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导学稿 导学案(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

发布时间:2017-11-10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立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导学稿

课题:   18、颐和园       课型:新授      主备教师:何锦弟

审批:覃梅君  时间:第 八 周  星期        2011 年10月   日

   班级: 四(2)班        姓名:               

教材分析:《颐和园》是一篇写景的游记。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恰当的比喻,再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秀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课文重点段落是二、四自然段,学生不易把握的是介绍的景物较多,比较分散。同时作者对颐和园中的景物只进行概括性的描述较为抽象,学生对颐和园景物没有感性认识,不容易理解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15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1个会写。正确读写:“大殿、长廊、绿漆、神清气爽、金碧辉煌、堤岸、隐隐约约”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叙述的顺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4、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5、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2至5自然段开头一句的作用,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 

2、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训练重点领悟并学习作者按游览地点变化、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 

学习点拔:

一、提出学习目标 

1、导入新课 

(出示颐和园全景图) 

同学们,在我们首都北京的西北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皇家园林,你们知道是哪里吗? 

教师板书课题并强调“颐”的笔顺。 

2、提出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中的句子。 

(2)、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颐和园的? 

(3)、再读课文,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提出不懂的问题。 

(4)、能结合对课文的学习,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 

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提出展示要求: 

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2、别人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 

1、这节课,我学会的词语有:“大殿、长廊、绿漆、神清气爽、金碧辉煌、堤岸、隐隐约约”等词语。 

2、我会用“耸立”和“隐隐约约”等词语各说一句话。 

3、我会流利地朗读课文。 

4、我会解答(课后思考题、每课一练的题目)。 

5、我会思考(提出问题,特别是有价值的问题) 

 (1)、作者写了颐和园哪些地方的景色?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颐和园的? 

 (3)、从课文中找出能够体现作者游览顺序的句子。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作用。 

6、老师小结:这些有价值的问题就是我们下一节课的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颐和园景色优美;颐和园很大,占地范围广。找出能够体现作者游览顺序的句子便于理解课文,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作用,欣赏颐和园的美丽景色。) 

(二)练习: 

1.组词。 

 堤(    )阁(   )漆(   )昆(   )殿(   )爽(   ) 

 提(   )各(   )膝(   )混(   )臀(   )大(   ) 

 栽(   )堂(   )廊(   ) 

 裁(   )党(   )郎(   ) 

 载(   )赏(   )朗(   ) 

三、学文悟情展示 

(一)汇报交流: 

1、生1:我从课文中找出能够体现作者游览顺序的句子,并体会到它们在课文中的作用: 

①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②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③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④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我体会到这些句子在课文中的作用:这些句子都是过渡句,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些句子清楚地交代了作者的游览顺序;(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桥。)这些句子可以帮助我们给课文分段。游记这类文章的特点是“移步换景”,一般是一处景观为一段。 

生2:课文开头就点明了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颐和园景色优美;颐和园很大,占地范围广。 

生3:我从“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知道这一句说明长廊的位置:离大门不远。还说明长廊的特点是长,“一眼望不到头”。作者是用具体准确的数字来说明长廊的长的。“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 

生4:画的内容包括“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这说明画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体现了我国古代文化园林艺术的灿烂和劳动人民能工巧匠的智慧。 

生5:。“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这句说明了长廊两旁的花木品种多、数量多;“开”和“谢”是一对反义词,形象地说明了长廊两旁鲜花常开的景色特点。 “使人神清气爽”的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这句话间接地说明了长廊是昆明湖边的一处美景。长廊在昆明湖的右边。 

生6:作者游完长廊,站在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都看到了佛香阁:八角形宝塔,建在半山腰,三层顶上所铺的黄色琉璃瓦闪闪发光。排云殿:一排排、金碧辉煌。 

生7:作者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不同的三个方向望,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黄色、绿的琉璃瓦屋顶;朱红的宫墙,组成了一幅古色古香的风景画。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生8: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这段话是抓住了昆明湖“平静”的特点来描写的。描写得很具体、形象。“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这个比喻句写出了昆明湖水面平静、水波不兴的特点。“绿得像一块碧玉”写出了湖水晶莹透亮如碧玉一般的特点。湖水非常绿,也说明昆明湖湖水的水质好。”“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说明湖面非常平静。“滑”字与上面的“镜子”一词相得益彰。这是以动的画面反衬出昆明湖的静。这段文字的形象性很强,闭上眼睛,想一想,在头脑中就能浮现出昆明湖平静的美,给人以一种安逸、舒适的感觉。 

生9:作者从万寿山下来,在昆明湖畔都看到了长长的堤岸;几座样式不同的石桥;倒垂的杨柳;湖心小岛,十七孔桥。十七孔桥有十七个桥洞,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并且这么多狮子姿态不一,各不相同。石柱上雕刻着众多的狮子且姿态不一,狮子“姿态不一”的特点,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设计意图:颐和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画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按游览的顺序欣赏,能够体现了我国古代文化园林艺术的灿烂和劳动人民能工巧匠的智慧。) 

2、学生展示朗读能力。 

(三)创造性展示(以小组形式全班展示) 

1、小组朗读课文的一段话。 

2、小组展示自己赞颐和园的一段话。 

                                                                             

                                                                             

                                                                             

3、给游客当导游,介绍颐和园。 

(设计意图:语言的学习需要不断地朗读,感觉,最后形成对语言的一种直觉的感受力,那就是语感。因此,在教学时应该有层次地进行朗读指导,不断地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觉。) 

四、激发知识冲突(适时进行) 

(1)颐和园给作者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象? 

(2)作者有什么希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设计意图:相信学生,才能给学生表达的空间。释放学生,才能让学生有创造的空间。要学会交流、学会倾听,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五、知识拓展延伸 

1、交流有关颐和园资料。 

2、推荐阅读书目:《中国名胜经典》。 

(设计意图:拓展他们的创造性,构建开放的课堂格局,使学生学得愉快、学有所获。) 

六、五、练习: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颐和园的迷人景色,下面句子中带点的词可以换成什么词?换了以后句子的意思相同吗? 

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心旷神怡   清爽宜人  ) 

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 翠绿   碧绿  ) 

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玻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葱茏  苍郁  繁茂  苍茂 )

七、共同达标:

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八、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生字:

新词:

2、练习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3、思考课后题。 

九、板书设计:

                18     颐和园

                 美丽的大公园

           长廊  万寿山下  万寿山上  昆明湖

十、学后反思:

                                                                             

                                                                             

                                                                             

 

[颐和园导学稿 导学案(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相关文章:

1.《谈中国诗》导学案

2.木兰诗导学案及答案

3.镶边与剪纸的导学案

4.历史教学导学案论文

5.汉语拼音复习导学案

6.赵普文言文导学案答案

7.语文版木兰诗导学案

8.导学互动心得体会

9.新目标八年级英语上册教学导学案课件

10.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导学案