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新闻稿

时间:2022-09-06 14:49:56 新闻稿 我要投稿

中秋节的新闻稿(精选16篇)

  随着时代在进步,各种新闻稿频频出现,新闻稿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这是目前最被认可的一种新闻定义。你所见过的新闻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秋节的新闻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秋节的新闻稿(精选16篇)

  中秋节的新闻稿 篇1

  中秋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可是他们因为父母在外打工,而不能与自己的父母一起过中秋,他们就是那些留守儿童,“我想把做的饼干送给在外打工的爸爸。我很想他!”留守儿童陈林倩看着自己亲手制成的饼干开心地说道。

  陈林倩是福建宁德市蕉城区飞鸾中心小学6年级的一名学生,其父亲外出打工多年,每年仅春节回家一两天。这次中秋节,如同往年,林倩的父亲依然没有回来。然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怀,让她度过了一个温馨的中秋节。

  为了让农村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蕉城区飞鸾镇团委举办“心手相牵、共度中秋”活动,邀请飞鸾中心小学的10多名留守儿童一同玩游戏、品尝糕点,并现场教孩子们制作饼干,亲手为家人和老师准备节日的“心意”。

  活动中,主办方还为留守儿童送上了精美的书籍和礼物。“我现在很快乐,感觉自己有很多的伙伴,有很多人关心,过中秋虽然不能一家团聚,但今天我一点也不孤单。”陈林倩说道。

  “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能吸引更多的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关心留守儿童,弥补留守儿童缺失的亲情,丰富农村留守儿童的精神生活。”飞鸾镇团委书记黄璐媛表示,留守儿童一直是团委工作的一个焦点,此次活动是为了在中秋佳节让留守儿童感受到节日的氛围和家一般的温暖,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怀。

  中秋节的新闻稿 篇2

  喜迎中秋,共庆佳节,为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朝阳人民的文化生活,增强广大社区群众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进而发掘和提升朝阳区的文化软实力,展现朝阳区传统与现代兼容并蓄的文化魅力,9月14日由朝阳区教育委员会指导,朝阳社区学院主办的“月圆中秋情暖朝阳”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大型主题系列活动在北京民俗博物馆盛大开幕。

  活动伊始,首先由朝阳社区学院的白新睿副院长发表讲话,他表示,中华文化为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是我们所有炎黄子孙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朝阳社区学院扎根朝阳、服务居民,愿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传统文化进社区系列活动,就是以宣传弘扬传统文化为主线,以服务社区居民为目的,以传统文化节日为线索,为广大居民带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学习、娱乐活动。

  随后启动仪式正式开始,活动特别邀请到了朝阳社区学院太极拳、书法、国画、剪纸、吟诵等社团的代表们、民间艺人和朝阳各社区的居民代表,为现场观众共同带来了一场古风悠扬、意蕴十足的文艺汇演。精彩的表演让社区居民切实地地感受到了中秋佳节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社区学院社团代表们的表演以“团圆、感恩”为主题,用传统经典诵读、太极拳表演、国画、书法、古筝表演等精彩的节目为现场观众送上了真挚的祝福。

  活动现场不仅有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还有民俗讲座、有奖竞猜、互动体验活动等多种节日庆祝活动。在民俗博物馆内设有传统拜月情景展示,家长带着孩子们参观游玩,听老人们讲述中秋的那些故事;老北京的传统民俗“兔爷儿”隆重“出山”,文、武兔爷儿活灵活现,孩子们抱着兔爷儿爱不释手;活动现场还特别安排了全家动手一起做环节,全家老少齐上阵,制作可爱甜美的小月饼,完成寓意丰厚的民间传统玩具。现场还布置了数字国学体验机,让小朋友们在信息技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情境下,探索传统文化的奥秘与乐趣。中秋佳节,一家人逛逛民俗馆,瞧瞧中秋礼,满载节日的礼物,乐享节日的喜庆。

  此次活动由朝阳社区学院主办,得到了朝阳区教育委员会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以及北京民俗博物馆鼎力协助。活动通过传统文化进社区的形式传达了节日的问候,表现了人们对于阖家团圆的美好生活的祈愿,在温馨而愉快的氛围中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增强了广大社区群众爱我中华与民族复兴自豪感和责任感。

