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 教案教学设计(青岛版三年级上册)

发布时间:2016-4-24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课题 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 课时 第一课时 设计教师 张敏

教学目标设计 1、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周长的意义,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 在对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索中,发展空间观念。在应用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初步有条理的思考。

3、 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同一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解答方法,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方法设计 1、将数学内容活动化,让学生在做中学。

2、创设有趣的数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交往中互动学。

4、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达到学习新知的目的。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活动一   

(一) 谈话导入新课。

(二)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帮助“花仙子”小组想出保护花坛的好方法。

活动二

在有趣的数学情境中,探究新知。

(一) 课件展示教材中“花坛”情境图,请学生想办法算出花坛一周的长,引入周长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 小组合作,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花坛的周长。

(三)各小组交流,师引导学生总结出计算周长的方法。 活动一

(一) 以帮助“花仙子”小组想办法保护花坛来导入新课,学生的积极性高,

在积极思维的过程中,学生怀着强烈的好奇心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有关周长的学习中去。  

   (二)学生想出了方法很多,最终得出了“给花坛加栅栏”的好方法,在引出周长的同时,也渗透了爱护花草树木,爱护环境的思想教育,体现了新课标的新理念。

活动二新课标第一网

(一) 在展示教材中的情境图时,我将花坛的周长设计成动态的彩色闪动的

线条,帮助学生理解周长的意义。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解决了本课的学习难点。    (二)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怎样能够求出花坛的周长时,我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张图片,把缩小的花坛图案展现出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动手动脑自己找出求周长的最佳方法。老师在巡视过程中,不断参与进去,鼓励学生想出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探究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同时,当他们独立算出花坛的周长时,也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更激发了他们学数学的兴趣。

(三)鼓励学生大胆交流自己小组的计算方法,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及时进行鼓励与表扬,增强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以及表达的欲望,鼓励学生用简练的数学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一

(一) 师:“花仙子”小组负责管理学校的花坛,可是怎样能保护好花坛不被行人破坏呢?学生开动脑筋,积极发言,说出自己的见解。www.xkb1.com

(二) 师:同学们真是爱护环境的好孩子!看来大家最赞成的方法是给花坛加上栅栏。好!下面我们将继续来研究“买护栏需要多少钱”的问题。

活动二

(一) 师:要想知道护栏需要多少钱?必须先知道什么?

学生认真观察图形,得出“先要计算出花坛一周的长”。

(二) 师:怎样计算出花坛一周的长呢?来!聪明的小朋友自己来探究吧!

学生小组合作借助图片来计算出花坛的周长。

(三)师:哪个小组先来交流?(请小组代表交流自己小组是怎样计算的。)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互动设计

活动三

 “我为班级添光彩”小活动,请学生为班级的黑板报加上花边,在计算花边的总长的过程中巩固所新知。

活动四

进入智慧厅,在有趣的练习中探究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课堂小结:

 请学生谈这节课的收获,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

活动三

  学生刚刚自己探究出计算周长的方法,思维正处于兴奋中,这时,适时地插入“我为班级添光彩”小活动,让学生在计算花边长度的过程中,巩固计算周长这部分知识。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活动四

 以“智慧厅”的形式出示练习题,激发了学生 的探究兴趣,在有趣的练习中学生轻松得出了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再次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课堂小结

让学生自己谈收获,可以通过学生的发言,对所学新知做一次回顾与整理,加强教学内容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表象,增强对知识的记忆。课后继续寻找生活中的大数,让数学活动走进学生的生活中去。 活动三

师:(出示:黑板报)黑板报需要加上漂亮的花边装饰才漂亮啊!需要贴上多长的彩色花边呢?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交流,并请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活动四

师:同学们,下面老师带你们到有趣的“智慧厅”去玩,好吗?这里有一道趣味数学题,看谁敢接受挑战?

学生看屏幕,在趣味游戏中解答数学问题。

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玩得开心呢吗?说说你的收获好吗?

引导学生就知识与情感等方面谈自己的收获。

习题设计 常规计算题

基础练习题

重点练习题

拓展练习题

板书设计 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

(1) 8+4+8+4=24 (米)

(2) 8×2+4×2=24(米)

(3)(8+4)×2=24(米)

24×2=48(元) 教学反思

教师在学生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彻底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独立解题的能力。让学生总结所学,并谈总结最感兴趣的收获,这个过程既假声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诱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的收获不仅是知识,还包括能力方法,情感等,学生体验了学习的乐趣,也会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