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时刻与经过时间(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2016-3-3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课题:认识“时刻”与“经过时间”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一天内的时间的计量,会区分“时刻”与“经过时间”这两个概念.

  2.会计算简单的求“经过时间”的题目.

  3.初步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教育学生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上课铃一响,教师进教室,师生问好后,教师拿出小闹钟.上课铃声过后,即让学生观察钟面,这时闹钟的时针、分针正指示出八点三十分.

  师:八点三十分就是现在,我们开始上课.(板书:上课:8:30)

  2.教师用钟面教具(或演示动画“设定时间”)拨出下列时间,让学生观察后说出钟面所表示的时间.

  4:25,10:00,7:30,8:45,11:55.

  3.教师口头报出时间,学生在自制钟面模型上拨时针和分针,同桌两人互相检查.

  8:00,2:40,6:30,9:15,3:45.

  4.提问:1小时是几分钟?60分钟是几小时?

  二、新授

  (一)通过直观,引出“时刻”概念.

  上课五分钟后,闹钟突然响了(老师事前拨好的),再让学生观察.这时钟面上的时针、分针指出的位置是八点三十五分.(板书:闹钟响:8:35)

  师:(指板书)8:30和8:35我们是怎样知道的?(是从闹钟钟面上看来的)这些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指的时间告诉我们一天当中某一特定的“时刻”(板书).如上课时,时针分针指到8:30,8:30是上课的时刻;闹钟响时,时针分针指到8:35,8:35是响铃的时刻.我们平常说的六点起床,十一点三十分放学,晚上七点看电视“新闻联播”,六点、十一点三十分、七点指的都是时刻,它表示的是时针、分针所指的某一个位置的时候.

  让学生说出几个学习、生活中常用到的“时刻”.

  (二)教学“经过时间”.

   1.引进“经过时间”.

  师:从上课开始到闹钟响铃,即从8:30到8:35,中间经过了几分钟?你怎样知道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用钟面教具再演示一次,先把时针、分针拨到8:30,然后把分针慢慢拨到8:35上,使学生看出两个时刻之间间隔是5分钟.

 

  师:我们平常说的课间休息10分钟,爸爸每天工作8小时,都是时针、分针运行时经过的时间.

  2.感受时间的久暂.

  (1)3分钟有多久?

  师:我们来体会一下,3分钟有多久.现在我发给大家每人一张要求写出得数的口算卡片.(8:40老师宣布“开始算”,3分钟后,老师宣布“停止算”.问几个同学,各做了多少道口算题?)

  师:老师宣布“开始算”时是8:40,“停止算”时是8:43,中间经过了3分钟时间,就是说刚才做作业用去了3分钟时间.

 

  师:3分钟时间虽短,但同学们口算了不少题,说明只要抓紧时间,时间短也能做许多事情.

  (2)10分钟有多久?(10分钟就是课间休息那么长短的一段时间.)  

  (3)师:老师在“经过时间”的两个图里都标有一个“箭头”,你们能体会出它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箭头”表示方向,从8:30到8:35,从8:40到8:43.

  师:对,“箭头”表示方向.这个“箭头”一直往前去,还表示时间是一去不回的.你想,今天上午的8:43过去了,再来的8:43是晚上的8:43,明天的8:43;今天是×月×日,明天可是×月的×日了.所以我们要爱惜时间,不要让它白白地过去了.

  (三)“时刻”与“经过时间”.

  师:“时刻”与“经过时间”的意义不同在哪里?钟表上的时针、分针所指的每一位置,表达的是某一个时刻.前一个时刻到后一个时刻之差就是所经过的时间.时刻好比一条直线上的点,时间好比两点间线段的长(教师边讲边画出下图).

 

  师:还要注意的是,“时刻”表达成几点几分或几时几分,时间(经过时间)说成几小时几分.

  举例对比.

 

  三、练习

  1.选择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