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第二章摘抄

时间:2022-01-25 10:34:47 摘抄 我要投稿

《海底两万里》第二章摘抄

  相信大家都对《海底两万里》这本书籍不陌生,它可是许多人对海洋知识的启蒙老师。本文的内容是海底两万里第二章摘抄,欢迎大家阅读。

《海底两万里》第二章摘抄

  《海底两万里》第二章摘抄 篇1

  1.你只有探索才知道答案

  赏析:十一万公里的行程,是个大场面,一路所见,可以说无奇不有。谁见过?谁见过海底煤矿?谁见过“养”在贝壳里、价值连城的大珍珠?当了俘虏的和他的朋友们都见到了,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不放弃,才使得他们曾经徜徉其间。

  2.平常采到一个有珍珠的贝,他们才能得一分钱,何况他们采得的贝里面多数是没有珍珠的.

  赏析: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不放弃,才使得他们曾经徜徉其间

  3.我的心还在这个国家,并且,直到我最后一口气,我的心也是在这个国家!

  赏析:搜集海底,支援被压迫民族的正义斗争。当祖国沦为殖民地后,他带领少数志同道合的人潜入海底,用反抗的行动和不满的言论,支持和唤醒被压迫民族反抗的斗争。表面看来,尼摩艇长似乎是个与世隔绝的心如死灰的隐士,然而从他内心深处迸发出的炽热的感情,表明他是一个时刻关注着世界政治风云的科学战士。

  4.固然他的命运是离奇古怪,但他也是崇高伟大的。

  赏析:表现出尼摩的无比勇敢和对人类的牺牲精神。

  5.这真是一片奇妙又少见的,生长的都是高大的木本植物,小树上丛生的枝权都笔直伸向洋面。没有技条,没有叶脉,像铁杆一样。在这像温带树林一般高大的各种不同的灌木中间,遍地生长着带有生动花朵的各色珊瑚。美丽极了。

  赏析:生动的表现出海底世界的富饶美丽,令人向往。但是尽管它景色优美、令人陶醉,同样的它也险象丛生、千钧一发。

  6.那一夜在印度洋上,它不是攻击了某些船只吗?那个葬在珊瑚墓地的人,不正是诺第留斯号引起的冲突的牺牲者吗?而在所有的海面上,人们也正在追逐这可怕的毁灭性机器!

  赏析:“诺第留斯”号也曾遇险,在珊瑚礁上搁过浅,受到过巴布亚土著的袭击,最可怕的是,在南极被厚厚的冰层困住,艇内缺氧,艇上的人几乎不能生还。但是,凭著潜艇的精良构造和艇长的超人智慧,种种险境,均被化解,终于完成了十一万公里的海底行程。

  相关阅读:

  《海底两万里》(Vingt mille lieues sous les mers)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全书共2卷47章。

  小说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

  在法国,作品于1869年3月20日~1870年6月20日连载于《教育与娱乐杂志》(Magasin d’ducation et de Récréation);第一、二卷的单行本分别出版于1869年10月28日和1870年6月13日(无插图);插图本出版于1871年11月16日,111幅插图由Edouard Riou和Alphonse de Neuville绘制,Hildibrand雕刻。

  该书最早被翻译到中国则是在1902年,题为《海底旅行》,由卢藉东、红溪生据太平三次的日译本《五大洲中海底旅行》转译(该译本据英译本转译),最初连载于《新小说》,只可惜并未刊完。 这是该书已知的最早的中译本。

  内容简介

  此书主要讲述鹦鹉螺号潜艇的故事。1866年,海上发现了一只疑似为独角鲸的大怪物,阿龙纳斯教授及仆人康塞尔受邀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他们与鱼叉手尼德·兰不幸落水,到了怪物的脊背上。他们发现这怪物并非是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艇。潜艇是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水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看到海中许多罕见的动植物和奇异景象。途中还经历了搁浅、土著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艇到达挪威海岸时,三人不辞而别,回到了他的家乡。

