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丰收节最新征文稿

时间:2023-04-24 12:01:31 征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国农民丰收节最新征文稿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写过征文吧,借助征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还是对征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国农民丰收节最新征文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国农民丰收节最新征文稿

中国农民丰收节最新征文稿1

  啊,秋天到了,天气渐渐凉了。看到农民伯伯在丰收时的心情,我的心里就情不自禁的想到了“丰收节”;。来听听我心中的丰收节吧!

  一年一度的丰收节到了,很多农民都从远方来到了“欢乐广场”;。那里有清清的小河,有无颜六色彩旗,最前面是一个表演台。欢乐广场人流如潮。

  现在开始颁奖,给谁扮呢?当然是给农民伯伯颁了!一些人被称为水稻状元或瓜果大王,大家非常开心,都高高举起手中的奖杯展示给人们看!人们都欢呼着。

  颁奖结束了。现在要表演了,第一个出场的是儿童,他们穿了一身红色的衣服,他们是海军乐队,小朋友们都响亮的'吹出了丰收节的乐曲。下面是老年人的表演,他们都穿了一身白色的衣服,有都打太极拳有的练功夫扇,节目真是丰富多彩。年轻人出场了,有的人跳舞,有的人演小品,有的人唱歌......表演真是多才多艺。

  现在可以选购商品了,人们正在说着、谈着、笑着。场面四周全都是土特产,有香喷喷的玉米棒,有珍珠似的大米,还有称霸一方的螃蟹,还有虾子和鱼......我细心挑选了几样土特产,有香甜的玉米棒,还有大龙虾。买完了以后,我才心满意足的回家。

  丰收节真的令人难以忘怀!

中国农民丰收节最新征文稿2

  秋天到了,爸爸带我去郊区玩,我看见郊区田野里的庄稼都成熟了,农民伯伯们在忙着丰收,把一滴滴辛勤的汗珠洒在那广阔的田野上,我仿佛看见到了一颗颗宝贵的珍珠在田野里闪闪发光,正是那汗珠换来了他们满意的丰收。看到他们脸上笑开了花,我的心里也跟着高兴起来,情不自禁地想给他们设立一个节日叫:丰收节,来庆祝他们丰收的喜悦

  在这一天,每家农户请来亲朋好友,还可以请来城里的。老师、学生、公司职员、机关干部等各行各业的人。大家聚在一起开庆祝大会。庆祝大会上先是农民伯伯们告诉大家怎样种庄稼的,照料庄稼的,直到庄稼成熟丰收的过程。让大家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每一粒粮食都浸透着农民伯伯的汗水和心血,以后要珍惜粮食,每一餐都要做到“光盘”;行动。然后每一家农户拿出丰收最好的农产品,做出美食,让大家尝到地道的农家饭,让大家一饱口福,终身难忘。

  在这个快乐的.节日里,农民们似乎忘记了平时的辛劳,享受着丰收的快乐,用最饱满的热情去迎接未来的日子。我喜欢丰收节,希望这个节日早点来到。

中国农民丰收节最新征文稿3

  “瞧瞧,这晚稻,穗大,籽粒饱,看来今年秋粮又要丰收了。”;湖南省炎陵县中村瑶族乡平乐村大户陈世丹忙得很,一边忙着“三秋”;生产,一边还忙着把承包果园里的优质黄桃通过电商卖到各地。

  中国农民丰收节,体现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通过这个节日能够更好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励更多热爱农业、关注农业的人投身农业发展的事业之中,为农业农村的长远发展注入更多的'力量。今年,从农民丰收节中我们看到的是丰收的喜悦,也感悟到了高质量农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为新时代的农业赋予了新的。

  绿色农业,成为农业发展中的“新”;力量。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吃是生活中的大事,而随着物质生活不断的满足,大家对生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对农业的需求也呼唤“绿色化”;,在农业的生产上也需要走绿色发展之路。今年以来,我国实施轮作休耕试点3000万亩,继续调优农业投入品结构,化肥农药使用量持续减少。这样的绿色农业也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一个缩影,是新时代农业改革的一个大迈步。

  现代农业,成为农业发展中的“新”;渠道。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当今农业生产已经走上了现代化,不管是播种、施肥还是收割都能够看到机械式的生产,让我们看到“科技+农业”;已经成为当前农业生产中的主流,也成为了农业发展中的“新”;渠道,更能够提升中国农业的竞争力,从农业大国走向农业强国。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民丰收节是农民晒丰收、庆丰收的节日,让我们看到了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巨大成绩,更让我们看到在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不遗余力,也看到中国从农业大国走向农业强国还有一段路程,需要凝聚更强大的力量,才能够更好地谱写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新的华彩乐章。

中国农民丰收节最新征文稿4

  又是一年秋分时节,太阳直射点缓缓落脚至赤道,20xx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即将到来。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不断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尤为必要。因此,开展“送技术”;活动的'落脚点就是促进经济发展,让群众得到实惠,这就需要党员干部协助抓好产业规划、积极向所结对联户的农户(居民)提供产业发展、致富项目信息、协调信贷、技术培训等帮助,扶持群众依靠发展产业发家致富,让他们能在自我努力中找到自身的价值。

  党员干部在走访了解、摸清实情基础上,要综合分析“三农”;发展状况,从制约农业发展、农民致富的“源头”;做起,采取“出路子、供信息、帮钱物”;等行之有效的帮扶措施,帮助脱贫致富。同时,要联系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技培训,帮助困难群众提高脱贫致富能力。只有让“输血与造血”;的帮扶并举,才能立足于农村的长远发展,帮助他们走上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

  推而广之,如果更多的官员、更多的基层政府都能“俯身弯腰”;,真正放下身段、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带着真情实感去融入群众中,做到“望闻问切”;,多看看群众的菜篮子、米袋子,多问问柴米油盐,多了解厂矿企业的生产状况,才能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才会受群众欢迎,被基层接受。

  总之,送钱送物不如送培训技术。服务“三农”;,需要技术要领直接到人搭建起平台,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市场信息,进行“零距离”;服务,农民只要在田间“点菜”;,农技人员就上门“送餐”;。

【中国农民丰收节最新征文稿】相关文章:

中国农民丰收节丰收经典口号10-13

中国农民丰收节丰收经典口号03-03

中国农民丰收节文案10-21

中国农民丰收节主题征文09-27

中国农民丰收节话题征文09-27

中国农民丰收节赞美农民的经典口号09-29

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文案(精选235句)10-09

中国农民丰收节策划方案(精选5篇)09-06

中国农民丰收节心得体会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