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心得体会

时间:2023-03-21 14:41:32 城晴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信息化建设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5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信息化建设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信息化建设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5篇)

  信息化建设心得体会 篇1

  我通过学习明确了加快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人类已走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资源已成为与材料和能源同等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技术正以其广泛的渗透性、无形值价和无与伦比的先进性与传统产业结合;信息产业已发展为世界范围内的朝阳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信息化已成为推进企业发展的助力器;信息化水平则成为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现在结合本人几年来对信息化建设工作认识浅谈心得体会如下:

  1、信息技术对教师的重要作用。

  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不能只停在原有知识的认识上,要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充实自己。 现在的学生更是聪明,他们不仅能在学校里学习知识,还能通过 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学到更多的知识。因而,教师必须有一种超前 意识。

  2、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教师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

  当今社会,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 教学观念, 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熟练运用信息工具 (网络、 电脑) 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通过网络与学生家长或监 护人进行交流,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这些 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 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3、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也是教育系统本身的需要。

  在教育系统中,教育信息是最活跃的因素。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新知识,可以与同行交流经验,可以与学生进行沟通,可以……因此,教育系统本身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4、掌握信息化技术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的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机关信息化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大力促进各级机关信息化建设,已是提高工作效率的迫切需要。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应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把握现代化信息技术,是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5、把握信息化技术是提高工作效能的需要

  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各类工作中,有助于整合资源,有助于提高工作效能。信息技术是新型的科学教育技术,能弥补陈旧工作方法的不足,传统的工作老套套费时费力,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只有充分把现代化信息技术用于工作中,才能提高工作效能。

  6、积极应用信息化技术是提高工作技能的需要

  实践是学习的'目标,也是提高应用能力的手段,只有在实践中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才能在应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在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中学习并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7、终身学习是使自己得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社会在不断进步发展,信息化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止步不前,那么就不能适应现代发展的需要,就不能适应现代工作的需要,要认清形势,勇于挑战,树立信心,不断学习,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来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现代工作的需要 .

  我感到自身的学习才刚刚开始。

  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我会加强业务上的学习,多进行一些实际操作,争取让自己的业务水平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我会把这次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身的工作和学习中,通过学习和实践巩固学到的知识,利用学到的教学方法、积极开展学科教学活动、不断开拓, 为信息技术教育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信息化建设心得体会 篇2

  近日公司组织学习了钢铁企业信息化发展道路和方向的讲座,我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转变。通过了解了国内外几大领先钢铁企业信息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让我感受到了信息科技给予企业发展的巨大动力。信息化作为企业集团战略管控的重要手段和基础平台,其战略意义越来越重要。如何通过信息化实现大型钢铁企业集团战略管控目标,如何提高战略管控效果,如何又快有好的推动公司的信息化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重要任务。

  进入21世纪,信息化建设的大潮波涛汹涌,大江东去浪淘尽,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信息化是大型钢铁企业集团战略管控的必然选择。从企业的规模化扩张经营、产业链的延伸、产品市场和区域市场的细分,到供应链的重构、价值链的提升无不体现着企业的战略思想和企业的发展战略。靠什么来实现企业集团战略的意图,实现企业集团战略的目标?信息化是公司实现战略管控的必然选择。

  钢铁企业具有制造流程长、社会负担重、生产品种多、工艺装备复杂等特点,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实现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发展方式转变与战略时机的把握,对于提升企业发展战略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发展战略机遇的把握、具体的市场商机的把握到转化为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有效的经营行为,对现代企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也是企业发展战略能力的最重要体现。 以客户为关注焦点是现代企业实现价值创造的必然选择。杜总在年初讲话中提出“千人销售,万人服务”的理念,这与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不谋而合。信息化为大型企业集团寻求与上下游客户共生、共赢、共同发展的最佳实践模式提供了可能。传统的钢铁企业集团,要满足客户对钢铁企业物流供应链的个性化需求,必须解决生产制造过程的断层、物流管理流程的断线等一系列无法适应市场变化的问题,从而真正实现企业以生产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最终实现价值创造的目的。

  对于日钢这样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而言,既要利用规模效应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扩大市场影响力,也要发挥供应链的协同效应,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建立在管理流程再造与商业模式创新基础上的信息化是其必然的'战略选择。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区别于竞争对手的能力,是一种创新的能力,也是一种发展的能力。 因此,实施信息化战略是钢铁企业集团推动流程再造,实现全流程高效管控、多层级有效整合的重大举措。通过自主开发大型企业集团信息化系统,突破国际上管理软件套件难以满足外部物流与企业内部物流以及制造过程管控的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和无缝衔接等难题,也是钢铁企业把握发展机遇、适应市场竞争、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日钢建厂十年,一路攀升,作为一名同日钢一起成长的老员工,进厂十年来,我见证了他的成长。从建厂之初的日钢速度――创造181天出铁的冶金历史奇迹,到如今1300万吨的钢材年生产能力,日钢创造了一个个令世人叫好的骄人成绩!进入20xx年,国际内外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日钢更加迫切需要在信息化条件下实现企业管控高度集成、各业务部门高度协同的一体化运营体系,实现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绿色钢铁工业、网络化的产业链集成和数字化的产品生命周期的管控。

  作为企业的一名普通管理者,我深刻的感受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也意识自己距离信息化企业员工的差距。为此,我下定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学习钻研,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出谋划策,添砖加瓦,为早日实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相信,有我们全体日钢人的共同努力,在杜总的带领下,就一定能实现建设世界一流钢铁强企的伟大目标!