  在《海底两万里》中,尼摩是个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后在《神秘岛》中交代其为印度人),他在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这艘潜艇不仅异常坚固,而且结构巧妙,能够利用海洋来提供能源,他们依靠海洋中的各种动植物来生活。潜艇船长对俘虏也很优待,但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尼摩船长从此之后不允许他们离开。阿龙纳斯一行人别无选择,只能跟着潜艇周游各大洋。在旅途中,阿龙纳斯一行人遇到了无数美景,同时也经历了许多惊险奇遇。他们眼中的海底,时而景色优美、令人陶醉;时而险象丛生、千钧一发。通过一系列奇怪的事情,阿龙纳斯终于了解到神秘的尼摩船长仍与大陆保持联系,用海底沉船里的千百万金银来支援陆地上人们的正义斗争。最后,鹦鹉螺号在北大西洋里遇到一艘驱逐舰的炮轰,潜艇上除了三位俘虏外个个义愤填膺,用鹦鹉螺号的冲角把驱逐舰击沉。不久,他们在潜艇陷入大漩涡的极其险恶的情况下逃出了潜艇,被渔民救上岸。回国后,博物学家才将旅行中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之于世。

  创作背景

  小说手稿

  波兰人民反对沙皇独裁统治的起义遭到残酷镇压是凡尔纳创作《海底两万里》的一个导火索。他在小说中塑造了尼摩船长这个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高大形象,赋予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以此来表达对现实的批判。

  创作小说之初,凡尔纳和出版商赫泽尔(Piere-Jules Hetzel)之间就书中的主人公鹦鹉螺号船长尼摩的特征展开了一场争论。赫泽尔认为该把尼摩描写成为奴隶贩卖交易的死敌,为他对某些海上船只的无情攻击提供清晰而理想的辩护。但凡尔纳却希望尼摩是位波兰人,他永不宽恕地把仇恨直指向俄国沙皇(他曾血腥镇压了一场波兰人的起义)。不过赫泽尔担心他引起外交上的分歧,使该书在有利可图的俄国市场上遭禁。最后,作者和出版商逐渐相互妥协了,他们认为尼摩的真正动机应当弄得模棱两可才有吸引力,尼摩应当被大致定位为自由的拥护者和反压迫的复仇者。 在《神秘岛》中,这才公布他是印度达卡王子。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海底两万里》是儒勒·凡尔纳的巅峰之作,在这部作品中,他将对海洋的幻想发挥到了极致,表现了人类认识和驾驭海洋的信心,展示了人类意志的坚韧和勇敢。在小说里,凡尔纳借尼摩船长之口表达了对海洋的赞美和热爱:“我爱大海!大海就是一切!它覆盖着地球的十分之七,大海呼出的气清洁、健康。大海广阔无垠,人在这里不会孤独,因为他感觉得到周围涌动着的生命。大海是一种超自然而又神奇的生命载体,他是运动,是爱,像一位诗人所说的,是无垠的生命。可以说,地球上最先形成的是海洋,谁知道当地球消失的时候最后剩下的会不会还是海洋呢!大海就是至高无上的宁静。”凡尔纳为读者构造了一个奇幻的海底世界,在这里,有变幻无穷的奇异景观和各类生物。在尼摩船长的引领下,进行海底狩猎,参观克雷斯波岛海底森林,采集印度洋的珍珠,探访海底亚特兰蒂斯废墟,打捞西班牙沉船的'财宝,目睹珊瑚王国的葬礼……种种险险象环生的情节显示了人类顽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展现了人类不懈的开拓精神。他提出了开发深海的可能性,鼓励人们去探索深邃的海底世界。

