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眠(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7-7-22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课题 7.冬眠 课型 讲读

教学目标 1、 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荡然无存、野性难驯”等25词语的意思。2、 初步学会科普说明文的阅读方法,从事实中把握知识要点,了解动物冬眠的有关知识。领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准确生动地介绍科学知识的。3、 学习作者根据认真观察的结果进行研究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科普说明文的阅读方法,从事实中把握知识要点,了解动物冬眠的有关知识。领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准确生动地介绍科学知识的。教学难点:初步学会科普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教时数 3 教具准备 小黑板

分课时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1、 读通课文,自学生字新词。2、 质疑问难 初知大意,3、 初步学会科普说明文的阅读方法之一:从事实中把握知识要点,了解动物冬眠的有关知识。教学重点:初步学会科普说明文的阅读方法之一:从事实中把握知识要点,了解动物冬眠的有关知识。教学难点:从事实中把握知识要点,了解动物冬眠的有关知识。第二课时1、 初步学会科普说明文的阅读方法之二:领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准确生动地介绍科学知识的。2、 完成作业册部分作业。教学重点:领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准确生动地介绍科学知识的。教学难点:领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准确生动地介绍科学知识的。第三课时1、 了解科普说明文的一般学法与写法2、 学习作者根据认真观察的结果进行研究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学习作者根据认真观察的结果进行研究的科学态度。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根据认真观察的结果进行研究的科学态度。

分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回忆引入我们四年级学过的《会说话的灯》、《航天飞机》,这些都是什么类型的课文?这类课文有什么特点?以往我们是怎样学习这一类课文的?学生讨论,明确科普说明文是用通俗的语言向我们介绍科学知识的;学习这类科普说明文,重要的是学会阅读的方法。二、学习第三单元的“学习提示”。1、 自读“学习提示”。2、 交流,你读懂了什么?3、 总结学习方法。A.要把握文章介绍的知识要点。B.要琢磨文章的词句怎样把科学介绍得准确、生动。三、初步感知1.出示课题《冬眠》。以前,你知道动物冬眠的哪些知识?2.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什么样叫冬眠?写了哪些关于“冬眠”的知识?造成动物冬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样?3.读通课文,思考上面的问题。四、研读课文1.这节课,我们主要是要完成第一项任务:把握课文介绍的知识要点。刚才有同学提了,什么样叫冬眠?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关于“冬眠”的知识等。下面请大家自由读并用笔把有关冬眠的知识要点,一一划下,并标上序号。(自由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可以一个人默读、小声读、也可找两三个人一起边读边讨论,不过得讲求实效。)2.集体交流:(1)什么是“冬眠”,读P46中间一段;(2)促成冬眠的主要原因。(3)刺猬冬眠的一些知识。(A、7摄氏度进入冬眠,之前大量进食以保持体温;B、进入冬眠,体温下降,其它生理机能也一同减弱;C、冬眠中,睡得很沉,每隔二三个星期会醒来一次,撒尿、进食,温度保持在8-10度。D、来年惊蛰时节,结束冬眠。) 3、引读课文有关冬眠知识要点的内容:冬眠是--但是--因此--动物进入冬眠,体温--举例来说--…………在整个冬眠过程中,每隔……(以读代讲,总结课文内容)五、掌握生字1. 用一分钟记生字。2. 听写“靴、窖、蛰、驯、刨”(一人听写在小黑板上)3. 交流、订正。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2.完成《作业本》上部分作业。3.读书收集有关动物冬眠资料。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根据意思定词。(小黑板)样子和原来一样 ( )完全不存在了。 ( )不容易使它顺服 ( )二、研读课文的写法。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介绍了冬眠的哪些知识?2.学生通过回忆,作答:(1)什么是“冬眠”;(2)促成冬眠的主要原因。(3)动作冬眠的一些知识。……3.问:如果课文光这么写好不好?为什么?(讨论得出:不好,枯燥乏味。而课文写得生动,有趣。)4.课文是怎样写这些知识介绍生动、有趣的?自读课文,你认为课文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5.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感悟。小组交流。6.组织集体交流:适当给予点拨、启发;适时组织朗读、评议和鼓励。A、 课文是借助刺猬冬眠这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把冬眠的有关知识讲清楚的。B、 课文用“我决定把它带回家去,看看它怎样冬眠。”总起下文,引人入胜,因为一般人是不知道这方面的知识的。然后按“什么时候进入冬眠--怎样冬眠--什么时候结束冬眠”的顺序,分别写清楚,条理清晰。C、 随机帮助出示:一般地说,它是动物在漫长的严冬,在不容易找到食物的季节中减少精力消耗的一种自然现象。但是,如果你在7月把动物放进冰箱里,它在那样的三伏天也会冬眠的。因此,低温是促成动物冬眠的主要原因。

体会科普说明文表述的严谨准确。(“一般地说”不排除三伏天进冰箱冬眠。“但是”表示转折,引出例外的情况。“一般地说”和“但是”这两种情况,推断出“因此”这个论点的论据。)D、比较,体会科普说明文采用数字使表达更准确有力。一只清醒的刺猬呼吸次数多,在冬眠时呼吸次数少,甚至会停止呼吸。一只清醒的刺猬心跳就变慢了。

一只清醒的刺猬每分钟呼吸50次,在冬眠的时候至多只呼吸8次,甚至平均每分钟只呼吸1次,而且常常一连几分钟完全停止呼吸。一只清醒的刺猬每分钟心跳200次,冬眠的时候减少到20次。

E、再读课文第二段,做《作业本》第4 题的填表作业。 独立做--全班汇报评价--修改订正三、巩固作业1、《作业本》第2、3题。2、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第4自然段的写法,用上“一般地说”、“但是”、“因此”等词语,把下面的知识点连成一段准确严密的说明文。青蛙的眼睛能准确判断活动的物体,却看不清静止的动物。青蛙能舌头捕捉空中一闪而过的害虫。放在青蛙眼前的死昆虫它不会吃。人们把死昆虫用线拴住,在青蛙面前一晃动,昆 修改栏

虫马上被青蛙吞食了。第三课时一、小结导入。小结上两节课的内容。二、深入探究。1、 从课文看,作者是个怎样的人?重点引导读第六节到最后的内容。2、 自由读课文,探究发现:细观察--地上有一小滩水;善分析--足迹,判断是尿,推测刺猬醒过,需进食;勤实验--立刻端来食物,第二天不见食物,而后反复验证,一直坚持整个冬眠过程。3、如果我们也有一只刺猬,通常会怎么做?我们可以从作者身上学到些什么?(学习作者认真研究的科学态度。)4、交流收集的有关动物冬眠的资料。三、课外延伸课外对自己身边的一种小动物(或植物)作仔细的观察,认真记录某一方面的习性(特点),再根据掌握的材料,学习课文的写法,写一篇小科普说明文。

教后随笔

[冬眠(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叫醒冬眠的梦散文随笔

2.冬眠一梦_经典美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