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的绿化面积--复杂的图形面积计算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发布时间:2017-11-17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教学内容:第26 - 27页  校园的绿化面积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综合应用学过的面积公式计算一些少复杂的图形面积。

    2、在校园中进行一些实际的测量和计量,以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想想算算:

    1、出示右图,要求学生算出它的面积:

   (1)小组交流:你准备怎样计算?

   (2)学生汇报:                                15m

   ①可以看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梯形    ②从一个长方形中去掉一个梯形

   (3)任选一种方法进行计算:

二、巩固练习:

求下面图形的面积:

6m

                                         2m

    6 3m             6

    m         2m                                      m

                 2m

          5m 10m

三、画一画:(第27页画画算算)

学校准备建一个新的花圃,在方格纸上划出花圃的形状并计算出面积。

四、实地测量:(第27页量量算算)

    在校园里找出一块合适的空地,参照上面画出的形状进行实地测量。

课后札记:

第三单元  认识小数

教学内容:

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比较小数的大小、把非整万(亿)的大数改写成以万(亿)为单位的小数。

教材简析: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初步体会了一位小数与十分之几的分数间的联系;还教学了分数的知识,学生初步理解了十分之几、百分之几等分数的意义。这些都是继续教学小数知识的必要基础。本单元系统的教学小数知识,将使学生建立比较完善、比较深刻的小数概念。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教学小数的知识。这些经验包括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所表示的金额,以米为单位的小数所表示的长度等,都是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初步认识了的。这些经验能支持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发现小数的性质,进行比较小数大小的活动,从而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2、数形结合,教学小数的知识。小数的意义是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小数的性质也是抽象的数学规律,小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是有一定困难的。如果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的图形联系起来,挖掘和利用概念中的直观成分,能有效的降低教学的难度。教材编写时充分注意了这一点,如用大正方形表示整数“1”,它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分别表示成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依托直尺显示几厘米是百分之几米,是零点零几米;在数轴上建立点与相应的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联系……这些都有助于学生领会小数的知识。

3、始终把小数的意义作为教学重点。本单元编排的四部分教学内容是循序渐进的,小数的意义是进一步教学小数性质、比较小数大小的规则、改写大数的方法的基础,后面三个内容的教学又促进了小数概念的逐步清晰、逐步深化。

4、选择大量有意义的现实数据。如:普通食品、常用物品的价钱,我国部分大城市的人口数,反映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数据,集知识性、应用性、思想教育为一体。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记数单位,能正确读写小数。

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够比较小数的大小。

3、使学生能够利用小数将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以亿作单位的数。

4、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能按要求正确地求出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

    1、理解小数的意义。

2、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策略:

1、以两位小数的意义为主要研究对象 ,向前联系一位小数与整数,往后发展到三位小数和四位小数,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小数概念以及记数方法。

2、教学小数的性质,突出对性质的体验。首先体验性质的合理,然后体验性质的应用。

3、比较小数的大小,淡化统一的法则,鼓励个性化思考。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8课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

小数的意义。

P28-29页例1和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五的1-5题。

教材简析:

    教材以两位小数的意义为主要研究对象,向前联系一位小数与整数,往后发展到三位小数和四位小数,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小数概念以及记数方法。例1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切入,先教学两位小数的读法,再感受两位小数的含义,学生体会两位小数的意义不是很轻松的。而小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部分不同,又是他们初学时感到不习惯的。从有利于教学出发,例题先讲两位小数的读法,再让学生感受到两位小数的含义。例2通过数形结合,建立小数的概念。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在分数的基础上认识小数,知道什么是小数,小数的意义,学会分数、小数的互化。

2、培养学生的理解空间想象能力。

3、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小数的意义及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用分数表示下面的数。

1角=(    )元        1分米=(    )米

2角=(    )元        1厘米=(    )米

1分=(    )元        1毫米=(    )米

二、教学例1:

1、出示例1:用“角”或“分”作单位,说出下面物品的价钱。

指名回答问题。注意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完整。

    橡皮的单价0.3元是3角;信封的单价0.05元是5分,练习簿的单价0.48元是4角8分或48分。

(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既使学生消除对这三个小数的陌生感,又为下面体会小数的意义埋下伏笔。)

2、教学小数的读法:

你能读出下面的小数吗?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0.05  读作: 零点零五     0.48   读作:  零点四八

引导学生总结读整数部分为0的小数的方法:

从左往右依次读出各位上的数。

3、初步感受两位小数的含义。

想一想:0.3元是1元的几分之几?0.05元是1元的几分之几?0.48元呢?

小组讨论交流。

汇报:0.3元是1元的十分之三。

    (学生根据三年级的知识,完全可以回答出第一个问题。)

      0.05元是1元的百分之五。提问:为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可以作如下的引导。)

   思路: 1元=100分,1元平均分成100份,1份是1分,1分就是1元的 ;0.05元是5分,是5个 ,也就是1元的 。

      根据上面的思路,让学生说明0.48元是1元的 。

学生回答:1元=100分,1元平均分成100份,1份是1分,1分就是1元的 ;0.48元是48分,是48个 ,也就是1元的 。

观察板书:

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看到0.05和0.48都是两位小数,都表示百分之几。

4、“试一试”

   A、理解:1厘米是 米, 米可以写成0.01米。

      指名理解1厘米为什么是 米。

(1米=100厘米,1米平均分成100分,1份就是1厘米,1厘米也就是1米的 ,就是 米。)

B、用米为单位的分数和小数分别表示4厘米与9厘米。

  学生回答并说名理由。

C、观察板书:

    

这三个分数都是什么样的分数?(百分之几的分数)

这三个小数呢?(两位小数)

我们知道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那两位小数又表示什么呢?(百分之几)

三、数形结合,建立小数的概念。

1、出示例2:

把什么看作“1”?(正方形)

看着图形将 和 写成小数。学生自主填空后回答。

提问:0.1表示什么?0.01又表示什么?

2、试一试:

在下面每个正方形中涂上颜色,分别表示 、 和 ,并把它们写成小数,填在括号里。

学生自主练习,进一步体验小数的意义。

3、思考:

观察前面出现的小数与分数的关系,你有什么发现?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观点。

结论:分母是10、1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4、想一想:

写成小数是多少? 呢?你能写一写、读一读吗?

A、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你是怎样思考的?

B、 进一步体会读法:0.001    读作 :  零点零零一

                   0.029    读作 :  零点零二九

  强调:小数部分的零要一个一个的读,不能只读一个零。

C、 我们知道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那么你知道四位小数表示什么吗?

学生回答。

5、练一练:

   学生自主填空,交流时注意让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进行说明。

四、巩固练习:

   练习五的1-5题。

   练习时让学生自主练习,指名回答时要培养学生完整回答并应用自己学过的知识阐明观点的习惯与能力。

   注意:练习的第3题,出现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读写应该不会有困难,但是在用小数的意义进行说明时,对于一部分学生可能会造成困难,虽然题目没有要求学生进行意义说明,但是在教学中还是应该有初步的渗透。

家庭作业:

1、 自己写几个小数,读出来,并说说它们各表示什么。

2、 回顾学习过的十进制记数法,预习P32页例3。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