  鹦鹉螺号的船长尼摩称得上是个天才的科学家,他博学、睿智,极富创造力和探险精神。他灵活地运用各种科学知识设计并制造了潜艇鹦鹉螺号,在当时见多识广的阿龙纳斯教授看来,这项发明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它有着坚硬如铁的双层艇体,有着无穷的机械动力,不必担心爆炸和火灾,更不必担心碰撞和解体;它能够以每小时五十海里的速度航行,无论是狂风暴雨的海面,还是压力极强的海底,它都能穿梭自如,不受任何影响。连尼摩本人也对鹦鹉螺号赞誉有加:“我爱这艘潜艇,就像我爱我的亲生骨肉一样!”尼摩还十分擅长科学地利用海洋资源,他与船员们的生活必需品完全依靠海洋。他自豪地告诉阿龙纳斯教授:“大海满足我的一切需要。我有时把网拖在艇后,到快要撑破的时候才拉上来;有的时候,我会到大海中间去追赶那些生活在我海底森林里的野兽。我的畜群和海神波塞冬的畜群一样无忧无虑地在大海里吃着草。那里是我的一大块产业,我亲自开发经营,造物主的手总是在那里播种。”他们的食物也非常的大胆、丰富,保存下来的鲜海参、从雌性鲸类身上搞到的奶油,从北海的大墨角藻里提取出来的糖,还有可以和最可口的果酱媲美的海葵酱,陆地上的人根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神奇的永不枯竭的大海不仅提供吃的,还提供穿的和用的:贝壳类的足丝织成的衣服,海洋植物提取出来的香水,柔和的大藻叶铺成的床,鲸须做成的笔,就连抽的雪茄烟也是由含有丰富的尼古丁的海带制成的。另外,尼摩第一个发现并开采了海底煤矿,用以产生给予鹦鹉螺号热量、光明和动力的珍贵能量——电。对科学艺术有着极大的兴趣的尼摩在他的图书室里收藏了众多的科学著作,机械学的,弹道学的,水道测量学的,气象学的,地理学的等等;玻璃橱里陈列着尼摩亲自采集的天然稀世珍品:植物、软体动物标本,以及一串串价值连城的珍珠。这些珍藏品令阿龙纳斯教授叹为观止。尼摩还将自己对海洋研究的总结手稿翻译成不同的语言,附上自己的生平事迹装入小瓶子里,让潜艇上的最后一个人死去时抛入大海,希望能够传给后世的人们。

  《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科幻小说,科学性是它的一大特征。教授阿龙纳斯一行在被尼摩船长控制之初,面对潜艇这一人类的伟大杰作,阿龙纳斯竟然不顾人身安危,暂时放弃了从鹦鹉螺号逃走的念头。他劝阻鱼叉手尼德·兰德说:“这艘潜艇是现代工业的杰作,要是没有见到我会感到遗憾的!因此你要保持冷静,尽量仔细地观察我们周围所发生的一切,多看看。”

  艺术特色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代表了凡尔纳丰富多彩的想象和缜密细腻的行文特点。小说中情节设置古怪离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充满神秘色彩的海底世界;语言生动有趣,既是艺术的语言,又是科学的语言,对各种海底事物的说明入木三分,惟妙惟肖。特别是那艘鹦鹉螺潜艇,让读者如痴如醉。

  《海底两万里》中描写的潜艇起名为“鹦鹉螺”,而鹦鹉螺正是以自身薄薄的几毫米螺壳而承受下潜到百米深海后所面临的巨大水压的螺壳动物。这一细节充分表现了凡尔纳广博的科学知识。

  《海底两万里》或译为“海底历险记”“海底六万里”。“海底两万里”并非指海底以下两万里深的地方,而是鹦鹉螺号潜艇在海里航行两万里。“海底两万里”的“里”,也并不是一般定义的“里”(英文mile),它法文原文是lieue,中文正式译名为“里格”。里格是古代欧洲国家惯用的长度标准之一,但却没有统一解释,在不同国家公制中各有不同。这个距离单位在作者凡尔纳的家乡法国,早已废弃不用,即使在使用期间也缺乏标准(它分别代表过10,000、12,000、13,200和14,400法制呎,约莫3,250~4,680米)。由于英制的“里格”等于3英里,所以也有人将小说标题译为“海底六万里”。

【《海底两万里》第二章摘抄】相关文章:

《海底两万里》好句摘抄01-19

《海底两万里》句子摘抄11-28

海底两万里句子摘抄10-27

海底两万里好词好句【摘抄】12-10

海底两万里的好词好句【摘抄】01-19

海底两万里读书笔记摘抄大全01-18

《海底两万里》导读12-06

《海底两万里》好词11-18

海底两万里好句09-09

读《海底两万里》 有感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