买1米拿起来方便”有的说“买4米的铺起来美观大方没有接口”还有的说“选择2米,这样又方便又省钱,床底下可以不用铺”。看!学生的回答多精彩啊!不仅自己有了选择购买的方法还大胆提出观点帮助老师省钱。课堂中让学生质疑问难,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养成了质疑敢问的习惯,学生的创新意识的苞芽得到了保护,将逐步形成会问、善问的思维品质。

  四、鼓励学生善于与他人合作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自尊心、自我意识强,不善于与人合作。在教学中我注意创设情景,让学生在与同学的合作学习中体会到快乐。要变传统的学生“认真听讲”为“小组合作”、“同桌合作”、“师生合作”等多种群体学习方式与独立思考的个体学习方式有机结合,优势互补,促进学生自主求知。

  例如,在教学“分类”第二节,按不同标准来分类时,我让学生以4人一组的形式学习,每个人把自己文具盒里的铅笔都拿出来,集中在一起,摆放在桌子上,组内先观察,再讨论,最后动手把自己认为一样的分在一起。分完后,我又请每一组派一个代表给大家汇报:你们组是怎样分的?按什么标准分的?想了几种分法?经过讨论交流,学生们想出了十几种不同的方法。例如:

  1、按铅笔的颜色分。

  2、按铅笔的长短分。

  3、按铅笔中有没有橡皮头分。

  4、按铅笔有没有削过分。

  5、按笔杆上有棱和没棱分。

  6、按笔杆上的花纹来分。

  7、按有铅笔尖和没有铅笔尖分学生分铅笔的方法之多,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当我把学生的方法介绍给其他教师时,他们无不为学生的创造才能而惊叹、称赞。

  五、有效的评价方式,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学好数学的必要保证。只有让小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才不会成为他们的负担,才能使小学生能够愉快地、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有效的评价方式,是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法宝。教师要把握孩子的心理,了解学生的需要,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更有效。小小的一句评价,也许就可以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寓言:一根大铁棒去撬一把锁,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无功而返。而一把小钥匙,轻轻钻进锁孔,身子一扭,锁就开了。大铁棒很不服气,而小钥匙说,关键是我了解锁的心。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是在数学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培养的。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中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情感,形成稳定的、积极的情感态度,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心理情感基础。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总结 篇5

  7月中旬,根据运教研函字[20xx]42号文件精神,我们河津市教育局组织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年回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大赛”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特点

  1、组织严密,层层选拔。

  4月份,我们接到运城教研室关于组织首届小学语文、数学课堂教学大赛的文件后,立即以“河教研”的文件形式转发给我市各单位,要求自下而上按上级文件精神组织大赛。各单位制定了实施方案,并于4月—5月进行了校级初赛,5月中、下旬,每个单位选拔出2名教师准备参加市级复赛,共34名选手。

  7月中旬,我们下发了补充通知,在河津第四小学举办市级大赛。大赛分低、中、高三段,各确定一个课题,同讲一节课。(低段一年级下册《回收废品》;中段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高段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并对每名选手编号,面对评委讲课,当堂亮分,力求公正、公平赛出真水平。

  最后,在34名讲课教师中选拔出一等奖3名(其中2名并列),二等奖3名,三等奖8名(其中3名并列)。

  2、选手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34名选手风格各异,34节课精彩异呈,人人亮特点,节节显特色。比如赵云霞老师的《回收废品》以情境串为主线进行教学;任水平老师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郭美玉老师神情怡然的教态与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等等。

  此外,34节课也有共同的特点:首先,参赛选手都能运用新课程理念来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比如三维目标的结合、教师角色的转化、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等等。最为突出的是:在《回收废品》这节中,老师们都采用了“创设情境——图中收集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用已学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教学模式,体现出了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的课程改革目标。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节中,老师们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同时,让学生采取“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什么是周长》一节中,老师们大都以故事情境引课,激发学生的学习、思考兴趣,能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讲解“周长”这个抽象的概念。其次,所有参赛选手能在没有多媒体的情况下,将承载多种教育功能的教学情境用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有打印图片,有绘画图片,有自制教具,创意性强,很好地解决了仅靠教师描述情境、学生干听的低效教学的问题。

