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上天山》导学案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

发布时间:2017-11-1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教材分析:

    本文节选自《天山景物记》。这是一篇写景物的记叙文。天山是我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终年积雪。盛夏,戈壁滩上虽然炎暑逼人,但是一进入天山,便凉爽宜人,是另一番天地。作者用抒情的笔调,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天山夏天的奇异风光,这里的夏天有着秋天般的凉爽,春天般的魅力。作者正是抓住了天山的地方特色,写出了独具风韵的天山之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了解天山景物的特点。

    2.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过程与方法:

    1.交流搜集的资料,初步感知天山的美丽。

    2.围绕“七月上天山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这一问题进行思考交流,感受天山的魅力。

    3.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及方法。

    4.摘抄文中的优美语句作为积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重难点分析:

略读课文需要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读自悟感受七月天山的美景。

引导学生探究作者如何把天山之夏的景色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并以此来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确切的比喻,从中受到熏陶。

    预习导学: 

 一、读拼音,写汉字。 

 qī yuè dē xin jiāng ,zuì lǐ xiǎng dē shì 

    

   qí mǎ shāng tiān shān

二、大声朗读下面的词语,并记住这些词语。   

山涧 五彩斑斓 俯视 幽静    

萦绕 矫健 白皑皑 绵延 

课堂研讨:  

一、了解与积累:  

 1、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诗人笔下的“天山”令人神往。那就让我们随同《七月上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   

2、了解作者:《七月上天山》是一篇以描写山川景物为主要内容的游记散文,选自于《天山景物记》,作者碧野。 

  3、阅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摘抄下来。  

二、阅读指引: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2)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a  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 

  

    

b 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写的?  

(3)第三段集中写天山的原始森林。主要抓住森林的哪些特点来写的?(4)朗读四自然段: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点进行描绘的?  

   3、积累自己喜欢的字词和句子。    

达标检测:  

一、读准下面的多音字,并组词。       

chòng (  )   yìn(  )   重         饮     zhòng (  )   yǐn(  ) 

 二、照样子写词语

重重叠叠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三、这篇文章语言特别优美,能默写几句你喜欢的吗? 

   

四、写句子,用上“像……像……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小练笔: 

 练习写景状物作文,要求写一段特定环境下的景色,如校园的早晨、公园的景物等。 

 课后反思: 

 

[《七月上天山》导学案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相关文章:

1.小学七月的天山教学课件

2.七月的天山教学课件

3.小学《七月的天山》教学课件

4.《七月的天山》阅读答案

5.西师版分数除法课件

6.《谈中国诗》导学案

7.小学西师版数学课件

8.木兰诗导学案及答案

9.镶边与剪纸的导学案

10.西师版认识人民币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