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3-06-08 16:30:50 雪桃 总结 我要投稿

高三政治知识点总结

  到了高三,我们需要复习的知识点有很多,那你会怎么对政治进行知识点的总结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三政治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

高三政治知识点总结

  1、文化的社会作用?

  ①(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由经济、政治所决定,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

  ③(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方向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文化对人的影响?

  (1)来源: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4)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①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②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③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为什么:世界各民族间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的社会实践决定了文化是世界的;民族间经济、政治、历史和地理等因素的不同决定了文化是民族的。因此,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二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4、怎样尊重文化多样性?

  (1)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原则: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5、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

  (1)途径:

  ①商业贸易

  ②人口迁徙

  ③教育

  ④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政治经济文化活动。

  (2)主要手段——大众传媒 :作用和特点——能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显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6、文化交流的意义?

  ①从“走出去”的角度: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进各国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提升我国的文化影响力、增强我国文化的软实力和综合国力,有利于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繁荣。

  ②从“引进来”的角度:有利于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的游戏文化成果,促进我国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7、传统文化的特点?

  特点:

  (1)继承性

  (2)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其基本特征,同时具体内涵又因时而变。

  (3)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在我们的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

  8、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1)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2)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3)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9、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1)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要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2)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这就是文化传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10、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①社会制度的更替;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

  ③思想运动;

  ④教育。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产生重要影响。

  11、文化创新的途径?

  ① 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②(基本途径一):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文化创新必须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同时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③(基本途径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学习、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

  ⑤文化创新要依靠人民群众,满足群众的需求

  12、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1)源远流长:汉字(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2)博大精深:

  ⑴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表现在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上。

  ⑵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⑶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13、发展民族文化的意义?

  意义:它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1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

  包容性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意义:

  ①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②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15、文化生活的“喜”与“忧”?

  (1)“喜”的原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

  (2)“忧”的原因:文化市场的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16、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大众文化

  (1)发展大众文化的原因:人们的文化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2)发展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17、如何何净化文化环境or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

  国家

  ①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②弘扬主旋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③加强文化建设,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

  ④建设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风尚。 文化企业——要增强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要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切实履行文化传承的义务 个人——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提高眼力,拒绝污染,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

  18、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①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②必要性:多种文化并存,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

  ③重要性:引领社会思潮,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19、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①根本任务是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

  ②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投入、设施)

  ③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④开展群众性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⑤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思道修养和文化修养。

  20、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保证;

  (2)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21、思想道德建设的地位、作用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1)地位: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集中体现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2)主要内容:——核心:为人民服务 原则:集体主义 重点:增强诚信意识 (3)要求: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传统美德相承接

  22、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地位:

  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23、怎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①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无止尽的过程。

  ②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③学习科学理论,树立崇高理想,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④脚踏实地、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24、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或如何发展先进文化)

  ①关键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保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②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③立足于中特实践,发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汲取世界文化长处,不断创新,满足群众需求,发展大众文化。

  ④加强文化建设,弘扬主旋律,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

  ⑤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拓展:高三政治易错知识点总结

  1. 我们在分析国际和国内社会政治现象时,必须运用阶级分析方法。

  2. 主权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3. 国家是运用强制力量为社会谋福利的。

  4. 国家是社会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构。

  5. 讲国家利益就是讲阶级利益。(有一定道理,但把二者等同是错误的,实质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

  6. 国家性质决定统治阶级的性质。

  7. 国家性质决定政党的性质。

  8. 国家性质决定执政党的性质。

  9. 民主是实行多数人的统治,是指社会中的多数人。

  10. 民主适用于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没有任何民主权利可言。

  11. 民主制国家不存在专政。

  12. 国家履行国家职能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3. 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基本的对外职能包括保卫职能、交往职能和侵略职能。

  14. 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基础是工农联盟。

  15. 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

  16. 维护社会治安只属于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17. 中国共产党履行组织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18. 政协有组织和领导经济建设的职能。

  19. 社会各个阶级历来都十分重视政权组织形式的问题,不断完善自己国家的政体。

  20. 国体决定政体,因此国体相同,政体一定相同。

  21. 政体的一般类型是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22. 资本主义国家中议会中的议员都是由公民选举产生的。

  23. 实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主要有英国、日本、泰国、比利时、西班牙、瑞典、挪威和印度。