  中秋节的新闻稿 篇3

  央视中秋晚会的完美演出,除了光鲜的明星,还有很多幕后默默无闻的辛苦付出者——大学生志愿者、坐在一角的消防员、水上舞台的工作人员……正因为有他们的鼎力配合,才呈现给观众一台精彩纷呈的中秋晚会。

  据记者了解,这次晚会中最小的伴舞群平均年龄只有7岁,正是他们一遍遍的磨合彩排、甘当“绿叶”,才营造出这么一台歌伴舞的精彩晚会。

  今年央视春晚西安分会场上,零点开门纳福,一群可爱的孩子飞奔而入的场景让人印象深刻。在中秋晚会上,依然出现了这样一群可爱的孩子,当鞠萍姐姐唱起《八月十五月儿圆》时,他们就围在她身边表演,这些孩子,都是陕西省小天鹅艺术团的成员。这次为中秋晚会选出了16个年龄5岁到8岁半的孩子,他们是中秋晚会上年龄最小的演员群。“11个女孩、5个男孩基本上都是一、二年级的小学生。”领队老师严哲告诉记者。虽然年龄小,但是他们经验并不缺,有的孩子参加了今年央视春晚西安分会场的演出。8岁的秦子莟,就是其中的一个,她在大学南路小学上学,乖巧可爱的她,表演时就站在鞠萍的旁边。“动作不难,最开心的是可以看到明星,我最喜欢TFBOYS。”小姑娘笑着说。这个只有两分多钟的节目,却让孩子们受了不少苦,一遍遍磨合、一遍遍修改,早睡早起的习惯也被打破。“有时要排到晚上11点才结束。”

  20岁的刘华是陕师大舞蹈专业大三的学生,家在甘肃天水。这次中秋节,她和同学们一共60人,留在大唐芙蓉园参加中秋晚会的演出。“长这么大,第一次中秋节不在父母身边。不过,他们很支持我。我们参与三个环节,开场、大声唱和结尾。”刘华也参与过今年央视春晚西安分会场的演出,所以逐渐熟悉了整个排练的过程。“整个舞蹈动作并不难,但就是要好几个团队在一起演出,要不停地磨合、不停地修改。”为了有更好的演出效果,每一遍演出都要进行细节上的修改,“练得多了,有时候脑子都糊涂了。”她和同学们努力克服困难,不厌其烦地记修改的动作。每个节目只有3到5分钟,但是台下的付出却是扎扎实实的。提起这次演出机会,刘华觉得很开心、很幸运,不到一年就得到了两次重要的演出机会,“如果不是考到西安来上大学,恐怕是没有这个机会的。西安真是个福地。”

  中秋节的新闻稿 篇4

  一年之中最具团团圆圆吉祥意义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到来了,为了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的节日,感受节日的甜蜜,了解有关中秋意义和传统礼节,育新幼儿园开展了庆中秋系列活动。

  活动中,老师让幼儿通过品尝月饼、学习和欣赏歌曲、制作灯笼及回家和家人一起欣赏月亮等活动来体验节日的快乐,感受中国人的文化习俗。让小朋友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与典故,知晓中秋节的许多趣事。

  中秋的月儿圆圆、中秋的月饼香香,中秋的话儿甜甜,中秋的快乐多多……活动不仅加深了孩子们对我国传统节日的了解与感受,让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扎根于幼儿的心中,并传承下去。还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及表现力,同伴间的友爱,分享的快乐,也懂得了中秋节的意义——团圆、关爱,更让孩子学会了分享,体验了民族节日中的乐趣。

  中秋节的新闻稿 篇5

  记者昨日获悉,为引导人们认知传统、尊重传统、弘扬传统,进一步提升广大青少年的文明素质,团市委决定,即日起至中秋节期间,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建设品质西安集聚正能量。活动将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节”经典诵读活动。各区县团委将精心选择古今与中秋有关的名篇佳作,结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题材,在全市中、小学校中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中秋节经典诵读、中秋“咏月”诗文朗诵会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在经典诵读中了解中秋节日文化,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引导他们珍惜亲情、热爱生活。