  无论我们推荐的选手在运城的比赛结果如何,我们内心都很欣慰,我们教师的整体素质上了一个台阶。这得益于近几年的新教材培训与课堂观察研讨活动,尤其是近两年来,在我们局领导一班人及教研室米文革主任带领下组织进行的“联片教研”,当然更离不开我们基层学校与一线教师的研究学习。如果说培训观摩是“绿叶陪衬红花”,以点带面的话,那么联片教研就为“遍地是红花”,人人都能受益。

  二、不足之处

  1、教材处理不恰当。比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节,主要重点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索以及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有些老师设计的练习题过多过难。再比如《回收废品》主要解决的是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重点是探索理解解决方法,有些老师却归成类型题: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用减法;其次教材上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前后顺序,应是通过摆小棒等实际操作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之后再列式计算,有些教师是先列式再通过摆来计算结果。

  2、概念讲解不透彻。比如《什么是周长》一节中,周长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怎么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如学生熟知的通俗的说法“一圈”,而不是让学生硬记封闭图形有周长与不封闭图形无周长。还有“边线”的意思的理解,这些都将有助于学生对周长概念的理解。

  3、学生探索活动的操作作品不能充分展示交流。比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节,在转化过程中,如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学生的方法很多也都不同,而多数老师们只选择了一种来展示。

  三、几点建议

  1、加强学习,认真钻研与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充分挖掘教材思维内涵,正确处理教材内容,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注意细节处的教学。比如高段《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节中,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中,沿平行四边形的高将平行四边形剪开后通过平移的方法拼成一个长方形,老师们的演示几乎都是挪开的,不是平移的。再比如《什么是周长》的教学中,老师演示沿边线摸一圈时,一只手拿图形,另一只手摸,摸着摸着就断开了。为什么?拿图形的手挡住了。有什么好办法呢?可让拿图形的手放在确定的起点处就可避免尴尬。

  3、绝不能出现知识错误。比如,《什么是周长》的教学中,有位老师板书:“物体表面或一周的长度叫做图形的周长”。虽然老师疏忽了,可给学生留下了模糊甚至是错误的印象。

  以上意见,目的只有一个,供大家参考。如果当中有合理的成分能让大家吸收,并让它成为促进教学实践的因素,那就是我的最大期待。

  应该说,这次活动有收获,也有遗憾。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没有完美的课堂,但是我们不能放弃追求完美。因为这种追求代表着一种态度,那就是努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的态度,是努力促进我们自己专业成长的态度,所以我们没理由不坚持!

  总之,提高数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希望我们的数学教师能以此次课堂教学大赛活动为契机,在课程改革实验中大胆探索,摸索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总结 篇6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从此可以看出,数学教育教学要关注学生作为一个主体,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存在价值。 20xx---20xx年是我校教学改革年,对于我来说也是促进自身改革,不断提升自己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的一年,下面就针对教育教学改革做如下总结:

  一、 对教育教学改革的认识

  从小学数学的角度来看,数学的教育意义不在于培养数学家,而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念和数学思想,让学生经历、探索一些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开拓学生头脑中的数学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现在提倡数学教育教学,既要体现数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程功能,从这个层面讲教育教学改革对数学教育教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它促使学生改变了旧的学习方式,促使教师改变了旧的教学模式,并不断探索新的适应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式。例如:在合作探究环节,引导小组合作时,我们会先指导学生产生自己的观点,而后小组内展示汇报,交流想法,达成共识,而后班级展示,学生展示,这个环节,倾听与质疑是我重视的两大要素,只有让学生认真倾听,才能让学生自己反思,找出自己对思考思路的共同点和需要质疑的地方,从而为自己的发言找准契合点??经过思维的碰撞,学生基本都能自己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是需要老师去把握的,既要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权利,更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这也是我不懈追求的教学境界。教育课程改革给我的一个更大的感触就是课堂评价机制的不断完善,学生能给自己以及同伴的学习一个正确、科学的评价,通过这个评价来实现自我反思,这种机制特别有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我在教学中也在不断引导孩子自我反思,以促进他们更好的发展。