  信息化建设心得体会 篇3

  20xx—20xx年是建设辽宁智慧法院、深化完善全省法院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期。我院党组把信息化建设和以信息化为重要支撑手段的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执行指挥中心建设(“一化两中心”)作为辽宁法院抓好审判执行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如此背景下,我伴着领导和同事的嘱托,参加全国法院信息化培训班,深感荣幸,也深感责任重大。

  人民法院信息中心和国家法官学院对此次培训班高度重视,克服重重困难确保培训班如期召开,许建峰主任亲自出席开班仪式并对我们深情寄语。培训课程既从宏观上覆盖了法院信息化建设的整体环节,又从细节处安排了电子卷宗智能编目、移动微法院等当下重点热点内容,饱含的是人民法院信息中心的思想指导、良苦用心和殷切希望。课上各位资深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课下学员之间热烈讨论所带来的启迪,让我在思想上进一步丰富完善了法院信息化建设理论体系,进一步明确了具体工作思路,进一步树立了做好工作的信心决心。

  三日课程,匆匆而过,信息化建设,时不我待。当我再次回到辽沈大地的时候,正是丰收的季节,我将用本次培训班所学、所感、所获,按照院党组部署,辅助领导加快推进辽宁法院信息化建设,助力辽宁智慧法院水平不断提高,结出更多硕果!

  信息化建设心得体会 篇4

  为提高全县各级党政干部技术水平,促进全县信息化发展,县委组织全县党政干部进行信息化和智能城市建设学习,本人经学习有以下体会:

  一、掌握信息化技术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的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机关信息化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大力促进各级机关信息化建设,已是提高工作效率的迫切需要。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应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把握现代化信息技术,是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把握信息化技术是提高工作效能的需要

  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各类工作中,有助于整合资源,有助于提高工作效能。信息技术是新型的科学教育技术,能弥补陈旧工作方法的不足,传统的工作老套套费时费力,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只有充分把现代化信息技术用于工作中,才能提高工作效能。

  三、积极应用信息化技术是提高工作技能的需要

  实践是学习的目标,也是提高应用能力的手段,只有在实践中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才能在应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在不段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中学习并提高自身工作能。

  四、终身学习是使自己得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社会在不断进步发展,信息化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作为一名基层机关工作人员,如果止步不前,那么就不能适应现代发展的需要,就不能适应现代工作的需要,要认清形势,勇于挑战,树立信心,不断学习,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来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现代工作的需要。

  信息化建设心得体会 篇5

  派出所警务工作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基础工作信息化,信息工作基础化”的实现程度,决定了公安工作的前景和未来。公安机关只有从基层基础工作的信息化抓起,以信息化建设夯实基层基础的根基,才能突破公安工作发展的“瓶颈”,全面实现公安工作的现代化。下面,就结合公安派出所信息化建设实际,就

  如何加强派出所警务信息化建设,为公安工作的长远发展和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做大、做强公安派出所信息化建设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转变观念,树立信息主导警务意识。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公安机关无论是打击、预防犯罪,还是行政管理,都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对情报信息的掌控、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上,否则就无法在治安局势和社会形势日趋复杂的情况下,牢牢掌握斗争的主动权,真正做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因此,派出所必须主动适应现代警务机制变革的要求,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迅速掀起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高潮。一是树立信息主导警务的理念。要深刻认识公安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公安工作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基层派出所摆脱警力不足、财力不足等困难,是提高工作效率和“打、防、管、控”能力的必要措施,按照“基础工作信息化,信息工作基础化”的要求,锤炼“数字警察”,打造“信息公安”,促进信息技术在各项警务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使之尽快转化为现实战斗力。二是培养信息化应用意识。应用是公安信息化工作的核心和动力,只有通过广泛应用,信息化建设才能产生实际成效,才能转化为现实战斗力。要让“不懂信息化应用的领导将丧失指挥权、不会信息化应用的民警将失去工作岗位”的观念深入警心,让广大基层民警积极投身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实践,切身感受信息警务带来的便利,尝到信息化应用带来的甜头,为全警信息采集、录入和应用打牢思想基础,由“要我用”自觉转变为“我要用”,使基层民警能在日常工作中养成采集、录入、查询、对比、积累、应用信息的习惯,把信息化的需求主动转化为做好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内驱力。三是树立“信息共享”意识。要摆脱“闭关自守、各自为政”,把信息资源当作部门私有财产的局面,拆除信息“围墙”,从基层起树立“一次采录、全警共享”的“大信息”意识,以信息共享平台带动和促进“基础工作信息化,信息工作基础化”的实施,建立“信息主导警务”的工作模式。

  二、夯实基础,强化信息化基础业务建设。

  基层派出所是公安业务的主要信息源,是公安信息系统最大的用户群,将信息的获取建立在扎实的基层基础工作上,并把通过基层基础工作掌握的情况及时转化为辅助警务决策、指导警务工作开展的情报信息,更是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和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夯实基础,强化信息化基础业务建设。一是要抓好主要警种和业务部门的基层信息化建设。公安信息化实战应用主要是通过各业务部门的民警,尤其是基层民警来实施,而治安、刑侦、经侦、国保、网络安全监察、监管、消防、出入境、户政等公安主要业务工作部门,则必然是“科技强警”和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必须在这些部门成立专业的情报信息队伍,运用专业手段,对各种公安基础数据进行筛选、整理、分析、加工,夯实基层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使基层基础信息直接渗透和服务于一切公安业务工作。二是全方位拓宽信息采集渠道。信息源的广泛性和丰富性,决定了信息的质量和效能。夯实信息化基层基础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全方位地拓展信息采集渠道,扩大公安信息来源,除了要及时、准确采集人口、犯罪、治安、出入境、突发事件等常规的警务信息外,还要将信息触角延伸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力求全方位、多层次地获取各类信息, 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为顺利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奠定坚实的信息基础和工作基础。

