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八认识人民币(二) 学案(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发布时间:2016-3-17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3页例3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毖生能熟练地完成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换算,并能说出自己的想法。

2迸嘌学生简单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

3备惺苁学知识的应价值,使学生更热爱数学。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元与角、角与分之间换算的方法。

【教学准备】

面值为1元、1角、1分的人民币若干。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课件出示森林小房子)瞧!小熊的森林商店开业了,为了找钱方便,小熊决定先换一些零钱。孩子们,在小熊换零钱之前,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关于换钱的知识。引导学生回忆出:1元=10角1角=10分(并板书)

二、教学新课

1.教学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换算方法

教师:这一节课我们就要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来学习新的知识。这一次,小熊想把4角全部换成1分的,可以换成多少分呢?它还想把5元的全部换成1角的,又可以换成多少角呢?

课件根据教师的讲解,相应出示4角和5元。

教师:孩子们,这一次换钱和上节课的换钱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比较得出:上节课是把1元换成10角,或把1角换成10分,而这次不只是1元或1角了,而是要把几元全部换成1角的,或把几角全部换成1分的了。

教师: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和上节课的知识有没有联系呢?

引导学生感知可以上节课的知识来帮助我们思考。

教师:孩子们真聪明!能够相互有联系的知识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老师给每小组都准备了一些1元、1角、1分的人民币,请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你喜欢的问题帮小熊解决。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怎样解决自己小组选择的问题。其间教师巡视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方法:

选择问题:5元可以换成多少角?

教师:对了,我们知道1元=10角,1角=10分,所以几元里就有几个10角,几角里就有几个10分。

2.教学角与元、分与角之间的换算方法

教师:孩子们会多种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你们真是既会动手又会动脑的能干的孩子。我们再来看看小松鼠的问题,小熊顺利地兑换了零钱后,迎来了他的第一个顾客小松鼠。小松鼠有60角钱,她想买一个价格是6元的玩具娃娃,她能买到这个玩具娃娃吗?

教师:为什么呢?

学生可能也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人民币来操作,每10角可以换成1元,60角换6次就是6元。

方法二:1元=10角来想。想10角=1元,60角=6元。60角和6元是同样多的,所以能买到玩具娃娃。

教师:60角=6元,那么30分是多少角呢?

引导学生说出30分里面有3个1角,所以30分是3角。

孩子们很会动脑筋,其实不管我们怎么换算,都要想什么?

学生通过前面的活动,知道不管怎样换算,都要想1元=10角、1角=10分。

3苯萄Уッ数与复名数的换算

教师:送走了小松鼠,小狗又来给小熊出了一个难题。小狗想买一块蛋糕,但它只有13角钱。蛋糕的价格如下:(课件出示)

草莓蛋糕苹果蛋糕香橙蛋糕

1元5角1元3角1元7角

它能买哪种蛋糕呢?

引导学生思考后回答,方法可能有两种:

方法一:把13角分成10角和3角,10角=1元,所以13角=1元3角。可以买苹果蛋糕。

方法二:1元=10角,所以1元5角=15角,1元3角=13角,1元7角=17角。可以买苹果蛋糕。

教师:小朋友们有的是把1元3角化成了13角,方法是先想1元是多少角,再和3角加起来,就是13角了;有的是把13角化成几元几角,方法是先把13角分成10角和3角,10角是1元,所以13角就是1元3角了。(教师边讲边作如上图的板书)这样把几元几角化成几角或者把几角化成几元几角小朋友会做吗?试一试。

黑板上板书:14角=()元()角

1角7分=()分11分=()角()分

学生独立完成后,抽学生的作业在

上展出,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这样填的理由,全班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第25页练习四第5题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重点说一说想法。

2.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第26页练习四第7题

完成后集体订正,并引导学生感受人民币之间的兑换和数的组成的关系。

四、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你都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在人民币的换算中最关键的是要掌握哪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说出人民币之间换算的方法,以及在人民币的换算中最关键的是要掌握1元=10角,1角=10分。

五、拓展延伸

教师: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通常都觉得1分钱很少,不在乎。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有趣的换算。

引导学生感受:如果每人节约1分钱,10个人就可以节约1角钱,100个人就可以节约1元钱,1000个人就可以节约10元钱,10000人就可以节约100元,人越多还会节约得更多,如果我国每人节约1分钱,就可以节约1300万。

教师:上面有很多数同学们可能都还没有学过,不过你看到这样一些数,有没有感受?有什么感受呢?

趁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感受到从小要养成节约钱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