  二、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我在教学中也特别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二年级孩子较小对课堂纪律、课堂、小组汇报的评价均有教师把握,,我们是以4人为一小组,编为1号、2号、3号、4号,1号为组长,2号为副组长,4号一般为学困生,这样在组内实行1—4结对,2—3结对的帮扶模式,当有困难时,互相帮助,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两种模式。在班内,对于学生的管理实行捆绑式的评价,不针对个人。也就是对整个小队进行评价,这就要求小队内每一个学生都不能掉队,有一人跟不上,整个小队就不会得周冠军、月冠军、学期冠军等,所以小队内每个成员都要帮助相对落后的成员,小队长在家里就会打电话问4号同学知识掌握情况,这样就会出现三个帮一个或四个帮一个的局面。再就是在小组展示的时候,4号回答的40分,3号得30分,2号得20分,1号得10分,这样就不会出现只是1回答问题的现象,可以把机会让给4号,而在有些课堂上,很多时候4号是没有机会回答问题的,因为他学习不好呀。在学习型的组织中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都有一个发展、展示的舞台。这个学习型组织最大的特点把常规管理和学习等各个方面都捆绑在一起。小组合作是本学期课堂教育教学改革变动较大的地方,也初见成效,但由于年级低,多数由教师评价为主,随着年级的增长要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

  三、通过实践谈得失。

  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学生的学习习惯有了显著的提高,特别是在自我反思方面,大多数学生能查找出自己的不足,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方面有了显著的成绩,在小组结对互帮互助的模式下,大多数学困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就我个人而言,对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在不断的实践中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在小组合作中也有些许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小组合作评价方式单一,以教师评价和学优生评价为主,没有充分挖掘全体学生参与评价得热情,另外就是对学困生的把握不够到位,有时当堂达标时,学困生并不能按时完成,从而导致他们依赖本组学优生的现象。这也是在以后教学中必须认真关注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增加前置性学习。在每节课前,前置性学习教师都要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然后让他们在课上展示,一方面,锻炼了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另一方面,这样的教学方式,转变了过去“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学习动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总结 篇7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或自制的教具等多种教学手段,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掌握数学知识,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课堂效率和课堂效益。

  一、在新课程理念下改变教学观念,正确认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教学目标准确、教学中是否达成目标是衡量有效课堂教学第一标准。有效课堂是实现教学目标达成的课堂,强烈的目标意识是有效教学的基础,教师对新课程教学目标及课堂教学目标把握得越好,教学就越有效。所以,我认为准确确定一节数学课的教学目标并加以完成是一节课有效的第一标准。

  2、教学内容的选择和优化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

  教学中包括三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现行的教材与以前的教材相比,许多教学内容都进行了调整,这更加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适合学生的发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更加有层次性,学生学起来也更加轻松、更加有兴趣。

  二、在新课程理念下实施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课前激趣的有效性。在许多公开课时,时常会看见课前教师要求学生静息,教师等待上课铃声上课,我在上课时,充分利用了这几分钟的时间,在开课前就揭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如在上《圆的认识》时,我在网上找了许多漂亮的自行车让学生观察,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提前揭发。

  2、课堂情境创设的有效性。情境创设容易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点烯学生的智慧的火花。情境创设要体现以下三个特征:一、趣味性。情境创设有没有趣味是这节课开课的关键,如在上《分数的再认识》时,我用多媒体设计了猪八戒分西瓜的故事,在上《统计》时,我安排了教师投球游戏等。这样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趣味中思考、发现数学知识。二、针对性。创设出好的情境,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三、可操作性。创设的情境要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利用生活知识感悟数学内涵。如在上《人民币的认识》,我设计了同学们在商场内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学习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3、课堂质疑的有效性。课堂质疑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在数学课堂中,为了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不断变换表达的,如:猜一猜,老师要提出什么问题;你是智慧老人,你会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是老师,你会提出什么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你知道些什么,你还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请你对大家谈一谈;你发现了什么?你对这人问题有什么疑问吗等多种激发学生兴趣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让学生主动质疑,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4、课堂全面关注学生的有效性。教学有效性追求的应该是所有学生共同、全面的发展,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数学来探究、解决实际问题。

  ①课堂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在现行的教材中,有许多知识都与学生生活非常贴近,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日常生活知识,让学生学习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要让学生主动收集数学资料,如我在上《百分数》时,让学生自己收集百分数的知识,采用汇报的形式,用身边的数学进行教学。