  24. 多数资本主义国家采用的政体是议会制立宪制。

  25. 若立法机关产生行政机关则是议会制共和制,反之则是总统制共和制。

  26. 议会共和制中总统也拥有实权。

  27. 典型的议会制共和制的国家有意大利、德国、日本、芬兰、奥地利、印度、新加坡、新西兰等。

  28. 法国、印尼的政体是总统制共和制。

  29. 议会制共和制国家中政党或政党联盟只要在总统选举中获胜就可以组阁了。

  30.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

  31.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构和法律监督机关。

  32. 人大的职权有以下几类: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质询权。

  33. 人大有监督权,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34. 在我国,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高三必背政治生活知识点

  1.国家的根本属性

  阶级性

  2.我国的国家性质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特点

  (1)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特点是:在于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4.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

  (1)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和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2)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5.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1)公民享有的基本政治权利: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②政治自由

  ③监督权

  (2)公民应当履行的政治性义务: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②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③遵守宪法和法律。

  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6.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7.选举方式

  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要学会区别)

  8.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及意义

  (1)方式有: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2)意义有:

  有助于决策者民主决策。

  有助于决策者科学决策;

  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9.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性质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10.民主监督的渠道和方式

  (1)信访举报制度

  (2)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3)舆论监督制度

  (4)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

  11.民主监督的意义

  (1)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

  (2)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的主人翁精神。

  12.公民应怎样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

  (1)公民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

  (2)公民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采取合法的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13.政府的性质和职能

  (1)性质是: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

  (2)职能有:

  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职能;

  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具体方式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

  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14.我国政府的宗旨

  为人民服务

  15.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要求

  (1)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

  (2)具体要求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16.公民求助政府的途径及意义

  (1)途径有:开设热线电话;设立信访部门;推行电子政务;依法建立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

  (2)意义有:有助于解决自己的困难,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有助于政府不断改进工作。

  17.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

  (1)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2)有利于增强政府的威信。

  (3)有利于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4)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18.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的要求

  合法行政、程序正当、权责统一。

  19.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途径及意义

  (1)途径有:

  健全制约和监督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建立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区别外部体系和内部体系各有哪些?)

  (2)意义有:

  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的决策;

  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

  才能防止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等腐败行为;

  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

  20.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职权

  (1)性质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2)职权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2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常设机关、职权

  (1)性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也是我国唯一的立法机关。

  (2)地位(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是: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最高地位,其它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3)其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4)职权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22.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和根本政治制度,其组织活动的原则和基石

  (1)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3)基石是:人民代表大会

  23.人大代表的产生和职责

  (1)人民代表产生方式有两种: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实行间接选举;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实行直接选举。

  (2)职责是:

  人民代表的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等。

  人民代表的义务: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2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

  (1)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

  (2)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3)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4)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5.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中国人民作出的历史性选择,归根到底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2)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6.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方式

  (1)性质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执政方式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基本方式)。

  27.我国的政党制度和基本内容

  (1)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基本内容有:

  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多党合作的根本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8.人民政协的性质、职能和主题

  (1)性质:人民政协是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2)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3)主题:团结和民主

  29.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30.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和核心内容

  (1)基本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核心内容是:自治权(包括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

  31.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和民族自治机关

  (1)民族自治地方:分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民族乡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是与乡、镇平级的行政单位)

  (2)民族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3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有哪些?

  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33.我国的宗教政策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它包括:

  ①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②我国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③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④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34.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及权利和义务

  (1)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其中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2)主权国家享有的权利: ①独立权 ②平等权 ③自卫权 ④管辖权

  (3)主权国家履行的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35.联合国的性质、宗旨、作用

  (1)性质: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2)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3)作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

  36.国际关系的内容、形式和影响因素

  (1)内容: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

  (2)基本形式:竞争、合作和冲突

  (3)决定因素:国家利益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动因和归宿。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37.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

  38.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

  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

  39.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

  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40.我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由什么因素决定?其基本内容有哪些?

  (1)是什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影响因素: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

  (3)基本内容是:

  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高三政治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高三政治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11-11

政治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09-02

九下政治知识点总结07-12

初中政治知识点全总结11-03

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完整01-21

必修二政治知识点总结04-21

高一政治知识点总结03-07

高三政治收入与分配练习题及知识点归纳06-22

高三政治教学总结05-21

关于必修四政治知识点总结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