  全市各级团组织、志愿者组织还将以“互助友爱·共度中秋”为主题,以慰问、帮扶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为重点,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为他们营造快乐、温暖的节日氛围。

  团市委要求,各级团组织要以中秋佳节为契机,把“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与迎国庆、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结合起来,大力营造“和谐、和睦、团圆、团聚”的节日氛围;开展以“感恩、团圆”为主题的中秋网上寄语活动,号召广大青少年通过网络、微博、微信、短信,写下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与祝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和谐向上的舆论氛围。

  中秋节的新闻稿 篇6

  中秋佳节来临之际,皋兰路街道周家庄社区、耿家庄社区为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丰富居民们的生活,分别在辖区内举办了百家宴和书画展的活动。先锋路街道幸福社区专门给辖区内孤寡老人赠送月饼。

  周家庄社区的百家宴中,居民们端出一道拿手菜,空巢老人、困难居民,大家围坐一起互相品尝菜肴,促进邻里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进了彼此感情。耿家庄社区还举办以“墨香社区和谐生活”为主题的迎中秋活动。邀请书法名家与社区书法爱好者欢聚一堂,用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描绘美好愿景。居民们纷纷表示社区举办多样活动,让老百姓体会到了不一样的传统节日氛围。

  中秋节的新闻稿 篇7

  7日,记者从大庆市委宣传部获悉,经中央电视台广泛遴选,20xx央视中秋晚会确定在黑龙江省大庆市举办。

  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创办于1999年,十几年来一直受到全球华人的欢迎和世界媒体瞩目。历届晚会都选在国内知名度较高、地域特色鲜明、文化氛围浓厚的城市举办,大庆成为了东北三省首个举办央视中秋晚会的城市。

  大庆市作为黑龙江省副中心城市,因石油闻名海内外,被誉为“共和国加油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大庆建设文化名城,相继成功举办了全国铁人三项赛、世界斯诺克国际锦标赛、国际马拉松赛、世界名校龙舟赛等一系列颇具影响力的国家级、世界级文体赛事活动。

  据了解,20xx年央视中秋晚会正在紧锣密鼓筹划之中,届时将为全球华人奉献一台承载黑龙江大庆元素的视觉盛宴。

  中秋节的新闻稿 篇8

  又到中秋月有阴晴圆缺,眼下又逢月圆时节,仰望天心一轮浩月,人融化这在淡淡的月色之中,心旷神怡,真的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境界。“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月撩拨着人的遐想,也寄托着人间相思。这就难怪古人会有“梦中无岁月,月下思故亲。”的感叹了。月到中秋,似乎格外明亮,中秋这个中国人心目中仅次于春节的团圆节日,从古到今,演绎着多少美丽的传说。从嫦娥奔月到吴刚伐桂,寄喻的都是一种离愁别绪,一段人间真情。一轮满月,团团圆圆,最能勾起怀念亲友,思念团聚的一缕情丝。无论是身处天涯,还是漂泊海外。此时此刻那种“月是故乡明”的情致,恐怕都会自然流露。身处异乡,在秋凉如水的夜色中,仰望一轮孤月,生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寂聊,也在情理之中。 间的亲情,是永远无法割裂的,它凝聚着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和谐。借助现代交通的便捷,千里江陵一日还已经不再是文人诗词中的夸张,咫尺天涯的遗憾也将成为永远的历史。中秋应该有时间共享天伦之乐,安安心心的吃一顿团圆饭了。当然有条件,又有情致的,还可以去赏他乡的一轮明月。明月关山长相望,天下何处不中秋。虽异域却同天,普天之下,我想,那亲情友情总归是一致的。天下的月也一样的圆,一样的亮,一样的烛照着有情之人。可见无论回家还是出游,其实都是团聚的一种形式,都在表达延绵千年的人间真情。 再过几天就是中秋了,那银蟾光满,风清露冷的月夜似在眼前;那母慈子孝,团桌共聚的融乐场景,似乎已经呈现。但愿今年中秋有个好天气,让所有期盼团圆的人都能如愿以偿。

