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案例(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发布时间:2016-6-7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

 2.认识常见的各种角,学会画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角。

 【教学难点】  正确画角。

 【教具、学具准备】

 1.教师准备大三角板、圆形纸、多媒体电脑、多媒体课件、活动角。

 2.学生准备三角板、圆形纸、长方形纸、带孔小棒。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看一段录像片,大家高兴吗?

 生:高兴。

     师:下面咱们就一起来欣赏,一边看一边想:从录像中你发现了什么?

 [评析:课的引入抓住了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利用学生熟悉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探索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一)联系实际,找角

 (师生一起看录像“美丽的校园”。突出:门窗上的角、花坛周围的角、操场中场地的角、小朋友做操时上下肢组成的角……)

 师:同学们,刚才录像中播放的是什么地方?

 生:我们的学校。

 师: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你从录像中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了小朋友在做操。

 生2:我发现了学校很漂亮,有教室、有操场、有同学……

 生3:我发现门上有一些拐角,操场上也有拐角……

 生4:我还发现老师拿着的东西(三角板)上也有拐角……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有角,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物体上有角,你能找到吗?现在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

 (小组活动:找角)

 [评析: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身边找角,并且互相说说,一方面充分体现教学的民主性,教师给每个学生都创造了均等的学习、参与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另一方面使学生经历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二)初步感知,指角

 师: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

 

生1:我们组找到了三角板上的角、桌子上的角。

 

生2:我们组还找到了这张纸(长方形)上的角。

 

生3:我们组还找到了窗子上的角、电脑上的角。

 

生4:我们组找到黑板上的角。

 

生5:我们组还有补充,你看,大屏幕上也有角。(注:所有学生指角的过程都是点了一下角的顶点处。)

 

师:老师明白了,同学们指出的角原来是这样一个图形(边说边在黑板上点一个点),这是个角吗?

 

生:不是,这是个点。

 

师:对,这是个点,刚才同学们指的不就是这样吗?想想看,怎样才能将你想的样子完整地指出来?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再指指看。

 

(学生活动)

 

[评析:在这里,学生感知到的角是生活中的角。所以在指角时指的是角的顶点处。但精彩之处就在于教师没有急于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而是充分利用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这一知识“盲点”,巧妙地引导学生自己正误,把学生对角的认识自然地从生活实际过渡到数学知识,逐步构建正确的表象。]

 

师:哪位同学能指给大家看一看?

 

生1:是这样的(见右图)。  

 

生2:是这样的(见右图)。  

 

生3:这样才是一个角(见右图)。 

 

师:现在同学们指角的时候,不光指了一个点,还指出了两条直直的线,也就是这样一个图形(出示现成的角 ),但大部分同学的指法还不对。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样指角的?(教师示范见右图)。  

 

会指了吗?在小组里再互相指指。

 

[评析:通过三次“指角”,使学生逐步建立了正确的“角”的表象。另一方面,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注意了知识的渗透的孕伏;三次指角,逐渐渗透了“角是由一点引发的两条射线组成的”这一知识,为学生继续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做好了铺垫。]

 

(三)小组合作,折角

 

师:(出示一张圆形纸),同学们看,这张纸上有角吗?你能想法用它折个角吗?以小组为单位比赛,看哪一组折角的方法多,样子好。

 

(指一组学生将折的角贴在黑板上)

 

师:哪一组还有不同折法?也过来贴上 (有不同折法的贴出)。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他们折出的角指给大家看?

 

生1:这张纸 上有三个角。

 

生2:我不同意他的说法,这张纸 上只有一个角,另外两个不是角,因为它的另一条线弯了。

 

师:同学们都听到了吗?她说得非常好,只要有一条线弯了,这个图形就不是角。

 

(四)动手操作,做角

 

师:同学们心灵手巧,折出了这么多形状的角,那你能用这样两根带孔小棒做个角吗?试试看。

(学生活动:利用带孔的小棒做角)

 

师:老师这里也做了一个角,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帮忙,愿不愿意?哪位同学能把角变大一些?

 

(指名一个学生演示)

 

师:同学们看,角变大了吗?你能让自己做的角变大吗?怎么变?

 

生1:我用一只手拿着一根不动,另一只手往外一拉小棒,角就变大了。

 

生2:我把张开口的两根小棒往桌子上一压,角就变大了。

 

生3:我把手放在小棒中间往外一撑,角就变大了。

 

师:同学们能让角变大,那么还能让它变小吗?怎么变?

 

生1:我把两根小棒往里一捏,角就变小了。

 

生2:我用两只手将两根小棒往中间一摁,角就变小了。

 

生3:我把一根小棒放在桌子上,把另一根一压,角就变小了。

 

[评析: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体会、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又开的大小有关这一知识点。注重了学生的观察、操作与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

 

(五)体验感悟,画角

 

师:你能将小棒做成的角的样子在纸上画出来吗?试试看。

 

(学生活动:画角)

 

(展示一组学生画的角)

 

师:大家说,哪一组同学画得好?同学们想知道怎样画又快又美观吗? 

 

(电脑演示画角过程)

 

师:请用正确画法画一个角。

 

(学生再次画角)

 

(六)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同学们看,这个角画得怎么样?请这位同学过来,同学们知道她叫什么吗?她为咱们做出了榜样。这是她的什么?(手)这个呢?(鼻子)这个呢?(耳朵)

 

师:我们知道了她的名字,还知道了她身上各部分的名称,角这个图形的每一部分也有名称,想知道吗?(电脑边演示边出现名称)

 

师:现在同桌说说悄悄话,告诉对方角的每一部分分别叫什么。

 

(七)总结升华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1)认识了一种新的图形──角。(2)学会了画角。(3)知道了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

 

三、巩固拓展

 

1.师: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老师奖励你们做游戏,好吗?(好)同学们喜欢爬山吗?(喜欢)今天咱们就来做个爬山游戏。看,这就是那座山,在通往山顶的路上,设了这样几个关口,只有顺利闯关,才能到达山顶。哪组同学愿意带领大家率先闯过第一关?

 

电脑出示:下面图形哪个是角?

 

 

 

师:第3个为什么不是角?

 

生:因为它的一条边不直。

 

师:你答对了,奖励你们一面小红旗。 

 

(伴随着音乐升起第一面小红旗)

 

2.师:哪组同学愿意闯第二关?

 

电脑出示:下面图形中有几个角?

 

 

 

(回答正确后升起第二面红旗) 

 

3.师:第三关最难,谁有信心继续闯关?

 

电脑出示:下图中有几个角?

 

 

 

(回答正确后升起第三面红旗)

 

师:在这位同学带领下,我们顺利到达了山顶,登高远眺,一切尽收眼底。有蓝天、白云、远处的山水、近处高大的树木(边随音乐说,边出现画面,最后停留在交叉的树木上)。在美丽的大自然中也有角,只要你处处留心,一定会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