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二则导学案(矛与盾、鹬蚌相争)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

发布时间:2017-4-2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五单元学案导学备课

课题:                         寓言二则    矛与盾

学 习 目 标 1、学会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初步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

学情分析 寓言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习寓言的方法学生也是比较的了解,所以学习这两则寓言学生不会困难的。由于故事比较有趣学生也一定会喜欢的。 学习重点 目标2、3

学习难点 目标3、

板书设计

                      矛与盾

                    盾       莫能陷

            鬻                          誉

                    矛       无不陷

                       自相矛盾

学   案 教  程 二次修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你都知道哪些?看图说故事名称。说说其他故事的名字。

2、知道矛和盾是什么吗?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注意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读给大家听听。特别注意该停顿的地方要停顿。

三、反复朗读,明白寓意。        

1、运用以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对照注释一句一句读。想想每句话的意思。还可以想象当时的情景。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

2.学生借助注释,自学课文。

3.小组交流,不懂的地方可以和你的伙伴商量。

4.全班交流:咱们再到集市上去看看,刚才那堆人围在一起,他们究竟在干什么呢?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 

5、文中有两个同音字特别要注意

读一读:鬻、誉

6、楚人是怎样誉他的盾和矛的?来当当楚人。先誉誉盾。再来当当楚人,吆喝吆喝?   

7、盾是坚固无比,天下无敌了。矛也要好好夸夸,要不可没人买!

再来读这句,夸夸这支矛?试着读读这句话。

8、与别人比赛读读

9、用古文夸完了,再用白话文夸夸吧。

10、想一想:到底买什么好?为什么?

11、请看插图,模仿其中任何一个人来读这一句话,先试一试,再读给大家听。

12、楚国人被这么一问,为什么哑口无言了呢?

四、揭示道理,发散思维.

1、大家都在嘲笑那个楚国人,他到底错在什么地方?请你给他讲讲道理。大家走散以后,这个楚国人会怎样?

   五、作业

1、背诵《矛与盾》。

2、自由组合,演一演《矛与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语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提醒注意 “矛”字和 “盾”字。

3介绍矛与盾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大家打开25课,自由读课文《矛与盾》,注意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其余同学听后评一评。

3.谁还想读?

三、反复朗读,明白寓意意。

1.默读课文,运用你们以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对照注释一句一句读。想想每句话的意思。还可以想象当时的情景。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

2、小组交流,不懂的地方可以和你的伙伴商量。                     

3.全班交流。

4、师:文中有两个同音字特别引起了我的关注。 指名板书:鬻、誉

5、楚人是怎样誉他的盾和矛的?我们也来当当楚人。先誉誉你的盾。(指名读。)

6、谁再来当当楚人,吆喝吆喝?   (生摇头晃脑读此句,强调“莫能陷”)

师:听你这么一夸,我都想掏钱买了,你可真会誉盾呀!                

7、师:盾是坚固无比,天下无敌了。矛也要好好夸夸,要不可没人买!

谁再来读这句,夸夸这支矛?大家听听这样吆喝卖得出去吗?试着读读这话。

8、、师:请男生夸耀盾,请女生夸耀矛,看哪一组夸得更自豪。    

9、用古文夸完了,我们再用白话文夸夸吧。(指名回答。)

10、同学们真会夸耀,我又想买盾又想买予,同学们帮老师出出主意,我到底是买矛还是买盾呀?谁来帮帮我?

14、请大家看插图,模仿其中任何一个人来读这一句话,先在下面试一试。

15、请生读,要求说模仿的是谁。(分别模仿不同的人读)

16、楚国人被这么一问,哑口无言了。

四、揭示道理,发散思维.

1、大家都在嘲笑那个楚国人,他到底错在什么地方?请你给他讲讲道理。大家走散以后,这个楚国人会怎样?

2、师:我代表那个楚国人真诚地感谢同学们的帮助,人,还是多读些书才能明白更多的道理啊!你们说是这样的吗?