  三、完善制度,建立健全信息化工作制度规范。

  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必须以相应的制度和规范为保障,以有效的制度对信息的采集、使用、维护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将这项工作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一是建立健全信息全警信息采集、应用、维护制度。要从信息化工作的源头抓起,制定信息数据采集、录入、维护、更新的规范,规定信息采集、应用、维护的内容、要素、范围、要求等,明确流转环节的工作时效与范围,以及相关人员的职责,解决目前基层所队存在的信息迟报、漏报、误报、瞒报,以及重复采集、多头录入等问题,使信息化在其源头和各个关键的流通环节都有可靠的保证。二是建立健全情报信息研判制度。情报信息的价值在于为服务实战和辅助决策,基层公安机关采集的信息,必须通过专门的机构、运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进行整()合、关联、分析、预测之后,也就是经过“研判”之后,其价值才得以有效提升,正确引导警务活动的深入开展。因此,要在公安机关的辅助决策、综合协调部门,设立专门的情报信息综合管理部门,专司情报信息的统筹规划、综合指导、督办协调等工作。要把情报信息研判信息主导警务和基层基础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将情报信息的积累、跟踪、分析、研究工作制度化。

  同时充分利用科学、有效的研判结果指导基层开展工作,实现信息化建设和基层基础工作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良性循环。三是要建立健全信息化工作激励机制。要将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作为基层警务工作的必经环节和必要手段,将信息化应用考核纳入年度考核范畴,与评先创优、等级评定挂钩,作为考核、评优的一项重要指标,对于在信息化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民警,要视情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通过配以相应的奖惩措施,使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工作走上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同时,要建立信息化应用反馈制度,广泛听取和征集长期战斗在一线的基层民警摸索和积累的“金点子、好作法、新思路”,将其推广应用,有效改变基层单位传统的工作模式和办案手法,以促进基层民警开展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强化培训,普及全警信息化应用

  公安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安队伍整体的科技素质和信息化意识,取决于信息化技术在公安机关的普及程度,取决于包括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在内的全体民警应用信息化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必须大力加强对广大民警的信息化应用技能培训,将民警掌握和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作为考核、评优的一项重要指标,引导、激励、督促他们“在干中学,在学中练”,进一步引导他们增强信息化意识,提高信息化应用技能。一是开展信息化应用全员培训。要结合全旗基层信息化应用现状,以推广“派出所综合信息系统”为契机,有针对性地开展实战应用技能培训。培训的范围要面向广大基层公安机关的领导和全体民警。培训要有针对性,要坚持“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做到“战训结合、以练促战”,确保真正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实战能力。二是“以考促训”,确保培训取得实际成效。加强考核,“以考促训”,是确保培训取得实效的重要措施。培训要与考核相结合,在开展“会打字、会上网、会查询、会本业务系统操作”的信息化应用“四会”培训的同时,要严格考试考核制度,考试考核合格的,发给“信息化应用合格证书”,作为干部选拔晋升的必备参考条件。通过“以考促训”,使民警切身感受到“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内在动力和迫切需要,从而调动广大民警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的积极性,将应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的需要,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在广大民警中营造“爱科技、懂科技、用科技”的良好氛围。同时,要有选择地在各部门和基层民警中培养和锻炼一批应用标兵,通过他们的“传、帮、带”,进一步扩大应用群体,推动全警的信息化应用。

  五、加大投入,提高基层信息化建设的必备装备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开展基层信息化建设,必须以相应的建设经费和必要的信息化装备为基础。一是要建立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基层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必须建立信息化建设经费保障机制,要在投入上对公安信息化建设有所倾斜,将信息化建设经费与侦查破案、行政管理等维持公安机关正常运作的基本经费同等看待,按时足额落实。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把公安信息化建设规划纳入政府经济发展规划,建立起以政府投资拨款为主,上级补助、社会赞助为辅的方式,多渠道地保障和落实公安信息化建设经费。二是要全面提高基层科技硬件装备水平。要以在全县推广应用“派出所综合信息系统”为契机,根据不同警种和岗位的实际需要,重点提高基层派出所计算机的配备率,为广大基层民警开展信息化应用提供必要的硬件保证。

  信息化建设心得体会 篇6

  财务管理,特别是资金的使用和监管,无论行政单位或经济实体,都是萦绕在每个领导者、管理者脑海的重要问题。“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这句古语很好地注释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随着国家财政预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财政资金使用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行政单位财务管理面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责任越来越大、任务越来越重。为此,财务管理如何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探索一条既提高工作效率、又提高工作质量的新路。近年来,我们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的成果,探索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新路子,以此来实现财务数据的资源共享和综合运用,不断改进财务监管的方式,解决人员不足与管理任务重之间的矛盾。从xx年底开发设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开始,经过三年的实践,财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促进了财务管理由账务处理向综合管理转型,由粗放式管理向集约式管理转变。

  一、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探索

  财务信息化,就是利用计算机软件、硬件等有效技术手段,对财务管理各方面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形成反映单位财务状况、运作情况的各类数据、报表等信息资源的工作过程。这个过程的实现,可以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减少和防止各类违反财经纪律行为的发生,从而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绩效。但是,财务信息化必须适应单位的具体实际。不同类型的单位,对财务信息化的要求和侧重点不同。脱离实际的做法,只能事倍功半,弄巧反拙。

  因此,我局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结合本系统、本单位实际提出了软硬兼施、标本兼顾的财务信息化建设思路,并按照这个思路规划系统财务信息化工作。软,指计算机软件;硬,指计算机及其设备;标,指财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本,指财务信息化的基础和平台。具体说,我局的财务信息化建设,既要根据工作需要开发设计软件,又要立足高标准、适度超前配备计算机硬件;既要针对财务管理的具体薄弱环节,实行“脚痛医脚、头痛医头”,又要立足长远、着眼今后,搭建系统财务管理综合应用的平台。按照这个思路,我局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实施财务信息化,使财务管理工作全过程、全方位纳入信息化管理之中。

  (一)建立全市财务集中管理系统。

  我局在考察华东各地工商系统财务信息化建设情况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地分析和论证,决定借鉴江苏省工商局的经验,依托全市系统内部基础网络,选择先进的用友nc财务应用软件,搭建全市财务集中管理系统,实现财务远程即时监控、瞬时响应,使系统财务资源信息共享、监管到位。

