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 c s 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发布时间:2017-7-13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设计说明 

语文教学要重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教师要努力唤起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努力创设一个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轻松愉快地学拼音。 

z、c、s三个声母都是平舌音,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发音时可能会有一些困难,这就需要充分利用插图帮助学生认读。而本课的另一个难点是区分声母z、 c、s和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基于以上分析,本课设计力求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有趣的课堂。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开展“打开密码门”“戴帽 子”“摘苹果”等游戏活动,图文结合,多种形式朗读等方式,引导学生突破难点,掌握本课的知识。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关于声母z、c、s的图片、拼音卡片、生字卡片,帽子形状的声调卡片。(教师) 

2.关于整体认读音节zi、ci、si的卡片。(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情境激趣,复习导入(用时:5分钟)  1.创设情境,课件出示:拼音乐园。 

2.课件出示写有一组组拼音字母或音节的拼音密码门,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声母和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3.引导学生观察第5扇密码门上的音节,说说这些音节的名字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4.课件出示主题图,谈话引入新课。  1.学生欣赏拼音乐园的美丽景色。(课件中出示:卡通的游乐园场景,卡通形象的拼音字母正在做游戏。)学生在教师优美的语言中走进教学情境。 

2.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读拼音密码门上的字母、整体认读音节。 

回忆有关整体认读音节的知识,进一步明确整体认读音节的特点:不用拼读,整体认读。 

3.欣赏主题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上都有谁,它们在干什么。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  1.比一比,读一读。 

ɑ-o    e-ɡ 

i-y       u-w 

b-d       p-q 

j-i       m-n 

ɡ-q       k-x 

f-t       b-h 

2.我知道。 

图上画的是____________正在给__________上课。 

二、借助插图,学习声母(用时:15分钟)  1.指导声母z的音和形。 

(1)引导学生观察小熊老师在干什么,它写了一个什么字母。 

(2)出示字母卡片z,引导学生结合图片发音。 

(3)教师示范发音,讲解发音要领。 

(4)引导学生想办法记住声母z的读音和字形。 

(5)引导学生读儿歌,记忆声母的音和形。 

2.指导声母c的音和形。 

(1)引导学生观察小刺猬。说一说小刺猬在干什么,它们的形状像什么。 

(2)引导学生按照学习z的过程自学声母c。 

教师适时加以补充、纠正。 

3.指导声母s的音和形。 

(1)引导学生观察蚕宝宝吐丝的图片。 

(2)引导学生按照学习z的过程自学声母s。 

教师适时加以补充、纠正。 

4.引导学生做课间操,巩固声母z、c、s的发音。 

5.引导学生学习z、c、s的写法。 

(1)课件出示四线格中的z、c、s。 

(2)课件演示z、c、s的笔顺。 

(3)教师范写。  1.学习声母z的音和形。 

(1)看图说话:图上的小熊老师正在给小刺猬们上课,它写的是字母z。 

(2)根据写字的“字”的读音尝试发音。 

(3)根据声母z的音和形,结合图片记忆声母z。 

z的形状很像数字2。 

(4)朗读并背诵儿歌: 

平头小2zzz。 

2.学习声母c的音和形。 

(1)看图说话:图上的小刺猬蜷着身子正在上课,形状很像一个半圆。 

(2)根据“刺猬”的“刺”的读音尝试发音。 

(3)展开想象,联系图片记忆声母c。 

(4)朗读背诵儿歌,记忆声母c。 

小小刺猬c c c, 

半个圆圈c c c。 

3.学习声母s的音和形。 

(1)看图说话:图上的蚕宝宝正在吐丝。 

(2)根据“吐丝”的“丝”的读音尝试发音。 

(3)展开想象,联系图片记忆声母s。 

蚕儿吐丝s s s, 

半个8字s s s。 

4.跟随音乐一边做动作,一边朗诵儿歌: 

小熊老师爱写字, 

写个2字像个z, 

小刺猬,长满刺, 

刺个红果回家吃。 

5.学习z、c、s的写法。 

(1)观察课件中声母的位置,汇报交流。 

(2)根据课件书空。 

(3)在四线格中练习书写,并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评价。  3.我会读儿歌。 

平头小2zzz, 

我会写字zzz。 

4.我会读儿歌。 

小小刺猬c c c, 

半个圆圈c c c。 

5.我会读儿歌。 

蚕儿吐丝s s s, 

半个8字s s s。 

6.描一描,写一写。 

三、学习整体认读音节(用时:15分钟)  1.认识整体认读音节zi、ci、si。 

对比示范声母z、c、s和整体认读音节zi、ci、si的发音。 

2.指导学习整体认读音节zi、ci、si的四声。 

(1)课件出示zi、ci、si的四声: 

zī zí zǐ zì 

cī cí cǐ cì 

sī sí sǐ sì 

(2)游戏巩固,练习认读。  1.(1)观察声母z、c、s和整体认读音节zi、ci、si,比较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认真倾听老师发音,找出声母与音节之间读音上的差别:声母读得轻而短,音节声音响亮,读得长一些。 

2.学习整体认读音节zi、ci、si的四声。 

(1)观察音节说说有什么发现:在i上标声调时要把上面的点去掉。 

(2)多种形式练读zi、ci、si的四声。 

(3)在老师的引导下玩“戴帽子”游戏,将帽子形状的声调卡片戴在整体认读音节上,其他同学认读音节。  7.比一比,读一读。 

z-zi 

c-ci 

s-si 

8.你能将下列声母变成整体认读音节吗? 

z-(  ) 

c-(  ) 

s-(  ) 