五、作业。 

教学后记:

        

课题 :                       寓言二则    鹬蚌相争

学 习 目 标 1、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通过讨论解决问题。

3、能自编自演课本剧。  4、懂得互不相让只能让别人得利的道理。

学情分析 寓言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习寓言的方法学生也是比较的了解,所以学习这两则寓言学生不会困难的。由于故事比较有趣学生也一定会喜欢的。 学习重点 目标2、4

学习难点 目标3、4

板书设计                              鹬    啄其肉

               鹬蚌相争        互不相让       渔翁得利

蚌     夹其嘴

学   案 教  程 二次修改

一、预习检查

1、请把“鹬”“蚌”两个字写在田字格里,并写出他们的音节。      2、看图:指指什么是“鹬”和“蚌”二、目标导学

(一)、初读。

1、自由读这则寓言,读准字音。

2、同桌读,互相听一听。                       3、读词:

(二)、读故事

 1、自己读课文,想一想,鹬和蚌的话应该怎样读呀?

 2、同桌试着读一读。评议

 3、同桌再练着读读,可以加上表情、动作。评价。双方互不相让,谁也不可让谁,结果怎样?

  4、把这则寓言再完整地读一读,注意读出语气。

 (三)、明道理

 1、分角色读。想不想把这个故事自己演一演?四人一组自编自演。看那组分工快,合作的好!

 2、表演。有所拓展。其他同学思考:你想对他们谁说些什么?

 3、看图:假如,鹬和蚌从渔夫那里逃了出来,有一天,鹬和蚌又相见了,他们之间会怎样说?渔夫又来了,他们又会怎么做?

 4、再读这个小故事,体会其中的道理。

 (四)、延伸

 1、看原文,读一读。

 2、“鹬蚌相争”也由此变成了一个成语。像这样出自寓言的成语还很多,如:自相矛盾、掩耳盗铃。你还知道哪些?

  四、作业:

1、请写出你知道的4个寓言故事。

2、续写鹬蚌相争

一、 导入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鹬蚌相争》。(板书课题,“鹬”“蚌”两个字写在田字格里。)

二、实施目标:

 (一)、初读。

1、自由读这则寓言,读准字音。

2、同桌读,互相听一听,他读的正确吗?

3、读词并理解:啄和夹的意思

4、简要叙述故事内容                        5、过度:鹬和蚌之间又会怎么说,怎么做?结果怎样呢?

(二)、读故事:自己读、同桌读同桌再练着读读,可以加上表情、动作。再指读。评价。

问:双方互不相让,谁也不可让谁,结果怎样?

(三)、明道理

 1、分角色读,                 

 2、 问:你们笑什么呢?(指名3--4人。)

 3、演一演?四人一组自编自演。看那组分工快,合作的好!

 4、指1组演。其他同学思考:你想对他们谁说些什么?(指导:光批评他们也不行呀,还应该告诉他们错在哪。)师对鹬和蚌:听了他们的提醒,你想说些什么呀?

 5、出示图:假如,鹬和蚌从渔夫那里逃了出来,有一天,鹬和蚌又相见了,他们之间会怎样说?渔夫又来了,他们又会怎么做?

  6、看来他们也明白了互不相让,只能让别人得利的道理。再读这个小故事,体会其中的道理。

(四)、延伸

  1、出示原文读一读。

  2、“鹬蚌相争”也由此变成了一个成语。像这样出自寓言的成语还很多,如:自相矛盾、掩耳盗铃。你还知道哪些?

  三、总结:一个简短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这就是寓言的魅力。有兴趣的话,课下可以多读一些寓言故事,你懂得会更多。

 四、作业。 

教学后记:

 

 

[寓言二则导学案(矛与盾、鹬蚌相争)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相关文章:

1.《谈中国诗》导学案

2.

3.

4.《矛与盾》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5.

6.自相矛盾的经典故事

7.

8.

9.

10.关于自相矛盾原文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