  为建好这个基础平台,我们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和需求分析,根据本系统的会计核算层级和预算管理模式,采取了财务数据大集中和财务账套大统一的做法,全市系统各单位的会计账套全部集中到市局信息中心财务专用数据库中,各单位原有管理、审批权限保持不变。尽管去年系统经费十分紧张,我局党组非常重视和支持这个项目的实施,专门挤出部分已落实用途的信息化建设资金。同时,还按照适度超前的标准,设立了财务专用服务器、构建了财务专用网络,还为全系统各单位财务主管会计配备了手提电脑。

  我市工商系统nc财务集中管理项目从去年9月开始启动,今年1月起正式运行,项目的具体实施情况接下来由财务科进行详细阐述,这里不重复了。应该说,经过近一年的运行,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实现了财务监管方式的重大转变,取得了两个加强、三个提高的成效:一是加强了对下属各单位财务管理的力度和深度。该系统实现了全市系统财务数据的完全集中,使各单位的所有财务活动均在市局的实时监控下。市局可以随时开展网上检查和审计工作,任何违规问题均可以在事中发现并及时进行整改,实现了财务的动态管理;二是加强了系统预算管理。该系统实现了全市财务处理的大统一,促使各单位财务口径一致,市局将需要预算控制的经费,如接待费、设备购置费等,设置预警线。凡达到或接近预警线,系统将发出预警,使预算控制和管理真正具有现实意义。三是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该系统的建立使全市财务形成一盘棋,市局能够充分施展经费调控艺术,逐步提高系统资金绩效,盘活全局,为我市工商事业的.发展注入活力。四是提高了财务工作效率。该系统实现财务资源信息共享,各类报表将实时汇总和自动生成,使以前需要反复修改的报表统计工作可以高效率完成。工作效率的提高,使财务人员可以更多地将精力放在综合管理和资金调控上,为局领导当好理财参谋。五是提高了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该系统实施的前后必须经常进行操作培训。而这种培训不仅提高财务人员的电算化水平,而且还提高财务人员账务处理的能力,有效增强财务人员的信息化、标准化意识,促进了财务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对固定资产管理等工作的信息化应用。

  在工作中,针对固定资产管理等财务管理薄弱环节,按照工作的要求,我局尝试对固定资产管理、基层工商所报账管理、收费管理等财务工作进行信息化改造,建立了信息系统。

  1、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为加强系统固定资产的管理,我局开发设计了固定资产管理软件。这个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具有固定资产录入、查询、统计、打印等功能,涵盖固定资产处理的各工作流程,可打印输出固定资产的卡片、标签、领用单、验收单和分类、明细报表等,实现了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效率,保证了固定资产安全、可靠。今年,我局还进一步优化了固定资产数据库,使系统固定资产管理实现网络即时监控和远程管理,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2、基层工商所报账管理系统。在理顺市县一级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上,

  我局将管理重心进一步下移,把规范基层工商所财务管理纳入今年的工作重点。通过调查研究,我局发现基层工商所的财务管理工作仍基本实行手工操作。由于基层财务人员少、素质参差不齐且流动性大,导致绝大部分工商所的报账工作不统一、不规范。为此,我局根据系统实际,按照操作简单、记录方便、高效实用的原则,自行开发设计了基层工商所报账管理系统。这个系统实现工商所——县局——市局三级连通,并具有自动汇总、自动出账、自动上报报表等功能,使以前较为复杂繁琐的手工记录日记账、统计报账表格,变得仅需点鼠标和录数字就可完成。现在该系统正在进行调试和在部分工商所试运行,待成熟后,将推广到全系统所有工商所使用。

  3、收费管理、收费公示系统。为抓好收费工作,做好收费方式的改革,我们根据系统各单位所在地银行的设置情况,由各单位和银行联合开发了收费软件,建立了适应各地需要的银行收费扣费系统,使收费工作基本由银行完成,促进了基层工商所的管理方向由收费向执法转变。同时,围绕收费数据库,还统一设计了收费公示系统,使全系统所有工商所利用电脑触摸屏实现了收费结果公示。

  4、安装网上银行系统。为了实时监控下属各单位的银行账户资金使用情况和收费过渡账户管理情况,我局与建设银行合作,安装了网上银行系统,把系统所有在建设银行开设的账户全部纳入监控。通过这个系统,我局可以在办公室随时调出各单位的账户资料,审查各单位的资金日常运作情况、资金结余情况、收费上缴情况,使全系统的资金流动完全呈透明状态。使用这个系统后,全市系统在银行账户、收费上缴上的不规范做法基本杜绝。

  二、财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体会。

  (一)财务信息化不仅仅是会计电算化。

  早在本系统垂直管理时,系统就应用了会计电算化软件,而且使用的效果还比较理想。因此,一谈起财务信息化,很多人都理解为就是会计电算化,从而产生既然有了电算化软件,何必多此一举再搞财务信息化的想法。其实,会计电算化只是财务信息化的其中一个方面。将会计电算化等同于财务信息化,是以偏概全,是片面的理解。会计电算化,是财务信息化的基本要求之一。除此之外,财务管理信息化还要求把财务管理的所有环节都纳入其中,这样才有利于财务信息的共享和整合。因此,财务信息化建设要跳出会计电算化的思维定势。

  (二)财务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

  财务管理涉及单位的方方面面,财务信息化建设也不可避免地涉及广泛的范围。如果把财务信息化孤立于其他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信息的整合。另外,财务管理各个环节也必须统筹起来进行财务信息化建设,否则各信息子系统将成为“信息孤岛”,信息化建设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财务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按照财务工作需要合理规划,统筹建设。这样,财务信息化实际上可以理解为财务方面的“erp”应用。如果本系统的企业注册、监管系统与收费、票据系统关联起来,人事管理系统与工资发放系统关联起来,执法办案系统与办案经费管理系统关联起来,等等,我们各项工作的效率、质量和成效将有质的飞跃。

