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第一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

发布时间:2016-1-23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课题:

单位: 昆仑实验小学

备课人:于长忠

一、 教学内容:教材98---100页。

二、 教学目标:

1、 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 在游戏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 重点与难点:

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四、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

下面我们就去看一看小朋友在做什么游戏?

课件出示98页主题图。学生观察后说一说收集到的信息。

教师有足球裁判为两个队开球的方法导出课题。

(二) 新授

1、 出示教材99页情境图。

学生观察后说一说收集到的信息,并发表自己的想法。

既然认为是公平的,那么大家想一想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那掷出反面的可能性是多少?为什么?

2、探究新知。

大家想一想,如果我抛掷20次,正面大约可能出现多少次?为什么?

下面就请同学们在小组做抛硬币20次的游戏并做好记录。

抛硬币次数 正面朝上次数 反面朝上次数

   

   

总计:  

3、各小组展示交流。 

提问:大家来观察一下这些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同学们观察的都很仔细有这么多的发现,我们会发现有些小组正面朝上的次数不一定是总次数的一半,有些小组少一点,有些小组多一点,但是全班加起来正面朝上的次数就比较接近总次数的1/2。

随着抛掷次数的不断增加,正面朝上的次数会怎样?反面朝上的次数会怎样?

4、小结:科学家曾经做过实验当实验的次数逐渐增大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会越来越接近。

五、 巩固提高:

1、 教材99页做一做。

2、 联系二十1----3题

六、全课总结:

学生说一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题: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第二课时

单位: 昆仑实验小学

备课人:孙翠英

一、 教学内容:教材101---102页

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用概率的思维去观察和分析社会中的事物

    2、通过游戏的公平性,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三、 重点与难点:

让学生认识到基本事件与事件的关系。

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盒子里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球只允许摸一次,分别摸出三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分别是多少?

    2、如果盒子里有10个红球4个白球只许摸一次,摸出那种球的可能性大?

学生口答并说明理由,教师小结导入新课。

    (二)新授

1、 出示101页情境图。

2、 学生观察后说一说收集到的信息。

3、 学生在各小组内说一说游戏规则。

4、 结合情境图学生说一说每人得到化的可能性是多少?

提问:男、女生分别得到花的可能性又是多少?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

5、 各组派代表全班交流。

6、 如果是在我们班搞这个游戏请根据游戏规则同桌互相说一说男、女生分别到花的可能性分别是多少?

7、 小结(略)

五、巩固练习:    

六、 练习二十一1---3题。

六、全课总结:

学生结合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说一说自己的收获?

课题: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第三课时

单位: 昆仑中心小校

备课人:万睿

    教学内容:教材103-104页例3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不能直接计算出可能性,而要先罗列出所有的可能的结果,再计算可能性”的题目的思考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综合知识的能力,结合以前学过的排列组合知识进行思考。

3、培养学生逻辑思考问题,有条理地叙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会罗列所有的可能性。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课件或图片)下课了同学们一起玩游戏,他们用什么方法确定谁先开始?你们有哪些做法?

2、那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继续研究“可能性的大小”吧!

板书课题:可能性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3:

你认为用“石头、剪子、布”决定谁来跳公平吗?

两人玩可能会发生哪些种情况呢?

你能直接计算出小强和小丽获胜的可能性吗?,

该怎样找到可能性的结果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2、学生思考讨论。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列表过程。

4、请学生汇报游戏的情况。

小丽 石头 石头 石头 布  布 布 剪子 剪子 剪子

小强 剪子 布 石头 剪子 布 石头 剪子 布 石头

结果 小丽

获胜 小强

获胜 平 小强

获胜 平 小丽

获胜 平 小丽

获胜 小强

获胜

从表中可以看有几种可能的结果?小强和小丽的可能性各是多少?用这种方法决定谁来跳公平吗?

5、学生进一步讨论上面的问题,然后汇报交流。

6、小结:经过分析用排列组合知识的方法来判断谁来跳是公平的。

(三)拓展练习

1、学生完成书中的做一做,引导学生用排列组合法。

2、完成104页的1题,学生列出有几种可能性,说说怎样使之公平。

(结论是:必须换掉2或8,并且新加的数字卡片满足:该数字是不能被3整除的单数。如5。也可能把7换成是3的倍数。如9等)

(注意说明:当两个数的乘积既不是2的倍数又不是3的倍数时也要重来。)

3、完成104页的2题

学生把表填完整,然后做判断。

4、开放题:完成104页的3题

学生自己设计一个游戏的规则,让全班同学判断是否公平。

(完不成时,机动作为课后作业。)

(四)应用创新:

1、总结:这节课你对“可能性”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有些游戏规则是公平的,有些却是不公平的。

游戏中一共出现的可能性要我们认真地排列出来的。)

2、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自己设计一个游戏的规则,让全班同学判断是否公平。

课题:中位数的统计意义及计算方法第四课时

单位:昆仑宋家坊小学

备课人:王福明

    教学内容:教材105-108页

教学目标:

1、理解中位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学会求中位数的方法。

2、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各自的特点。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运用价值,形成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中位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学会求中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各自的特点。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出示书本第105页的例4图及统计表。

姓名 李明 陈东 刘云 马刚 王明 张炎 赵丽

成绩/米 36.8 34.7 25.8 24.7 24.6 24.1 23.2

  师:从这幅情境图上的统计表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2、提出问题。

师:你们觉得第3组同学掷沙包的一般水平应该是多少呢?用什么数表示?可以用什么方法?

