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数》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

发布时间:2016-4-24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统计第一课时(P122-12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能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与学过的统计知识(平均数、中位数)的比较,认识众数。

    2.让学生在统计数据、观察分析、合作探究、联系生活中理解众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自信心。

2.通过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求众数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明白身边处处有数学,体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保护视力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众数,理解众数的意义及作用。

教学难点:众数和中位数、平均数三者的区别,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来表示。

教具准备:相关课件、计算器、学习卡。

教学过程:

    一、在生活情境中体验,培养统计意识

1、创设情境,出示数据。

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为了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我们学校的五年级准备编排一个集体舞,每班选10人,这是五年(2)班的24位候选同学的身高数据。

(课件出示24个数据)

    2、 整理数据,完成学习卡。

     学   习   卡

      (1)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2)求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3)完成下列统计表:

身高(米)

人数(人)

   3、小组汇报交流。

二、在数据整理中体验,训练统计能力。

1、提取数据。 寻找10个身高比较接近的几组数据。

2、分析比较数据。在比较中让学生了解到接近众数的10个数据更加适合于参加集体舞。

3、揭示课题:在一组数据中,出现的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在统计学上,我们称它为众数。(板书课题)众数能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课件显示)

三、在分析比较中体验,提高解题能力

1、分析三个统计量的特点。

下列几种情况一般使用什么统计量?

(1)五年(1)班有50人,五(2)班有45人,要比较两个班的学习成绩,应该选取(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2)在演讲比赛中,某个选手想知道自己处于什么水平,应该选(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3)要统计同学们最喜欢的动画片,应该选取(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2、了解三个统计量分别与什么有关。

四、在练习中体验,学会统计描述。

1、(课本第123页做一做)

五(1)班同学的左眼视力情况如下:

5.0  4.9  5.3  5.2  4.7  5.2  4.8  5.1  5.3  5.2

4.8  5.0 4.5  5.1  4.9  5.1  4.7  5.0  4.8  5.1

5.0  4.8  4.9  5.1  4.5  5.1  4.6  5.1  4.7  5.1

5.0  5.1  5.1  4.9  5.0 5.1  5.2  5.1  4.6  5.0

(1)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左眼视力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人 数                  

(2)这组数据中的中位数与众数各是多少?

(3)你认为用哪一个数据代表这个班同学视力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为什么?

(4)视力在4.9及以下为近视了?五(1)班同学的左眼视力如何?你对他们有什么好的建议?

2、125页完成第4题。

学校举办英语百词听写竞赛,五(1)班和五(2)班参赛选手的成绩如下:

五(1)班:88  87  88  87  85  96  98  90  87  91

           93  99  87  95  88  92  94  88  87  88

五(2)班:82  86  87  89  94  95  83  96  92  84

           93  97  85  98  99  88  91  90  81  80

这两组数据的众数各是多少?你发现了什么?

发现: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有可能没有众数。

五、在分析中总结延伸

1、畅谈收获。

2、布置作业。调查本班同学左右眼的视力,找出这组数据的众数.

附板书:

                     众      数

           

平均数        整体水平      所有

中位数        一般水平      位置

众  数        集中情况      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