  中秋节的新闻稿 篇9

  传媒艺术系在教学楼507教室举办了“中秋小团圆——师生共庆中秋”为主题的小型晚会,本次晚会是特意为系部83位因故不能回家过节的同学举办,传媒艺术系学生会和传媒艺术系星辰艺术团负责本次晚会的安排和策划。传媒艺术系团总支书记江玉华和辅导员焦娜参与晚会与同学共度佳节。

  晚会现场张灯结彩,空无需座,还没有到规定的时间,迫不及待的新生们就已经来一大半。晚会开始后,学生会和星辰艺术团为大家送上了精彩绝妙的演出,包括11新闻班曹宇同学演唱的《领悟》,大学生创业园乐印坊周全同学和候雪文同学友情演唱的《突然的自我》以及星辰艺术团送上的即兴表演等,赢得满堂喝彩。晚会后半段,江玉华老师上台与新生互动,在表达了系部对新生的关怀和期望的同时也邀请了有才艺的新生为大家表演节目,其中以来自新疆的杨学慧同学表演的单口相声最为精彩。

  晚会结束时,江玉华老师和焦娜老师带领学生会和星辰艺术团的老生为大家分发早已准备好的月饼。短短的一个多小时里,带给了大家久违的温馨和快乐,尤其是对远离家乡的学子来说更是一份珍惜与回忆。来自新疆的杨慧会同学说到:非常感谢系部的晚会,虽然我不能回家,但却给我带来了家的温暖,祝愿所有人都健康快乐,中秋快乐。

  中秋节的新闻稿 篇10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即将到来之际,9月4至5日,德济苑社区深入居民户,开展中秋节走访慰问活动。

  此次慰问走访活动,一是以结对帮扶活动为契机,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社区邵玲芬主任的带领下,深入居民户,并与他们深入交谈,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以及存在的困难。二是以登门走访的方式,慰问了部分困难党员、高龄老人、因病致贫、低保边缘、残疾人等12户困难家庭,给他们送上中秋慰问品,送上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鼓励他们自强自立。三是邀请了部分退休干部、居民代表举行了居民座谈会,听民声、解民意。他们纷纷表示感谢社区对他们的关心,每逢节庆都送上诚挚的祝福和慰问,这不仅仅是一份关心,更多的是对他们心声的倾听。

  通过听民声、访民情、送温暖,社区不仅增加了与百姓的沟通联系,同时也促进了该社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工作的开展,落实了社区党员和社区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为基层群众解决问题。

  中秋节的新闻稿 篇11

  9月23日——24日,xx县民政局组成六个慰问组对全县的养老服务机构进行了中秋慰问活动,并为入住院民送去节日的问候和祝福。

  此次慰问活动,是xx县民政局为了更好地发扬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认真践行“三严三实”开展的又一举措。六个慰问组在为入住老人们送去月饼等慰问品的同时,还向他们带去了全县民政系统干部职工的祝福和问候。

  在院民居室,慰问组与院民们促膝谈心,详细了解院民当前的。生活情况,问他们对敬老院的服务和管理是否还有意见和建议,同时还叮嘱管理人员要高度重视养老机构的安全管理,保证入住院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要注意温度变化,时刻关注入住院民们的身体,并做好饮食卫生安全、防火、防盗、防走失等相关工作,切实把敬老院的规范管理工作做细做实,确保院民们度过一个快乐祥和的中秋佳节。

  中秋节的新闻稿 篇12

  农历8月15日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为使广大师生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广泛挖掘与诠释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9月19日晚,泸县九中开展了主题为“品月饼赏圆月,共度欢乐中秋”的庆祝活动。

