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阅读题以及答案

时间:2022-11-10 12:25:39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愚公移山阅读题以及答案

  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都可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所涉及的内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或某一知识点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我们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自己的阅读答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愚公移山阅读题以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愚公移山阅读题以及答案

  愚公移山阅读题以及答案 篇1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选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更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真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阅读题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惩山北之塞_______

  (2)且焉置土石_______

  (3)何苦而不平_______

  (4)无陇断焉_______

  2.翻译句子。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原文语句回答填空。

  (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愚公移山的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明愚公移山的决定得到大家拥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能体现移山艰辛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表现愚公驳斥智叟胜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太行、王屋两座山被移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应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说这个故事的最后还是靠神仙的力量把两座大山搬走的,这样看来,愚公还是无能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赞扬了以愚公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宏伟抱负,批判了智叟那种不求进取,知难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极思想。

  B.作者除用智叟这个人物与愚公进行对比外,还用遗男“相助”、山神“求告”、天帝“感动”等情节来衬托愚公,从而使愚公形象更加丰满、高大。

  C.智叟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反对移山;而愚公从发展的观点出发,认为自然是可以被征服的,所以坚持移山。

  D.文章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虽然增强了艺术效果,但也宣传了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这是应该批判的。

  参考答案

  1.(1)戒,这里是。

  (2)安放。

  (3)愁。

  (4)高地

  2.(1)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

  (2)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寡妇孤儿都比不上。

  3.(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3)杂然相许;

  (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5)河曲智叟亡以应;

  (6)帝感其诚。

  4.京城氏之子是“遗男”,年纪又很小,他去帮助愚公移山,必然是得到了他的寡母的同意,可见愚公的事业受到了众人的拥护。再从“跳往助之”来看,他是出自真诚,高高兴兴地去的,更有说服力。(意对即可)

  5.示例:不同意。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使山神害怕,天帝感动,文章这样写,恰恰表现了愚公移山的精神感人至深,其移山之举有不可抗拒的力量。(意对即可)

  6.D

  愚公移山阅读题以及答案 篇2

  愚公移山(节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4分)

  ⑴固不可彻()

  ⑵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⑶何苦而不平()

  ⑷河曲智叟亡以应()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⑴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⑵甚矣,汝之不惠!

  【小题3】与“以残年余力”的“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B、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C、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D、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小题4】从文中画线句子看,你认为愚公“愚”吗?为什么?(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⑴通,变通

  ⑵穷尽

  ⑶愁

  ⑷通“无”

  评分标准:每处1分,第⑷题直接写“无”,也不扣分,共4分。

  【小题2】(1)他们运土石,每年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2)你太不聪明了!

  【小题3】D

  【小题4】不愚。因为从这个句子里可以看出愚公具有不怕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而且具有长远、发展的目光,尽管凭他个人能力不能实现目标,但他坚信只要后代子孙坚持奋斗,总有一天会移掉大山!评分标准:表明态度,得1分;不怕艰难、坚持不懈,得1分(只写到了‘坚持不懈”也给1分);具有长远的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⑴通,变通,不要理解为彻底。

  ⑵穷尽,匮也是穷尽的意思。

  ⑶愁

  ⑷通“无”通假字

  【小题1】试题分析:⑴“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一句注意赋分的两个点:一是“易”——变换、“一反”——往返一次两个词语的解释,二是整体意思。

  (2)“甚矣,汝之不惠!”注意倒装的句式:“甚矣”是谓语,“汝之不惠”是主语,“惠”的理解:聪明,这是赋分的两个点。

  考点:考查句子翻译的能力,用现代汉语表述文言句意的能力。

  【小题1】试题分析:A项中“以”是“因为”的意思,B项中的“以”是“因为”的意思,C项中的“以”是“认为”的意思D项中的“以’是”凭借”的意思,和选项中的”以”意思相同。

  【小题1】试题分析:从文句可以得出人物的特点或者精神内涵,一是愚公的一句看出即使自己这辈子不行,后辈们还会坚持下去的,坚持不懈的精神显而易见。二是子孙无穷而山不加增,可以看出他的远见和信念。

  考点:根据文意表达自己对文章的感悟的能力和对文章人物的分析的能力。

  愚公移山阅读题以及答案 篇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2—4题。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河阳之北 河阳:黄河南岸

  B、且焉置土石 焉:怎么

  C、始龀,跳往助之 始龀:刚刚长满乳牙

  D、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虽:即使

  3、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小男孩参与搬运土石),从冬天到夏天变换了季节,才出现回家一次。

  B、[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和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木都清除不掉了,又怎么对付那些沉重的泥土和石头呢?

  C、[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你的思想真是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你怎么就不能像孤儿寡妇那样开明呢。

  D、[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握着蛇的山神听说智叟都劝说不了愚公,担心他不停地挖下去,就把愚公移山这件事告知了天帝。

  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愚公要移山,目的是能到达汉水,通过水路到达更广阔的世界。为此,他想别人之未敢想,干别人之不敢干,终于感天动地,成功移山,造福后人。

  B、愚公提出移山,家人纷纷响应,连妻子也献策支持:邻人踊跃参与,连京城氏的一个小孩也热心参与其中。可见,得人心之举自然就能一呼百应,老少云集。

  C、从人物的名称上看,两个老人,一愚一智,反映了常人的思维习惯和评价标准;而在作者笔下,愚者大智若愚,智者理屈词穷,褒贬之情分明。这种似褒实贬、似贬实褒的写法,形成鲜明的对照,让人印象深刻。

  D、交通不便是古代人们经常面临的痛苦,在大自然面前人们总是显得渺小而无力。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道家历来主张顺应自然,但这篇寓言中愚公移山的故事及其精神,则更具有儒家积极有为的处世态度,激励人们不怕困难,积极有为,改造自然,实现梦想。

  答案:

  2、D

  3、B

  4、B

  愚公移山阅读题以及答案 篇4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节选自课文《愚公移山》)

  7.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惩山北之塞(     )      (2)杂然相许(     )

  (3)投诸渤海之尾(     )     (4)始一反焉(     )

  8.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

  句子: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翻译:

  9. 画波浪线的两句话表面相似,实际不同。请简析他们的区别。(4分)

  答案:

  7.(1)苦于   (2)赞同  (3)之于  (4)通“返”,返回

  8. 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说明: 凿石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

  9. 愚公之妻的话在于表示疑虑和担心(担心山移不走,且“焉置土石”);智叟的话显然是鄙视和嘲笑,笑愚公不自量力(连山上的草都动不了一根,能把土石什么样呢?)

【愚公移山阅读题以及答案】相关文章:

愚公移山阅读以及答案11-25

愚公移山的阅读理解以及答案11-23

王安忆阅读题以及答案02-26

圆的阅读题以及答案06-11

春联的阅读题以及答案06-12

《海燕》的阅读题以及答案03-20

火腿的阅读题以及答案12-07

宇宙的阅读题以及答案11-26

南乡子的阅读题以及答案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