  ②课堂要善于捕捉闪光点。课堂教学的过程充满了变数,预设和结果往往不完全吻合,课堂中学生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质疑,甚至会提出许多怪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应变能力,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解决,在课堂教学中不扼杀学生的智慧,让学生有充分的表现欲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③课堂要让每个学生得到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和多媒体教学调节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去探究知识。小组合作学习和多媒体教学调节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去探究知识,小组合作学习时,每个小组要做到既分工又合作,要让每位同学发挥出作用。

  5、课堂时间安排的有效性。课堂教学中的时间能否得到充分利用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分配教学时间,一般的教学课堂应分为情境创新、揭示课题,整个课堂质疑,师生探究知识过程,层次练习,学生小结,学生对这节课学完后质疑,当然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作调整,一节课合理地安排时间,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实施。

  6、课堂教学要素融合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的要素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只有使各个要素从不同的角度综合发挥作用,有机融合,相辅相成,形成有效的教学综合力,才能形成有效的课堂教学。

  7、课堂评价的有效性。对学生进行评价是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不断实现预定发展目标。在课堂评价中我主要采用了真诚的言语鼓励评价:如很好,很棒,不错,会动脑筋,真精彩,棒、棒、棒、你真棒等;多彩的视觉刺激评价:如在黑板上评红旗,画笑脸娃娃,在黑板上画上花篮等;温馨的体态暗示评价:如对表现好的孩子竖起大拇指无声的示意;孩子回答完问题后,与之握握手、摸摸他的头、对他进行肯定或安慰。通过评价,让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8、课堂练习的有效性。课堂练习是巩固新知的重要手段,是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体现,是教师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练习时要体现层次性,以适应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使不同的学生得到发展。

  9、课后反思的有效性。有效在于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每节课后,教师一定要注重反思,并作好教学随笔,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基本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追求更大的教学效率与教学效益。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意识、自我教育能力和教学素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学生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地把握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总结 篇8

  一、注重合作探究的方法指导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让学生参与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评价反思等重要学习方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已基本采用。

  二、面向全体,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数学学习不仅仅是一个认知过程,同时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只有在教学的同时,调动学生积极的心理因素,才能挖掘学习潜力,促进智慧更加有效地发展。在数学教学中,主要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来增强效率。

  1、激发动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教学时必须采取适当措施,激发学生直接和间接的学习动机。如通过教学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很有用,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等。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有疑问才有活动的动力,创造的激情,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2、激发兴趣。教学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兴趣。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在最佳状态中学习,才能使学生获取更多的有效知识。所以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带着兴趣学习是教学的一个最简单的有效法则。在教学实际中,我根据教材内容选择性的组织一些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倡导学生学习中的交流应是多向的,不仅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应包括学生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互动。因此,一节好课就是把学生的各种感官充分调动起来,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顺利地直观地完成预设目标。

  三、要享受成功,更要经受挫折

  在新课改中,广大教师都很注重为学生提供成功的契机,都很重视对学生的尊重、信任、赏识和肯定,“你真棒”等表扬语弥漫课堂,确实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误区:有的教师不管学生表现如何,一律给予夸奖,即使是一个十分简单的回答都给予“真了不起!真聪明……”的表扬。事实上,这种廉价的表扬不仅不能起到真正激励的作用,相反会助长学生浮躁的学风。我认为表扬与批评都是对儿童行为的一种强化手段,恰如其分、实事求是的强化,并真正得到他人的认同,对于学生行为的规范、学习态度的好转和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是必不可少的。在提倡获得成功的同时,应该要让学生经受一些挫折与失败。在学习这一艰苦的劳动中,必然会经受挫折或失败。成功只有在失败的折射下才显得更加耀眼,在挫折的磨炼下才更有价值。

  四、根据内容和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好的教学方法,但教无定法,只有灵活机动地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最好、最优地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1、根据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代数知识、几何知识、统计知识等不同的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在教学中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例如在教学几何知识时我采取从直观到抽象的方法逐渐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教学统计知识时采用让每个孩子经历统计过程的方法,让他们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2、根据学生实际选择适合的方法。在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是“教学之本”。教师选用教学方法时应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基础、个性差异都是教师要考虑的因素。