  本次活动主要以班级为单位,各班级围绕主题设计方案,在各自教室开展活动。尽管条件简陋,活动场地也十分有限,但是丝毫没有影响学生们活动的热情。活动中,各个班级通过中华经典诵读、小品、歌舞等形式,让同学们知道了中秋节的风俗习惯,感受到了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同时,广大师生巧妙地将有关中秋节的来历、传统习俗、诗歌等以文娱活动的形式呈现给大家,营造出了浓厚的民族节日氛围,以此弘扬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整个活动从晚上19:00一直持续到了21:00,,师生同堂欢庆,歌声、乐声、欢笑声充斥着整个校园,使得今年的中秋佳节为泸县九中的校园增添了别具一格的祥和气氛。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给了学生们不一样的文化感受,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师生了解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对全体学生再一次进行了 “感恩”教育,增强了广大师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也使得大家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感受到了欢乐和亲情友爱,促进了学生们的快乐成长。

  中秋节的新闻稿 篇13

  “每逢佳节倍思亲,情深谊长盼相聚”!中秋,一个洋溢着亲情的节日;中秋,一个诉说着团圆的节日;中秋,一个释放着思念的节日。

  在《现代汉语》词典上,对中秋是这样解释的:中秋节,我国传统节日,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民间有家人团聚,赏月,吃月饼的习俗。当飘飞的柳絮已成过往;当接天的莲藕已成曾经;当鹊桥的相会已逾多时,我们终于迎来了“天涯共此时”的这一刻!薄薄的夜,淡淡的月,我们发现,中秋最美的是思念!月亮最美,美不过思念,月饼最甜,甜不过思念。中秋那弯圆月,跨过祖国的大江南北,将我们的思念带到亲人身边,向亲人们低喃着我们的思念。温柔,似水;皎洁,似月!

  在这闪闪的月光下,在这毕塬大地上在这“天涯共此时”的时刻,有这么一群人儿,他们欢歌笑语,幸福洋溢脸庞,他们从祖国大江南北而来,相聚在咸阳师范学院,在这美丽的夜晚,同学们忘记疲倦,忘记艰辛的军训,尽情地欢笑着,欢呼着,与教官和老师同乐!他们以营为单位,围在操场上,向同伴展示着自己绝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喉……当我们这些记者看这些场景着迷的时候,舞蹈系的一个山西运城的姑娘拉着记者的手乐呵呵的说着“学姐每逢佳节倍思亲,但今夜我们不孤单,不能与家人团聚,我们自然埋下了遗憾,但与军训中一同流汗的姐妹在一起,我们很开心,”同龄欢聚的热情退去了我们的思念!就让我们把这份沉甸甸的思念交给月光吧!让他去传递我们的感恩之心。

  “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在中秋节那天,学校给每一名在校学生发了一块月饼,领到月饼的广西姑娘显得特别开心,她对记者说:“我们南方没有这种酥皮月饼,我们都是广式月饼,馅大皮薄,有盐蛋黄,莲蓉,五仁等种类。很开心在异地求学能吃上北方的月饼,在异地过中秋节,别有一番滋味。”香甜的月饼包含苦涩的思念,苦涩的思念中流露出无限的感恩,这将是恒古不变的旋律。还有这么一堆人儿,对他们而言这也将会是人生中一个别样的中秋!国际交流学院的张同学对记者说:“这个中秋,我们十几个月美国女孩Tiffany一起度过的,从下午开始,Tiffany就为大家做炸鸡,做蛋糕,到了晚上,一行十几个人来到操场,吃着中国的月饼,赏着皎洁的月光,如此美妙!

  中秋年年有,难忘岁岁留,品一茗香茶,留份感动于心间!

  中秋节的新闻稿 篇14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氛围,让远离家乡的同学们,尤其是17级新生,欢度中秋,在学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9月19日晚上7:00,我院文艺部特意为新生准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秋欢庆晚会”。

  此次活动在晚会形式上别处心裁,所有节目都安排在教室里面。在如此欢庆的晚会中,精彩项目一个接着一个,笛子、小提琴演奏等开场节目赢得阵阵喝彩,双节棍表演、小品各出新裁,舞蹈“咏春”则让同学们大饱眼福,精彩绝伦的吉他演奏将晚会推向了高潮,仿佛所有的同学都沉浸在美妙的音乐里,大家彼此祝福,整个会场都沸腾了起来,欢笑声此起彼伏。最后在悠扬的歌声中,同学们一起吃月饼,一起交流感情。