  (三)财务信息化必须实现“人脑”与“电脑”的有机结合。

  生产力诸要素中,人是决定性因素。这句马克思主义经典表述,在信息化应用上同样有效。无论采用如何先进的管理系统,配置如何领先的硬件设备,如果离开了人的应用和操作,信息化程度再高也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信息化程度越高,也要求操作人员的素质与之相适应。不然,就像小牛无法拉大车一样,信息化的应用将无法达到满意的效果。因此,财务信息化不但需要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而且还需要提高计算机技术人员的素质。这样,才能保证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施。

  信息化建设心得体会 篇7

  近日,单位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关于信息化能力建设的远程继续教育课程,我通过学习明确了加快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人类已走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资源已成为与材料和能源同等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技术正以其广泛的渗透性、无形值价和无与伦比的先进性与传统产业结合;信息产业已发展为世界范围内的朝阳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信息化已成为推进企业发展的助力器;信息化水平则成为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学习之后有了一些心得,现将心得体会如下:

  1、掌握信息化技术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的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机关信息化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大力促进各级机关信息化建设,已是提高工作效率的迫切需要。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应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把握现代化信息技术,是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把握信息化技术是提高工作效能的需要。

  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各类工作中,有助于整合资源,有助于提高工作效能。信息技术是新型的科学教育技术,能弥补陈旧工作方法的不足,传统的工作老套套费时费力,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只有充分把现代化信息技术用于工作中,才能提高工作效能。

  3、积极应用信息化技术是提高工作技能的需要

  实践是学习的目标,也是提高应用能力的手段,只有在实践中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才能在应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在不段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中学习并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4、终身学习是使自己得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社会在不断进步发展,信息化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止步不前,那么就不能适应现代发展的需要,就不能适应现代工作的需要,要认清形势,勇于挑战,树立信心,不断学习,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来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现代工作的需要。

  这次培训的时间虽然短些,但我通过学习认识到计算机的重要性,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利用学到的知识进行教育教学,还要不断学习新的信息技术。

  信息化建设心得体会 篇8

  检察信息化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作为检察机关理应加强信息化建设,但是在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容易走入几个误区:

  第一,购置设备要先进。作为检察机关主要是从事检察业务工作,在购置设备上并不需要最先进的。只要能够满足工作需要即可,不可盲目追求先进。信息化建设所使用的设备种类多,更新换代较快,淘汰的周期加快,因此,在购置设备上应以达标为主,不能贪图先进,购买大众化的设备即可。再从另一个角度讲,先进的设备大多是昂贵的,这就要求高投入,这对于贫困地区的基层院来说,显然是资金的高度浪费,而且在落实上也存在相当大困难。故而购置设备上,各基层院应结合实际,量力而行。

  第二,高投入。有人认为信息化建设的好坏取决于投入的多少,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信息化建设应以实用为原则,讲究利用的高效率。一般来说,投入多,可购置大量、先进的设备,使配备达到一流的水平,但是,大多数基层院对先进设备的利用率并不是很高,这就未能达到高投入的目的。因此,检察机关在信息化建设上应节省资金,以满足工作需求为切入点,以最小的投入带来最大的便利。特别是基层院,在经费相对紧张的情况下,更应该以实用为根本点,适度的投入,以达到上级院规定的要求。贪图绩效,高投入搞信息化建设是不可取的。在信息化建设的考评上,上级院应结合基层院实际制定合理标准,不能不考虑地方经济的承受能力。

  第三,盲目性建设,缺乏针对性。信息化建设内容很多,并不是每个方面都建设,而要结合自身实际,有针对性的搞信息化建设。有的地方治安环境好,犯罪率底,这就没有必要对信息化设备进行扩建。在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要对本地区犯罪情况进行一下统计分析,案子少,犯罪的科技含量底,这就没有必要去购买先进的检测仪器,即使购买了,一年也用不了几次,显然是资源的浪费。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寻求上级院的协助或兄弟院的协助。在政策允许和适当的情况下,几个基层院可以联合搞信息化建设,对有些少用的'仪器设备可以联合购买,集体使用,充分发挥其作用,提高利用率。

  第四,重复建设。检察院内部各部门之间应相互协调,不要各自为阵,避免重复性建设,使信息化建设成果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作用。例如:通讯这方面,多种手段虽然好,但各种设备的利用率低。有的单位配备多台传真机,其实每天也就是收几份而已,有时几天也收不到一份传真,同时又有远程通信、三级网、三级机要通道等,这实际上是一种重复建设,浪费了大量人力和物力。这只是信息化建设一个方面所反映的问题,其他方面建设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因此,检察机关在信息化建设时,应和其他部门协调,对资源进行重组,提高建设水平。

  第五,重硬件建设,忽视应用。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就是应用,而恰恰在有些单位把信息化建设的硬件作为招牌,很少甚至不用信息化的成果。其主要原因:一是领导重视不够;二是干警认识不到位,未能真正体会到信息化所带来的便利。笔者认为:检察院特别是基层院把信息化建成后,应开展信息化应用培训班,鼓励和推动信息化成果的应用。

  信息化建设心得体会 篇9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方法产生极大影响,感受到教学工作的艰巨。同时,对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现在已不只停留在课件的制作上。使我认识到做为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并致力于把它们应用于课堂内乃至课外的教与学活动中。这次培训,学习内容非常实用,专家们分别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重要性、信息化环境的运行与维护、数据的统计处理、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的整合、新技术新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电子白板的应用、演示文稿制作,多媒体素材的获取、加工方法,如何利用网络搜索信息的方法和技巧,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等方面展开培训。还结合大量中小学实际教学案例,特别是教学各环节的具体设计与处理,上网查找资源和一些软件的学习和使用,教师如何深入开展教科研、更多的获取资料、展示成果提供了指导与帮助。在这短短的几天培训中,我深深的体会到:

  1、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 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者具有的特征。在信息社会,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通过网络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进行交流,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

  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身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2、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要。

  中国加入WTO后,需要更多的高素质、复合型的创新性人才参加国际竞争。同时,信息社会呼唤信息人才,如果我们培养的人才缺乏捕捉信息的能力、有效利用信息迅速发现新机会的能力,就很难在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也就是说,要求这些高素质的人才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而这些人才培养的速度、数量和质量直接由教师的信息素养的高低来决定。