  总之,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尽心地教是认真地学的前提,认真主动地学才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总结 篇9

  2015年11月7日至9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南京金陵中学河西分校举办的“《七彩语文》杯”全国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五届优秀课评比暨课堂教学观摩会。来自全国各省的31名选手参加本次大赛的现场比赛,另有7位数学特级教师进行了教学展示,他们课堂教学特色鲜明,充满了魔力与朝气,诠释了新课改的真实含义。

  在听课的过程中,我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自己和他们的差距。接下来,我就本次活动谈谈在听课过程中感受最深的几点;

  一、语言幽默、平和充满爱

  每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比较幽默,同学们阵阵传来欢快的笑声。课堂气氛非常好,每位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回答问题。例如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的张齐华校长的《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张校长干脆利落的说话风格,挥洒自如的幽默语言,让在场的每一位听课老师和学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的语调比较平和,亲近的声音时刻的鼓励和牵引着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他们用谦逊的目光和动听的音符替代了我们的焦躁和唠叨。

  二、多媒体使用、形象生动

  每位教师的多媒体使用都非常熟练,讲到哪,点到哪。而且课件做的比较新,比较生动。不少教师好制作了flash,更加生动形象的展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使学生很轻松的去突破重难点,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还有的教师采用了现代电子设备完成教学,如江苏省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的武捷老师上的《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认识和应用》,让每位学生用ipad自己动手操作、实验、亲身体验本节课的重难点。让他们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更加牢固,应用起来更加灵活。

  三、教学环节、层层相扣

  在课堂中,每一环节问题的设置,包括新课的导入都非常自然,让学生们通过自己身边的实例或者经典的故事,从而引出新课的内容。每一环节设计意图都非常清楚,讲解问题比较细致。例如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的王岚校长的《小数的初步认识》,在导入环节的设计,由“数学课”想到了“数”,由幼儿园学习过的数到我们现在学的数,很自然的谈话间就引出了本节课所要认识的小数。又如江苏省南京市琅琊路小学的张冬梅老师的《小数乘整数》,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相信学生,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去思考、给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更好的融入到本节课中来。

  参加这次活动,一方面开拓了我的视野,让我学习到了新版苏教版教学的新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也让我学习了执教老师们课上的机智和从容。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总结 篇10

  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学需要讲究结尾的艺术,这是由儿童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的,也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儿童好动易变、有意注意时间短,所以一节课的最后几分钟往往是孩子们最疲劳、注意力最分散、学习效果最差的时候。这时候,若是一成不变的作业、预习等内容,学生常常无心去听,有的甚至极为厌烦。下课了,我们经常发现有的学生悄悄地向同学打听作业内容。如此等等,都是因为课堂结尾太单一、太枯燥乏味造成的。相反,我们如果能精心设计一个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课堂结尾,不仅能巩固新知识、调节疲劳、保持学习兴趣,还能进一步激起孩子探索求知的欲望,活跃思维,在愉快的气氛中把课堂教学推向新的高潮,不断巩固和提高教学效果。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试着采用以下几种结尾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总结预习式。

  这种结尾方式是绝大多数教育者采用率最高、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每节课结束时,为了让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准确简练的语言,对该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提纲挈领的说明,并对教学重、难点和关键问题加以概括、归纳和总结。这样可给学生以系统、完整的印象,在帮助学生思维、加深理解、巩固新知的同时,还能为学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基础和动力。如在学习梯形的认识以后,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总结和帮助预习:

  1.什么样的图形叫梯形?

  2.什么是梯形的底边(上底、下底)、腰和高?

  3.梯形和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4.我们能够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不能计算出梯形的面积呢?如果能,又应该怎样计算呢?

  这样设计,既帮助学生理清了思路、把握了教学重点,又巩固了新知识、强化了记忆。更重要的是,能促使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进入到下一节课梯形的面积新课之中去。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也为下一节课的学习作好了过渡和铺垫。

  二、延伸拓展式。

  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让学生熟练掌握已学过内容的基础上,把所讲授的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进一步启发学生把问题想深想透,更多地领会和接触新知识,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其举一反三的能力。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们可以这样设计结尾:

  教师边出示用纸板做成的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边总结和提问:

  我们通过学习和证明,已经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那么这些图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呢?