9.读一读。 

zì sì cí sǐ 

zǐ zī sī sì 

cī cǐ 

四、总结收获,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  教师总结:这节课,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破解了一道密码门,顺利地走过了拼音乐园,那么,在拼音乐园里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回忆这一节课的内容,汇报自己的收获:认识了三个新的声母朋友z、c、s,还有它们的双胞胎兄弟--整体认读音节zi、ci、si,而且还学会了认读带声调的整体认读音节。  10.说说我的收获。 

这节课我认识了(   ),我还学会了(     )。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游戏激趣,复习引入(用时:3分钟)  1.多媒体课件出示苹果树,引导学生玩“摘苹果”游戏。 

2.引导学生玩猜谜游戏。 

3.谈话引入本课内容。  1.在教师的引导下玩“摘苹果”游戏:读苹果上的声母和整体认读音节。每读对一个,苹果就会落下。 

2.根据教师出示的儿歌猜字母: 

半个圆圈--c; 

平头小2--z; 

半个8字--s。 

3.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  11.接读儿歌。 

平头小2--z z z, 

我会写字--z z z。 

小小刺猬--c c c, 

半个圆圈--c c c。 

蚕儿吐丝--s s s, 

半个8字--s s s。 

二、拼读音节(用时:10分钟)  1.课件出示z、c、s与ɑ、e、u相拼的两拼音节,引导学生拼读。 

2.课件出示带调两拼音节,引导学生拼读组词。 

3.课件出示z、c、s的三拼音节,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1.多种方式拼读音节: 

zá zé zǔ 

cā cè cū 

sǎ sè sú 

2.开火车拼读音节并组词。 

zá(杂乱)  zé(守则) 

zū(房租)    zǔ(祖国) 

cā(擦地)    cè(测验) 

sǎ(洒水)     sè(红色) 

sū(酥糖)    sù(告诉) 

3.拼读三拼音节。 

zuó cuō suǒ 

(1)自由练读,同桌互相纠正。 

(2)与前面的两拼音节比较,强化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续很顺当。 

(3)加上声调拼一拼。  12.我会用音节组词。 

zá(  )(  )(  ) 

zǔ(  )(  )(  ) 

sè(  )(  )(  ) 

cā(  )(  )(  ) 

13.拼音节,读词语。 

zuò  xià 

cuò  wù 

suǒ  yǐ 

三、结合实际,学词、学字、学句(用时:10分钟)  1.课件出示书中的字、词、句,引导学生观察。 

(1)指名朗读,并说说发现了什么。 

(2)教师小结:“学”是一个字,而“学生”是一个词语,“我是小学生”是一个句子。 

2.出示带音节的本课生字。 

3.出示字词卡片: 

字 词 语 句 子 

1.学生观察课件中的字、词、句: 

学 

学生 

我是小学生。 

(1)指名朗读。 

(2)同桌互读。 

(3)说说自己的发现:这三行,一行比一行的字多。 

2.拼读音节。 

3.认读词语。 

(1)卡片抽读练习。 

(2)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忆生字、词。  14.拼一拼,读一读。 

zì 

字 

cí yǔ 

词 语 

jù zi 

句 子 

四、学习儿歌,拼读音节(用时:10分钟)  1.过渡: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棒。为此老师要奖励你们一首儿歌,名字叫“过桥”。 

2.引导学生拼读儿歌。 

(1)教师范读。 

(2)多媒体课件出示儿歌。 

(3)指导学生读儿歌表演。 

3.引导学生质疑,解答学生的疑问。 

4.引导学生再读儿歌,背诵儿歌。  1.学习儿歌--“过桥”。 

(1)认真倾听老师的范读,听准字音。 

(2)自由拼读,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或同桌。说说读懂了什么。 

(3)画出加色的音节,多拼读几遍。 

(4)找一找还认识哪些音节,并且读一读。 

(5)同桌互读,纠正错误。 

(6)指名朗读。 

(7)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表演儿歌。 

2.说一说儿歌中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如:“一”字为什么有两个读音? 

3.全班齐读儿歌,试着背诵。  15.我会填内容,并读儿歌。 

过 桥 

数学题,(       ), 

一排等号(       )。 

做对了,(       ), 

做错了,(       )。 

想一想,(       ), 

快快乐乐(       )。 

五、巩固提升(用时:5分钟)  1.教师引领学生做游戏:送小刺猬回家。 

2.课件出示音节。  1.在教师的引导下做游戏: 

黑板上贴着两座小房子,一座上面写着声母,另一座上面写着整体认读音节;小房子周围贴有小刺猬形状的卡片,每张卡片上都写有一个声母或一个整体认读音节,学生拿起卡片领读一遍并贴到相应的家里。 

2.做小老师领读音节: 

zǔ mǔ dǎ zì cū xì 

zì mǔ tǔ sī yā zi 

wū zi zǔ ɡuó  16.我会涂色,把整体认读音节涂上红色,声母涂上绿色。 

c sǐ z zì 

s cí zǐ sì 

w y yu wū 

六、总结收获(用时:2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收获:又一次畅游了拼音乐园,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回顾整节课的内容,总结收获。 

这节课我们不但学会了z、c、s做声母的音节,还认识了5个生字,学会了一首儿歌。  17.说说我的收获。 

这节课我认识了(     ),还学会了(    )。  

[z c s 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相关文章:

1.小学语文Z C S的教学设计

2.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z、c、s》教案设计

3.平舌音z、c、s发音分析

4.《谈中国诗》导学案

5.木兰诗导学案及答案

6.镶边与剪纸的导学案

7.历史教学导学案论文

8.汉语拼音复习导学案

9.语文版木兰诗导学案

10.赵普文言文导学案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