  3、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教育系统本身的需要。在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在教育系统中,教育信息则成为最活跃的因素,成为连接教育系统各要素的一条主线;而教育系统的一项主要职能就是由教育者把教育信息传递给受教育者。因为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教学过程是一个教育者(主要是教师)对教育信息的整理、加工和传播的过程。教师是这一过程中主要的信源和传输者,在教育信息的准备和传递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统本身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4、六天的培训虽然短暂,但使我受益匪浅,其感触非一一能言尽。

  通过培训,使我们掌握了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知识、研究方法,教学媒体选择和使用方法,学习媒体素材的加工和获取方法,掌握了信息检索加工利用方法、授导型和探究型教学设计的模式依据、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包括前期分析、确定目标、制定策略、选择资源、确立步骤、时间分配、分析评价),教学资源与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基本概念,教学设计的实施与评价反思等。

  通过培训,使我们具备了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特点及教学条件有效的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具备了收集、甄别、整合、应用于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加以优化教学环境的能力,具备了在教学中对教学资源、学习活动、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管理的能力。

  总之,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我一定扎实工作,努力学习,把所学到和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与能力,更好地应用到教研教改中,做一名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优秀教师。最后,我想说,在紧张而繁忙的工作之余进行培训是我的荣幸!我会不停地学习各种关于信息技术的知识、提升应用能力,持之以恒,不懈地努力优化课堂教学,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具有高信息技能的新兴人才。

  信息化建设心得体会 篇10

  5月17日我有幸参加了石泉县中小学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训会,聆听了东北师范大学朱玉民教授的讲座,我对教育信息化有了新的认识,当今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正飞速的发展,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现在已不只停留在课本知识课件的制作上。作为一名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并把它们应用于教学活动之中,在这短短的培训中我深深的体会到:

  一、理念上应更新

  1、这次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训,我真正的认识到活到老学到老,只有更新观念,不断学习新知,从根本上提升专业素养,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2、作为一名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我的需要。还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等)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化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

  二、专业知识方面

  1、聆听了朱教授“数字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基本模式及应用方法创新”专题与案例分析的学习,使我充分认识到作为老师,要具备基本的信息化素养,掌握信息操作的基本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还应具备信息收集处理以及表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了解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情况,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和软件的基本应用 。

  2、教育的实质是通过传播、交流信息,有目的的影响他人的活动,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五大感官对信息的获取,并按一定的目的要求,选择一定的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载体把经验,知识,方法传给学生。发挥信息传递视角的六大功能,方可创造情境,变静为动,变可见为不可见,变抽象为直观,模拟场景,转化信息,课堂教学效率才会不断提高。

  3、利用现代技术,解决传统教学手段传统信息技术教学目的的那些关键性的教学因素和教学环节。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困难点和影响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哪些关键性的教学因素和教学环节是整合点的不同定义。正确运用整合点的诊断方法,才能在现代教学设计中,找准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困难点。把握整合的三项原则:紧扣学习目标;适合用啥就用啥;先用传统细信息技术后用现代信息技术。

  4、学习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八大基本模式:优化新课堂教学设计;掌握信息技术“潜在”的教育教学功能;理解

  整合的实质;明确整合的目标;准确诊断确定“整合点”;优化“整合点”内容的资源设计;物化“整合点”资源设计的成果,将其转化为媒体资源,工具软件,智能软件等;恰当有效的应用整合资源达成有效的教学目标。

  5、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发展为本。”作为教师要尊重终身教育观,做好解析者,示范者,组织者,启迪者,指导者,给渔者,促进者。学生终身学习、发展观。做到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交互,合作,会学习,会活用。要以优质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为支撑创新,因材施教。处理好尊重鼓励,民主平等,学会合作的师生关系。

  三、细节上的渗透

  本次培训中,朱教授注重细节上的教学渗透,他通过专题讲座与案例分析和演示操作的方式,不仅教给我们知识和技巧,更在无形中用自己的言行来引导大家,在一些细节的讲解上十分细致,恰当地渗透各学科的常识,使不同程度的老师都能得到提高,真正的学有所获。

  5月18日,罗局长精辟的总结报告,使我深深体会到我们必须站在教育教学改革需求的角度,融会贯通朱教授的讲座内容,不断学习、消化,对技术的应用要把握好度,不能将电子白板代替黑板,更不能被技术捆绑。教育信息化在两个课堂的建设中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要把两个课堂的建设做好做实,使教育信息化能力不断提升,真正达到教育信息化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教育也要时代化,要融入到现代的生活之中,融入到这个信息的时代,这个信息的社会。

  总之,培训时间虽然短暂,但我受益匪浅。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努力把所学到的教育信息化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使之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

  信息化建设心得体会 篇11

  随着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将有利于医院管理者把握改革的大方向,有利于加强医院管理,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医院减员增效,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我院实际,认为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有:

  一、加大医院信息化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对信息化工作的认识。

  信息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医院也一样,近几年来,一些大中型医院相继成立了信息科,主要由统计室、病案室、医学情报室、计算机室、图书室等专业部门组成,其主要职责是搜集、整理、分析各种数据,为领导正确决策提供依据,它是提供医院各方面信息的重要部门。但是,长期以来,医院信息科建设不尽人意,一方面是单位领导重视不够,机构不独立、人员非专业职、基础设施不具备,致使一些工作难以开展;另一方面是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不思进取,满足工作现状,提不出让领导满意的建议。医院要加强内部管理,加强经济核算,尤其需要来自医院各个方面的准确信息,利用准确信息可以达到决策正确,找准突破口,加快医院发展的目的。我们不能再孰视无睹,必须提高对医院信息化工作的认识,创造一个有利于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良好环境。