  当学生面有难色时,教师可进一步启发学生:

  计算和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们采用了拼图法;对于这些图形我们能不能采用类似的方法呢?比如是否可以用分图法,把它们分解成几个三角形,再计算它们的内角和呢?

  这时学生猛然醒悟,很快顺次把这些图形分成2个、3个、4个三角形,从而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2,四边形内角和是1803五边形内角和是1804。

  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设问:

  照这样看,七边形、八边形、九边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呢?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呢?

  这样,既巩固了学生已学过的三角形的知识,又拓宽了思路,扩大了认知的领域,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还为今后进一步深入学习多边形的知识埋下了伏笔。

  三、趣味游戏式。

  这种方式是根据儿童喜欢做游戏的心理特点,把游戏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通过游戏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浓厚的兴趣得以保持,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结束新课。如在教学约数和倍数时,可以设计找朋友,离教室这样的结尾:

  教师出示带有数字的卡片说:你们可以为我出示的这些数字找朋友。如果你的座位号是卡片上数的倍数,你就找到了朋友并可以离开教室了。在离开以前,你要走上讲台,为你的座位号再找出两个朋友并大声说出来,才能走出教室。这两个朋友,一个是它的约数、一个是它的倍数。学生顿时倍添兴趣。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总结 篇11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结束了三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静下心来,有许多话想说,想给自己一个总结,也想为以后的工作做个准备。本期的数学教学工作,在紧张忙碌中,也有许多的收获。三年级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个过渡阶段,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现将这期的工作总结如下,以便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完善提高。

  一、以高尚的师德育人

  我热爱和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务,关注教育改革。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及时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教育和教学能力。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上好每堂课;用满腔的爱关注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体,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循循善诱,既教书又育人。能主动、认真地服从和配合学校各级领导安排的工作,与同事们团结协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以认真的态度学习

  新时代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要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具备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对每一位教师来说很重要。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会说话,会思考,他们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所以我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我努力学习别人先进的教学经验,改变旧的教学观念,把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在自己教育教学之上。

  三、以满腔的热情教学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因此,他强调“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要他把一些结果记下来,而是教他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我在教学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学与导的关系,把教与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上,在教法上着眼于导,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参与构建知识的过程,促使学生乐学,会学,善学。

  本学期完成了两位数乘两位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统计,小数的初步认识轴对称,实践活动,总复习这七个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达成了如下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除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笔算。

  2、会口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十、整百的数。会口算整十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数。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面积的含义,能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会利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了解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能初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初步认识轴对称,知道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了解生活中的对称美,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教学成绩显著,本学期几次考试所任数学成绩均名列前茅。

  总之,在整个教学工作中,我认真地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中,我认真钻研教材、教学用书。学习好新课标,虚心地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认真的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有意识地通过生活、实例、活动、游戏等形式引入新知识点,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存在。并通过学生的亲身感受、操作、实践、体验、讨论等方法,创设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学生感知知识构建的过程。

  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但在现在创新与改革不断变化的新时代,看来已经不够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更重要的考虑是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寻找水源,解决用水问题。这必然给我们的教师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如何学会掌握富有时代特色的先进理念;如何面对新标准、新教材的承接与变化;如何面对个性化的学生,等等,都是我必须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我愿与学生同行,与时代同行。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总结 篇12

  本学期,依托我校自身的教师、学生资源、特色进行的以校为本的数学校本教研,对数学教研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进行了改革,经过一个学期的初步尝试,已经逐步成为我校新课程改革工作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受到了数学教师们的好评。下面就本学期以来所进行的数学校本教研做一小结。

  一、领导重视、建立了数学校本研究制度。

  众所周知,校本教研是伴随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的、以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学校为研究阵地的实践性研究。如此大的教研改革如果没有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只会流于形式。

  我校在校长王正远亲自领导下,集中每位数学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了数学校本教研活动改革的新方案。