  此次晚会节目丰富多彩、晚会现场气氛温馨活跃,让全体新生享受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度过了一个美好而难忘的夜晚。精彩纷呈的表演更让远在他乡的游子忘却了思乡之愁,感受到校园里的温暖。

  中秋节的新闻稿 篇15

  20xx年xx月xx日日晚,营销10-4班的全体同学聚集在B111,为庆祝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教室里挂满了彩带和气球,到处都充满了节日的喜庆。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观赏明月,吟诗梦想”,担任本次活动的主持人是唐冰冰、杨吉娇;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有:助理班主任朱晓峰学长、院学生会组织部干事以及营销其他班的班长和团支书,

  首先,由朱晓峰学长对本次活动发表讲话,然后主持人宣布进入第一个环节:“博学中秋”,主持人杨吉娇用PPT的形式展示了中秋的由来、各个名族过中秋的一些习俗以及中秋的意义。经过了十几分钟的了解,使同学们对中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然后,是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活跃中秋”。此次环节的游戏规则是将所有的观众分为六个大组,每个大组由8-10人,并设置了奖项。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中秋常识我知道”,第二个阶段“中秋诗词接龙”,第三个阶段“中秋故事我来讲”。游戏一开始,同学们便纷纷来了劲儿,特别是“词语接龙”环节,大家都恨不得把自己脑袋里的知识全部拿书来晒晒。经历了一个小时的奋战,“活跃中秋”在不断高涨的气氛中画上了句号。

  接下来,主持人便宣布中秋活动进入最后一个环节—“文艺中秋”。第一个节目是由江焱、曾勇、温馨和宋子运为大家带来的诗朗诵《水调歌头》,接下来是由凌静、田静为大家带来的歌曲串烧,《上弦月》、《但愿人长久》、《月半弯》等歌曲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入了另一个高潮。现场所有人都情不自禁的跟着优美的旋律哼唱了起来。

  最后,主持人宣布本次活动得奖的同学并上台领奖。在大家的欢声笑语和一阵阵的掌声中,本次以“观赏明月,吟诗梦想”为主题的中秋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中秋节的新闻稿 篇16

  9月18日晚,传媒艺术系在教学楼507教室举办了“中秋小团圆——师生共庆中秋”为主题的小型晚会,本次晚会是特意为系部83位因故不能回家过节的同学举办,传媒艺术系学生会和传媒艺术系星辰艺术团负责本次晚会的安排和策划。传媒艺术系团总支书记江玉华和辅导员焦娜参与晚会与同学共度佳节。

  晚会现场张灯结彩,空无需座,还没有到规定的时间,迫不及待的新生们就已经来一大半。晚会开始后,学生会和星辰艺术团为大家送上了精彩绝妙的演出,包括11新闻班曹宇同学演唱的《领悟》,大学生创业园乐印坊周全同学和候雪文同学友情演唱的《突然的自我》以及星辰艺术团送上的即兴表演等,赢得满堂喝彩。晚会后半段,江玉华老师上台与新生互动,在表达了系部对新生的关怀和期望的同时也邀请了有才艺的新生为大家表演节目,其中以来自新疆的杨学慧同学表演的单口相声最为精彩。

  晚会结束时,江玉华老师和焦娜老师带领学生会和星辰艺术团的老生为大家分发早已准备好的月饼。短短的一个多小时里,带给了大家久违的温馨和快乐,尤其是对远离家乡的学子来说更是一份珍惜与回忆。来自新疆的杨慧会同学说到:非常感谢系部的晚会,虽然我不能回家,但却给我带来了家的温暖,祝愿所有人都健康快乐,中秋快乐。

【中秋节的新闻稿】相关文章:

中秋节的新闻稿02-23

关于中秋节的新闻稿09-13

中秋节活动新闻稿09-18

中秋节新闻稿(精选12篇)09-18

最新中秋节新闻稿范文09-13

中秋节新闻稿(精选8篇)09-13

中秋节新闻稿(精选7篇)09-18

中秋节新闻稿(精选6篇)09-18

中秋节的新闻稿怎么写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