  二、加强领导,确保医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

  医院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强和协调任务重的工作。为适应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需必须加强领导对信息化建设的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抓,主管领导要经常抓,确保医院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目前,医院领导要切实重视对信息科建设的领导,明确工作职责,提出工作目标,配备专业人才,配置必需设备(如计算机、传真机、复印机等)。为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提供外出参观学习、进修的机会,使其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三、运用内部推进和外部沟通两种手段,走联合开发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道路。

  医院信息化建设关系到深化医院改革,加快医院发展的全局。所以,医院领导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大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使其房屋、设备、人员、技术、管理达到五配套。同时,要加大同兄弟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有条件的实行计算机联网,达到资源共享,沟通信息,走联合开发医院信息化的建设路子,提高医院信息化的效益和效率。

  四、加快医院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网络建设。

  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医院信息化的核心内容,也是目前院信息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大量的医疗统计信息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没有提出具有一定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没有把死的数字变活,大量的统计数字在“睡大觉。”因此,必须把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摆在当前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首要位置,集中力量,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要把电子计算机广泛应用到病案、统计、人事、设备、医学情报资料储存等各个领域,建立起信息源可靠,应用范围广的数据库,同时,要提高医院信息联网程度,充分发挥信息网络的信息服务、利用功能。

  五、注重人才发掘和机构建设

  医院信息科是高技术、多学科的技术密集型专业科室,要有从事计算机专业、医学专业、统计专业、病案专业、卫生管理专业等多学科的专业人才。深化医院改革,适应市场经济,需要一支信息化专业人才,从我院现有人才结构看,高级信息化人才不具备,没有接受过正规专业培训人数占多数,精通两种以上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少。因此,一方面要强化在职人员的培训,鼓励在岗自学;另一方面要多方挖掘人才为我所用,尽快建成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医院信息化骨干队伍。

  信息化建设心得体会 篇12

  这次的信息化能力建设网络课程以《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能力建设教程》为基础教材,学习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信息组织与检索、信息分析与服务、信息技术应用与信息产业发展、领域信息化、信息化能力评价、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信息网络安全等内容。在信息化能力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上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我有以下心得:

  信息技术融合于医疗的实施主体是一线的医疗工作者,而不是医疗信息化工作者。由于专业背景的不同,一线医疗工作者对医疗信息化的理解必然不尽相同,同时由于各地方发展差异和信息化水平的不同,医疗信息化在各地区被接受的程度也必然不同。在具体落实中,更要考虑到一线医疗工作者的实际工作情况和需求,引导他们内发的、主动的开展医疗信息化创新,应用医疗信息技术,真正的利用先进技术改进和提升医疗的质量。

  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已十分广泛,而医疗信息化对医院医疗所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尤其对转变医疗思想和医疗观念、促进教学改革、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等都能起到显而易见的作用。那么,作为一名医生,如何在医疗信息化面前应对自如、如何通过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来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使之更能切合课堂教学的实际与病者的`需求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必须进行深入的思考。

  首先,要树立现代化医疗观念。医生应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使用者转变为医疗的组织者和传播者,即对病者的多种病痛进行指导、计划、组织、协调,注重培养病者自我医疗及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

  其次,要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医疗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这就需要医生熟练掌握相关的电脑知识和有关的操作技能,了解和学习必需的软件,培养自己设计和制作课件的能力,做到能进行单机教学和网络教学。

  再三,信息化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医生是医院医疗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医疗信息化离不开广大医生的积极参与,因为在如今的社会里,人人已经置身于信息化所覆盖的环境之中,从举手投足到待人接物,假如没有一些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恐怕会处处遭遇难堪。

  最后,信息化能力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信息化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每个人在接收、适应、应用信息化的工具时候也各有不同,个人的基础和水平不一样,也不是一两次的集中培训学习就能熟练的掌握信息化的工具,信息化的能力也必须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才能保持良好的进步,如果停止学习和实践,就会很快被新的信息技术所淘汰。

  信息化建设心得体会 篇13

  我通过学习明确了加快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人类已走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资源已成为与材料和能源同等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技术正以其广泛的渗透性、无形值价和无与伦比的先进性与传统产业结合;信息产业已发展为世界范围内的朝阳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信息化已成为推进企业发展的助力器;信息化水平则成为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1、掌握信息化技术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的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机关信息化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大力促进各级机关信息化建设,已是提高工作效率的迫切需要。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应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把握现代化信息技术,是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把握信息化技术是提高工作效能的需要

  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各类工作中,有助于整合资源,有助于提高工作效能。信息技术是新型的科学教育技术,能弥补陈旧工作方法的不足,传统的工作老套套费时费力,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只有充分把现代化信息技术用于工作中,才能提高工作效能。

  3、积极应用信息化技术是提高工作技能的需要

  实践是学习的目标,也是提高应用能力的手段,只有在实践中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才能在应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在不段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中学习并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4、终身学习是使自己得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社会在不断进步发展,信息化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止步不前,那么就不能适应现代发展的需要,就不能适应现代工作的需要,要认清形势,勇于挑战,树立信心,不断学习,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来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现代工作的需要 .

  信息化建设心得体会四

  一、掌握信息化技术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的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机关信息化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大力促进各级机关信息化建设,已是提高工作效率的迫切需要。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应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把握现代化信息技术,是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把握信息化技术是提高工作效能的需要

  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各类工作中,有助于整合资源,有助于提高工作效能。信息技术是新型的科学教育技术,能弥补陈旧工作方法的不足,传统的工作老套套费时费力,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只有充分把现代化信息技术用于工作中,才能提高工作效能。

  三、积极应用信息化技术是提高工作技能的需要

  实践是学习的目标,也是提高应用能力的手段,只有在实践中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才能在应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在不段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中学习并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四、终身学习是使自己得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社会在不断进步发展,信息化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作为一名基层机关工作人员,如果止步不前,那么就不能适应现代发展的需要,就不能适应现代工作的需要,要认清形势,勇于挑战,树立信心,不断学习,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来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现代工作的需要。