  1、由数学教研组长领头实施、直接参与校本教研,身体力行,率先垂范。

  2、建立校级数学校本教研的奖惩制度:数学教师参与数学校本教研的业绩与教师本人期末“教学常规量化考核”挂钩;期末开展数学校本教研先进个人评选活动。

  二、倡导反思,逐步形成高效的校本教研活动。

  自我校启动校本研究以来,学校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校本数学教研活动,把探讨研究作为数学教师教学生活的重要内容,倡导反思性教学。

  1、合理规划数学学期校本研究思路、教学实验改革,落实好每次备课活动。在集备活动中,数学教师共同备课,互相听课、评课。,在全体数学教师教研活动中,数学教研组长和数学老师们共同学习新课程标准,进行解读,结合教学实际谈感受,谈教学中的困惑、反思,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并且 针对年轻数学教师所上的校本教研研讨课进行集体研讨,各抒己见,帮助讲课老师找出不足,提供改进意见,这样提高了数学教师们的教学研讨能力。

  2、鼓励教师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参与课题研究,不断创新教学模式,研究撰写教育教学个案,促进教师从教书匠向研究者转变。在教研活动中,教师们将自己近期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拿来研讨,每位教师就自己的理解谈谈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使每位教师都积累了大量的教育教学研究资料。使教研活动成为教师们畅所欲言、交流研讨和锻炼成长的大舞台。

  三、校本课题,促进了全体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我校数学科开展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开展探索性学习方式的研究”这一校本教研课题的实验研究,按计划正常地进行着,已取得初步实验效果,具体表现在:

  1、确立了“数学课堂教学探索性学习方式”的教学模式。

  ①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②指导学生探索方法,提供学生探索的空间和时间,组织小组合作探索学习。

  ③交流汇报,师生共同探讨、对比分析后达成共识。从而归纳、总结、完善知识结构。

  ④巩固练习,拓展知识。

  ⑤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一是对教师引导的评价;二是对学生探索的评价。

  2、数学课堂教学探索性学习方式实践研究深入人心,使我校绝大部分数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和学生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认识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尊重学生、关注学生、满足学生需要;教师要实施有效教学,实践师生互动;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等等。这些观念,已不同程度的体现在我校数学教师平常的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

  3、数学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学习方式、教师角色等有变化。现在我校绝大部分的数学课堂教学正在孕育着新思路,一改封闭、呆板、教师传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教师开始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注重用探索性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体现在数学教师能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灵活组织课堂形式,普遍采用小组交流、合作探索研究等学习方式,课堂教学呈现出师生交流、平等和谐的特点,老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角色逐渐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转变。

  4、探索性数学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造精神,使学生体会到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样的课题教研,为我校全体数学教师提供了一个探索、实验、研究、反省、思考、再探索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等要素的平台,促进我校全体数学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促进专业发展,逐步向“专家型”教师迈进。

  四、校本教研需要继续探索和不断完善。

  在看到所取得的成果的同时,也要看到,由于我校数学校本教研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可借鉴的经验,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同时还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主要有:

  1、我校是一所一般校,历年来都是比较缺乏教育教学基金,办学条件不够理想。为此需要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为数学校本教研提供必要的物质前提。

  2、尽快建立新的评价体系。社会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如何评价学校,学校如何评价教师,教师如何评价学生,学生如何评价教师,都从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数学校本教研真正实施落实的程度。

  3、每个学期还应制定更加完善的教研计划。

  伴随着数学校本教研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校数学教师正在与学生一起成长。但我们清楚地知道:目前的发展仅仅只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将继续坚持通过多层面多渠道的反思合作、交流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素质,努力把数学校本教研改革推向深入!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总结 篇13

  我校数学教师教学工作认真负责,取得一定的教学成绩。根据他们的具体教学做法,做一简单的工作总结:

  一、认真备课

  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增强教学技能

  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互相学习

  新教师虚心请教老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认真学习优秀教师的方法,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教学工作。

  四、认真批改作业

  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彻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课后辅导

  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了解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六、推进素质教育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以上是我校数学教学工作的简单总结。今后,我们将继续认真搞好数学等各科教学研究工作,不断学习,向优秀学校学习,把我校各项教学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总结】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总结范文(精选11篇)12-08

有效数学课堂教学反思11-20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有效策略07-15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计划06-20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论文07-02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总结01-24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研讨会心得体会04-1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论文07-21

基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研究论文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