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里的小戏班阅读及答案

时间:2021-06-12 14:29:44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深山里的小戏班阅读及答案

  我,并不是一个喜欢经常去看戏的人,但每次听到锣鼓的声响,我还是要停一下脚步。不为戏曲的内容,只为心中那一个一直无法抹去的小戏班,那一群生活在戏班里和戏班外的人们。

深山里的小戏班阅读及答案

  那已是十年前的事了。十年前,我去了一趟寺院沟一个坐落在海拔1700多米的大山深处的小村。小村很小,也很穷。84户,300多口人,年人均收入不足300元。我去时小村刚刚通了电,离乡政府40里的路,还是一条羊肠小道,很多地方只能容得下一个人行走,对面来人是要先靠边躲一躲的。因此,小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一辈子就没有去过县城,甚至是乡政府。经济落后,文化更是贫乏。寺院沟缺粮油,既苦又闷鸟难留是小村的真实写照。

  大山太沉闷了,沉闷太久了便需要一点声音,一点大山自己的声音。于是,在更早的十年前,寺院沟有了自己的小戏班,有了自己的锣鼓声和欢笑声。

  小戏班的成立是因了一个在外地剧团跑了几年龙套的年轻人。他,叫段军章。在回村的日子里,受不得小村的寂寞,于是和十几名同样不甘寂寞的青年凑到一起,商量着要办戏班。而这也得到了村干部和村民们的大力支持,这些尚未解决温饱的人们捐款捐物,上山砍柴换钱为他们购买了行头、请来了师傅

  小戏班办起来了,寂静的山村一下子有了生机,遇上丰收节日,碰上红白喜事,就连谁家来了亲戚,山民们都要打起锣鼓,穿好行头,唱上一出,乐呵乐呵。

  十年前,我原是要去一顷地的,一个与寺院沟一山之隔的小山村。我去寻访一位赤脚医生小白。小白是那座方圆几十公里的大山里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他没有留在省城,而是回村接过父亲的药箱,当起了赤脚医生。

  那天,我并没有见到小白。早上8点从县城出发,因了老乡的一句口误,一直到晚上9点,我都很迷茫地穿行在无边的大山里。路上,在一个只有10几户名叫东台沟的小村里,我见到了一位代课老师。老师教着15年级6名学生,因为小村建在两道几乎直立的山崖间的谷底,整个小村一天最多时只能见到一个小时的阳光,而老师已在小村教了18年的学。也正是老师告诉我去一顷地的路,告诉我小白刚刚来过这里,给人送药。我也才在第二天早上醒来时,听到了寺院沟村因庆祝通电而唱响的古韵新声。

  戏班没有著名演员,也没有高级音响,他们只用自己的方式演着自己的戏。据说,最初他们只是在本村演出。后来,每当散戏后,看着山路上三乡五里、十里几十里来看戏的乡亲,深一脚浅一脚走向夜色,演员们心里便会升起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他们说:大山需要声音,这声音应该响在大山的每一个角落。从那以后,农闲时他们便开始奔波于方圆百里的山野农家,义务为熟悉或不熟悉的乡亲送戏。他们,成了大山里传播声音与欢乐的使者!

  我在寺院沟住了5天。房东名叫刘琢,58岁,是名党员。老刘每天都要去山里,走得很早,回来很晚。他是乡里特聘的护林员和当时的农林特产税的税征员,每年他能收到1000多元的税,每年,他的工资是60元。那几天的'夜晚,老刘向我讲述了许多小村和小戏班的故事,只是从不说他自己。他说那老师是个好老师,把所有的阳光给了孩子们;他说小白是个好孩子,为了临县一个不认识的病人,大年三十夜里冒雪走40里的山路;他说小戏班的演员们大冬天点篝火、住帐篷、吃冰水;他说张瑞唱倒了嗓子就跑龙套拉大弦;他说戏班的人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让戏演下去,让寂寞的乡亲有个笑脸,让穷困的人们有个希望;他说他对不起我,因为一直只能让我吃土豆小米饭就咸菜,只能睡土炕还要和他盖一个被子

  十年过去了,大山在变化,大山里的人们也在变化,尽管村里通了路,有了电,人们有了电视机、录音机,然而乡音系魂,故土芬芳。听说农闲时小戏班义务为百里乡亲送戏的传统依然没变,乡亲们对小戏班的迷恋依然如故。忽然想起十年前离开寺院沟时,老戏迷陈玉山说的那句话:在这宏厚的大山里,不能没有咱自己的响动,有了这响动才有大山的灵气。

  16.为什么小戏班会在我心中一直无法抹去?请作简要分析。(5分)

  17.作品标题为深山里的小戏班,为什么还写了赤脚医生小白、不知姓名的代课老师以及房东刘琢等人?(4分)

  18.小戏班是大山贫困闭塞环境的产物。随着大山环境的不断改善,小戏班是否还有必要保留?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分)

  阅读答案:

  16.考查对作品主题的把握,能力层级C。

  ①小戏班里的人,虽然生活在贫困、闭塞的大山里,②但他们并不因此而抱怨而消沉,③相反,他们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改变生活;④他们不但有自己的精神追求,⑤而且他们还成为大山里传播欢乐的使者。[5分。每点1分。大意对即可。]

  17.考查对作品结构思路的分析,能力层级C。

  ①在精神层面上,这些人与小戏班里的人都有共同点,他们在艰苦环境中都能积极面对;②在写作意图上,作品要反映和讴歌的,不仅仅是一个小戏班,而且是大山里的人,要反映一种大山人的精神,一种大山的灵气。

  [4分。每点2分。答为写小戏班作铺垫,不得分。]

  18.考查对作品的个性化阅读,能力层级F。

  参考答案一:无论大山的环境如何改善,①但乡音系魂,故土芬芳,小戏班这种散发故土芬芳的文化形式,②仍然会为大山人所喜闻乐见,因此它仍有必要保留。

  参考答案二:随着大山环境的不断改善,①小戏班这种产生于贫困闭塞环境的文化形式,②也可能会被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所替代,因此它没有刻意保留的必要。

  [3分。参考答案一和参考答案二只需选择其一作答,答对答案中的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3分。]

  参考答案三:①小戏班体现了一种精神,一种灵魂,②如果失去了这种精神,大山就会失去灵气,大山人就会失去灵魂,③因此,无论大山的环境发生怎样的改变,小戏班传统都有保留的必要。

  [3分。参考答案三为必答,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三点得3分。]

【深山里的小戏班阅读及答案】相关文章:

深山里的小戏班阅读答案10-17

深山里的小戏班阅读习题及答案11-27

《炊烟》阅读答案在深山里08-24

莫远离深阅读答案03-19

书房花木深阅读答案07-10

《书房花木深》阅读答案11-30

《深空探测》阅读答案11-10

《山里的孩子来吃面》阅读答案11-07

山里的孩子来吃面阅读答案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