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求知欲

发布时间:2017-6-4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nbs p;          咸丰县湾田民族小学  王庆  覃柏洲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现代信息技术也越来越多地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如果能巧妙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不但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下面,本人就《小小的船》一文,如何巧妙运用多媒体教学,去激发学生求知欲,略谈一些肤浅的体会。《小小的船》是一首情景交融的诗歌,描写秋天夜空的美丽景色。这首诗歌的韵律协调,音乐性很强。作者选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描写优美的色彩,鲜明的自然景物,使诗歌内容更富有想象。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很不容易集中,上课伊始,就出示课件(一):碧蓝的天空中,繁星一闪一闪的。教师问空中还缺了什么?学生立刻有了兴趣,纷纷举手回答。教师又问:平时你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学生情绪更高了。教师再点击鼠标,课件又出示了“月牙”,此时引导学生观察月牙像什么?(像小船)在此巧妙引入课题--《小小的船》,这样,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理解。  

    本诗有三句话。第一、二句“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是理解课文的难点。教学时,点击课件(二)后,引导学生观察月儿的形状,通过观察,学生很快明白月儿是弯弯的,两头尖尖的,再用鼠标点击一下,海面上便出现一幅小船的辅助图,通过动画效果,小船慢慢地与空中的月儿复合,此时教师就问:弯弯的月儿像什么呀?看着演示,读着课文,想着情景,学生顿悟:“弯弯的”“小小的”“两头尖”等词语的意思。同时,也就明白了一二句诗的含义了。

三、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想象。  

    学生在理解前两句诗的含义后,教师又出示课件(三),边演示边向学生描绘:有个小女孩看见夜空中这一轮弯弯的月儿,两头尖尖的,像一只漂亮的小船,她想:要是能坐在小船似的月儿里,看看美丽的夜空景色,那该多好啊!想着想着,她仿佛看见这辽阔的蓝天变成大海,月儿变成小船,自己坐上了小船,观赏美丽的碧空。此时,学生沉浸在课件设置的情境中,仿佛自己就是小女孩。教师趁热打铁问:假如你坐上小船,会看到夜空中的什么呢?学生顿时展开想象的翅膀,描绘五彩缤纷的夜空,教师又按一下鼠标,课件上呈现了“蓝蓝的天”和“闪闪的星星”,再把学生从想象中引入课文,学生通过读悟出第三句的意思。

四、运用多媒体,陶冶学生情操。  

    对诗有了一定的理解了,再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即点击课件(四),画面背景是课文上的彩图,并配上动画,同时播放乐曲《小小的船》,把学生又一次带入繁星闪烁的美景中,在优美抒情的乐曲中朗读诗歌,这样有景有情有声有韵,孩子们读起来心情愉快,琅琅上口。这种美的情境,美的旋律,的确能陶冶儿童的情超。 

[巧妙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求知欲]相关文章:

1.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运用

2.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3.巧妙的反义词

4.运用开辟造句

5.多媒体课件论文

6.新老师巧妙的自我介绍

7.巧妙的反义词及造句

8.多媒体与语文拼音的论文

9.中学多媒体教学计划

10.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