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周长课堂教学实录 (苏教国标版五年级下册)

发布时间:2016-5-15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教学目标:

⑴通过对比让学生理解计算圆周率的必要性;通过合作交流计算圆周率,并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会利用公式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⑵通过学生的合作操作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精确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

⑴猜测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⑵揭示课题--圆的周长。

二、确定探索新知的方向。

⑴观察课前画在黑板上的两幅图。

 

分别指出正方形、圆形和正六边形的周长。

⑵沟通联系。

找出正方形和圆形联系的地方(圆的直径就是正方形的边长);找出正六边形和圆形联系的地方(圆的半径就是正六边形的边长,圆的直径就是2个正六边形的边长)。

⑶比较周长的长短。

以直径为基准,正方形的周长相当于直径的4倍,圆形的周长比它小;正六边形的周长相当于直径的3倍,圆形的周长比它长;所以,圆形的周长在直径的3倍与4倍之间。

⑷确定探究方向。

量出圆的周长和直径,算出它们之间的倍数。

⑸准备数据采集。

序号 周长(c)cm 直径(d)cm 周长是直径的几倍

      

三、合作探究新知。

⑴学生操作活动。

小组合作:量出所带圆形物体周长和直径,采集数据,填入上表。

教师观察:各组量周长和直径的情况,量周长有用线围的,用圆片滚的;量直径不成问题,上一节课的知识已经迁移、内化为学生的技能。

下面是教师在分组活动中采集到的数据。(★是后加的,评价时加的)

序号 周长(c)cm 直径(d)cm 周长是直径的几倍

1 15.5 5 3.10★

2 8.9 2.9 3.07

3 14 4.3 3.26

4 7.6 2.5 3.04

5 8.9 2.7 3.30

⑵合理评价,得出公式,

看教材第99页,感受周长是直径的几倍就是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保留两位小数是3.14;评价表中的数据,3.10最接近,操作中的误差最小;根据周长是直径的π倍,得出公式c=π或dc=2πr。

⑶介绍祖冲之。

四、利用新知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⑴说出计算周长的算式。

 

⑵口答练习十八1~2。

 

⑶作业练习十八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