先估一估,再让学生算出该组数据的平均数(27.7),并进行核对。

师:通过估算和求平均数,你们有什么发现?

师:为什么平均数比大多数的同学的成绩都高呢?

3、引入课题。

师:通过刚才的这个例子,我们发现用平均数表示第3组同学掷沙包的一般水平不太合适,那用什么数表示呢?

板书课题:中位数的统计意义及计算方法。

二、探索新知:

1、介绍中位数的特点。

师:把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最中间的数据就是中位数,它的优点是不受偏大事偏小数据的影响。

板书:(中位数: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有时用它代表全体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

2、探索中位数的求法。

师:根据刚才的介绍,你觉得应怎样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后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生小结:把掷沙包的成绩数据进行大小排列,找出最中间的数来表示这组同学掷沙包的一般水平。中位数是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最中间的数。

讨论: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觉得中位数和平均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先让学生小组交流,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认识:中位数和平均数一样,也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一个统计量。平均数主要反映下组数据的总体水平,中位数则更好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中等水平(或一般水平),当一组数据中某些数据严重偏大或偏小时,就最好选用中位数来表示该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3、自我探究。

让学生自学例5,并针对问题在小组内交流想法。然后教师按问题编排的顺序组织学生逐题讨论。

4、深化认识。

全班交流时,教师还可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讨论。

(1)在计算中位数时,例题5与例4所给的条件有什么不同?

(2)在例5中,为什么用中位代表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比平均数更合适?

(3)计算偶数个数据的中位数和奇数个数据的中位数方法有什么不同?

通过上面问题的的讨论,引导学生认识:

(1)计算中位数时,例5与例4的不同之处是统计表中7个数据还没有按大小顺序排列,先把这7个数按大小顺序排列,然后再仿例4进行计算。

(2)在例5中,7名男生跳远成绩的平均数是2。96,中位数是2。89,分析发现有5名男生的成绩都低于平均值,从而说明在这里用平均数来代表该组成绩不太合适,所以应选用中位数。

提问:如果我们再加上一个学生,如何找出它们的中位数?

讨论:有偶数个数,中位数怎么找?学生讨论。

师生小结:一组数中有偶数个数时,中位数是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和除以2,计算出中位数来。

5、小结:奇数个数,按大小顺序,最中间的那个数就是中位数,可直接在数据组中找出;偶数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求出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中位数。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书本107页的练习二十三的第1、2题。

四、全课小结:

师:你能举例说明什么是中位数,什么是平均数吗?怎样求偶数个数的中位数?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三的第4题。

课题: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统计与可能性铺一铺

单位:昆仑中心学校中心小学

备课人:孙兆科

    教学内容:教材109-110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密铺现象,使学生初步理解密铺的含义,知道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密铺;通过拼摆各种图形,探索密铺的特点,认识一些可以密铺的平面图形。 

2、在探究多边形密铺条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能运用几种图形进行简单的密铺设计。 

3、通过欣赏密铺图案和设计简单的密铺图案,使学生体会到图形之间的转换,充分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欣赏数学美、创造数学美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享受由美带来的愉悦。 

教学重点:

掌握密铺的特点、知道哪些图形可以进行密铺。 

教学难点:

理解密铺的特点,能进行简单的密铺设计。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你们知道密铺吗?这些密铺的图案是由什么基本图形组成的?(欣赏)

(二)探究新知

1、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密铺?学生举出相应的例子。

2、如果密铺平面时只用一种图形,比如圆、等 边三角形、长方形等,请你猜猜看,哪些图形能用来密铺?

3、引导学生想像,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合作动手摆一摆,找出哪些图形可以密铺。

4、学生汇报自己交流的结果,教师适当小结。

5、让学生任选一组瓷砖图片,在方格上设计新颖、美观的图案。

6、让先设计完的同学数一数在自己设计的密铺中,有多少块不同的基本图形?所占的面积是多少?

7、展示学生的作品,看谁设计的最美观,更有创意,学生互评一下。

8、出示七巧板中的两种图形密铺的图案,提问:你能像这样用七巧板中的任意两种图形进行密铺吗? 

(三)课堂小结

1、你知道哪些图形可以密铺吗?你会设计密铺的图案吗?

2、课件或投影出示,欣赏生活中的密铺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