  信息化建设心得体会 篇14

  一、积极推进政务信息网上公开与网上受理业务

  通过主机托管,使网站更加高效稳定。我局专门设立网站管理员,对内协调各业务科室,对外协调网站服务部门,使我局网站最终作到架构合理、网页美观、协调一致、功能完善、便民利民。

  目前我局的电子政务主要是基于我局的城镇地籍信息系统土地登记工作。为推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我局全力推行电子政务系统,实现了阳光行政、程序行政。在办证大厅,墙上有电子大屏幕进行政务公开。大厅内设有一台触摸查询屏。在填单区,存放有各种《办事指南》,指南上有查询电话及查询网址,依靠现代技术,实现了全方位的政务公开。

  二、建成了湾城区地籍数据库信息系统

  投资近200万元建成了XX湾城区地籍数据库信息系统,今后将逐步实现全市各区政府所在地的全覆盖。从二○○七年七月开始全国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具体到我市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内容,即:1:1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与1:1000城镇地籍调查,并在以上调查的基础上构建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与城镇地籍信息库。该项目的完成为我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土地定级估价,企事业单位清产核资,房改售房,城市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但随着城市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土地的变更日益频繁,传统的管理方式已难以满足现代城市发展对土地管理的要求,同时社会科学水平的进步和信息时代的来临,也要求土地管理更进一步向力度、深度和广度方向发展。为适应土地管理的需要,实现地籍管理现代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建立地籍信息系统是必不可少的技术保证,因此,我局在20__年委托内蒙古乔泰国土勘测技术有限公司首先对##湾区进行了全面的地籍变更调查,共完成调查区面积29.5平方公里,调查4个街道135个街坊,21545宗地,14063户楼房分割登记;建立了XX湾区四等gps控制网,控制面积63平方公里,从而建立起了完善的XX市XX湾区地籍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近二年的运行,发现系统运行稳定,能够完成土地登记和日常地籍管理工作,使##湾区地籍管理水平更上一个新的台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为使XX市地籍管理摆脱传统的管理手段和人工作业方式,实现现势、准确、科学、高效地管理地籍信息,提高规划土地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地籍信息的使用效率,为政府决策提供详实可靠的基础资料,实现快速土地动态监测以及更好地为社会各领域提供信息,我局决定在XX市XX湾区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设XX市XX区、XX区以及千里山、南大滩、西来峰工业园区和滨河小区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计划调查区面积94平方公里。

  具体内容为:

  一是建立XX市三区c级gps控制网和各区的d级gps控制网,由于XX市呈南北狭条状,测区最北端的千里山工业园区至最南端的西来峰工业园区55公里,东西宽21公里。这样,三区可建立同一独立坐标系统,精度满足投影变形要求。

  二是权属调查完成测区范围内的权属调查工作。

  三是地籍测量,完成调查区范围内的地籍测绘工作。四是建立地籍数据库,将权属调查的属性数据与地籍测绘的图形数据录入数据库,建立拓朴关系,完成XX市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三、全面提升国土资源信息化有效服务社会各界的水平

  为领导随时随地、方便安全的查询掌握全局的业务、财务、人事情况以及进行决策调整提供支持。增强办公的协调性,扩大信息通道,从而提高单位的在线管理水平。通过上述工作最终达到,一方面,通过网站这种最广泛、最迅速的手段,将人民群众所关心的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方针和政策在网站进行宣传,把国土资源部门应该办什么事、怎样办事,告诉老百姓;另一方面,通过国土资源门户网站将所有事项全部推到大众面前,让群众来监督,让基层来监督,让人民群众对我们的工作进行评判,进而达到提高国土资源部门有效服务人民群众的水平。

  信息化建设心得体会 篇15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成为活跃课堂、调动学生 学习积极性的一种主要手段。 教育局为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契机。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每个教育者应不断地加强,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才能不断的开拓进取,发展创新,不会被社会所淘汰。

  现在社会高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需要老师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利用网上的教育资源为教学服务,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个学期教育局举办了计算机培训,我积极参加了培训。学到了很多知识,可以说我很好的完成这次学习任务。 对于计算机,我可以说既熟悉又陌生。虽说经常使用,但其中好多东西都还不懂,但我对计算机特别感兴趣。经过老师的讲解,使我对网络世界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可以说让我大饱眼福,大开眼界。学习中,我学会了如何下载各种软件,如建立了自己的博客,拥有了自己的邮箱。学习是辛苦的,但我认真地把主要内容学好,认真完成学习任务。这次培训,从教师的实际出发,做到了通俗易懂,由浅入深。学习了计算机操作和许多网络知识。本次培训时间虽然不长,但对我来说确实受益匪浅。这次培训为全市教师搭建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使我们在相互交流和合作中不断提高和成长。我们将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熟练运用这些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孩子们的成长带来福音。

  虽然这次培训的视频时间比较长,但我们都很有耐心,也很有收获。我不仅明白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我清楚地认识到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教师不再像以前那样,单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即可进行教学,而是要综合应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和微机网络,开展教学。所以这种教学必然要打破传统的传授式的教学模式,而构建出适应信息社会的新型教学模式。我深深的体会到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密切联系,信息技术今后将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未来教育不仅要融入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最新的信息技术,而且要致力于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有效应用,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通过这次培训,我深深体会到:

  1、信息技术对教师的重要作用。

  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不能只停在原有知识的认识上,要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充实自己。 现在的学生更聪明了,他们不仅能在学校里学习知识,还能通过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学到更多的知识。因而,教师必须有一种超前意识。

  2、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教师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

  当今社会,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要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 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外, 还要熟练运用信息工具 (网络、 电脑) 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整理、运用;并且通过网络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进行交流,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这些素质的养成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以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养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3、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也是教育系统本身的需要。在教育系统中,教育信息是最活跃的因素。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新知识,可以与同行交流经验,可以与学生进行沟通,可以……因此,教育系统本身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这次培训的时间虽然短些,但我通过学习认识到计算机和网络的重要性,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利用学到的知识进行教育教学,不断更新的知识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网络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